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景观作为城市重要公共领域的研究
——以北京CBD核心区为例
2017-11-28刘东云李膨利应笑辰
刘东云 李膨利 应笑辰
街道景观作为城市重要公共领域的研究
——以北京CBD核心区为例
刘东云 李膨利 应笑辰
街道景观作为市政工程,追求安全和效率;同时,街道景观作为重要的公共领域,也是城市文化和生活展开的舞台。本文以北京市CBD核心区街道景观设计为例,探讨采用交通缓流措施,突出步行“优先区域”和提高街道步行区的环境品质。同时,结合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原则,整合所有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行人可以步行、交流、停坐、休闲的空间,创造多样性的街道功能。
街道景观;公共领域;CBD;北京
交通作为高效的货运和客运运输系统,一直是现代城市生活的核心功能。然而,基于安全和高效原则而制定的法规,以及僵化的管理体制,使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与城市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以及公众缺乏交流沟通并日渐疏远。现今,由混凝土和沥青铺就的城市交通体系,越来越呈现出一种令人不悦的状态。这让人不由得想起简·雅克布斯(Jane Jacobs)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说过的一段话:“试想,当你想到一个城市时,你脑中出现的是什么?是街道。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有意思,那这个城市也会显得很有意思,如果一个城市的街道看上去很单调乏味,那么这个城市也会显得非常乏味单调。[1]”
1 城市交通与城市生活
对功利主义交通规划的批判,一直就没有停息过。2016年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推出系列文章,探讨城市规划与设计对于居民健康福祉的影响,重点聚焦于城市规划设计如何通过影响人们交通出行模式而影响人类健康[2-4]。这些文章指出,交通方式是造成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健康不平等现象存在、持续甚至扩大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对私家车依赖越多,意味着交通伤害潜在风险越高,事实上道路交通伤害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艾滋病、结核和疟疾的死亡人数;机动车交通暴露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长期的噪声使人们容易产生烦恼、睡眠障碍和慢性压力,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交通问题产生的孤独和社会疏离与心理健康、不良的健康行为以及有害的生物进程(过程)存在关联。
其实,早在1963年,克里斯托弗·图纳德(Christopher Tunnard)出版的著作《人造美国:混乱抑或有序?》(Man-made America∶Chaos or Control?)[5]和1966年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完成的《高速公路》(Freeway)[6],在强调交通运输系统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的同时,满怀热情地呼吁城市道路系统应充分发挥公共空间的作用。各种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层出不穷,如智慧增长(smart growth)、倡导公交导向的TOD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阿兰·雅各布斯(Allan B. Jacobs)则耗费10年心血,完成巨著《伟大的街道》(Great Street)[7],重新点燃了人们对丧失了的城市文化(urbanity)的热情。阿兰·雅各布斯认为,交通功能一直是街道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但绝大多数街道都不只是为了这个功能而简单地存在;街道调节着都市社区的形式、结构及舒适度,为人们提供户外活动的场所,具有象征性、仪式性、社会性以及政治性。
2 公共领域
对城市文化和街道生活的探讨,引申出另一个新的概念:公共领域(public realm)。“公共”(public)和“公共性”(publicity)可追溯到罗马帝国甚至更早的希腊时代,公共领域作为城市公共生活展开的舞台,除了广场、公园、街道、胡同、茶馆、酒吧等有形的空间形态外,还包括各种媒体如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络等无形的媒介。公共领域是人们对共性选择的必然结果,其存在的意义就是把不同种族、年龄、阶层和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公共领域的“公共性”不是从“完全公共”到“完全私有”的简单线性分布,而是包含了多种属性。扬·盖尔(Jan Gehl)在《交往与空间》中将人的户外活动类型分为3类,即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的必要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的自发性活动、有赖于他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公共领域设计的目标就是改善物质环境的质量,促进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的发生[8]。
景观都市主义考察当前城市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致力于构建跨学科的设计方法来设计城市公共领域。城市交通系统既具有市政工程要素,又是城市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空间,因此作为一类显而易见的城市公共领域,自然而然地被纳入景观都市主义的研究领域。在广义公共领域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调动公共和私人资源,协调政治意愿、管理机构以及结合现代化的专业理念,可以实现科学、高效和卫生的交通设施;通过精心的平面和剖面设计,融入多样化的内容,也可以创造新的公共空间。
3 案例研究——北京市CBD核心区街道景观设计
3.1 区域与背景
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是北京六大高端功能区之一,是首都经济发展、产业聚集和城市建设最重要的区域。其核心区位于国贸桥东北角,西起东三环路,东至针织路,北起光华路,南至建国路,占地约30hm2,总建筑规模约270万m2。核心区主要街道呈“井”字形,东西向的景辉街、景辉南街和南北向的金和路、金和东路将核心区分成9个地块。其中南北中轴线上的中央公园为CBD东扩绿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CBD整体开放空间架构的核心。核心区地下建立了环隧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面车行交通量,因此核心区内部所有的道路均为城市支路(图1)。其中,金和东路、金和路红线25m,规划机动车道3条;景辉街红线宽度30m,规划机动车道4条;景辉南街红线25m,规划机动车道3条;所有道路单侧人行道宽4.5m。
1 CBD核心区建筑和街道布局The building and street layout of CBD core area
2 北京CBD核心区鸟瞰图The bird’s view of CBD core area
按照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CBD核心区由街道景观和中央公园构成的公共空间是长安街文化轴东部最大的市民休闲空间和当代艺术与文化的展示载体(CBD Gallery),不仅需要满足多样化的城市功能,激发丰富的城市生活,还需要探索不同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藉此成为城市的纽带。秉承这一理念,街道景观的设计目标是运用连续的景观要素和网络来连接空间,舒缓CBD纵向的压抑感,形成温暖包容的城市空间,同时创建气势恢宏的景观效果和打造可行走城市(图2)。
3 CBD街道景观控制系统The landscape control system of CBD streetscape
CBD作为全新的城市建设区域,地下地上超大体量的建设需要从一开始就确定项目的设计逻辑。根据城市设计师、建筑师、市政工程师、灯光顾问、标识顾问和艺术顾问确定的总体设计原则,街道景观分为景观系统、交通设施和辅助元素3个部分,按照建筑轴线和模数进行精确控制(图3)。
3.2 安全性
为降低交通造成的潜在伤害风险,设计采用多种交通缓流措施,突出强调步行“优先区域”,提高行人过街的便利性和街道步行区的环境品质。“交通缓流”是一种将机动车的速度降低到理想程度的交通工程实践,从而减轻机动车驾驶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效降低街道事故率,改善街道的步行环境,尤其是大幅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具体措施包括(图4~6):
•将道路交叉口的表面抬高至人行道标高,以利于行人过街;
•加宽斑马线,斑马线外设置坡起;
•改变局部道路路面铺装的纹理质地,提醒司机降低速度;
•二级地块的开口处利用街道绿化区域和小半径转弯坡道解决路面高差,保持街道步行区完整。
从总图上来看,由于中央公园被景辉街和景辉南街分割,将景辉街和景辉南街中间部分的车行区域标高抬升至和人行道齐,并采用小料石铺装,车行和人行区域之间设置升降式车挡。平时不影响车行,当中央公园举行活动时,景辉街和景辉南街中间部分车辆禁行,街道和公园融为一体,成为广场的一部分。
同时,从CBD调研的实际情况来看,当自行车道>3m时,虽然与车行道之间设有护栏,但宽度足够小汽车通行,因此经常被汽车占用,骑车人不得不绕行机动车道。设计团队将所有自行车道设计成2~3m宽的专用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和车行道之间用护栏隔开。
3.3 柔性边界
根据界定方式不同,可以把街道与周边地块之间的边界分为“刚性边界”和“柔性边界”。“刚性边界”指围墙、栏杆或绿篱,意味着隔离;“柔性边界”表现为包容与贯通,内外能够交流,对人开放和富有弹性。本项目突出强调“柔性边界”,即街道和地块之间的渗透性、开放性与可达性,从而营造出连续的整体空间,并使其相互延续、相互渗透,形成有机整体,方便人们的进入和使用,最大限度弱化“红线”。
在本项目中,业主、设计团队以及各二级地块的景观设计公司合作,对建筑后退红线后的路侧空间和绿化进行统一协调。同时,设计团队还负责CBD核心区中轴线上的中国尊大厦、文化中心和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因此能够整合所有资源进行一体化设计,最大限度利用好场地,局部形成可供人交流、停坐、休闲的空间,进而促进街道功能的多样性。竖向上,当场地高差较小时,尽可能使用坡道(坡度<3%)进行衔接,使道路红线内外的空间连成一体;红线内外高差较大时,采用台阶和坡道组合的方式,使空间能够相互渗透;局部地段与座椅相结合,成为可以使用的坐墙(图7、8)。
4 交通缓流措施布置平面图The street calming strategy plan
5 交通缓流措施技术1The street calming technique 1
6 交通缓流措施技术2The street calming technique 2
7建筑和街道景观关系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and streetscape
8建筑和街道景观节点The building and streetscape node
3.4 空间与秩序
CBD核心区街道景观空间秩序的确定包括铺装、行道树、灯柱、小品设施等所有元素的几何控制系统,其来源有2个:首先是由城市设计确立的核心区内所有建筑的控制轴网,以9m为模数;其次是人流交通,按照所有地铁出入口、公交站场、建筑出入口的相互关系。对人群活动按照时段进行热度分析发现,早晚高峰时段整体热度多分布于CBD 核心区四周的大型交通枢纽,平时午间和错峰时段热度多分布于地块内具有商业功能的建筑之间的街道和开放绿地,场地主要的人流方向以东西向为主。
最终,设计团队选择东西向的建筑轴线作为所有元素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同时也是中央公园的几何控制系统,因此为一体化设计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从铺装的效果来看,仅需要少数几种石材规格,就可以满足场地所有街道铺装图案的要求,而不需要考虑街道的方向。9m间距的行道树(银杏和元宝枫),正好避开了地下空间的通风口和疏散楼梯。城市家具如标识系统、广告柱、垃圾桶、自行车停车架等也布置在行道树之间,避免占用本就很窄的街道步行空间(图9~11)。
9交通热点分析The heatmap of pedestrian flow
10街道景观几何逻辑The geometric logic of streetscape
11街道景观铺装细部Detail about pavement of streetscape
3.5 灯光
传统街道景观道路两侧路灯对称布置。在本项目中,中央公园中的“山”结构是区域内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因此协调路灯和“山”结构之间的关系成为本项目最大的挑战之一。设计团队从开始就放弃了常规的路灯照明方案,创造性地在局部采用非对称的路灯照明,折形的灯柱和公园的景观元素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具体方式是在中央公园范围内把路灯放置在街道外侧,“山”结构一侧采用矮柱灯辅助照明人行区域,随后的灯光效果模拟表明这种布置能够满足街道平均30lx的照度需求(图12~14)。
4 结论
公共领域是当下中国城市建设最薄弱的领域之一,也是融合了多学科的城市前沿研究阵地。成功的公共领域空间设计的共同点是功能整合、活动多样并与市民生活充分融合。街道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公共领域之一,是一部反映城市景观和形象的书,从中我们可以读到城市面貌、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设计团队通过北京CBD核心区街道景观设计案例,获得如下几点收获:
12 街道灯光布置Street lighting arrangement
14 灯光照度模拟Light illumination simulation
13 灯柱和公园山结构关系Lamp posts and mountain structure
•城市交通系统根据车行流量可分为“道”与“街”,在城市功能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活力街道并不反对机动车,通过精心的剖面设计和时间、空间上的巧妙安排,可以实现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从而实现交通功能和城市生活的兼备。
•街道与周边地块之间边界的柔性处理,是打破街道空间线性特征的重要手段,通过协调红线内外的高差、材料、种植、设施等,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街道作为重要公共领域的职能。
•街道空间元素,包括种植、道牙、铺地、灯光、车挡、广告、小品设施等,对形成街道空间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均需要深入设计,才能发挥最佳效果,成为行人可走、可坐、可游的场所。
注释:
①所有图片均为设计团队自绘。设计团队包括: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LAURSTUDIO,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创作室、灯光工作室,市政院和中央美院工作团队。
[1](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Jin Hengshan, Translation. Nanjing: Yilin Press, 2005.
[2] Billie Giles-Corti, Anne Vernez-Moudon, Rodrigo Reis, et al. City planning and population health: a global challenge [J]. The Lancet, 2016(388): 2912-2924.
[3] Mark Stevenson, Jason Thompson, Thiago Hérick de Sá, et al. Land use, transport, and population health: estimating the health benefits of compact cities[J]. The
Lancet, 2016(388): 2925-2935.
[4] James F Sallis, Fiona Bull, Ricky Burdett, et al. Use of science to guide city planning policy and practice: how to achiev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future cities[J]. The Lancet, 2016(388): 2936-2947.
[5] Christopher Tunnard, Boris Pushkarew. Man-made America: Chaos or Control? An Inquiry into Selected Problems of Design in the Urbanized Landscape[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
[6] Lawrence Halprin. Freeways[M]. New York: 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6.
[7] 阿兰·雅各布斯.伟大的街道[M].王又佳,金秋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Allan B Jacobs. Great Streets[M]. Wang Youjia, Jin Qiuye,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amp; Building Press, 2009.
[8]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Jan Gehl. Life Between Buildings[M]. He Renke,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amp; Building Press, 2002.
(编辑/任京燕)
Streetscape as Important Urban Public Realm with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CBD Core Area
LIU Dong-yun, LI Peng-li, YING Xiao-chen
As important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 streetscapes pursuit safety and efficiency; they are also key urban public realm and the stage for city culture and life. In this paper, the urban core area of Beijing CBD streetscape design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use of traffic calming strategy, highlight the priority area for pedestrian and improve the landscape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urban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principles, the design team integrates all resources, to create space where pedestrians can walk, exchange, sit down and recreate with a variety of street functions.
streetscape; public realm; CBD; Beijing
TU986
A
1673-1530(2017)10-0044-06
10.14085/j.fjyl.2017.10.0044.06
2017-08-24
修回日期:2017-09-07
刘东云/1976年生/男/湖北人/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LAURSTUDIO主持设计师/研究方向为生态规划、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可持续环境设计(北京100083)
李膨利/1993年生/女/云南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北京100083)
LIU Dong-yun, who was born in 1976 in Hubei province,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partner of LAURSTUDIO.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ecological planning,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sustainable environmental design (Beijing 100083).
LI Peng-li, who was born in 1993 in Yunnan province, is a postgraduate student in th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Her research focuses 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Beijing 100083).
应笑辰/1982年生/女/辽宁人/LAURSTUDIO设计师(北京 100083)
YING Xiao-chen, who was born in 1982 in Liaoning province, is a landscape architect at LAURSTUDIO (Beijing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