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城的建设
2017-11-30吴庆洲
吴庆洲
梧州城的建设
吴庆洲
梧州,由于地处西江、桂江、浔江交汇处,自古即为岭南军事重镇,又是广西的一大商业都市,古代和近代梧州的城市建设史,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梧州城的选址
选址是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城市的形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聚居点发展为乡镇,最后形成城市,另一种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建造起一个城市,“周公卜洛”就是古代都城选址的著名例子。城址选择的好与坏,关系到城市的荣衰,甚至影响到城市的存亡。梧州城的选址就很高明,其表现在三方面。
1.有交通之便,利于繁荣发展
交通便利,商业才能发展,城市才能繁荣。
梧州城选址于三江交汇之处,号称广西“水上门户”,有水路交通的优势,这对其商业的兴盛,城市的繁荣是大有好处的。
《梧州府志》指出:“梧州,粤西一大都会也,居五岭之中,开八桂之户。三江襟带,众水湾环。百粤咽喉,通衢四达。间气凝结,人物繁兴。形胜实甲于他郡。”
梧州近代成为广西经济、文化中心,现代成为桂东南之商业中心,与其地处广西“水上门户”的地理位置息息相关。
2.是咽喉要地,利于军事控制
古人往往在水陆交通枢纽、要道上建城设治,除了为交通之便外,还有明确的军事目的,即在这样的地方建城,利于在军事上控制局面,以加强统治。在梧州建城设治也有此意图,古人就指出说:“苍梧以地处咽喉,河水潆带,群山纠纷,左握浔邕,右控平桂。率有警,东西不得眺越,诚孔道之都而用武之地也”。
梧州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之成为历代的军事重镇。据清同治版《苍梧县志》载,古代梧州发生的军事行动接近百次之多,若加上近代的记载,则超过百次。
3.具体建城地的精心选择
梧州三江交汇处分河东、河西、河南三地。河南地形复杂,建城困难,且在航运及军事控制上不及河东、河西方便,因而当初选址时放弃了在河南建城。河西在两江交汇处,当时山多平地少,不易建设。只有河东有较多的平地,有一部分地势略高,一般洪水淹不到,宜于建设。其东北依大云山,西、南两面临大江,在这样的地方建城,城池有险可恃,利于军事防御。
《管子》主张:“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梧州古城的城址大体符合这一原则,依山傍水而筑。古城所在,约二十年受淹一次,洪水威胁不算太严重。(按:此处指今南环路以北、民主路以东之古城范围内街区,皆在高岗之上,故有此说。)
由上述可知,在河东建设古城,乃是精心选择的结果。
二、历代梧州城池的建设
城池是古代城镇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吴越春秋》云:“筑城从卫君,造郭以居人”。古代设治,往往同时修筑城池,以利防御。但在南方,也有先设治,过一段时间才筑城的。
城池是古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广信县,属苍梧郡,郡治、县治均在今梧州市。这表明汉代时,梧州已筑城。
从宋代至清代,梧州城池的修筑均有详细记载。
宋开宝元年(968年)梧州建砖城,城周长为二里一百四十步,约合1.4公里,城的规模较小。
据载:“皇祐四年(1052年)寇毁。至和二年(1055年)展筑,周三里二百三十七步”,约合2.1公里,城市规模增大。
又经三百多年,至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城周拓为8 6 0丈,合2.7 5公里。“为门五,有楼。正东曰阳明,正南曰南薰,西南曰德政楼,曰独秀;西曰西江楼,曰白鹤,北曰大云。复以串楼一百九十六间。东南西三面皆濠,北因山为险”。
自明洪武年间拓城后,梧州城墙的范围就确定下来,此后虽历有毁修,均在原址上进行。明洪武年间,梧州扩大城池,乃是梧州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标志。
此后城池有多次修葺,较重要的事件有二:一是明成化四年(1468年)修筑东南北四门褒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修四门褒城,添设西门瓮城。瓮城之设,大大提高了古城的军事防御能力。二是万历十八年(1590年)都御史刘继文筑护龙堤,引嘉鱼池水由城濠逆流向西,至力木桥流注桂江,这对梧州城的防御也是很重要的。
三、古城的规划布局
梧州古城的规划布局有三个特点:
1.因地制宜修筑城墙
梧州古城墙的外形并不方正,它顺地形、地势而筑,把地势较高之处圈在城内,因此古城内的高楼一般均比城墙高4~6米,以此来尽量减少洪水对古城的威胁。其规划和修筑城墙的方法,符合《管子》主张的“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原则。
梧州古城建筑模型
2.城内外交通系统布局合理
梧州城内东西两门间的大街与正对北门的南北大街,呈不规则的十字交叉,这十字交叉路是全城的主干道,与各支街坊巷构成城内交通系统。
城外的沿河街道为主要干道,它与各码头、街巷相连,形成城外的交通系统。城内外的交通系统通过五座城门的连结而成为一体。
3.功能分区明确
梧州城功能分区明确。城内西部为官署所在,县署在西北边,府治在西南边。城内东北部为校场和仓库,东南部为学宫和寺庙。
城外沿河为码头,码头往里为手工作坊和商业街道,还有居民住宅。
梧州城的四周有许多游览胜地,与有名的“梧州八景”相对应:
云岭晴岚:大云山,在城东北。
龙洲砥峙:系龙洲,在城下游七里。
金牛夜渡:金牛石,在系龙洲上游西江北岸。
桂江春泛:桂江,绕古城西面。
火山夕焰:火山,在城对岸。
冰井泉香:冰井,在城东。
鹤岗返照:白鹤山,在河西。
鳄池漾月:鳄池,后改名嘉鱼池,在城门外。
四、古代梧州城的荣衰
要了解梧州城历代荣衰并非易事,因史志记载欠详。这里采用人口变化及参照出土文物等,分析梧州古城历代荣衰概况。
一个城市的兴衰,常与人口成正比关系。古代史志多笼统地统计整个州、县人口,而多无城市人口统计。由于古代城市需依赖农村才能存在,正如《尉缭子》所云:“量土地肥尧而立邑建城,以城称地、以地称人、以人称粟。”故州城、县城人口与整州、整县的人口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而州、县人口的变化,可以作为州城、县城人口变化的参考。
1.西汉至东汉:梧州城繁荣时期
汉代苍梧郡(十县)有24379户,共1 4 6 1 6 0人。到东汉,合郡(十一县)有111395户,共466975人,人口猛增一倍多。可见东汉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梧州古城亦繁荣发展。
据记载,东汉时苍梧有陈临等贤太守,还有陈钦、陈元、陈坚卿等有才有德的名臣。
在梧州近年出土的东汉文物中,有雕工精细的刻花铜案、铜尺、铜仓、羽人铜灯、陶牛、陶阁楼等。其中,铜尺长23.74厘米,与中原西汉后期的尺长基本相符,说明自秦统一中国后,南北度量衡渐趋统一。陶阁楼前座为平房,后座是楼阁,楼上有阳台,右边为厢房,中央为天井,甚适合岭南湿热气候,极具岭南建筑特色。这些文物说明,由于民族的大融合,岭南已逐步开发,建筑技术、手工工艺的提高,反映了苍梧郡经济、文化的发展,说明苍梧当时为岭南一大都会。
2.三国至五代:古城衰落时期
晋苍梧郡(十二县)仅有7700户,约为东汉户数的十四分之一,人口锐减。唐代梧州(三县)仅有3084户,共5423人。可见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古城元气大损,至唐代仍未见明显的恢复。
3.宋至明:梧州城逐渐复兴时期
宋代起,梧州渐渐复兴。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梧州(一县)户数增至5720户。
南宋末,元初,因战争,梧州古城人口又减少。
明代经济发展,梧州人口继续增多。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苍梧县有6711户,共31170人。明代梧州城又不断发展,这也可以由明洪武年间拓展城池得以佐证。
建设中的中山纪念堂
4.清初至鸦片战争爆发(1 6 4 4~1840年):梧州城衰落时期
经明末清初的战争,人口锐减,清顺治初,苍梧县人口仅有7 2 7 4人,经7 0余年的恢复,至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梧州人口增为7838人,但比明永乐年间的人口仍少得多。清代梧州无拓城之举,也是清代梧州城萧条的佐证。
五、近代梧州的城市建设
1897年,梧州被辟为通商口岸,航运业发展起来,并推动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梧州古城由清末的萧条走向繁荣、发展。1905~1915年,梧州人口已增加到5.6万多人。
下面着重介绍梧州近代城市建设的重要事件。
1.桂江、西江沿岸码头和船筏的建设
梧州航运业的发展,促进了码头、船筏的建设。由民国期间的梧州城图可以知道,当时西江、桂江沿岸码头林立,标出名称的有济和码头、缉捕码头、书院码头、驿前码头、牛屎码头、铁柱码头、五显码头、真武码头、西门口码头等,西江沿岸亦建了许多船筏。
2.拆除城墙,拓宽街道
1 9 2 4年,梧州商埠局开始拆除城墙,将大南门、小南门一带城墙基辟为南环路,便利城市交通。
3.建设带骑楼的商业街道
民国时梧州所建的街道,多为带骑楼的商业街。由于骑楼能避烈日、挡风雨,因此很适合岭南气候,与广州民国时所建街道有相同的特征。
4.兴建了许多公共建筑
民国时,梧州兴建了许多学校、戏院、医院、体育场、旅馆、饭店等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卫生、商业服务等公共建筑,旧城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
5.收回白鹤山,辟为河滨公园
梧州开埠后,白鹤山为英国侵略者霸占,梧州人民经过斗争,于1928年收回白鹤山,1 9 3 0年将其辟为公园,1931年定名为河滨公园。
6.建设中山纪念堂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梧州于1930年建成了我国最早的中山纪念堂。纪念堂平面为丁字形结构,中部为一座高23米的塔楼,极具西洋建筑风格。此外,北山公园改名中山公园,并进行了道路和园林建设。
7.水厂电厂的建设
1915年,梧州有了商办的梧州电灯股份有限公司,1928年有了自来水厂。电灯和自来水的使用,进一步改变了梧州城的面貌。
梧州自来水厂旧貌
六、梧州历史上的城市防火措施
火灾乃梧州城建历史上的一大灾害。据清同治版《苍梧县志》记载,自宋开宝七年(9 7 4年)至清咸丰九年(1859年),近九百年间,有记录的火灾约四十次。民国时又有多次火灾。
历史上梧州的防火措施有:
1.建火墙以隔火势
如明嘉靖五年大火后,“六年知府刘士奇建火墙以御火患”。
2.改竹木结构房屋为砖石结构
如“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大火,城外几空”。于是梧州人民采取措施,“添火墙三道,全梧镇民居铺舍尽易陶瓦”。
七、梧州历史上的防洪措施
梧州历史上水患频繁,在与洪水斗争中产生了若干建筑防洪措施:
1.用砖石建房可御洪抗冲。
2.处理好房屋基础。
3.房屋底层常高达五米,以避免洪水漫上二楼。
4.沿街墙、柱上安装铁环,以备汛期系舟、梯之用。
5.骑楼建筑的二三楼开太平门,以备避水搬迁。
以上为古代和近代梧州城市建设概况。
责任编辑: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