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结构性改革研究①

2017-11-28涂海宁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供给学院

涂海宁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系 广西桂林 541006)

基于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结构性改革研究①

涂海宁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系 广西桂林 541006)

通过对独立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模式现状的分析,发现其现有的存在问题,运用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并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提出对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新型实践型人才的改革意见,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独立学院 供给侧改革 新型实践型人才

作为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之一,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市场良性运行提供准公共服务产品的任务。从肩上所担任责任与历史上的使命上看,高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经济领域下的供给侧改革也为高等教育循序渐进的稳定改革提供了历史的机遇。以市场经济角度需求来看,经济结构转型、产业改造升级,特别是我国即将进行中国制造2025,这就使得对高端人才需求更加旺盛。从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来看,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高品质的体育文化娱乐产品需求日益增长。基于新供给经济学的角度,供给侧的三驾马车是:资本、劳动、技术,高等院校可以输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和标准化的规范技术,高校在人力资本和科研技术方面均能发挥自己的效用。而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体制向社会大众教育模式的转变。

1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供给侧改革之由

1.1 应用型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部为了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提高现有高校的教育质量,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加强艺术、师范、农林以及体育等行业高校建设,突出学科专业特点和行业特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从该人才意见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国家对大学生主要培养的方向:根据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专业进行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目前,我国主要矛盾是多元化公共和消费性体育需求与单一政府主体有限的供给能力之间。体育系作为独立学院重要组成部门,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永远不能脱离实际盲目培养,而是应该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专业发展前景来进行应用型的转型。因此,对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供给侧改革是现实的必然要求。

1.2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供给侧改革逻辑

社会需求逻辑引导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在整个社会大需求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提供高品质的教育,作为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教育必需做出适应的改变。然而,目前在体育教育领域,中低端人才总体上已经趋于饱和并且已经出现供大于求,而高端体育人才则十分短缺,这必然倒逼体育教育供给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按照这一逻辑,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改革需满足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需要,教育方向及其转型都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2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发展需要改革

2.1 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和人才培养错位

现如今大多数独立学院体育系也如同独立学院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学习基础不够扎实。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基础偏弱,另一方面是专业技能不够突出。这既有先天的因素,在高中时文化底子差,而后天因素主要是学习意识不够强烈,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够做到专研,大多数学生更多是兴趣爱好而去“玩耍”,因此,能够兼具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职业技能更是少之又少。(2)师资力量不足。部分主要课程师资缺乏,依然是依靠大校师资力量来完成教学任务。(3)硬件设施不能满足训练需要,教学和训练要求难以达到。自从教育部发布指导意见以来,独立学院在培养计划方面也做了多次的修订,但是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的培养体系还是原封不动地借鉴母体学校。在各方面和母体学校都有差距的情况下,却按照母体学校教育计划原封不动地引用进来,这一结果就造成了人才培养错位,不能发挥独立学院应有的优势,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2 专业人才质量与需求的矛盾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结构上的失衡,造成就业市场的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毕业时不能够很好地就业,感觉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相脱轨,独立学院学生更尤其甚之,很多就业单位甚至明文规定“至少二本以上”,将独立学院学生拒绝门外。另一方面是很多就业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无法招到合适的人才,有时招到人才又感觉不合适。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独立学院的学生如何与专业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相竞争,这是每一个独立学院体育系都应急需思考的问题。独立学院在体育人才培养上应该增加有效供给,减少无效、无用供给,建立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紧缺型人才,这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体育系自身发展的需要。

3 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改革趋势

3.1 产教融合的供给侧改革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的人才培养应当以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为主,以培养应用为主线,构建社会实践体系,培养实践技能,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把实践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建立起“理论是基础,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体育系为例,体育教育专业开展户外拓展与休闲体育课程,漓江学院体育系利用人才优势,通过与圣菲力健身中心、雷霆户外拓展俱乐部等展开合作,借助企业场地硬件设施和经验丰富的人力资源,通过这种形式的产教融合,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急需人才,还能为学校培养优秀的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

3.2 课程设置的供给侧改革

在构建独立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以往的课程安排只是简单地按照教育计划大纲来分为必修课和辅修课,并没有根据实际需要来对课程安排,因此,对课程设计的改革应该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全面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着手。独立学院还能够充分利用大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依托大校的师资队伍力量、教学实验设施及校园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在有效保证学院的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的运作机制,引进新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在专业规划时,应首先考虑所在地域和区域社会、经济等实际情况的发展需要,动用各方面力量创造条件发展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这就要求对独立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应紧贴当地社会的实际,形成弹性多样的课程模式。

[1]魏朱宝,刘红.错位与重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9-81.

[2]吴国锋,李梅.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2):152-153.

[3]刘翠秀.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势[J].高教论坛,2005(5):39-42.

[4]张勤.20世纪中国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3(2):1-12.

[5]易剑东,熊学敏.当前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问题化[J].体育学刊,2014(1):1-10.

G807.01

A

2095-2813(2017)02(b)-012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5.122

涂海宁(1983,10—),男,广西来宾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应用型供给学院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海盗学院(12)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