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特征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7-11-28熊俊峰索凯峰
熊俊峰,索凯峰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特征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熊俊峰,索凯峰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高等教育强省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对高等教育强省内涵、特征和指标体系的理论探讨是构建实践路径的基础。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从各省的政治口号或已出台的战略举措层面分析了何为高等教育强省的问题,并从地位、规模、结构、质量和贡献五个角度探究了其特征,结合现有的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了评价高等教育强省的指标体系。
高等教育强省;内涵;指标
高等教育强省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它既涉及对何为高等教育强省,如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和特征、高等教育强省如何评判的问题,又涉及怎样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即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路径与策略问题。近些年来,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等战略语境下,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各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新着力点。如江苏、吉林、黑龙江、湖北等多个省(市)都做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市)的战略部署,通过设计高等教育强省的战略规划、指导意见、目标和相关举措,引导和带动高等教育持续快速的发展。而早在1962年,马克卢普在其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与分配》一书提出了“知识产业”的概念。他考察了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与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关系后认为,科技知识是提高未来生产率的一种投资,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后来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则直接论证了教育、知识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经济的贡献率。因此,从高等教育强省的蕴意出发,明确高等教育强省的评价指标,才能有针对性的建构“高等教育强省”的实践体系。
一、何为“高等教育强省”
对“高等教育强省”概念的理解,直接指导着实践的方向和过程。诸如“强省”的“强”是作为名词形容高等教育的本体,是作为动词突出高等教育的功能,还是需要结合二者去理解?高等教育强省是一个量的规划还是一个质的规定?高等教育强省是要注重通过共通的标准,从比较的视角去评判各省高等教育的优劣,还是要注重个体特色,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去寻找自身的目标等等?若不厘清基础概念、把握不清具体的内涵和特点,高等教育强省的实践策略必然会产生策略混乱、方向模糊甚至走向偏差等问题,极大地影响高等教育强省的发展和实现[1]。
从学者们的观点来看,对高等教育强省内涵并未达成一致见解,研究者对该概念的解读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从狭义的观点来看,学者们侧重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状况。如:张大良认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学科是基础、学者是关键、学生是根本,高等教育强省应该是数量、质量、分量和向量的综合考量[2];高树仁,张秀萍认为高等教育强省包含三个蕴意:即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合理的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以及高等教育本身较高的质量和水平[3];卢铁城认为“高等教育强省”是指标志高等教育发展数量(主要是按人口计的均量)和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处于全国前列,达到公认的先进[4]。从广义的观点来看,学者们不仅关注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也关注高等教育的社会效应。如王金瑶认为高等教育强指标不仅包含了在校大学生比率、一流学科和专业的数量、良好的结构和资源配置、重大科研成果及转化,更包含高等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5]。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学者们倾向于从自己的思维视角出发去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强省”的指标和特征,由此也造成了观点上的差异性。追根溯源,“高等教育强省”与其说是一个专业概念,不如说是一个政治口号。政治口号作为一种“公共话语”,目的在于通过某种价值取向,构建实践逻辑。“高等教育强省”要求在一省域建起强大、优质、优势的高等教育。这里所谓的“强”,有比较的内蕴,是相对于全国各省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来讲的,它包含了高等教育强省的“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从其价值导向来看,“高等教育强省”无疑强调了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对省域经济社会的贡献,而实践方向又需要解决高等教育强省评价标准的问题,必须弄清高等教育强省的特征和评价指标。
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强省即在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一方面促使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方面获得整体性优势,总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能满足和促进经济、社会和民众多层次的需求。具体来看,“高等教育强省”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办学总体规模大,位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结构合理,不同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协调发展,能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公民完成高等教育的愿望,同时有效适应和引领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对人才的需求;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基础、科研成果和科技转化率全国领先;高等教育投入和办学条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有自己的发展特色和优势。
二、高等教育强省的特征
高等教育强省的特征是高等教育强省内涵的外在表现,明确高等教育的特征是识别高等教育强省的重要标志。从内涵分析来看,高等教育强省应该具备五大特征。
“地位高”是高等教育强省的前提。“地位高”指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地位。高等教育强省口号的提出,标志着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新认识。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早已证实,人力资本投资对社会财富的增长最具效率,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经济增速放缓,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提出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对改变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必须保证政府在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方向的优先导向。具体来看,即实现“三个优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高等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高等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
“规模大”是高等教育强省的基础。“强”需要“量”作为支撑。高等教育强省首先必须有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这里的“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绝对数量,即各层次、各类型高校数、学科门类数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总体容量,如在校大学生数和万人中大学生数应位于全国前列。
“结构优”是高等教育强省的关键。结构优要求高等教育系统宏观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布局结构、科类结构以及微观的师资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人才培养结构要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各类结构协调发展。
“质量精”是高等教育强省的核心。即高等教育要在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对地区经济社区的发展贡献率和对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度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贡献强”是高等教育强省的归宿。高等教育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与长远需要,为人们的教育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实现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强省是发展战略、数量、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体。及包含了自身的质量,又反映了外部服务与贡献力度。
三、高等教育强省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是评价目标在某个方面的规定,是具体的、可测的、行为化和操作化了的目标。评价区域高等教育强弱,需要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察,可以从投入力度、产出数量和质量、产出效益和发展速度等多个方面着手研究,也可以单独从产出的规模、质量、速度、效率、贡献和结构方面考虑。
(一)关于教育评价的指标研究
国内关于教育评价指标主要以教育竞争力为研究主题。如:孙敬水对教育竞争力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主要通过教育投入、教育成本、教育产出、教育消费4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测评[6];吴玉鸣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教育产出等六个方面的25项指标组成了区域教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7];薛海平、胡咏梅釆用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效率和教育产出4个综合指标,对国际教育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分类研究[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根据教育投入、教育发展水平、教育贡献三项因素构建了层级式的教育竞争力火箭模型和4个维度16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9]。
从当前国内外关于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成果来看,教育的投入、教育的产出、教育规模、教育质量、教育效率等是优先考虑的指标或要素体系。
(二)关于高等教育评价的指标研究
高等教育强省指标体系研究相关关联的文献主要体现在两个主题方面的研究。一是从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视角探究高等教育强省的指标体系;二是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强省的测量指标。在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研究中,史本山、曹阳龙在将基础设施、师资状况、学校规模、经费投入、科研水平、地区影响度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的一级指标[10];赵宏斌在从资源和效率的视角,以教育规模、经费投入、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四方面构建区域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11];高耀、刘志民从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师资实力和科研实力五个方面构建省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12]。在高等教育强省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中,陆连军认为,高等教育强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规模大、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四个方面[13];在具体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中,崔玉平运用22个有关高等教育发展实力的量化指标,从省域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及速度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全国省域高等教育的强弱状况[14];邵泽斌认为教育强省的内容框架或主要维度应该包括教育背景、教育投入、教育过程和教育产出四个方面[15]。
学者对“高等教育强省”的指标和分类等进行的多维度研究,形成了部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强省的测量与评价不能是理论上的推导,理论的推导往往存在与实际测量可行性之间的冲突。也不是能是单纯的基于可操作的评价,高等教育强省指标的选择需要有代表性。因此如何既反映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又筛选出可测量的代表性指标体系是解决评价问题的关键。
(三)高等教育强省指标的构建
本着代表性、可操作性、数据可得性和差别性原则,基于对高等教育强省内涵和特征的分析以及现有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对高等教育强省的指标体系归纳为: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高等教育保障、高等教育特色六大模块。
1.高等教育强省的规模指标
本研究建构规模评价指标体系力求兼顾了“量”和“质”两个方面,反映强省之“强”的本质特征。“高等教育强省”的规模不仅包含“基础规模”,更应该包含“质优质规模”,因此把重点高校数、重点高校在校生数、研究生在校生数与本省人口规模发展的协调性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必要的。具体包含2级指标:高等教育基本规模、优质高等教育规模;6个三级指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校生总规模、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点高校(“211”高校)数及其所占全国重点高校总数的比例、重点高校在校生数及其所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研究生在校生数及其所占全国研究生在校生总数的比例 (具体见表 1)。
表1:高等教育强省的规模指标
2.高等教育强省的结构指标
从结构类型来看,高等教育既包含宏观结构,如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制结构,又包含了微观结构,如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本着宏观重要和权威可获得性原则。本研究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高等教育结构评价指标构建为3个二级指标即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和形式结构。科类结构指按学科分类的各学科在校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可以某一省份当年的在学研究生和在校普通本科、高职(专科)不同学科的学生数作为评价依据;层次结构指专科、本科、研究生三类的在校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形式结构主要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本科教育、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三种结构(具体见表2)。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测量从理论上应该强调高等教育各类结构满足本省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然而这类供给和需求的平衡问题在测量上难以实现,考虑到可比较问题,本研究在结构测量中选择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作为平均方法[16]。
表2:高等教育强省的结构指标
3.高等教育强省的人才培养质量指标
人才培养质量本省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个大学生经受高等教育以后的增值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考察只能用间接的方法。相关研究发现,一个省域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该省域的教师的数量和水平、学科发展水平高度相关,而培养的杰出人才的数量更直接反应了该省的人才培养情况。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研究选取了如下指标来衡量省域的人才培养质量。
4.高等教育强省的社会服务能力指标
从广义上讲,高等教育的一切教学、科研活动都具有社会服务的性质。而狭义地讲,高校的社会服务是指高校利用自身的知识(智力)和技术优势,直接为社会解决迫切的生产实际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服务。本研究主要从狭义的角度出发,将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科研服务实力、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作为测量高等教育服务能力的三个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包含了:Ramp;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人)、Ramp;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经费 (千元)、高校Ramp;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个)、高等学校技术转让总额 (千元)、高校科技成果授奖(个)、高等学校出版科技著作数量(部)、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进修及培训人数[17]。
表4:高等教育强省的社会服务能力指标
5.高等教育强省的保障体系指标
财力、物力有效保障,是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重要经济基础,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指标体系,应将其高等教育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保障水平放在重要的位置,设置专门指标予以考核评价。基于重要性、权威性和可获得性原则,本研究将高等教育强省的保障评价指标构建为3个二级指标,即教学经费投入、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办学条件。具体3级指标包括:高校科技活动投入经费、生均事业经费水平、生均公用经费水平、生均公共财政事业经费水平、生均校舍面积、生均图书数[18]。
表5:高等教育强省的保障体系指标
除了上述可测量的指标,高等教育强省必然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这里的特色指高等教育在发展历程中,经过长久的沉淀而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和优势。特色具有独有性、知名性和优势性的特征,本身无法比较和测量,因而只能进行定性的描述。从特色的领域来看,既可以包含独特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式,也可以包含学科专业体系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等。一个区域的高等教育特色不仅是一种“人有我无”的状态,更是一种优势,这种优势能够进一步强化高等教育本身的实力。
总之,高等教育强省作为省域发展战略,需要在厘清内涵、特征和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明确发展目标,寻求科学发展的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冲破区域客观条件状况的束缚,走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
[1]杨岭.论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和基本特征[J].教育评论,2017,(3):12-16.
[2]张大良.“双一流”背景下江苏高教强省建设的策略选择[N].江苏教育报,2017-05-24,(002).
[3]高树仁,张秀萍.高教强省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江苏高教,2012,(1):44-46.
[4]卢铁城.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内涵的探讨 [J].中国高教研究,2008,(5):1-4.
[5]王金瑶.关于“高教强省”若干理论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2,(7):47-48.
[6]孙敬水.中国教育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教育与经济,2001,(2):1-3.
[7]吴玉鸣,李建霞.我国区域教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2,(3):15-19.
[8]薛海平,胡咏梅.国际教育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6,(1):80-84.
[9]王素,方勇,苏红,李协京.中国教育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国际比较[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7):1-6.
[10]史本山,曹阳龙.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综合评价[J].价值工程,2006,(11):15-18.
[11]赵宏斌.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25-30,64.
[12]高耀,刘志民.中国省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最新测度——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法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0,(2):39-41.
[13]陆连军.高教强省内涵及实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7-81.
[14]崔玉平.省域高等教育实力的分类评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45-50.
[15]邵泽斌.教育强省核心指标设计研究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34):27-31.
[16]周元武,文义海,邓毅.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指标体系研究:高等教育结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8):124-127.
[17]索凯峰,张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兼湖北省评价分析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10):136-139.
[18]周元武,文义海.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指标体系研究:高等教育保障[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 (9):134-136,202.
湖北省教育厅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指标体系研究”(2013zd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