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舞对于大学体育中武术教学的作用研究

2017-11-28桂源海

少年体育训练 2017年4期
关键词:武术动作体育

桂源海

(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21)

武舞对于大学体育中武术教学的作用研究

桂源海

(云南财经大学体育部,云南 昆明 650221)

武术是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最为时尚的流行体育方式,它能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增强体魄、体现精神风貌,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武术纳入了体育课的公选范围。但高校对武术认知还比较薄弱,相关的传统教学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武术教学的需要。而武舞作为武术最早的起源,是武术的艺术升华,具有形体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等特点。武舞在表演过程中,能够展现出武术教学的柔美和韧性,弥补了武术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因此,探讨武舞对于大学体育教学的作用很有意义。

1 武舞应用到武术教学的可行性

武术的最初起源可以追溯到练舞。金庸在《越女剑》中将武术与舞较好地融合,并对其进行了大量地描写,这实际上是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一种再现。武术的一些动作、套路都是在武舞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起来的,武舞对于高校体育中的武术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中国武术文化与舞蹈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两者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武舞结合的发展趋势会愈来愈强。

1.1 重新认识武术历史

根据历史资料发现,原始时期战争频繁,需要随时随地操演军队。集体动作呼以口令、合以乐节,是最早的一种练舞操练。当时的练舞主要来自于生产活动,练舞者在这个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是一种表达、模仿自然万物的游戏心理。武舞是最早的武术起源,对武术中的动作与套路具有借鉴作用。古人通过自身的各种动作,借用最为简单的生产工具来表达自己的精神情感,这就是武舞最初产生的目的。这种艺术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并逐步孕育出了各式各样的武术套路,无论是先秦时期的象舞、大武舞,还是秦汉魏晋时期的剑戟舞;无论是隋唐时期的健舞、软舞、矛舞和破阵乐舞,还是宋明元清时期的剑舞、刀舞与矛舞都是武术套路的根源。在这些武舞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取其精华,通过一定的加工和改造,逐步形成了今天武术教学中的武术套路。其将技艺和动作逐步地融合起来,引入更多的力道,使得武术逐步成为了修身养性的体育手段。只有知晓武舞对于武术的这种作用,才能使得高校学生清楚地认识武术的作用,端正大学生学习武术的态度,明白武术与武舞之间特有的关系,更好地将两者协调统一。

1.2 深刻体会武术魅力

很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武术的过程中,随着难度的增加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而中途而废。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学生没有对武术的魅力进行了解、更新,而武舞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武术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武舞进行挖掘可以发现,武术的很多技巧背后掩藏着独特的历史故事。例如,汉代的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东方朔“十五学击剑”,都是习练舞剑的实例,是武舞的历史。《鸿门宴》中有一段范增授意项庄舞剑,项伯也拔剑而舞保护刘邦的故事,当时的武舞除了常见的观赏功能,还有了更多的权谋性质。有的武舞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只具有观赏功能,其还融合了很多实战的剑术技击动作。武术是武舞的一种演变,其本身的艺术魅力依然可以从武舞中窥见一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武舞置于武术之间,让两者的艺术魅力彼此渗透,让学生从更宽广、更深刻、更全面的角度认识武术,享受武术表演过程中独特的艺术魄力。例如,“武”“舞”都有“圆”的意义,武术动作中的“圆”体现了阴阳互易和变化,能够在完成动作之时为表演者加强自身防御力;而舞蹈动作中的“圆”则更为柔美,两者的结合实际上是力与美的结合,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武术的魅力,而不是对武术心存恐惧。

1.3 提高武术对练水平

武舞最初是假设性的攻防套路练习,以神态逼真、气氛激烈、相互攻防配合的严谨表现特性,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提高武术水平,就需要进行武术对练。通过对练,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武术的技巧,体会武术练习过程中的点滴区别,体会武术的实战作用。武舞表演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求而艺术化的打斗场景,是武术对练的基础。如果观众的喜欢和需要是武舞表演的原始动力,那么武舞又是推进武术对练水平提高的强助攻。武术在对练过程中,可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今天的搏击操、杂技和一些大型团体操舞的表演当中,人们可以看到武舞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较好地使彼此之间的配合更加融洽,使得团队之间的凝聚能力更加紧密。武舞通过假设性的攻防,使武术对练有了依据,有了借鉴,有了更多的支撑力量。剑舞虽更为突出防守动作,但在其具体发展的过程中,武术之舞也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让人们目睹了中华武术的灿烂辉煌。

2 武舞对武术教学的作用研究

高校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追求审美意识都比较突出,传统的武术教学手法在武术教学中较为落后,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单调地套路演练、简单地技巧讲解、重复地动作练习,不能够使武术教学的真正作用得以发挥。武舞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气度、神韵、气韵、劲力、形态乃至境界等多种美的享受。因此,武舞对于武术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武术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学生的审美追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领悟武术学习的乐趣。

2.1 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出发点。武舞具有强大的文化底蕴,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中华武术学习的兴趣。在武术教学中,武舞的引入一方面能够使武术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另一方面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武术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武舞强调武术服装、传统音乐、多媒体教学、学生的审美意识概念,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点。教师通过武术动作的特点,规划学习阶段,利用背景音乐、旋律,刺激学生的神经达到兴奋,学生的情绪会被感染,在武术教学中的动作会显得更加具有表现力。当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后,就能形成持续学习的动力,在武术文化的熏陶下,可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武与舞的结合,让更多的舞蹈爱好者感受到了武术的魅力,也为武术吸引了更多的爱好者。

2.2 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武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活力。作为兼具美感与艺术的武舞,能够在听觉和视觉上对武术动作进行修饰,能够创新武术教学的方式与手段。例如,音乐节奏的快慢和力度,能够控制学生的武术动作速度;节奏之间的停顿,能够影响学生做动作的连贯性,让学生体会到武术动作过程中包含着强弱起伏。在武术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的动作与背景、音乐合二为一,以便不知不觉地提高二者的融合性与完整性;在学习过程中,应将武术的思想与武术的动作结合起来,使得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体现。教学效果需要在武术的感悟中提高,教学能够将武术与武舞进行结合,通过对比来加深大学生对武术的理解,不断为武术表演注入新的活力。舞蹈与武术的结合,为人物的服饰带来了极大地变动,由于舞蹈更加追求美,因此武舞服装会具备舞蹈服装的线条美、阴柔美;而武舞中武术的因素又会把武术的干净利落带入服装中,使武舞的服装更加注重垂感和舒适感。这些因素虽细小,但会成为一些潜在的因素影响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

2.3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指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最终目的,传达出来的感染力。武舞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武舞表演时的服装、饰品、器械等都有独特的风格,而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些往往不是特别重视。引入武舞的这些特点,通过服装将不同的武术表演的特点衬托出来,如色彩、图案、花边等,能够使学生的精气神倍增。大学生往往追求新奇、追求形式与内在美的统一,因此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可将刀、枪、棍、棒等融入到学生的动作中,将服装道具作为丰富的元素添加进去,对武术动作的整合性进行重新设计,可使整体的武术教学效果得到更好地发挥。

2.4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武与舞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信心,还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全所未有的体验,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受到创新的力量。在若干年前,舞蹈与武术就有着密切地联系,其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走向融合的,能给大学生带来深刻地体会,甚至会影响他们今后在生活中对于创新的重要性的认可,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为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产生新面貌带来可能。

3 结 语

在中国文化中,“舞”和“武”有着极深的渊源,甚至可以说两者相通,两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在“武舞”文化中走到了一起。武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功夫”一词源远流长,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对世界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许多的舞台剧、影视剧中都融入了武术,给观众的视觉带来了极大地冲击与震撼。武舞是民族传统体育与音乐舞蹈艺术融合的精神集合体,对武术的产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武舞的特点,通过语言、音乐、舞台剧、武术服装等元素影响武术教学的推陈出新,提高学生的美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武术教学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武术,促进高校武术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 1 ]陈沛菊,乔凤杰.武术与舞蹈[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

[ 2 ]任艳花.武舞与武术、古典舞蹈的关系辨析[ J ].大舞台,2010(5).

[ 3 ]印永清.中国体育史话[ M ].合肥:黄山书社,1997.

[ 4 ]郭振华,张文馨,唐英梅.从武术和武舞的历史演变论其价值功能的倾向性[ J ].搏击:武术科学,2009(11).

[ 5 ]王爱民,龚斌,贾富明.舞蹈在我国古代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J ].陕西工学院学报,2001(2).

G852

A

1674-151X(2017)04-074-03

2017-01-27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编号:01020433-YN14041)。作者简介:桂源海(1970~),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武术教学。

猜你喜欢

武术动作体育
下一个动作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我们的“体育梦”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