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争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的研究

2017-11-29吴向丽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大学生

吴向丽

摘 要:创新意识培养是激发认知创造潜在力的主要方式,具有持久性、循环性等特征。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变更,创新意识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基于此,本文以竞争视域为主要探索角度,对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为我国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竞争视域;大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培养,是激发社会发展潜在动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导动力。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相互关联,基于竞争视域下创新意识的培育,成为迅速引导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主要拓展渠道,在社会人才良性循环,供应结构完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竞争视域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的辩证分析

(一)优势分析

竞争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是推进社会进步的主导动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竞争带来的优势也逐步突显出来,意识作为经济基础的抽象反应,在推进社会进步中也发挥着引导作用。

从社会发展外部条件而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社会经济动力挖掘的主要渠道,为社会带来直接的效益,如科技研發、经济增长等。依据我国社会发展相关部门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平均增加10%,国内校内科研项目成就平均增加4%,社会网络通讯设备、机械动力供应技术平均增加3%[1]。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社会的内部需求来看,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促进社会精神文化进步的动力索引。依据我国文化管理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数据可知: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理论社会推进中占有30%-45%的比例,同时,创新意识的培育,能够在社会中形成创新循环体系,实现社会文化融合中的创新[2]。由此可见,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成为激发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力,形成良性精神食粮循环的保障途径。

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除了为社会带来直接效益,也是促进当代大学生个人发展的有效动力。一方面,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能够激发85%以上的大学生个人发展,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从挖掘、探索的视角看到自身价值,引导当代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例如:中医药大学大学生进行药物研究时,坚持中药治病的基本特征,实行新型中药创新研发。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为了确保新型药物研究取得成绩,需要不断进行自身学科知识的补充,不断进行试验,使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最后,学生不仅研究出新药品,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专业文化素养,达到了提升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够确保当代大学生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快的适应社会人才应用转变。例如: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能够将本专业技能研发与社会新产品需求相结合,正确分析新产品研究的发展趋向。这一发展理念的奠定,在大学生未来创业、人生规划中都有着指导性作用。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能够实现社会发展、个人发展的双向性推进,在现阶段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二)不足分析

竞争视域下树立创新意识,需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向做引导,否则,也会出现发展阻碍的劣势局面。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工作,适应了未来发展的趋势,在社会进步中承担着重要的动力供应作用。但由于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理念转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渡,新旧教育理念更迭,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进一步推进产生了负面影响。例如: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式单一、创新意识培养缺乏主动性、创新意识引导的范围局限等等;同时,社会对大学生创新成果的重视度不足,例如:大学生创新产品没有市场、创新研发的筹集资金困难等,都会导致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工作的开展工作夭折,不仅对社会发展带来冲击,更会严重打击大学生的开发自信心,为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与大学生自身创新意识的缺乏也存在着必然性关联。第一,当代大学生缺乏对自身发展的目标性追求,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缺乏目的性,即使教师实行多样化的教学引导,大学生的主观意识较低,也会影响创大学生新意识培育工作的开展成果;第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需要大学生时刻保持探索的眼光、发散的思维与视野,但大学生多半沉迷于网络游戏、购物、微商等活动,造成个人发展的“思维禁锢”,也会造成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困难重重。

二、竞争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方式

(一)正确的教育观念引导

竞争视域下,引导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工作全面推进,激发新世纪人才发展潜在动力,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从高校角度而言,高校必须深入解读教育改革理念对接中的价值,尤其做好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开展理念的研究,将生本教育思维落实到创新实践过程中。举例分析,某理工科高校,多次在校园内开展机械动力创新设备研究大赛,本次大赛参赛作品不仅有学生间的合作作品,也有师生合作作品。该高校校园活动的开展,通过教师、学生间的创新合作,达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与培养的目的。

从学生角度而言,正确的创新意识培育工作推进,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例如:中文系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有意识的进行知识的多方面分析,树立发散思维,敢于将生活中遇到的传统文化、语言发展、理论等内容,进行理论融合研究[3]。当教师提出与“语言词汇、结构创新”相关性观点时,学生能够主动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课题探讨。同时,教师为了达到创新思维意识迅速引导的作用,可以加大课堂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引导,达到创新思维认知框架构建的作用。

(二)转变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渠道

社会人才应用逐步向着专业化、综合化的趋势转变,大学生为了在社会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突显竞争优势,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工作开展渠道,必须从单一化向着多元化的方向拓展。endprint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思维发散引导,也可以参与社会互动。例如: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实行社会招募企业程序开发,教师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人才需求竞争压力,作为引导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的动力,拓宽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的渠道,同时也能够保障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与社会需求相

适应。

另一方面,转变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渠道,也需要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维一体的宽渠道。例如:学生家长在生活中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学生能够辩证的看待问题,辩证的看待生活中的挫折,也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思维的创新;学校开展开放型互动性创新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思维。均衡互动的创新培育方式,是开展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的有效方式。

(三)增进社会创新机会

寻求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方式,需增进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创新资源机会。

第一,我国政府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当代大学生搭建社会创新实践空间。如:大学生新型职业技术研发比赛,新能源研发大学生招募比赛,大学生机械研发等等。广阔多样的大学生创新研究实践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了社会对当代大学生创新作品的认可,使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識理念大大提升。

第二,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社会实践机会增加,也应拓展大学生创新实践与企业之间的关联。例如:某高校能够充分利用学生到科技园实习的机会,组织实习生与企业网络产品研发队伍专业人才实践对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提供了实践融合的渠道。该高校的这一做法,使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与创新产品的应用联系的更加密切,该高校学生实践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专业理论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不断更新、充实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实践不仅能够拓展视野,达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的,同时也能够缩减该企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本,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竞争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双向获利的直接体现。

(四)合理应用社会发展新资源

竞争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也必须合理应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新元素,激发新动力中隐藏的潜在力量。例如: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可以借助互联网,与大学生随时进行社会发展市场的局面分析,增加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大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的不断创造;或者,教师也可以应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介绍网络程序、通讯技术等新兴产物,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视意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竞争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的研究,是新时期人才供应结构优化的主要指导理论。在此基础上,为了达到立竿见影的人才培养引导的效果,就要辩证的看待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高校、大学生都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建立宽领域的实践渠道,加强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联系,以及合理运用社会发展的新资源。因此,剖析竞争视域下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理论,是我国社会发展动力供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易灿,古宇薇.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观及其实践培育模式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02):44-49.[2017-10-09].

[2]张桂芬.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J].才智,2016,(05):38.[2017-10-09].

[3]周红.邓小平人才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价值意蕴[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29(03):100-104.[2017-10-0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