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幼儿教育“去小学化”问题初探

2017-11-28张文春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去小学化危害游戏

【摘 要】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如何让幼儿教育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是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家长和幼儿园两个层面进行探讨,主要探讨“小学化”教育的危害以及对策两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幼儿;小学化教育;危害;游戏

一、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正日趋严重,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深深的伤害着我们可爱的孩子,实在令人担忧!甚至从小班就要求孩子会写字,学习拼音,做算术,给孩子留作业,幼儿园做不完,回家还要做,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1.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

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如果写不好(这是必然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能写好的年龄),家长呵斥、打骂,老师批评,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得不到快乐,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结果使孩子还未正式开始学习的过程,就已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2.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专家指出:幼儿在成人意义上的“玩”,其实都是在学习。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小学化了的幼儿教育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单调的让孩子写字、算数,剥夺幼儿游戏的机会,泯灭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实质上,小学化的幼儿教育方式是使幼儿失去了学习、创造、和探索的机会,天才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3.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的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孩子变得像“小大人”,呆头呆脑。幼儿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在成人的责备甚至打骂声中强制学习,活泼好动的个性受到压抑、摧残,心灵受到创伤,则难以形成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的人格,严重的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4.忽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学前,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是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5.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让孩子学习本不属于自己的学习任务,无异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孩子似懂非懂,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许多家长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我们家长自己,孩子本来是棵好苗苗,却被你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得“蔫”了甚至“枯”了,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方式正好比“起了个大早”却送孩子“赶了个晚班”。

二、家长不用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小学一年级从零开始教学,家长不必要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也不能“抢跑”犯规。幼儿园“小学化”就是“抢跑”,不该你干的事你干了;就是“犯规”。违背了幼儿成长的科学规律,给孩子造成很大的负担。“取消学科化学习是尊重幼儿成长规律的科学安排。”幼儿园教育已经在为孩子的起跑做准备。

(1)幼儿园取消学科学习,并不等于取消学科知识学习,而是用更适合幼儿的方式进行科学启蒙。大班常用“色子”点数教孩子认识、了解数字,引导孩子学会在图形和数字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认识形状和数量,属于数学启蒙;再如春游,引导孩子观察花木的颜色,属于美术启蒙;练习用形容词来描述春游的过程,属于作文启蒙……;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也就是说,让幼儿干自己该干的事,干自己想干的事,干自己能干的事,他们才感到快乐。

(2)谁说游戏不是学习,我看游戏就是学习。例如:不少幼儿园开设出“娃娃家”,孩子扮演爸爸、妈妈“过家家”,不少家长认为这太“小儿科”。小班阶段的孩子缺乏合作能力,往往各玩各的,老师会引导他们在游戏中关注他人、分工配合;这正是小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到了中班,强势的孩子扮妈妈、弱势的孩子扮宝宝,老师会引导他们尊重别人,大家轮流坐庄;到了大班,孩子可以通过扮演法官,讨论和制订班级的游戏规则,这就是最初的探究;学会“公平”。“模拟社会情景的‘过家家游戏,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会化素养有着独特的价值。”

总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百害而无一利。幼儿园“去小学化”百利而无一害,应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幼儿家长的高度关注!

作者简介:

张文春(1960.12~ ),男,山东省平邑县资邱村,现职称:一级教师,学历:专科,研究方向:幼儿、小学教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去小学化危害游戏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家园合作,让幼儿教育“去小学化”
酗酒的危害
爆笑游戏
幼儿园“去小学化”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