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是能力不行越爱排挤别人
2017-11-29
为何越是能力不行越爱排挤别人
有句俗话叫“枪打出头鸟”,许多人对此深以为然,觉得太优秀就终将被诋毁。在现实社会中,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人们是否真的更乐于看那些优秀者出丑?最近,科学家们做了一些研究,结论是确有其事。
越是能力不行越爱抱团排挤人
张华是某跨国医疗器材公司的金牌销售员,连续两年蝉联该公司中国区销售榜的冠军,一个人的销售额就占了中国区总销售额的10%。工作3年,他就买了房和车,辉煌的业绩令同龄人艳羡不已。
但是令张华苦恼的是,他出色的工作能力不仅没有得到顶头上司的肯定,还经常被“穿小鞋”:比如他在销售额夺冠的两年中没有得到过一次晋升,销售额不及他1/5的同事年终奖都比他拿得多,公司甚至另外招聘了两个人来切分他的销售区域,就连部门同事也常在主管面前打他小报告,编派他和客户勾结,克扣提成。
于是,两个月后,他就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大公司。虽然收入比之前更多,工作也更重要,张华却依然感受到与上一份工作似曾相识的滋味,不仅令他深切怀疑“越出色越不受待见”是不是自己永远走不出的一个迷局。
人们是否真的更乐于看那些优秀者出丑?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明尼苏达大学助理教授伊丽莎白·坎贝尔、马里兰大学教授廖卉等人对台湾地区105个美发沙龙中的350个理发师做调查后发现,那些表现优秀的理发师总免不了遭受同行苛刻对待和排挤的命运。
在研究者眼中,美发沙龙代表了一种很普遍的合作形式。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理发师既必须独立工作,同时也必须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这样,对美发沙龙的研究将会有助于人们理解社会中类似这种“工作组”式团队的合作方式。
伊丽莎白发现,理发师倾向于对那些水平较差的同事比较宽容,而对行业中的佼佼者则极为苛刻和严格。有趣的是,伊丽莎白还发现,在越是合作的理发师团队中,这样的倾向越明显。看起来,“排挤优秀者”反倒还成了使团队更为团结的粘合剂。
排挤别人是为了保护自己
早在2010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拉马尔·皮尔斯和弗朗西斯卡·基诺做了这样一个调查,他们观察汽车的质检员也有类似的“双重标准”。他们要做的是检测汽车的排放数据并判断是否合格。
研究发现,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竞争环境中,那些工作更为出色的人们会有机会获取最多的资源。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落后者必须结成同盟来对强者加以限制,最终使得大家获得的利益妥协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点
拉马尔发现,这种本来非黑即白的问题,也能引起质检员的“区别对待”——他发现,质检员对收入群体与自己类似的群体会格外“宽容”,让他们的车有机会勉强过关。而面对富裕阶层的车辆,他们会表现的格外严苛。
对于拉马尔的研究来说,质检员对豪车消费者的嫉妒和对普通车消费者的共情,是他们行为最显而易见的解释。人们同情那些在顺位上与自己相仿的群体,又对那些占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人充满嫉恨。
不过,这却不太容易解释伊丽莎白对理发师行业的研究——你也许有理由嫉妒那些表现出色的同事,可同情那些好吃懒做的同事?没门儿。更何况,他们的业绩可是能影响到你的薪水呢。
那么为什么在与拉马尔实验不同的场景里,人们出现了类似的反应?为了进一步阐释这类人群的心理动机,伊丽莎白团队在完成对美发沙龙的调查后,又在美国进行了另一项实验。这项涵盖284个商业团队的实验中,团队成员将在特定任务中与研究人员派出的“使者”——一个电脑伪装成的员工——来进行竞争。不用说,人们很难竞争过这个特殊的员工。那么,他们会作何反应呢?伊丽莎白发现,当他们必须要胜过电脑才能拿到好处时,他们对这位“员工”的嫉妒和排挤就出现了。而如果大家一起合作也能拿到很不错的奖励,人们反倒会欢迎这位未曾谋面的“优秀员工”。
据此,伊丽莎白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它事关资源分配: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竞争环境中,那些工作更为出色的人们会有机会获取最多的资源,而这会显著限制落后者的生活水平。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落后者必须结成同盟,通过一些“盘外招”来对强者加以限制,最终使得大家获得的利益妥协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点。
有些排挤后果很严重
永远不要低估这些产生于群体内部的不和谐音符。科学家发现,当群体内嫉妒情绪蔓延开来后,整个团队都会受到不利的影响。嫉妒情绪会显著降低整个团队——包括那些优秀者的工作表现,会造成更多的员工缺勤,也会使得员工必须花费额外的时间应对社交带来的困扰……它还会从内部瓦解团队,最终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群体中的个体来说,嫉妒情绪也绝对无益于身心健康。根据研究表明,对于那些人们编造出来诋毁优秀者的事情,怀有嫉妒心的人们会比常人记得更牢。而这种异常出色的记忆力,要归功于他们对优秀者的关注。这种额外的关注会消耗人们本来就十分有限的认知资源,一方面会造成人们的记忆偏差,另一方面也会损害人们在“正经事”上的表现。
我们能改变它吗?如果你是团队中的明星人物,当被排挤时,与其反复追问“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恨我”,不如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不妨试着采用更多合作的方式来与大家实现共赢。如果人们在与你的合作中得到了更多的利益,大多数人不会介意你拿得更多的。
而如果你不幸是那个团队中的后进生,那也许你应当好好反思自己了——不止是自己为什么工作能力那么有限,更重要的是,你应当意识到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不会有任何意义,还会进一步损害你的工作能力。尝试与强者合作,远离自己的负面情绪,都会比坐在工位上不停地八卦和诋毁带给你更多的益处。
最后,如果你是公司或团队的管理者。当你意识到团队中出现了这样的情绪,你应当考虑的要更多。如果优秀员工受限于同事的压力而束手束脚不能完全发挥,那就构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你有必要采取措施,来确保自己的花费没有白费。制定一系列规则来保护优秀员工应对压力是一种方式。而更聪明的做法是,你需要让那些落后的员工意识到,比起一味的排挤和限制,与优秀者合作分享更有助于落后员工提高自己的资源获取能力。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对于双方都会有很大的好处。
而更关键的是,当人们开始孤立你的员工,你就应当采取措施。如果放任自流,就不要奇怪为什么你的团队迅速分崩离析。
(《中国青年报》2010.1.12等)
【链接】
超重儿童易遭排挤难交真心朋友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超重儿童容易遭同学排挤,难以交到真朋友。研究人员借助调查问卷了解荷兰504名10岁至12岁学生的交友情况。孩子们分属28个班级,平均每个班有26人参与。按身高体重指数衡量,16%的孩子属于超重。研究人员发现,每个孩子平均会被5个同班同学列为朋友,被2人视为敌人,但超重的孩子平均只被4个同学视为朋友,却遭3人不喜欢。
研究人员称,与体重正常的孩子相比,超重的孩子遭同学不喜欢的几率高1.7倍,不喜欢别人的几率也高1.2倍。“看起来,超重儿童朋友较少,而且交到的朋友大多是有着发胖趋势、不怎么受欢迎的同学。超重儿童常遭遇单边友谊或者‘友敌’,也就是表面装作喜欢其实内心讨厌你的‘朋友’。”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高度负面的关系会产生心理、社交乃至生理后果,增加超重儿童孤独、抑郁、饮食习惯糟糕乃至患病的风险。
(《 都市女报》201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