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堂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及设计分析
2017-11-29王建国
王建国
摘 要:想要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而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新知识,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进行趣味性试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易于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使学生准确、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本文着重对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设计及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趣味实验 初中化学 设计 应用
一、初中化学实验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思想落后
大多教师认为化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不应出现一点儿娱乐情况。在传统教W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一丝不苟,十分严肃。这些教师认为化学实验要以严谨的态度去对待,不能出现丝毫的松懈。他们过于注重化学实验的准确性,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感受。
2.实验内容枯燥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秉持着严谨教学的思想,认真严肃地对待化学实验。教师落后的思想导致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没有变通,仍然陈旧,内容枯燥;或有一些教师接受了趣味化学实验的思想,但由于没有经验,只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摸索学习,反而不利于实验教学的进行。
3.学生参与度低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直是教师讲,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导致学生的思维不活跃,无法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落后的思想,陈旧的教学模式,枯燥的学习内容,都无法与现代的学生达到共鸣,这就引起了学生在实验课堂中参与度低的现象。
二、课前导入趣味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化学考试的重点,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知识的学习,利用趣味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动力,而且趣味化学实验中蕴含着很多的化学基础知识,是教师理论知识教学的辅助工具。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趣味实验引入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将化学实验现象与生活实际中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解“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魔棒点灯”的趣味实验进行课前导入,取少量的高锰酸钾晶体放在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两三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直接接触酒精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燃了。通过这样的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中应用趣味实验,将复杂的问题具体化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很多问题看似抽象难懂,但在化学实验下,实验现象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会涉及很多的化学反应原理,如果教师只依靠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的话,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提高会造成困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趣味实验,将复杂的化学原理具体化。
以“稀硫酸在加热时成为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这个反应原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个“竹器刻花”的趣味实验。实验过程:用毛笔蘸取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器上画花,晾干后把竹器放在小火上烘烤,之后用水洗干净,这样竹器上的花就会自主显现出来。由于稀硫酸加热后有很强的脱水性,使得化纤素失去水分后碳化,从而呈现出黑色或者褐色。
四、课后自主研究实验,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复习巩固是学科学习的关键,尤其对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初中生来说,复习巩固更是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对课后自主设计实验的重视,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让学生在课后搜集资料,准备简单的器材进行自主设计,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让学生在搜集资料、整理器材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解“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原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鸡蛋运动”的实验。实验过程:将鸡蛋放入装有稀盐酸的容器中,鸡蛋马上沉底,不一会又浮上来,一会又沉底,就像在做运动一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稀盐酸与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产生的气体附着在鸡蛋上,使鸡蛋产生了浮力。这个实验简单方便,能够深化学生对反应原理的理解。
五、结论
总而言之,化学知识和实验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化学知识离不开实验,实验离不开化学知识,从实验的过程中可证实化学反应的存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趣味化的实验教学方式,可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能够全程的参与到实践中来,让学生能够留心观察实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要不断的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能力,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文兰.初中化学趣味实验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学习,2013(11):49.
[2] 吴小清.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剖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2(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