APP下载

城镇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及策略分析

2017-11-30

绿色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水源地饮用水供水

吴 瑩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 昆明 650000)

1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水质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城镇和乡村,近年来,得益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城镇常住人口达7.7亿人,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都迅速增加、集中,因此城镇饮用水的安全对国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我国人均拥有淡水量只有世界平均的1/4,我国虽然拥有大江大河2000余条,但由于地形的限制,水资源分布不均,且地区分布不平衡,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总体上是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甚至很多地方缺水严重,所以,城镇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问题,也是关乎城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和《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要求,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湖库富营养状态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对我国城镇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发现绝大部分城镇水源地的水质不达标,尤以地下水为主,水源水质超标问题较为严重,河流型水源地也面临很多污染问题。造成城镇水源水质超标的污染类型很多,一般污染物、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等都有,总结起来,地下水型水源水质超标主要表现在水总硬度较大、氟化物较高、铁、锰、挥发酚、大肠杆菌群、阴离子合成的洗涤剂等有毒机物含量超标;河流型水源水质超标主要是粪类大肠杆菌群含量较高,水中氮、磷、钾、铁、锰、砷、锑、乙醛、氨氮等元素含量过高;水库型水源主要是氮、磷、铁、石油、锰、挥发酚等含量的较高等。

2 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

城镇水源地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城镇饮用水的水质,我国十分重视城镇水源地的管理和保护,但依然存在很多环境问题。

2.1 城镇水源地环境保护教育宣传不足

我国城镇数量增多,地形多样,分散较广,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各地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汇集,以中小城镇为中心形成了新的人口聚集区,而这些复杂的人口文化程度较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宣传教育工作的难开展,政府对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不足,所以城镇居民对饮用水源地环境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单纯以肉眼观察作为水质好坏的判断标准,缺乏水质监测技术和能力等等,没有水源地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意识。

2.2 城镇水源地供水状况不科学,设施落后

我国城镇的供水,大多以地下水供水、河流型供水、水库型供水集中方式为主,根据各地的情况不同,供水类型大不相同。但是,整体上我国城镇的供水不足,季节性缺水和一天中的时段供水不是很平衡,有时很难满足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枯水期,黄河以北的很多城镇的缺水就较为严重,一天中,早六点到八点,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下午六点到十一点是用水的高峰期,许多城镇经常发生供水不足的情况。供水的不科学,一方面是当地整体环境决定的,比如地下水量、含水量、降雨量等,一方面是供水设施落后导致的,如缺乏河流的疏导汇集、地下水的规模开采规划和设计、水库建设数量不够等,或者是供水系统不匹配城市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管道不足、管道布局不合理、管道老化、管径偏小,自来水厂规模小、设施工艺落后,过滤、沉淀、消毒、运输等后续水厂的处理不足等,都是城镇供水面临的问题。

2.3 区域性污染较严重,农业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我国的水资源总体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然而从总体污染上看,社会经济和工业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污染程度要大于中西部地区。从工业发展上看,重工业、制造业发达的地区的污染程度远高于农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农业发达地区的潜在污染也很严重。从单个城市看,河流型的水源地及位于市区、重工业工厂附近的地下水水源地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农业污染对城镇水源地的污染越来越突出。 经调查,城镇周边的水源地总氮、总磷、氨氮、高锰酸钾盐等超标严重,上游农田的化肥成分通过雨水或地下水直接进入水源,造成污染,上游农户未经处理的生活用水、畜禽养殖的废水、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等进入水体,给中下游的水源污染带来了严重威胁。

2.4 水源地保护区建设、管理不足,监测力度不够

城镇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对水质具有深刻影响。比如水源地选址对水质有重要影响,也影响水源地的管理,有的城镇将取水点建在重工业区中心,或是城市的中下游阶段,或是上风向上,都是不科学的,在水源地,有的没有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或者警示牌制作不规范,没有对居民造成警示作用,或者水源地周边没有对住户、工厂、农业种植等加以控制,都会造成污染。

我国的绝大部分城镇都建立了水源地巡演机制,定期不定期的对水源地的水质、环境、基本设施等进行检查,但并不规范,巡查的时间、次数大多没有严格规定,或者有规定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执行不力,许多人口规模较大较集中的城镇月巡查次数低于4次,也没有定期的对水质进行专业的化学分析,无法形成实时监控,另外,在排放管理、垃圾堆放管理、农田肥料的施用管理上也严重不足,难以保障水质安全。

2.5 水源林行政法律制度不健全,水源林规划和统一监管工作缺乏

水源林的作用是净化空气,吸收碳排放和沙尘,保持湿度和水气,调节雨水,输出氧气,并涵养清洁水源。由于水源林保护机制不健全,近几年推行 “中低产林改造”、“中低产田改造”、“旅游开发”,甚至林地无序开发垦殖、“更新天然林”、滥采乱伐,保证城镇化建设使用木材、保证城镇化商务开发移植树木等对天然林的大量需求,已经造成水源林破坏严重、生态灾害和人畜饮用水的安全危机。

在水源林的保护和规划管理上,许多地方尚没有健全的有效的机制,无基本的制度保障。如保护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作保障,没有明确划定出水源林的具体范围和建立水源林个案动态档案。

3 改善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是改善水质,保障城镇居民生命健康和城市的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要想改善我国城镇饮用水水质,必须针对现有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3.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从长远看,我国必须坚定不移的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城镇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人口的综合素质,将生态文明的基本国策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发展教育中,水源保护、城市发展、农业发展也不例外,切实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才能将其落实在行动中。中短期来看城镇的相关部门、事业团体、社会公益组织应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新旧媒体的结合,多角度、多形式的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将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相关基本常识传递给居民,提高其保护意识,自觉自愿的为了自身和亲人的健康发展投身水源地环境的保护之中。

3.2 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和供水设施建设

城镇本身的生态系统对水源的影响是直接性的,针对现在有些城市干燥、生态破坏严重、季节性缺水严重的情况,应积极加强城镇及其周边的生态建设,植树种草、绿化荒山,提高城镇及其周边的植被覆盖率,同时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水库等蓄水工程建设,提高城镇用水的调节能力,大力扶持和鼓励规模化、具有尖端技术和较高管理水平的自来水厂的修建,提高后续用水的处理质量和效率。另外,要及时检测和维护城镇的供水系统,保障供水系统和城市的发展规模、速度相适应,及时更换老旧的、管径不足的、变形的、供水不良的管道和官网,科学铺设供水管道,加强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对具有典型贡献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发明创造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多渠道促进城镇供水的良好系统,进而促进水源地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3.3 调节生产,提高农业种植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已成为城镇水源地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为了保护水源地环境,保护水质,城镇应加积极发展农业科技,加强增产优质农业技术的研发,减少农业中化肥的使用。

3.4 加强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和实时监测

水源地应选在城镇中上游植被覆盖率高,远离污染风向、重工业生产基地的地区,应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和对水质的实时监控,比如,水源地保护区内应划定界限,并标志醒目的警示牌,区域内禁止耕种、禁止砍伐、禁止放牧牲畜,禁止居民居住,建立规范严格的水源地巡查机制,每月的巡查不少于4次,每次都应对水质的情况进行化学分析,对水源地保护区的运行情况做好检查和记录;严格管理水源地中上游的排放检查,应对农户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牧养殖的废水废弃物的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其将这些放入指定地点,再由专门的垃圾回收厂、废弃物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严禁直接排入水土或土壤,威胁水源地环境。

3.5 健全水源林行政法律制度,建立生态利益保障机制

把水源林保护列入生态建设规划,强化责任,设置考核责任制,配套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认真实行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水源林保护的规章制度建设,将水源林保护和建设纳入村规民约,使水源林的保护和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国家加强水源林保护立法,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实行法治。严格执行水源林的划定标准,将江河流域或水库干堤以外2000 m以内、平地向外延伸2000 m、山地向外延伸到第一座山脊的林地区划为水源涵养林面积,在水源林保护区大力种植涵养水分能力强的树种,增加林地蓄水保水功能。开发民族风情园式的乡村、林区旅游业,以旅游业保护生态、保护水源林;鼓励和扶持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村能源与环境综合建设,减少对森林资源和水源林的破坏;建立生态利益补偿机制,把水源林全部纳入公益林保护范围,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生产和水源林保护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林业经济效益和森林保护功能。

4 结语

良好的饮用水水质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饮用水安全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水源地环境保护对饮用水水质具有直接影响,必须引起社会重视,本文对我国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概况、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促进我国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史珊珊.浅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7(20).

[2]张海涛,张鸿星,钟玉秀,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14(10).

[3]尚贵祥,张瑞霞.浅谈乡镇饮用水源地的现状和问题及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1).

[4]丁晓娜.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5]翟 青.强化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 维护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解读[J].环境保护,2010(12).

猜你喜欢

水源地饮用水供水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给水工程中供水管材的选用方式分析
宁夏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减塑”水站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