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特点,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成都太极”进校园教学思考

2017-11-28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4期
关键词:口诀太极太极拳

何 为

(成都市华阳中学,四川 成都 610213)

抓住特点,有的放矢,提高实效
——“成都太极”进校园教学思考

何 为

(成都市华阳中学,四川 成都 610213)

太极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国粹,其“和谐包容、刚柔相济”的思想,对涵养学生的品格和心性、奠基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太极进校园,自有它精妙和独到之处。“太极蓉城·成都市太极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成都市华阳中学已开展3年,在教学中,教师们积极对太极教学进行尝试、探索、实践和反思,感触颇多,现与广大体育教师分享、交流。

1 抓住特点,做到成竹在胸

新编小学一路太极拳,除了具备太极拳的“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连贯协调,虚实分明”等特点外,由于它所面对的特殊群体是活泼的小学生,因此还具有以下特点。

1.1 简化动作,便于教学

太极文化渊源流长,要真正领悟其精髓十分困难。在诸多门派太极拳中,24式太极拳最简单,但其中也不乏有蹬腿、转身等难度动作。而本次新编的九路太极拳,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动作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小学一路太极拳共8个动作,分左右两个方向,且基本在原地完成,没有大范围的位移与转身动作,学习时易于观察、模仿,简单易学。

1.2 动作轻灵沉着,刚柔相济

小学的太极拳套路除了动作少、时间短、位移范围小等特点外,爆发力动作较多,比平常见到的太极拳要活泼一些,适宜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护心锤、马步横打两个动作,在发力的同时要求发声,动作与声音的配合练习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3 教学场地灵活

现在城区小学多数都存在场地小、学生多、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而要保证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大课间活动必不可少。大课间活动需把全校学生同时集中在运动场内进行活动,由于场地受限,能组织更换的活动项目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练习兴趣降低。本次小学一路太极拳的融入,不仅场地允许、内容新颖,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活动兴趣。

2 针对教学,事半功倍

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跑、跳、投、技巧、球类等项目的动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锻炼增强体质,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俗话说:“方法比努力更重要。”如果学生在平时的锻炼中方法不当,不仅不能锻炼好身体,还可能适得其反,造成运动损伤。例如,野马分鬃动作,在学练过程中,教师必须向学生强调脚的落点及在分手同时另一条腿前脚掌的蹬转,才能达到中正安舒的状态。如果教师没有详细地讲解示范,学生长时间地做错这个动作,必然会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得不偿失。所以,教师的教学示范和引领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初学“成都太极(小学一路)”时,教师更应该仔细分析本套太极拳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手形、步形是基础

俗话说:“练武先练功。”只有掌握好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完成套路。笔者在教学之前,先向学生分解示范了太极拳的基本手形和步形,如掌、拳、钩,以及他们与少年拳手形的区别。上述3种手形在太极拳中是经常变换的,每当变换时要注意缓慢,不可太快或用力(刚性发力者例外),尤其腕关节不能紧张。在步形方面,除了弓步、马步以外,笔者着重讲解的是太极拳中常用的进步、退步、斜行步、跟步和垫步等动作。在学习基本步形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在变换步形的过程中,身体中正安舒、保持重心的要领。

2.2 重点、难点突破是关键

在一路太极拳的教学中,学生在动作的掌握上有难易之分,这就要求教师仔细分析,内化各种动作,找准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和易错点,让学生能知其所以然地去了解和掌握动作,方能事半功倍。例如,护心锤的教学,讲解时需要关注力的传导,这在其他拳种中也可以看到。力由足起,发于腿,传于腰脊,形于手指,其用力顺序为转身、蹬地、拧腰、挡拳。只有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发力顺序及动作要领,才能做到动作协调、发力强劲。又如,斜飞式与野马分鬃两个动作,看似相同,但如果教师不详细地讲解,提出重点及本质区别,仅凭学生的观察、模仿,只能做到方向正确,手形大致相同,并不能分辨出两个动作落脚点的不同之处、后脚脚掌是否蹬转的要领。在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对比教师的示范动作,讨论总结动作的区别,最后教师以简短的几个词总结归纳此动作的重难点,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2.3 善于总结,贵在得法

要想让小学生学好太极拳,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刚开始学习时,学生抱着好奇、好玩的态度,然而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进展不大,趣味性就逐渐消退,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练习不认真。针对这些影响教学效果的“拦路虎”,经过分析总结,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1)让学生明白学练太极拳的意图及对学习的帮助。小学生活泼好动,希望体育课做游戏,在竞赛中体验成功的喜悦。然而,学习需要的是静心,太极拳的练习正是培养学生心静的最好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2)给学生创造适宜的练习环境。在教学中,笔者会选择相对安静的场地,在练习前,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深呼吸;在讲解时,语言柔和,语速缓慢。(3)安排学生分小组练习,练习后相互评价、纠正,并评选出做得最好的学生。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达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的。

2.4 口诀促统一,熟练成美感

学生们在共同展示时,出现了动作参差不齐、视觉效果不好的问题,因此笔者使用了口令指挥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与太极拳柔缓自然、连绵不断的要求相矛盾。为此,笔者把这种方法只用于成套动作练习的初期,并向学生说明用意,避免学生在练习中出现明显停顿的错误。待学生在口令的指挥下,形成了统一、熟练的节奏感,能够整齐划一时,再取消这种方法。除了口令指挥方法外,在练习过程中,笔者还把每个动作的重点总结成简短的口诀,方便学生学练和记忆。例如,起势口诀:两脚开立,两臂前举,屈膝下蹲;野马分鬃口诀:收脚抱球,左转迈步,弓步分手,蹬转脚掌;搂膝拗步口诀:收脚抡臂,左转迈步,弓步搂推。通过简短的口诀,学生可将动作熟记于心。

3 结 语

笔者通过积极的实践、反思和改进,在教学中积累了以上经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相信在以后的实践中,太极拳教学方法还会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G852.11

A

1674-151X(2017)04-080-02

2017-02-07

何为(1970~),中教高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育、训练,体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口诀太极太极拳
『太极+』,未来可期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世界,从此『太极』
口诀与加法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口诀中的规律
利用口诀算除法
巧记乘法口诀
太极马扎(三)
太极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