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遗传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的影响
2017-11-28辛金花
辛金花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探究遗传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的影响
辛金花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运城 044000)
天赋是生来就有的一种特征和能力,具有遗传特征。在遗传的作用下,运动员的素质、技能和神经类型相对固定,很难发生改变。运动能力是人们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努力发展起来的。遗传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培养运动员的过程中,应该对遗传因素和可训练因素进行区分,以此作为依据制定培养计划。
1 遗传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能力发展的影响
1.1 遗传因素影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速度和力量
田径运动员在比赛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速度和力量。在速度这项指标中,步频和步幅是最大的影响要素。步频的快慢和运动员的神经灵敏程度密切相关,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产生兴奋感,并把这种感觉转换成速度的形式。神经的基本特征是在出生之时就存在的,也就是说神经的基本特征以遗传作为基础。虽然田径运动员的生活环境会影响神经活动,但是这些运动员大部分都是学生,神经系统已经发育成形,基本特征不会再发生变化,步频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即使通过训练也不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步幅的大小和运动员的力量、形态、协调性和田径水平有关,其中的力量因素是影响步幅大小的最主要因素,具体包括肌肉长度、肌纤维数量和肌肉的维度3项指标。经过科学家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肌纤维数量具有遗传特性,运动员在4~5个月大的时候即固定了肌纤维的数量,而且在日后不会发生改变。与此同时,肌长度也具有遗传特性,后天的锻炼并不会使肌长度发生变化。肌肉体积取决于运动员的肌长度,从这个角度来看,肌肉的体积也具有遗传特征。
形态因素是影响步幅大小的另一重要因素,而形态因素和运动员的下肢长度、大小腿的长度比密不可分,运动员的关节结构、关节灵活性等都会影响形态因素,继而影响到步幅的大小。我们知道,一个人下肢的长度和大小腿的长度是不可能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改变的,也就是说这些因素都具有遗传特征。运动员的田径水平是决定步幅的关键因素。运动员的踢腿是否到位、摆肢是否正确都影响着步幅的大小。田径水平可以在后天得到训练,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1.2 遗传因素影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耐力
运动员的耐力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两种。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运动的耐力,在进行有氧运动时,运动员肌肉得到的养分越多,运动时间就越长。在一个人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承担着输送养分的任务,因此血红蛋白的数量和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血红蛋白的数量减少,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就会下降,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加,运动员的运动时间就会延长。血红蛋白的数量取决于心脏的大小,而心脏的大小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的运动训练虽然能增加心肌的力量,但是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遗传因素会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产生重要影响。无氧耐力是指运动员在身体缺乏养分的情况下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能力。无氧耐力具体可以分为非乳酸供能能力和糖酵供能能力两种。在无氧运动开始之初,运动员的肌肉能力是由ATP和CP分解提供的,这一过程基本可以持续10秒左右。人体非乳酸供能的能力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肌肉中的ATP和CP含量,而ATP和CP的含量能可以通过后天运动得到有效提升。糖酵解供能是肌糖原分解为乳酸时释放的能力,当人体缺乏养分,糖酵解便会发挥供能作用。田径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摄取的养分存在不足情况,身体会进入无氧状态,此时肌糖原会分解成乳酸,为运动员提供能量。糖酵解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人体缓冲能力和耐受酸的能力,遗传可以对无氧糖酵解的乳酸脱氢酶产生作用,进而影响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
1.3 遗传因素影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其他身体素质
(1)遗传因素会影响田径运动员的柔韧性。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与人体关节的灵活性、肌肉弹性存在密切关系。上文已述,肌肉的长度和肌纤维的数量由遗传决定,因此肌肉弹性也存在遗传特性。(2)遗传因素会影响田径运动员的灵敏性和协调性。灵敏性和协调性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的发展取决于大脑皮层神经的灵活性,只有神经系统中积累了一定的动作技能,才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大脑皮层神经的灵活性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因此运动员的灵敏性和协调性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运动员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会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后天训练仍然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因此后天培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 遗传视角下发展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策略
2.1 选拔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进行培养
遗传因素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可以说遗传决定了田径运动员运动能力的起点,因此在选拔运动员时,应该挑选其中天赋较高的青少年。根据遗传的影响特点,应该确定选拔人才的指标和内容,从青少年中挑选中先天指标较高,具有优秀运动天赋的人才,这样可以使田径运动的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2.2 在受遗传制约较小的方面展开训练
遗传因素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要想提高运动员的个人素质,教练员需要在训练实践中摸索经验。运动员的遗传度不同,身体素质会各具差别,发展潜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遗传是通过特定的途径产生作用的,因此教练员应该在受遗传制约较小的方面展开训练。值得注意的是,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不应该过早地进行定向训练,阻碍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发挥。
2.3 从整体上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
在遗传因素的制约下,每个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有较大的差距,也就是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存在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这会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限制田径运动小组的整体发展水平。根据短板理论,如果出现了短板,储水的木桶就会出现问题。因此教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发现运动员的弱势部分,进行单独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该项技能水平,从整体上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
3 结 语
遗传因素对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选拔运动员时,应该注重青少年运动员的遗传度,挑选出有运动天赋的少年作为培养对象。此外,遗传因素并不是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唯一因素,训练员应该加强训练,找出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短板”,从整体上提高运动员的个人素质。
[ 1 ]乔伟明. 浅谈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选拔和有效训练[ J ].当代体育科技,2015(36).
[ 2 ]张莉清,刘大庆. 近5年我国运动训练学若干热点问题的研究[ J ].体育科学,2016(5).
[ 3 ]王小芦,梁少兰,王基野,等.我国优秀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相对年龄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4).
G82
A
1674-151X(2017)04-064-02
2017-02-13
辛金花(1985~),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