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地域武术研究的现实困境及突破*

2017-11-28韩红雨戴国斌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拳种武术研究

韩红雨,戴国斌

(1.河北体育学院 武术系 河北 石家庄 050041;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中国地域武术研究的现实困境及突破*

韩红雨1,戴国斌2

(1.河北体育学院 武术系 河北 石家庄 050041;2.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在简要回顾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得出地域武术面临着地域数量“有限性”、空间边界“稳定性”、文本表达趋同性、研究方法滞后性等现实困境,造成了对地域武术浅层叙事和诸多曲解现状。突破现实困境需要我们具有地域空间重绘、地域纵向横向比较、交叉学科成果借鉴、多元方法引入等综合意识,形成动态地域武术观。

地域武术;空间边界;空间重绘;文化趋同

对中国武术地域性的探讨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大多从历史行政区域、武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武民俗等层面进行不同程度的探讨。也有少量研究立足发展策略(陈振勇,2008)、区域比较(丁丽萍,徐烈,2015)、理论建构(郭志禹,2013)等层面展开。前人研究多围绕相对固化的行政区划空间展开,致使史料运用、叙事方法和文本表达等表现出较强的描述性和趋同性,造成重复研究增多、后续研究乏力等现状,缺乏对武术文化精神与地缘深层联系的探讨[1]。基于此,如何突破实现困境,深化地域武术研究,就成为本研究关注的焦点。

1 地域武术研究简要回顾

武术的地域性较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形成了粤之民“好用剑”(《汉书》),荆楚之地“上下祟尚讲武”(《淮南子》),“齐人隆技击”(《荀子》等民风记载,以及“南拳北腿”、“东枪西棍”、“北弓南弩”等拳谚式的宏观性把握。学界真正意义上对地域武术的研究则相对较晚,大致形成了三个发展阶段。

20世纪初,地域武术研究初见端倪。郭希汾(1919)提出了“技击之有南北二派,实由于天时地理之关系……”;唐豪形成了《少林武当考》(1930)和《少林拳术秘诀考证》(1941)等成果;听驼(1938)则专门撰文提倡以黄河、长江等为划分拳种门户的依据等。此阶段地域武术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对象,开始出现了对地域武术划分的粗浅探讨,不足的是论域及史料相对单一,叙事表达较为宏观。

20世纪中后期,地域武术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家体委集全国之力进行了地域武术的挖掘整理,整理出了百余种源流有序、传承明晰的拳种。学术上形成了峨眉武术(郑光路,1984)、荆楚武术(蒋松卿,1990)、闽台武术(陈荣亮,1991)、四川武术(刘泰福,周直模,1996)、台湾武术(武冬,1996)、哈尼族武术(李德祥,1994)、回族武术(刘汉杰,1997)等大批研究成果。形成了以行政和民族文化等区域划分的认知,但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缺乏理论建构。

进入21世纪,地域武术研究得到全面推进。尤其是在郭志禹教授(2003)框定的地域武术空间框架基础上,由其所领衔的博士生团队,相继对中州(韩雪,2006)、巴蜀(陈振勇,2006)、齐鲁(郭守靖,2007)、吴越(丁丽萍,2007)、陇右(张胜利,2008)、燕赵(申国卿,2008)、荆楚(王家忠,2009)、关东(徐烈,2010)、岭南(李吉远,2010)、秦晋(杜舒书,2011)、闽台(张银行,2012)、滇黔(郭振华,2012)、漠南(田海军,2013)、青藏(王明伟,2016)等展开研究。著述方面,以2010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系列丛书—“中华武术传统名拳纵览”为代表,先后形成了“燕京”(周世勤、杨祥全)、“燕赵”(马剑)、“中州”(乔凤杰)、“荆楚”(郑勤)、“古越”(袁镇澜)、“八闽”(林建华)、“三秦”(陈亚斌)、“巴蜀”(温佐惠)、“齐鲁”(王开义)、“三晋”(刘定一、宿继光)等文本,与郭志禹教授的研究框架形成呼应。此外,还出现了以现行行政区划为对象的研究,如山东武术(李成银、2012)、津门武术(杨祥全,2013)、福建武术(刘祖辉,2014)等。理论建设方面,国内学者提出了“武术文化圈”、“武术文化丛”、“立”字研究模式(张胜利,郭志禹,2011)、地域武术经典文字符号(郭志禹,2012)等理念,地域武术研究框架体系得以初步建立。

2 地域武术研究现状及叙事困境

2.1 地域“有限性”之思

随着地域武术研究的持续推进,以行政区划为叙事单位的研究样式陷入了全面覆盖化后如何进一步深化的困境,引发学界研究视角转移,不仅出现了以武术之乡为代表的典型区域武术研究,如沧州武术(韩红雨,2015)、沛县武术(陈威,2011,2015)、佛山武术(龚建林,许斌,2015)等,而且还出现了以乡土村落为代表的微观研究,如河南陈家沟太极拳(任飞,杨祥全,2013)、邢台广宗梅花拳(李君玉,2013)、山西太谷形意拳等(马烨军,2013)。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以民族为叙事单位的地域武术研究,如土家族武术(刘尧峰,2015,2016)、景颇族武术(李翼飞,刘瑞峰,2014)、畲族武术(缪仕晖,郭学松,2104)、彝族武术(花家涛,戴国斌,2013)、傣族武术(郭振华,田祖国,郭志禹,2011)、侗族武术(龙明莲,黄平波,2011)等。

地域武术视角的转移并未解决历史行政区划模式下地域数量的有限性这一难题。我们更难以回避的是地域数量有限性,附以空间史料的局限性,造成研究“终结”的危机,使得重复研究增多,智力资源无形浪费等。

2.2 空间“稳定性”之惑

地域武术研究按照预示空间,以穷尽空间相关史料手法进行线性梳理,成为多数研究的共性思路。地域的固化势必会使主客体书写或表达受到质疑。首先是以“稳定”的空间主观预示解读不断客观变迁的空间,造成地域边界的人为割裂。春秋末年,三家分晋始有韩、赵、魏;三国后期,魏、蜀、吴归于一统;唐之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等。如在研究秦晋武术时,是否应该涉猎韩、赵、魏?反之研究中州武术、燕赵武术是否要兼顾晋?地域的流变时常会伴随着政权的迁移、更迭,甚至是文化圈的重叠,上述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和范围内能否确保地域文化的独立性值得深思。

其次是武术人(拳种)与地域身份认同的边界。地域武术研究对象无可厚非的适用于本地域武术人在自身地域内的创拳、传拳等活动。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身份边界问题。一种情况是外地武术人来本地域传播武术,此时的“人”和“拳种”是否属于本地域武术研究的范畴?另一种情况是本地武术人置身外地创拳、传拳等,此时“人”和“拳种”又如何对待?

最后是空间稳定基础上人群的流动,尤其是大量移民、流民、军屯等的迁徙和部署等,同样应引起必要关注。在中国历史上,移民几近常态,影响深远,如南北朝时期“永嘉南渡”、唐朝末年“安史之乱”、明朝“靖康南渡”等。大量移民迁入改变了地域内人口结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意无意或借助乡土精神适应或改造地域人文,或通过“去乡土化”而实现“在地化”的自我改造。有学者研究得出,明朝初年,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政策移民就曾影响到了巴蜀武术文化,使得川东和川西武术分别呈现出大开大合和小巧精悍两种风格。[2]部分学者虽然注意到了移民的重要意义,但未能进一步发掘出移民如何与地域互动促进了武术文化的涵化,使得研究仍停留在概括性描述层面。

空间稳定性叙事淡化了地域空间内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的渐变、骤变甚至是巨变等对地域武术的改造,自然也无法梳理出地域武术对变化的适应过程,最终造成了对地域武术平铺直叙的表达。唯有把握地域与武术之间的变动节律,方能梳理出地域武术的建构路径,为未来地域武术的发展和中国武术的传播提供指导。

2.3 文本趋同性之殇

地域武术研究是基于民俗、拳种等基础文本的时空叙事而展开。民俗叙事侧重历时性表达,缺乏共时性比较,造成了宏观概括、整体趋同性的文法表达。民俗历时性考察以传世文献(如《史记》、《汉书?地理志》、《宋史?地理志》等)和乡邦文献(如方志、族谱、舆图等)为主。作为官方文本和精英叙事,尚武思想表述因过于模糊而造成趋同性的认知。燕赵尚武民俗的历史书写:“民雕捍少虑”(《史记》);“其俗刚勇,尚气力”,“愚悍少虑”(《汉书》);“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隋书》);“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集》);“人性劲悍,习于戎马”(《论幽燕诸州》);“幽燕之地,自古号多豪杰”(《苏轼集》)……“少虑”、“俗刚勇”、“勇侠”、“劲悍”等历代尚武民俗刻画,基本上以《史记》为源头参照,呈现出大致相同内涵,加之于文法表达模糊,很难管窥出历时性变化。这种静态描述、措词重复的表达遮蔽了地域武术的地方感和时代性发展特征及规律。先秦吴越有“轻死易发”“好用剑”(《汉书志》)尚武之风,至六朝以后转型为“其民老死不识兵革”(苏轼《表忠观碑记》),以致于“民多柔弱”,国家选拔精兵都成了问题。“选精兵于杭、嘉、苏、和,是求鱼于山,求鹿于中原也”(魏源《海国图志》)。时空结构为地域武术叙事提出了动态观测命题。

地域武术研究拳种侧重于共时性叙事,即将某一时段地域内出现的拳械进行简单罗列,力求从武术人物、拳种流派等数量上证明某地域武术命题,缺乏从发生学上对拳种进行历时性关注,不自觉地陷入了同质性叙事困境。例如,齐鲁螳螂拳,先后出现有梅花螳螂拳、太极螳螂拳、七星螳螂拳、六合螳螂拳等四个流派。四个流派不仅拳谱收录有共同的技击指导纲领,而且外在拳势也无明显差别。[3]四个流派在关东亦有分布,除了传入途径有别,与齐鲁相比在内容、形式上基本相同[4]。如果说同一地域内的武术文化具有同质性尚有合理性可言,那么跨地域的同一拳种具有同质性不免会受到质疑,因为同质性无法解释地域性这一基本命题。

社会人类学家施坚雅(G.W.Skinner)“区域理论”强调指出,中国不应该被简单地理解为是一个均质化的、“铁板一块”的单一实体;它是经由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发展并不均衡的一系列地区之间互动与整合而形成的一个系统,[5]映射到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研究,不应是同质性的静态存在,而应是各地拳种由异质化到均质化的动态互构过程。

2.4 叙事方法滞后之弊

地域武术方法论较之研究内容要明显滞后。研究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传承发展(包括起源、传承、分布)、技术体系(如套路、对抗、功法等)、相关内容(如理论、服装、礼仪、器具、民族、宗教等)等方面。研究方法上较多出现的是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分析法与归纳法等。地域武术研究的目的不是将某一地域内部的人物、事件、拳种等简单罗列,不是将某一拳家于某时段内创编套路的简单排比,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地域武术史梳理。地域武术研究的目的应是实现多元一体地域格局的构建、促进深层次研发、反映中国武术精神、把握未来发展等,[6]基于上述方法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无疑是难以实现的。

3 地域武术叙事突破

3.1 重绘地域空间

从学理来看,文化意义与政治意义上的地域,在时空上并不一定完全重叠,以历史行政区划为参照的地域武术空间划分与该学理矛盾,造成了一方面因地域“有限性”而面临“终结”的困境,另一方面属于历史社会精英群体(如司马迁、韩愈、苏轼)对地域历史和文化进行叙事、诠释而构建的“意象”,反映的是主体(主导)观念,并不能代表地域武术文化整体的真实表现。例如,将“慷慨悲歌”看作是贯穿燕赵武术体系的普世价值就很难得到学界认同。[7]

地域划分的形式有多种,历史上有很多经验可循。《尚书》有“九州”的区划认知,《诗经》有“十五”的区划。当代学者根据环境、文学、文明、民族等坐标形成了新的建树,如边疆史专家于逢春教授根据生产生活方式提出了中国疆域“大漠游牧”、“泛中原农耕”、“辽东渔猎耕牧”、“雪域牧耕”和“海上渔盐交商”五大文明板块学说。[8]其它地域划分方法还有“四分法”(王会昌,1992)、“七分法”(权锡焕,2007)、“八分法”(吴必虎,1998)等。

参照标准的多元化决定了地域划分的多样性。重构地域空间,是一个从多元角度考察地域武术的可取方法;是一个打破地域,重新整合地域,进而实现超越地域的有效途径;是一个对地域武术进行全景化认知的棱镜,最终将会构建起地域武术乃至中国武术新的认识范式,可谓意义要大于目的。

3.2 借鉴交叉学科创新成果

地域对武术影响因素的立体式呈现,决定了该研究是一项跨学科的大课题。交叉学科创新成果势必会对地域武术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惯习(habitus)与场域(field)理论:惯习是一个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9]场域被视为空间内客观关系的一个形构。[10]二者间既是一种制约关系,又是一种构建关系。[11]该理论可帮助我们思考地域武术人的边界问题,即本籍武术人,重点考察地域文化对拳师的影响;非本籍武术人,重点考察其对本地拳种的影响,通过对武术人惯习与地域文化场的确定及关联,使得边界人群纷纷被纳入到研究视野之内。再如,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提出的“边疆理论”,认为“中国与周边民族互为边疆,相互塑造”。[12]历史上,边疆“男儿三艺”(骑马、摔跤、射箭)[13]与中原武术拳种是如何互相审视的等。

借鉴创新成果是对地域有限性空间叙事的间接扩大。地域武术研究是基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综合叙事,与其相关的人类学文化解释理论、社会学规训理论、地理学人口迁移理论、历史学中的年鉴史学等成果,均需正确对待,有效合理利用。

3.3 引入多元方法

地域武术研究是一项跨学科课题的认知,决定了研究内容和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典型的有历史学口述史方法、民俗学四重证据法、数学建模理论、计算机逆向工程、统计学定性分析、大数据等。例如,四重证据法涉及出土、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古实物和图像等多样史料,突破了官修史书、志书等传世文献的一家之言。对此,地域武术研究专家郭志禹教授就曾专门撰文提出,从实录、类书、笔记、信札、小说、诗文、歌谣、出土文物、石刻、砖画等多元史料中,寻索地域文化中的武术技术信息理念。[14]

多元研究方法与交叉学科创新成果的引入,构成了地域武术重要的学科支撑,是深化地域武术研究的有效手段,将会有效避免地域武术研究成果趋同性等现状。在多元方法运用过程中,还需重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的综合集成,构建综合性的地域武术分析方法,以形成推理逻辑化、体系严密化、理论模式化等高质量成果。

3.4 展开地域比较

差异性是地域武术的学理所在,通过孤芳自赏的“一言堂”难以准确获得,而强化地域内外的比较,将有效找准自身地域的地方感、优劣势和发展经验等。地域武术比较涉及内部外部两个层面。同一地域内部共时性地理环境的差异,历时性文化的交融等,构成了地域内部比较的理论基础。学者王子今(1995)教授通过对秦汉时期的赵国考察得出,东近齐鲁、西临游牧、中部接中原,分别呈现出崇文、尚武、文武兼备的民俗气象。

地域内外的比较不是随意性的组合,而是基于不同地域之间具有相对同质性的指标或维度,涉及相邻地域、跨地域之间和地域内外综合比较三个方面,如农耕维度中州、燕赵之间的相邻比较;海滨维度齐鲁、岭南之间跨地域比较;游牧维度上的关东、秦晋、漠南之间的综合性比较等。

地域武术比较是深化自身地域文化符号的过程,是明确地域武术生产经验、传播路径及其走向的重要参照,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叙事的整体性、表达的模糊等弊病,而且还能够有效建立起地域武术的文化自觉。在此需要着重明确的是,地域内外相互比较的核心应围绕武术拳种展开,强化“技击反映文化、文化影响技术”的比较理念,[15]从地域经典武术文本入手,[16]以彰显拳种本位。

4 小结

百余年来,地域武术研究历经三个阶段的发展,面临着地域数量有限性、空间边界稳定性、文本表达趋同性、研究方法滞后性等现实困境,陷入了直观、平面表达,重复研究增多,拳种地方感缺失、铁板一块呈现等窠臼。学者从中既找不到规律,也找不到经验,更找不到互动;读者从中既看不到地域,也看不到拳种,更看不到过程。对地域武术的把握应从地域性、群体性、继承性、渗透性入手,彰显武术的地方感、区域民众趋于一致的认同、地域武术的连续性、跨地域的文化吸纳、融化与超越等。厘清上述线索,需要我们树立地域空间重绘、地域纵向横向比较、交叉学科成果借鉴、多元方法引入等综合意识,形成多元观察视角、构建多维度空间形态,丰富地域武术书写样式,形成动态地域武术观。

[1] 谢建平.近十年来武术文化研究的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0(3):34-36

[2] 陈振勇,温佐惠.论历史移民对巴蜀武术文化发展的影响[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6):42-45

[3] 郭守靖.齐鲁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8

[4] 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5]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 郭志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现代阐释及其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1-4

[7] 严飞生.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6

[8] 于逢春.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类型及其统合模式序说[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16(3):9-24

[9] 菲利普·柯尔库夫.新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6

[10] L. D. Wacquant,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A Workshop with Pierre Bourdieu [J], Sociological Theory, 1989(7):39

[11] P. Bourdieu, L. D.Wacquan 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127

[12]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3] 荣·苏赫.蒙古族男子三项那达慕歌[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6):82-87

[14] 郭志禹.地域文化中武术技术信息寻索[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4(2):1-6

[15] 郭志禹.中国地域武术文化现代阐释及其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5

[16] 郭志禹.地域经典武术文字符号的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3):339-344

Research on Realistic Dilemma and Breakthrough of Chinese Regional Wushu

HAN Hong-Yu1, DAI Guo-bin2

(1.Wushu department,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ijiazhuang 050041,China;2.College of Chinese Wushu,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logic analysis, etc.,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progress, this paper concluded that regional wushu is now facing a number of realistic predicaments, such as the finiteness of the number of regions, the stability of space boundary, the converge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text, and the hysteresis of research methods, which finally caus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hallow narrative and misinterpretation on regional Wushu research. To find a breakthrough out of the dilemma, comprehensive consciousness is urgently needed, namely, the re-paint of geographical space,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comparison of regions, the reference of interdisciplinary outcome, and the introduce of diversified methods.

regional Wushu; the space boundary; the re-paint of geographical space; cultural convergence

2017-01-08

韩红雨(1979-),男,河北新乐人,副教授,博士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HB14TY009)。

G852

A

1007-323X(2017)02-0074-04

研究方向:武术历史与文化

猜你喜欢

拳种武术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以“模件”思想解读中国武术拳种与流派规模化产生的机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技术还是技艺:应该如何看待武术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