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碎片化时间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前景分析
2017-11-28李皓
李皓
(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67)
利用碎片化时间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前景分析
李皓
(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116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碎片化的定义入手,了解有关碎片化时间、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研究现状,并以大学生进行锻炼的目的、时间、方式类型和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探究碎片化时间里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和可行性,旨在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生活的理念,从而转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传统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碎片化时间 大学生 体育锻炼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作的青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白领尤为明显。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工作生活压力大,并且经常加班熬夜缺乏锻炼,无法养成运动的习惯和意识。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大学生毕业之后服务社会的基础,在校期间开始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十分重要。本文根据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的现状,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规律,提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少量多次锻炼,并以此探究碎片化时间里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和可行性,旨在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生活的理念,转变传统的运动观念,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
1 碎片化时间及体育锻炼的研究现状
1.1 碎片化时间的研究现状
碎片化时间虽然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其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可谓是各领域、多元化。手机游戏、手机购物、微博、微电影、微学习,都是碎片化时间运用的典范。然而,碎片化时间在体育锻炼方面还鲜有研究。
1.1.1 碎片化时间的定义与产生
“碎片化”的英文单词是Fragmentation,最早被解释为完整的东西分裂成许多碎块。在社会学、传播学等众多领域也提到过碎片化这一新概念。通过对碎片化的认识,可以初步的把碎片化时间一词定义为相对不完整的、零碎的、短暂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这样的时间,如上课时走往教室的时间,下班时等地铁、骑共享单车的时间。这些时间虽然看似零散、没有规律,但是合理加以利用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们的生活中,碎片化时间无处不在。一些零碎的、短暂的时间段内都会产生碎片时间。学者王君珺通过研究发现碎片时间的产生有多种形式,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为的人有着不同的产生原因。麻省理工教授加布里埃尔.比特兰认为等待是碎片时间产生的基本原因,根据等待的性质不同,还可以把碎片化时间划分成两种类型:确定类与不确定类。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可以把碎片化时间的产生总结为:每个人在将要做、正在做以及做完了某件事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相对确定的或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就导致了碎片化时间的产生。
1.1.2 大学生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
如今,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学习之外还会进行许多其他活动,这将会产生大量的自由时间。这些时间里,部分零散的、短暂的,都可以视为大学生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根据文章之前对碎片化时间产生的综述与分析,可以把大学生碎片化时间划分为事情发生的时间长短及事情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这两类。比如:从寝室去上课的途中,等校车的时候,课间几分钟的休息时间,食堂排队打饭,各种临时外出的情况等。
1.2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研究现状
根据大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结果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各项身体指标不容乐观,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加强体育锻炼是解决这一现象的基本方式。国内很多体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展开调查和研究,并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文献综述及对体育专家进行访谈,总结出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有关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大学生锻炼的目的、时间、方式类型及影响其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这些方面。根据明确的方向,结合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对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2 碎片化时间大学生锻炼的可行性分析
2.1 理论依据
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达到锻炼效果,这是有理论依据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美国运动医学协会通过长期研究发现,无论是单次8~10min,或者持续30min,只要每天累计运动时间达到30min以上,运动强度到达中等,即可达到锻炼的效果。由此可见,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需要过多的时间、过高的运动强度就能达到一定运动效果。通过综述并分析大学生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以及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发现两者是有很多可以相互结合的地方。因此,文章进一步从大学生锻炼的目的、时间、方式类型、及影响其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入手,分析碎片化时间锻炼的可行性。
2.2 强化体育锻炼意识
目前,虽然大部分大学生有一定的体育锻炼习惯,但是其中有不少人是因为体育成绩,早操学分等被动锻炼的。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已有体育锻炼意识的人更加便捷的进行运动,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也可以帮助被动锻炼的人抽出时间在做任意事情的间隙进行运动,这样他们不仅不会把体育锻炼当作一种负担,而且可以帮助他们把体育锻炼融入生活,逐渐培养锻炼的意识,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
2.3 合理分配体育锻炼时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许多零散的时间,虽然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利用这些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但是他们大多进行锻炼的时间都比较完整,相对短暂、零散的时间并没有较好的利用。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合理的利用和分配这些时间,根据时间的长短不同,锻炼内容也有所不同,使锻炼的安排更加灵活机动,内容也有多方面的选择。
2.4 改善体育锻炼传统观念
目前,大部分大学生仍然认为有效的体育锻炼必须要达到高强度、长时间。这种传统观念是不完全正确的,碎片化时间锻炼的理论依据可以有效的反驳这一观念。在碎片时间里进行锻炼不需要较长的运动时间,较高的运动强度,并非只有正规的训练动作才能达到运动功效。走路作为每人每天都会进行的行为方式,就有一定的锻炼效果。各种运动专家对走路进行研究,在普通走路的行为方式上加以改进衍生出了健身走这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健身走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已经成为全球最流行的保健运动。由于大学生的大部分碎片化时间都在走路的途中产生,健身走也将成为碎片化时间里锻炼的基础项目。
2.5 克服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
研究调查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学业、就业压力大,没有时间及合适的场地进行锻炼。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帮助大学生缓解身心压力挤出时间,在任何时间任意出行的途中使身体运动起来,达到在运动场上同样的锻炼效果。虽然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还处于萌芽状态,但是只要有越来越多的人敢于迈出第一步,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碎片化时间运动的队伍中。
3 碎片化时间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发展趋势
3.1 以走为主,以练为辅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大部分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都是在出行途中,这就意味着健身走会成为碎片化时间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项目。随着碎片化时间健身走的普及,必将会出现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行走方式,从而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随着碎片化时间更加细致的划分,除了健身走之外,一些简单的力量、形体训练也会在碎片化时间内体现价值。在碎片化时间里进行相关锻炼,不仅符合目前大学生想要健身、塑形的锻炼动机,帮助他们改善体态提高肌肉力量,而且身体素质的提升可以直接提高健身走的效率,增强大学生们健身走的积极性。这些简单的练习方式也可以被称为微运动,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微运动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空间,今后必将会得到推崇。
3.2 手机APP完善锻炼网络体系
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类手机APP应用也层出不穷,体育类的APP也在不断更新。目前,体育类APP主要包含咨讯、视频教学、约比赛、跑步等方面。资讯类的APP可以帮助锻炼人群获取最前沿的运动信息;视频教学类的APP可以帮助锻炼人群学习正确的动作;约比赛的APP可以帮助锻炼人群快速找到运动伙伴,使运动不再孤独枯燥;跑步类的APP可以通过手机定位系统帮助锻炼人群在健身走、跑的同时详细了解人体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如消耗的脂肪、热量等。手机APP就是碎片化时间运动的典范,体育类的APP使得碎片化时间的锻炼更加完善,可以发挥其分享优质健康资讯、传递正确信息、引导科学健身方法的作用。随着信息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体育类APP的不断更新,碎片化时间的锻炼体系也将不断完善。
4 结论
目前碎片化时间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也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需要过长的运动时间、过高的运动强度、过于正规的运动场地,随时随地都可以让身体运动起来,通过每一次短暂运动的积累,身体素质也会不断的提高。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锻炼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合理分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而且可以克服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改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传统观念,帮助其塑造强健的体魄。这种新的运动模式在未来会得到更好地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会得到更好地改变。
[1]张云华,赵健.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及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09(2):123-127.
[2]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加布里埃尔.比特兰.碎片时间管理[J].商界评论,2010(12):86-89.
[4]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5]王胜超.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休闲活动特征的研究[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7):106-110.
[6]王君琚,闫强.碎片时间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2):47-52.
[7]李皓.基于碎片化时间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
G807
A
2095-2813(2017)09(c)-025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253
李皓(1992,3—),男,汉族,安徽寿县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