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探讨

2017-11-29贾亚婷

青年时代 2017年32期
关键词:保障

贾亚婷

摘 要:教育部于2004年正式启动了“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该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派出前和服务期间的福利保障,但在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方面仍显缺乏。文章重点分析了西方较有代表性的国家语言传播机构--美国和平队,主要介绍美国和平队以及美国和平队志愿者在归国以后的保障,由此对比我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旨在发现不足,并将不足进行归纳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机制探讨;汉语教师;保障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蓬勃发展,汉语也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交往作用。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了汉语的文化价值、资讯价值、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学习汉语的人数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但与之不协调的却是汉语教师的严重匮乏。各国纷纷提出申请望中方能够派遣汉语教师出国任教以弥补这一缺口。同时为了尽快与世界各国在语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教育部批准国家汉办于2004 年正式实施“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大量汉语教师志愿者被筛选派出国外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的交流做出贡献,汉办在解决汉语教师志愿者派出前和派出期间的福利保障都有一定成绩,但在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后的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所进行的各项后期保障管理工作与其他国家相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完善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不仅利于汉语教师志愿者自身的长期发展,更有利于国家汉办“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的顺利实施以及长远发展,故此将着重研究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归国保障机制。

研究中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通过阅读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方面的相关规章政策、收集整理美国和平队志愿者保障等相关文献资料,对比中美语言推广机制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中的差别,并对有意向成为汉语志愿者教师的对外汉语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明显可知,我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归国保障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解决汉语志愿者归国后的保障问题刻不容缓,它不仅利于志愿者本身,同样也会良好的推动汉办后期招募志愿者的工作,并激励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海外的服务工作、满足志愿者教师较高层次的需求,实际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汉语志愿者计划的实施,基于此因开展研究。

二、汉语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一)汉语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

目前,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户口、档案、学籍等方面的保障

派出前为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户口和档案保留在原就读高校或转回家庭所在地。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一年内落实了就业岗位的,可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证明,向原就读高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对于派出前已经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的,所在高校应为其保留入学资格和学籍。

2.优先录取为教师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申请国家公派出国教师、孔子学院;申请各地、各校教师岗位且符合要求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3.继续教育的机会

汉语教师志愿者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申请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毕业生到海外志愿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期满后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汉语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的不足

1.回国职业发展的保障

国家汉办针对归国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优势,尚未拓宽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后的就业途径。并未加强与人才市场的合作,建立信息平台,为志愿者提供相关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为有意聘请归国志愿者的企业召开专场的招聘会;组织开展支持职业发展的研讨会,每期根据一定主题邀请专家演讲;配置个人职业发展顾问,组织志愿者与前辈交流经验;解决归国志愿者在职业发展方面的困惑。在报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方面也并未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2.协议关系的终止

汉办在汉语教师志愿者派出前签署一定协议,对未履行协議规定或在志愿服务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者,志愿者中心会根据协议追究其必要的责任。但特别强调的是,志愿者回国后,国家汉办与志愿者的协议关系终止,志愿者中心不负责志愿者回国后的工作和生活安排。虽然明确规定,但对初期刚回国的志愿者来说,生活工作一片迷惘,汉办如此和志愿者划清界限显得不近人情。

3.拓宽继续教育的机会

目前,归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报考研究生方面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就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也可以把汉语教师志愿服务作为海外实习获得相应的学分。但这仅仅局限在一个方面。国家汉办一方面未建立专项的奖学金,为志愿者升学、进修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未加强与国内大学的合作,为有优秀表现的回国志愿者减免部分学费。

4.学生贷款的偿还

目前,对于贷款的偿还,国家汉办还没有相关的福利规定。很多学校在派出应届本科生的时候,都要求志愿者在出国以前提前偿还学生贷款,才能办理相关的派出手续。国家汉办及相关部门未能为派出志愿者解决学生贷款的问题,比如延期还款,或者减免利息及部分贷款。

5.志愿者的婚姻状况

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来说,个人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会被提及,但参加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人群大多为刚本科毕业的大学生,以女性群体为多,大多志愿者在一腔热血赶赴海外授课的同时并未考虑个人情感问题,未婚已恋的志愿者在外服务期间面临的异地问题也是困扰志愿者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婚汉语教师志愿者在面对家庭,事业选择也陷入重重困惑,汉办在此并未提及如何妥当处理已婚的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家属安置问题,是否能够将已婚家属迁址海外或延长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探访假期也是未知。

6.志愿者的心理辅导endprint

本文认为文化休克不仅仅存在于跨文化交际初期,在海外授课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随时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汉办并未明确提出会对汉语教师志愿者提供心理帮助,乃至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以后的找工作和求学过程中同样面临心理重压,此时汉办应该发挥其作用,对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心理疏导,但汉办并未提及有关方面。

7.志愿者进修资格认证

汉语教师志愿者应该充分利用在海外授课的语言环境,充分学习第二语言,但汉办明确规定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授课期间严禁个人行为的兼职和辅修,故此对汉语教师志愿者来说,白白浪费了拥有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的機会,汉办应该对此进行深思,但目前汉办仍旧坚持其相关的规章制度。

三、针对汉语教师保障机制提出建议

经过对比中美语言传播机制教师志愿者归国保方面,显而易见的是,我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保障机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很多方面有待进一步改进,基于此,本文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角度

1.应该确立其法律地位

英、美、法、日、德等国都非常重视用法律规定教师权益,以法律文件形式规定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和法院等对教师的管理权限,突出教师法律身份的公务性,健全教师权利保障机制,对于汉语教师志愿者,我国也应以法律形式确立其合法地位,确保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师资格和工资待遇,建立完备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师法律救济制度,以不同方式强化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教师雇佣权利法律保障机制,依法确立汉语教师志愿者保障建立教育法律救济制度,维护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需要把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师管理纳入法治轨道,用法律手段解决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师管理问题,并确立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师的公务身份,依法保障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师权利。

2.应该加大财政投入

资金的支持是语言推广的另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各国根据本国的条件在资金的支持上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孔子学院从创办至今,4年有余。从经济投入来看,2005年至2009年3月,孔子学院总部对海外各孔子学院的支出总计5亿人民币。而歌德学院每年支配的总预算就高达2.8亿欧元,其中2.2亿欧元来自政府拨款。汉语教师志愿者计划自启动以来备受各界的重视,被认为是服务全球的建设性工作,但在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后期的保障方面没有明确的文件支持和立法保障,政府的重视和财政投入始终不够,使得大部分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后生活陷入迷惘期,长时间对未来工作没有合理计划和构思。所以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关心慰问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后的生活,从上至下保障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后期发展。

四、结语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将兴,必当尊师而重傅。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桥梁,不仅需要完成普通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同时具备志愿者身份的特殊性,肩负传播中华语言与文化的双重责任,正确对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归国保障进行探讨和处理,将其作为一种后续合理科学的资源进行关注,不仅促进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的顺利进行,更能促进汉办后期国际推广的有益发展。但是,鉴于其中牵涉的政治、经济、文化实践等各方面的复杂性,关于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故仍存在一些问题。

后续研究建议是一方面能够在资料的科学有效收集整理基础上进行建设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在针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问题的问卷调查中不局限于一个地区的本科生问卷分发调查,而是多角度,多学区,多样化进行问卷收集调查,以体现更多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关心问题,加大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爱辉.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保障机制探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15):85-86.

[2]郑蒙.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认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刘丽平,蒋鑫鑫.从歌德学院看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之路[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03):83-87.

[4]郝雷.汉语教师志愿者成立与发展探析[J].文教资料,2010(06):133-135.

[5]许琳.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J].语言文字应用,2006(S1):8-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保障
商业健康保险对社会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探究
大数据时代集团财务共享问题解析
影响警察职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因素探析
土地确权背景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研究
让法律走进心灵
推行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 促进电网应急物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