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府之国:从西安到成都

2017-11-28陈杰

看历史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关中平原成都平原都江堰

陈杰

现在提到“天府之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成都平原。实际上,历史上的天府之国包括成都在内,还有多个地区,包括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那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什么只有成都平原能承袭“天府之国”的名号并当之无愧,独占至今?

陆海,指物产丰饶之地。中国经历几千年的农业历史,区域性的农业中心遍布南北,陆海渐次出现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陆海是天府称号的前提,在浩瀚的史籍中,有多个号称“天府”的地方,这些地方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社会稳定与政治倾斜使其有“天府”之名,但是大多只能维持一个短暂的时期。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天府之国”的兴衰,到如今仅存一个“天府”,农业经济与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在起着作用。

01

何为天府之国?

中国的农业社会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代中国自然环境不断变化,朝代更迭频繁,对农业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气候因素和政治因素不断变化。几千年中,先后有九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也有九个地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稱。它们是关中平原、北京地区、成都平原、江南地区、太原盆地、闽中地区、沈阳一带、甘肃武威地区和清代的台东地区。

关中平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区,也是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政治中心,随着五代十国的混战,关中地区不再是政治中心,自然环境也遭到极大地破坏,“天府之国”的称号也就渐渐湮没在史籍中了。其他的“天府之国”由于历史影响较小,大多不被世人所知,只有成都平原闻名遐迩,逐渐独占了“天府之国”的名号。

自苏秦将天府之国作为地理概念,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的地方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地方大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宜居的气候,在农业社会具有沃野千里、资源丰富、百姓安居的条件。古代的天府之国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和军事优势,所谓的金城千里,在提供军事所需粮草和人口的同时,还拥有易守难攻的地理因素。

然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农业社会,并不能保障长治久安,水利工程的持续开发是风调雨顺之外最重要的因素。关中平原的天府之国称谓得益于郑国渠的开凿,成都平原干百年的富足则是仰赖都江堰的守护。

02

第一个“天府之国”

激越、高亢的秦腔响彻关中平原,穿透历史

的迷雾,诉说着关中平原的辉煌历史。

关中,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依秦岭、北接渭北诸山,位于渭河中下游地势平坦的开阔地 带。渭河是黄河第一支流,河床平阔,水流长期的冲击泛滥,形成肥沃的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土壤肥沃,但是降雨量稀少,地下水位较高,地面土壤经过阳光的长期暴晒,易形成盐碱地,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气候干旱,降雨量少,农作物得不到及时的灌溉,蝗灾更是加重了百姓的苦难。《史记》记载,始皇三年,“岁大饥”;始皇四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

漫天蝗虫加重了百姓的苦难,更是遮蔽了秦国东向吞并六国的视线。秦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失去了秦穆公所建立起来的争霸优势,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于东方六国。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本业,招募无地农民到秦国开荒。秦国迅速崛起,不断扩张,对东方六国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仅依靠渭水南面的耕地无法支撑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而渭北由于缺少有力的水利设施,无法进行大面积的耕种。

此时,饱受秦国蚕食的东邻韩国是战国中实力最弱的诸侯,多次迁都的他们随时可能被秦国吞并。“疲秦之计”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了。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兴建大型水利工程要举全国之力。当时各国没有常规军队,兴建水利工程所需的人力必然会占用大量的从军人口,可以延缓战争的爆发。当时赢政尚年幼,无执政能力,秦国经过太后干政、权臣弄事、缪毒与吕不韦争权的非常时期,韩国的“疲秦之计”趁机实施。

公元前246年,赢政刚即位,韩桓惠王派水工郑国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的灌溉渠道。急于建功立业的秦国国相吕不韦采纳了这条建议,举全国之力,由郑国主持兴建这一水利工程。

郑国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政治工程,随着政治的动荡也是一波三折。公元前237年韩国的“疲秦之计”败露,秦国的宗室大臣认为诸侯派人来秦国,大多是为了离间秦国,要驱逐一切宾客。此时的赢政已经免去了支持郑国渠修建的吕不韦相国之职,亲掌大权。发觉韩国的阴谋后,要杀了郑国。郑国临危不惧,慷慨陈词:“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赢政考虑到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利大于弊,郑国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并且李斯在这时呈上了《谏逐客书》,于是改变主意,撤销了逐客令。郑国渠得以继续修建,水到渠成。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郑国渠修建完成后,“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疆,卒并诸侯。”

秦代对关中平原进行了良性的开发,使整个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世人称之为“陆海”。秦末天下大乱,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商讨定都事宜,张良分析关中形势,认为关中地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邦于是定都长安,到西汉初期,人们就称关中为“天府之国”。

03

“天府”美名的转让

西汉定都关中后,进行了大量的移民以充实关中地区人口,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水路航运,扩大了原有的水利系统,先后修建了六辅渠、白渠、成国渠、漕渠、龙首渠等新的水利工程,有所谓的“八水绕长安”之说。西汉采用了先进的犁、耧等生产工具,推广代田法和区田法,使关中地区农业更加发达。

西汉以后,历数百年至隋唐,八水绕长安依然如故,长安作为唐王朝的都城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大都市。然而,当时的关中平原的自然环境却不太乐观。由于人为的垦殖,森林和草原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逐渐贫瘠,河流泥沙增多,水量减少。众多的水利工程也淤塞荒废,郑国渠已经断流,白渠旧迹犹存,然灌田亩数已大为减少,粮食日益紧缺。“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关中平原自秦汉以来的区位优势历经沧桑已经产生变化,而“寓内西偏,天下劳于转输”的区位劣势日渐明显。

唐末五代乱世,使关中府州无一幸免于战火,战争的冲击使百姓流离失所、农业荒废。全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已经开始东移和南移,关中平原的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五代以后,由于世界性的气候变迁,关中气候变得干冷,人工渠道相继干涸;到了北宋时期旱情严重;元代,干冷的气候有增无减;明清进入了现代小冰期,自然灾害频发。在多种因素的联合作用下,终于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天府之国”惨淡破败,长期不得恢复。而成都平原经过秦汉的长期稳定发展,经济丰裕、社会繁荣,“天府之国”的美名不得不让与成都平原。

04

唯一幸存并日益繁华的天府

成都平原秦汉以来就有“天府”或“天府之国”之称,然而,成都平原早先有众多积水和沼泽地,属于天然湖沼,最早并不适宜人类居住。根据史籍记载和三星堆、十二桥等蜀地考古发现,大禹之后的先秦蜀地历朝,都有兴水利避水患的举措,古蜀国开明王朝传说的创建者鳖灵就是一位善于治理水患的贤君。经过古蜀国历朝的治理,成都平原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多的古代文明中心。

古蜀国末期朝政混乱,末代蜀王进攻苴侯,苴侯求救于巴国,巴国求救于秦。此时强大的秦国刚击败东方六国联军,土气正盛,急于寻找下一个吞并的目标。但是秦惠王不能确定下一个目标是偏居西南的蜀国还是东方的韩国。大将军司马错认为蜀国富饶,“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这同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极为相似。公元前316年,张仪、司马错带兵从金牛道南下伐蜀,最终消灭古蜀国。

秦统一巴蜀后不久,为了巩固成都平原的统治,公元前310年,将大量秦人迁入蜀国。移民带去了北方先进的文化、生产技术等,促进了蜀地的发展。然而,古代的成都平原由于雨量较大、地面径流丰富,导致排泄不畅,造成水灾。岷江水患是成都平原面临的最大的威胁,人民生活颇为艰难。秦国为了稳固成都平原的战略地位,开始借鉴古蜀国的治水文化,进行水利设施的修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冰在秦昭王时出任蜀郡郡守,主持蜀郡的政事。史载李冰“能知天文地理”“识察水脉”。他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在中国乃至世界皆是杰作和典范,并且直接奠定了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基础。

李冰上任后吸取了前任官员“治蜀不治水”的教训,认为“治蜀先治水”,以民为本,结合人民根治水患的强烈愿望,开始考察岷江,为治水做准备。在修建都江堰时,他多次跋山涉水,对岷江进行实地考察,传说他受到农妇用竹筐装衣服在河边清洗的启发,用竹篓装上鹅卵石,来防止堤坝被水冲走;观察到石头经过火烧,再浇上江水而裂开的现象启发他劈开虎头岩的故事。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最终建起了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成都都江堰市灌县古城内,是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在古代称为都安大堰,又称湔堰。工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李冰在玉垒山下开凿离堆,引岷江水流入沱江,以减轻成都水患的分水工程;第二阶段是李冰壅江作堋,建分水堤,分内外两江以避免洪水泛滥;第三阶段是“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及“以行舟船”的灌溉工程。

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运输和漂木等功能,是一個可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李冰兴建都江堰的初衷是疏通岷江水道,以利于航运,为水路伐楚做准备,最终水路伐楚只到了楚国的后门,它的副产品“天府之国”却成了千古伟业。

到了西汉时期,成都平原有了更大的发展。汉景帝时,蜀郡守文翁发动百姓疏凿都江堰宝瓶口以下河床,引内江水灌溉农田1700余顷。其后武阳县拦蒲江水修筑大堰,开六水门引水灌溉。东汉时,将都江堰的岁修工程从民间自理改为政府主持,并在广都等县修建水利工程,引郫江及绵水建造陂塘,造福一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成都平原保持了一定的安定。公元208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已成帝业。”成都平原从此成为“天府之国”而登上了历史舞台。

三国时期,诸葛亮治理蜀国,成为成都平原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他设置了专门的堰官,同时征调男丁1200余人对都江堰进行专门的保护和治理。直到南北朝时期,成都平原一直保持着较为安定的环境,保持着“天府之国”的称号。

隋唐五代年间,随着关中天府的衰落,成都平原成为新的天府之国,尤其是唐代扩建了都江堰灌区,使成都平原的灌溉农田面积大为增加。至唐代后期,成都平原社会经济仅次于扬州,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每当关中有事,受到威胁之时,唐朝帝王都要驾幸成都。

北宋以后,成都平原一直保持着“天府之国”的称号,虽然每遇战乱,成都平原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是凭借着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成都平原总是能够快速恢复。

“天府之国”的名号几经更迭,最终只有成都平原还保留着这个美称。

05

变迁背后的推手

在古代农业社会,天府之国作为对一个地区最大的褒奖,其形成需要满足很多因素,其中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可能性;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以提供相对安定的政治军事环境;良好的统治环境,可提供持续性的政策支持。但是最重要的是人文环境,在古代农业社会,以兴建水利工程为象征的人文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困境。

天府之国的形成因素也是导致天府之国变迁的重要因素,更暗含了农业社会发展的逻辑。关中平原之所以能够成为最早的天府之国,得益于八百里秦川独特的地理条件、相对稳定的自然气候,更得益于商鞅变法之后泰国的农本政策和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开凿,汊、唐建都于此更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然而,自然环境的变化及人为的破坏导致关中农业的衰落,伴随经济重心东移和南迁更是加快了“天府之国”称号向其他地方的转移。而作为后起之秀的成都平原则相对稳定地保持着“天府之国”的称号,并以此发展出了独特的“天府文化”。

猜你喜欢

关中平原成都平原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关中平原人为土形成的历史探析
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变化特征分析
近十年成都平原经济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基于因子分析的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压力评估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2017 年成都平原经济区将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千古奇观——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