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和静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

2017-11-28房艳霞

商情 2017年38期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商

房艳霞

近年来,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正在由商贸流通业向工业、农业等更广泛的领域渗透发展,成为当前引导和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2015年7月以来,和静县以“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积极谋划电商发展模式,多管齐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电商服务平台搭建,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对提升和静县域经济活力、促进农村农业发展和实施精准扶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起步晚,我县电商发展中产品标准化低、物流基础薄弱、电商人才匮乏等瓶颈短板突出。如何发挥潜力优势,化解瓶颈制约,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一、和静县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和静县户籍人口183859人,其中农业人口102817人:目前全县(地方)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40余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7家。县域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钢铁、矿山、水电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拥有以有机羊肉、牦牛肉、风干肉、黑枸杞、巩乃斯山花蜂蜜、有机黑小麦等为代表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羽毛彩色画、传统刺绣等手工艺品特色显著。

2016年全县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6.7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网络零售额4283.2万元,同比增长63.81%,占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26%:网购金额2160万元,同比增长66%。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151万元,同比增长55.24%,旅游网络销售额3131.66万元,同比增长67.20%。

二、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一)抢抓发展机遇,聚力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7月,和静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我县结合地域特点,确立“互联网+旅游+特产”的电商发展模式,将和静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副特产品与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打通城乡“最后一公里”,实现经济效益的转化。

一是高标准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投资600余万元,购置1650平方米办公场所作为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包括40余坐的孵化基地和众创空间,可同时容纳80余人培训的电商培训室,收纳了北四县300余种产品的020体验店,设备齐全的美工摄影室以及会议室、办公室、电商协会等。同时,建成160余平方米的分拨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仓储中心,配齐相关设备。对全县物流快递企业进行规范整合,全部搬迁至产业园。结合维稳需要,引进第三方企业建设物流安检中心,所有进出港货物收寄验视、实名验视、过机安检达到100%。

二是建成28个乡村级电商综合服务站并开业运营,其中:5个农村商超、2个邮政营业点、2个供销站点、1个电信服务站升级改造为电商服务站。业务涵盖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代购、农产品代销、充值缴费、票务预定、小额取款、转账支付、生产性小额贷款、代办保险、收发快递、驾校报名、信息发布、超市零售等业务,基本满足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需求,站点代购代销、充值缴费等业务月均营业额2000元以上。

三是建立健全同城配送,乡级服务站配备物流配送机动车14辆,村级服务点非机动车39辆,将县城16个商超、库尔勒市43个蔬菜直销点作为电商取货点,打通农户至和静、库尔勒物流配送通道。与中国邮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其全权负责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业务。日均收发物品2500余件,其中到达农村的400余件。

(二)以乡村级服务站点为基点,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

按照《和静县电子商务扶贫方案》,把全县35个乡村电商综合服务站作为电商扶贫的载体和连接点,辐射辖区贫困户,覆盖5515户13457名登记在册脱贫人员。定期开展农产品定向收购回流并进行品牌化、标准化改造,将农特产品“网商化”,重点对贫困户发展优势特色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等给予支持,不定期举办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及推广活动,为当季滞销农特产打开网络销路,同时将贫困户生产或制作的各类刺绣、纪念品等,利用县城网格化物流和库尔勒市取货点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同城配送,打造“买得到的和静”,帮助农牧民、贫困户创收增收。采取“培训+孵化+创业僦业”模式,使贫困户掌握拍摄、美工、兼职客服等服务后到企业就业。举办以“精准扶贫,就业优先”为主题的首届“互联网+就业”春风行动企业用工招聘会,提供餐饮、超市、服装裁剪等招聘职位,600余人與用工企业达成协议。通过“互联网+旅游”和“互联网+就业”行动,带动就业3000余人。

(三)电子商务与旅游业渗透融合,“互联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通过对巴音布鲁克、巩乃斯等景区进行网络化改造,大力实施“智慧景区”工程,逐步实现票务网络预定、智能WIFI等,对县域农家乐、牧家乐、休闲钓场等进行梳理,选择服务质量好、信誉度高的农村旅游景点,通过“和静县人民政府推荐景点”等方式进行政府背书,增加景点的信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同时,规划设计多条农村旅游线路,逐步实现网络预约、网上点餐等服务。在同程网、途牛网等国内知名OTA平台设立和静旅游官方旗舰店,推介和静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目前,通过网络直接或间接带动旅游接待人数17.1万人次,实现旅游增收1266万元。

(四)电子商务与就业相辅相成,电商培训拓展就业空间

积极主动与新疆果业大唐丝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和和静中等职业学校2家具有培训资质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承担人员培训任务。2016年,先后举办4次公开课培训,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参训率达到100%,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参训3800余人:开展多期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以农村无业青年、返乡大学生、农民工、农村妇女、残疾人、电商服务站站长以及有关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培训目标,累计培训学员800余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转化效果明显,全年农村创业就业300余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从业人员48人,开设网上C店学员46人,经营微商学员近300人,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

三、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endprint

(一)缺乏龙头电商带动作用

我县传统企业普遍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和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38家,都未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未实现网上销售额。有自建网站的企业也只有8家,基本上都是宣传网站,仅限于企业宣传、产品展示。虽然部分小微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和手工艺品制作企业进军网络销售,但由于我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起步晚,规模偏小,没有示范村(企业)和创业标兵,未能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加之企业人员缺乏技术,示范带动作用不强,缺乏龙头引领作用。

(二)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效应不强

一是缺乏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我县农副产品大多为初加工产品,种类繁多,种养规模小且分散,加工生产仍以小作坊为主,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无标可依的情况,产品没有商标和Qs认证,导致农产品质量缺乏公信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网上销售:二是流通环节的标准不健全。农副产品生产季节性明显,深加工水平不高,并且缺乏资金雄厚、专业化的大企业对涉农产品资源进行整合,缺乏分拣、包装、配送、验收和管理标准,与电商生产经营高标准、高品质的趋势尚有较大差距。

(三)新型供应链条尚不成熟

电商压缩了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但对供应链两端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下的供应组织能力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关键。尽管我县积极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和种植大户入驻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与32家企业、合作社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但是由于农产品生产流通标准化和信息化等水平低,线上线下双向市场拓展不够,还是存在农产品买难卖难的现象,新型供应链条仍不完善。

(四)电商专业人才匮乏

我县电子商务处于发展初期,专业人才紧缺,特别是软件设计、营销推广、仓储物流、活动策划、美工摄影等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且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匮乏。由于电商发展环境制约,对集中于大城市的电商人才也缺乏吸引力。我县电商从业人员基本上在本地公开招募,通过培训即可上岗,专业水平不高。不少本地企业不熟悉电商业务,无法顺应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实现自身转型:有些企业只是把电商純粹作为销售方式,简单地把线下销售搬到线上,未能把互联网作为一种要素渗透到创意设计、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管理等流程中,削弱了实施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三、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思考

(一)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健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通过地方电视台制作专题系列或在新闻播报上有针对性地播报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情况,让广大村民更直观地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和实惠。借力乡镇进行推介、引领,通过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和“访惠聚”工作队员驻村入户进行传授,让广大村民不仅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而且还知道如何使用,全面营造电商发展的氛围。

继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和支持移动、电信等国有通信企业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降低网络通信费用和流量费用,提高互联互通普及率。规范流通渠道,壮大物流快递,继续加大乡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和覆盖率,开展县城至乡镇、沿途行政村的双向货物运输配送服务,提高农村物资运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针对农副产品存在保鲜期短、不易运输、包装难等问题,探索建设高水平冷链物流配送模式,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和损耗。

(二)全力培育和扶持龙头电商企业

积极引导和鼓励合适的传统龙头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采取自营或代运营的方式,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产销效应,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基础好、潜力大、成长快的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县投资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和分支机构。全力培育和扶持有潜力的电子商务运营企业向龙头企业发展,建立起适合我县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电商运营体系和模式。

(三)整合特色资源,提升品牌效应

充分挖掘、整合各乡镇特色农产品,积极探索在线销售模式。依托行业协会加紧制订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体系,鼓励农产品进行“三标一品”认证,借助地理标识、生产者标识、文化故事标识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努力将“天鹅湖”打造为和静知名品牌,提升品牌效应,促进销量上升,带动农牧民增收。

(四)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优势产品

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建立担保资金,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特色信贷和创新金融产品为电商企业输血供养,如“电商贷”、“电商贷+助保贷”,创办“担保基金+电商企业”、“行业协会+网店”、“产业链融资”等融资模式,提高农村电商发展积极性。要加快本土特色农产品、旅游和支柱产业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优势农产品电商示范基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增加服务站的销售、中转和线下体验等功能,增强服务站自身发展能力,有效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五)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推进工业电子商务应用,鼓励龙头企业以优化供应链为核心,加快制造业高端化进程。推进商贸业电子商务应用,鼓励大型商场、购物中心和特色餐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店和网店的有机融合。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推动企业入驻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拓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渠道。推进电子商务在旅游领域的应用,实现我县旅游资源线上推广。

(六)注重人才驱动,健全电商队伍

引进和培训电商人才并重。一是要出台电商创业优惠政策,吸引具有一定市场经济知识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同时积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者社保补贴、创业带动就业奖励等工作,为返乡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开业指导、项目推介、市场分析、专家咨询等服务,营造鼓励电商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各类人才投身电商创业大潮:二是要尽快促成县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加强本地电商人才培养。同时积极引进优质培训机构,引进高校教师,着眼于培养高层次电商人才,建设合理的人才梯队,并尝试举办青年电商创业大赛。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电子商务电商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社交电商,春天来了?
辽宁大拇哥农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法草案首审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农产品争奇斗艳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VC和电商的互相绑架
电子商务: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