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及对策

2017-11-29朱彩云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网络游戏青少年对策

朱彩云

摘 要: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玩网络游戏的现象到处可见。本文笔者就事实案例和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了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游戏;青少年;原因;对策

20世纪80年代的电子游戏机室兴起,电子游戏被视为洪水猛兽诱惑着一批青少年抛弃课本,荒废学业;2000年前后,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新颖的网络游戏魔力更大,玩网络游戏的人数更是当以千万计;2017年,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有数据称中国游戏市场用户数量达到令人咂舌的4.22亿,其中手机网络游戏用户数为3.85亿。庞大的游戏群体乱象丛生,媒体不时报出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导致的悲剧。针对网络游戏带来的社会问题,2017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批评某游戏的人物设定不符合历史事实。紧接着,人民网接连两日批评该游戏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但纵观游戏的发展史,似乎越声讨越兴盛。究竟该怎样预防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呢?笔者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尝试找到一剂良方。

一、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

1.社会发展的影响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固定宽带用户超2亿,移动网络用户6.74亿,手机网民5.94亿。人民越来越依赖互联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自然也少不了在网络上寻找乐子。相对现实世界昂贵的娱乐活动,网络游戏显得价格亲民;玩网络游戏不需要多高的文化水平,也不需要强悍的身体素质,上手的门槛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玩网络游戏,非常便捷。许多成年人都沉迷其中,更别说涉世未深、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了。

2.青少年自控能力较差,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建立,容易受到他人影响

青少年好奇心强,遇到喜欢玩的游戏就丢不下。据报道:2016年7月,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位12岁男生接触手机游戏没多久,连续玩了5个小时后猝死。空虚、无聊、挫败感强的青少年容易沉迷游戏。2017年初,媒体报道网络上一种由境外传入的游戏“蓝鲸”,有幕后黑手鼓励青少年在50天中每天完成一项任务(包括自残),经过50天的洗脑之后,最后命令玩家自杀。报道称这款游戏已经导致130人自杀。

3.家长对网络游戏的危害认识不足

笔者在和家长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小孩玩手机、平板电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要玩太久,否则容易近视。为数不少的家长认为玩玩游戏没什么大不了,如果遇到孩子吵闹,甚至还会主动把手机、平板电脑交给孩子,让手机和平板电脑来安抚孩子,从小给孩子埋下了沉迷游戏的祸根。有部分家长认为与其让小孩出去玩耍闯祸,倒不如把他关在家里打游戏;部分家长认为媒体报道耸人听闻,认为新闻上的事情离自己很遥远,等到孩子沉迷网络才惊慌失措。家长对网络游戏的危害认识不足,导致本该最坚固的屏障被轻易突破了。

4.受玩游戏的同伴影响

目前国内一款火热的手机游戏有2亿注册用户,有报道称该游戏的57%玩家都是小学生——这人数(人次)当以亿计。青少年处于青春叛逆期,和家长的代沟越来越深,更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身边的同伴都在玩游戏,自己不玩,就不能和同伴有共同话题,会产生离群索居的感觉。在校园、在课室里,一有时间三三两两的同学就聊游戏。有个别学生在宿舍里偷偷聊到半夜两三点钟,聊英雄聊技能、聊战斗力、聊战术。在这样狂热的影响下,没有玩过游戏的人自然也跃跃欲试了。

5.学校教育的缺位

(1)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学校只重视考试成绩。语、数、英等中考科目放在工作首位,而电脑课基本成为摆设。读读写写背背,繁重枯燥的学业让学生望而生畏,很多学生选择在网络上当“英雄”,享受游戏带来的成就感。

(2)一方面学生对电脑、互联网、游戏的认识基本靠自学,以为面对一台连上互联网的电脑就是打游戏、听歌、看电影。另一方面大多数老师,特别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班主任(班主任大多都不是电脑老师)很少接受有关互联网方面的知识培训,老师对网络的认识或许还没有学生多,没办法给学生做更多的引导。

(3)学生玩游戏往往是在课后或是在周末,个别老师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对学生玩游戏的行为关注不够。

6.游戏运营商的利益驱动

(1)为了拓展用户,有些网络游戏运营商的宣传可谓无孔不入。运营商会采用弹窗式广告,当用户浏览网站时,网页上会自动跳出网络游戏的宣传广告,形成信息轰炸之势。这些广告大都打着色情暴力的擦边球,对青少年有很大的诱惑力。如果不小心点击了广告,个别游戏程序还会自动安装到用户电脑。

(2)许多游戏迫于管理条例,会在游戏的界面上标明不适用人群。但由于利益驱动,在游戏的实际运营中,该条例形同虚设。如某款手机网络游戏,游戏界面上的警示文字非常不起眼,用小字号标注着“本网络游戏适合年龄16周岁以上的用户使用”,实际上该游戏的中小学生玩家数量当于亿计。后受到舆论严厉批评后,推出史上“最严格的”防沉迷系统,然而该系统发布当天就被破解。许多人认为这显示是运营商的防控诚意不足,没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的对策

1.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加强有关方面的立法和管理,鼓励研发健康游戏

2007年国家14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网吧及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在黑网吧的管控和防止未成人进入营利性网吧方面是卓有成效。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游戏的主战场已经由网吧转移到了千家万户,管控游戏不能单靠“堵”住网吧的门了。國家必须管控好游戏的源头,防止青少年接触到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2017年初国家部门发布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和几个关于游戏开发标准及实名认证方案的文件,体现了国家整治网络游戏市场的决心。如果能落实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作用,将大大减少青少年的在线时间。endprint

要把黑暗驱散,最好的办法是把阳光引进来。国家应大力扶持研发健康游戏的公司的发展,用健康益智的游戏来占领色情暴力游戏的市场。前段时间收视率不错的《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释放了一个信号——主流文化不一定严肃,也能够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如果网络游戏公司能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游戏推广,这是国家大幸,也是民族大幸。

2.家长要提高自身的网络知识水平,构筑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第一道防线

诸多教育专家、心理专家指出:防沉迷的药方,关键在于父母。据统计,我国用手机上网用户人均时间达3.7小时。在互联网冲浪大军里,很多父母用手机玩游戏、发微博、追剧、看电影、听音乐、购物,机不离手。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小孩,自然有样学样。家长应该在小孩面前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和学校密切联系,统一思想,掌握孩子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习惯,了解孩子上网查看的内容。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不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退步大等现象时,应及时了解孩子是不是沉迷于游戏。家长可以规定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要求孩子只能在家长的视线范围使用手机,等等。除了对孩子严加管教外,家长应花多点时间陪孩子,丰富孩子的生活。游戏画面制作得再精美,也不及现实世界的山川河流美;游戏里的人物再酷炫,也不能带来现实世界亲人给予的温暖。家长经常带孩子出去接触大自然,“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孩子又怎会窝在家里玩游戏呢?

3.学校应尽快将媒介素养课纳入课程表,提高学生对互联网的认识

首先,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帮学生构建强大的内心。互联网上的内容良莠不齐,如果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没有强大而健康的内心,往往很容易迷失自己。

其次,学校要帮助青少年掌握互联网知识,让互联网为自己所用,而不仅仅是娱乐工具。比如,学校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网上查阅资料、开展网络调查、获取天气资讯等技能。还可以组织网页制作比赛、摄影比赛、小程序制作比赛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挖掘互联网的正能量。

最后,学校应主动向流行的网络游戏学习。一个好的游戏能牢牢地抓住玩家的心,必然有它過人之处。在游戏里每完成一个任务,打掉一个怪物,玩家都能直观地看到经验值上升,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升级,不断地得到成就感。试想,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及时地反馈学生的进步,学生也一定能增加学习的兴趣。游戏里玩家组团打怪物,当大家合作战胜强大的怪物时,得到的满足感是非常高的。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多让学生协作,共同解决难题。教育者应放下身段学习网络游戏的优点,把迷失方向的孩子拉回课堂。

4.青少年应树立明确的目标,为理想奋斗

古有斗鸡、斗蝈蝈;今有玩麻将、玩网络游戏。人生路上充满诱惑,今天即使没有出现手机网络游戏,也会有其他消磨意志的玩物。我们唯有明确奋斗目标,奋勇争先,才能不左顾右盼,失去前程。

总之,要想预防青少年沉迷游戏,把青少年从游戏中挽救回来,社会应给青少年提供一个纯净的成长环境;学校应武装青少年的头脑,防止不良思想的侵蚀;家长应给予青少年足够的陪伴和引导;青少年本身必须要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断进取。只有社会、学校、家长、青少年本人多方面配合,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材料:

1.2017年中国网络游戏行业研究报告.艾瑞网,2017.4.

2.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与保护研究报告(2017).搜狐网,2017.4.

3.王冬编译.韩国青少年网络游戏问题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湾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游戏青少年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青少年发明家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青少年网络模仿性暴力犯罪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