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有荒凉沙漠 没有寂寞人生

2017-11-29刘越武通讯员李晓广

河南电力 2017年5期
关键词:和田供电所爱心

文/图_本刊记者 兰 青 刘越武 通讯员 李晓广

只有荒凉沙漠 没有寂寞人生

文/图_本刊记者 兰 青 刘越武 通讯员 李晓广

邓小磊(右二)和帮扶人员一起巡视线路

他远赴万里之外的新疆和田,和少数民族员工交朋友,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查缺陷、降线损、防跳闸;他帮助理顺业务管理流程,固化制度措施,用平凡的付出,给当地带去新理念;他资助寒门学子、精准帮扶贫困家庭,身体力行“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召;他虽已过不惑之年,却在荒凉的沙漠里点燃激情,书写精彩人生;他就是禹州市供电公司总工程师、国家电网2015年~2017年东西人才帮扶人员——邓小磊。

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被一条通向新疆和田团结新村的柏油马路划破,立在沙漠可见处的一块标语牌格外引人注目:“只有荒凉沙漠,没有寂寞人生。”一句看似平凡却饱含力量的标语,让人思绪万千。

2015年11月,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东西人才帮扶计划,第一批26名技术骨干走进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来自禹州市供电公司的邓小磊被推选为新疆帮扶组组长,成为帮扶人员与新疆电力公司的联络员。

“帮扶组26人分布在南、北疆比较偏远的8个地区(州)供电公司各基层单位,我被分在新疆最南端的和田县供电公司任副经理,分管营销工作。”那句关于沙漠、人生的标语就立在邓小磊工作和服务的供电区域内,他把那块标语牌设置成了自己的微信头像。

帮,从零起步

人们常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和田不知新疆之古老神秘。巍峨昆仑,浩瀚沙漠,金色的胡杨,火红的红柳,古老的尉迟王超,闻名遐迩的羊脂美玉……4月16日,记者来到新疆和田实地采访邓小磊。

“和田县供电公司服务的供电区域地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59条配电网线路,覆盖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因公司成立较晚、技术力量薄弱,配电网基础数据信息不实,营销系统、采集系统信息相互矛盾,更与现场实际不符。正常的线损分析和指标分解都不能开展,经营上的‘跑、冒、滴、漏’更无法量化剖析。”作为分管营销工作的副经理,邓小磊深知,一定要利用好这一年半的时间,从基础数据治理入手,使配电网设备与现场、与营销管理系统一致,让数据开口“说话”,为生产经营和公司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由于没有原始台账,这项简单的基础数据治理工作,要从现场摸底起步。可当邓小磊刚把工作铺开时,才意识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和田县供电公司8个供电所的员工均为维吾尔族,邓小磊在对摸底人员培训时,沟通异常困难,只有少数几个供电所所长能够用汉语进行简单交流,布置工作需要现场翻译,交待一项简单的工作,往往要反复说上好几遍,直到确认所有维族员工听明白了才行。

在和田,领略了“大漠孤烟直”的壮丽美景,也要适应越美丽越艰苦的自然规律。2016年3月,和田地区沙尘暴肆虐,整座城都笼罩在沙尘弥漫的帷帐中。这期间,邓小磊辗转8个供电所,与现场摸底人员一起奔赴各自辖区内的线路,沿线路逐电杆、逐台区详细登记,对遇到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帮助解决和再培训,搜集第一手资料,不知嘴里吃了多少土,眼里进了多少沙。邓小磊风趣地说:“这里的风沙多,正好补补钙。”

就这样,邓小磊先后和8组现场摸底的同事并肩前行,走在荒芜的沙漠戈壁上,艰难地记录下每基电杆、每个台区、互感器等设备的基本信息,手把手地教他们绘制10千伏线路单线图,填写线路、公用及专用变压器基本信息表(简称“一图三表”)。经过两个月的艰难工作,59条10千伏线路的基础信息基本搜集完成。

“邓经理离家这么远,能带我们现场摸底,手把手教,让我增长了知识,再苦再恶劣的自然条件,我们都会想办法克服。”斯玛瓦提供电所员工阿布都·如苏力对记者说道。

根据现场摸底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建立电子版的“一图三表”,为59条共计1600余公里配电网线路、4000多项各类供电设备,在几个操作系统中建立了完备的档案。随后,邓小磊又和供电所员工一起对台账与现场进行二次比对,确保了基础数据的准确性。面对多种型号、多类设备,庞大的数据量分析梳理,邓小磊和同事们往往盯着电脑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眼花了,就用水洗一下;腰酸了,就站起来在房间走几步,这一干又是一个多月。

2015年11月~2018年10月,省公司赴国网新疆电力帮扶人员分布

邓小磊(右二)向维吾尔族用户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布扎克供电所员工努尔买买提·依明说:“邓经理带领我们进行的这次数据治理工作最彻底,以后新上设备走流程的问题我们也会了,线损分析也方便了。”

“作为一名帮扶人员,重新审视这项繁琐的工作,过程尽管很艰辛,但能让这些数据真实地记录现实,并能在发展中不断更新完善,为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邓小磊自豪地说。

扶,授人以渔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邓小磊深知,一年半的帮扶工作时间很短,协助该公司领导厘清员工岗位职责、制定高效的管理流程、让员工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才能让大家长期受用。

根据和田县公司缺员率高、维吾尔族员工多、汉语交流困难的实际情况,邓小磊摒弃了集中讲课的培训方式,提出了班组员工“一对一”的培训模式,把培训搬到了工作现场、故障一线等具体工作中。

2016年3月10日,拉伊喀乡园乡4线故障跳闸,供电所员工连续两天反复巡视寻找故障点无果。邓小磊带领供电所员工采用“将该线路8个分支同时拉开,先对主线路送电后对8条分支线路逐个试送电”的方法,终于在3月13日凌晨找到了故障点。原来,一个专变用户高压电缆被铲车挖断,铲车司机将土回填,导致故障点不易被发现。

拉伊喀供电所所长买买提明·艾则孜对邓小磊现场寻找故障点的方法伸出了大拇指,用生疏的汉语说道:“邓经理亚克西!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会做了!”

邓小磊针对供电所员工包干落实不到位等情况,重新明确岗位职责,完善了考核标准;在营销部实施“工作日结制”,即下班前总结当天工作并制定第二天工作计划;在供电所执行“积分制”,即每天评分,月底汇总,并纳入绩效考核。

和田县供电公司经理卢毅说:“小磊是位非常优秀的同志,他主抓的提高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创建四星级供电所等工作,都让我们公司露了脸,不但在和田地区位居第一,在整个新疆电力公司系统也名列前茅。即便邓经理回去了,我们也要每月把生产、经营数据和工作思路通过微信、短信发送给他,让他再指导指导。”

友,收获情谊

同是帮扶组成员,都在和田,同吃同住一年多,和田县公司的同事把邓小磊和来自湖北江陵县供电公司的胡俊勇、福建省电力公司电科院计量中心的李建新和天津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公司的李长玉称作“和田电力F4”,这个称号源自于他们在一起迸发出的大能量。

新疆和田4月份的天空,直到晚上10点半还没有夜幕降临的意思,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田电力F4”回到宿舍除去衣物的尘土,像往常一样,不约而同地在李建新的宿舍会合。

原来,李建新是功夫茶高手,而邓小磊他们3人也都爱喝茶,他们将各自带来的茶叶在此分享,当然,“和田电力F4”每天下了班在此可不只是品茶这么简单。这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座谈会,他们将这一天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一起分析,把想要实施的工作在茶桌上进行推理,将自己的帮扶工作心得体会共同分享……

为孩子们送去爱心衣物和学习用品

“李建新是个发明家,他发明的专利——电能表智能周转柜已经在全疆应用,之前我们都还对这个技术不太理解,在品茶的同时,由发明这项技术的专家亲自讲解,这感觉太美妙了。”4月18日,“和田电力F4”的宿舍里传来了爽朗的笑声,记者和“和田电力F4”一起品茶,一起巡线,一起被沙漠炙烤,切身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配合是那样默契。

“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寄予厚望。国家电网公司的帮扶人员、新疆电力员工和少数民族同胞用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讲话。

刚上任两个月的郎如供电所所长努尔买买提·依明说:“邓经理到这儿工作后,手把手教我学习大方软件制图、电能表接线检查等,对我帮助很大。今年,我成为公司最年轻的所长,离不开邓经理的培养。邓经理对我们基层人员很关心,是我的好领导、好朋友!”

作为26名援疆人员的组长,邓小磊每月都要认真审核、跟踪每个人的帮扶计划,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大家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及时伸出援手并在必要时向新疆电力公司请求帮助。

来自湖南怀化供电公司的李峰说:“去年5月,我家二宝出生时,磊哥专门给我打来电话,询问大人孩子的情况,让我和家人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来自重庆送变电公司的任泓宇说:“磊哥的心很细,因为我来新疆工作,婚期推迟了,女朋友意见很大。磊哥知道后,通过微信给我女朋友做工作,让她支持我。磊哥还交代我回去后一定要办一场特别的婚礼,不要辜负她两年的等待。”

已是不惑之年的邓小磊,虽然在基层管理岗位工作多年,看上去没有领导的严肃,却多了几分儒雅与和善。正是这种和蔼可亲,让他收获了帮扶组成员和维族员工的友情,也拉近了与老百姓间的距离。

“和田电力F4”

情,传递爱心

在与基层单位同事和老乡交流中,邓小磊发现农村还有很多贫困户。他认为,作为帮扶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响应精准帮扶的要求,为当地少数民族老乡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他的倡议下,“和田电力F4”迅速向内地同事发出爱心倡议,发动大家捐献爱心衣物6000余件、学习用品200余套。

2016年7月21日上午,在和田县供电公司策勒县乌鲁克萨乡科克克尔村驻村点,当“和田电力F4”和青年志愿者组成的爱心团队,把一个个贴着“国家电网员工爱心捐助”的包裹送进爱心超市时,维吾尔族老乡们感激地鼓起掌来。

国网和田县供电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木叶沙尔·买买提说:“帮扶人员的慷慨相助是对少数民族兄弟姐妹的关爱,我们要让物尽其用,把内地员工的爱心,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看到邓小磊用手机拍下的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在朋友圈转发走村入户时的情景,内地的同事们看后争相留言。禹州市供电公司员工李少丽在留言中写道:“没想到我们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少数民族老乡们却这样欢迎,我们也很受感染,大家会继续接力,不断把爱心传递下去。”

资助寒门学子、联系爱心企业捐款捐物、对困难家庭进行“一对一”精准帮扶、成立“和电友爱帮帮团”……在邓小磊的记录本上,清晰地记录着每一个走访家庭的情况、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有同事们持续的爱心接力,有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渴望改变、坚持改变的决心和行动,大家携手并肩,小康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后记:“我们对彼此撒了个谎,扯平了。”问及对邓小磊这次远行的态度,邓小磊的妻子打趣道。原来,2015年10月,当接到去新疆的通知后,邓小磊回到家小心翼翼征求妻子意见。妻子问:“和田在新疆哪里,怎么在手机地图上找不到,距离乌鲁木齐远吗?”邓小磊答道:“不远,和乌鲁木齐挨着呢。”把1000多公里说成挨着,他就这样蒙混过关,启程赴疆。2016年11月,邓小磊的妻子膝关节受伤,卧床在家,邓小磊像往常一样电话询问家中情况时,得到的信息是:“女儿和我都好,你注意身体,安心工作。”邓小磊表示,一年半是他和妻子、女儿分开最久的一次,5000公里又是他们相距最远的距离,但这最久、最远的分离却让彼此的心更近了。

猜你喜欢

和田供电所爱心
宁夏首个“零碳”供电所建成投运
和田出土《法华经》古藏译本的初步研究报告(二)
爱心树(下)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供电所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对策
供电所优质服务技术
降低供电所线损的方法及实践
试论现代维吾尔语和田方言的土语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