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线结构中的“绿树”与“棺材”
——论《青山不老》的意象与表意
2017-11-28李尚远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重庆400700
⊙李尚远[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重庆 400700]
回线结构中的“绿树”与“棺材”——论《青山不老》的意象与表意
⊙李尚远[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重庆 400700]
梁衡的散文名篇《青山不老》以意象来结构全文,精心营造了“绿树”与“棺材”这两个意象,两个意象在文中交错呈现,以“回线缝纫”的方式编织在一起,独具匠心地表达了对绿树、生命与棺材、死亡的辩证关系的思考,是对平凡生命的大颂扬。
梁衡 《青山不老》 意象 生命 死亡
《青山不老》是梁衡于1990年出版的《没有新闻的角落》中的一篇散文,后被收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进而为大众所熟知。该散文在形式上以“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塑造了植树十五年,将生命化为青山的造林英雄高富的光辉形象。与梁衡一贯提倡“大事、大情、大理”的政治散文不同,《青山不老》将注意力聚焦在小人物身上,试图透过小人物的伟大壮举来叩问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青山不老》是一篇哲理性与艺术性交融的典范之作,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文章立意与结构方式上。《青山不老》着意描述“绿树”与“棺材”这两个意象,两个意象在文中交错呈现,以“回线缝纫”的方式编织在一起,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一、意象的确定与象征关系的构建
梁衡曾说:“诗歌要押韵,是为好记好吟诵;小说要有故事,是为好读;散文要有意象,是为让人回味。动笔之前,诗人要找韵,小说家先找故事,散文家先找意象。”通览《青山不老》,我们不难发现整篇文章中反复呈现的中心意象为“棺材”与“绿树”,而且两个意象与文中的颜色描写及其象征含义形成了对应关系。棺材被埋入黄土所代表的死亡,青绿树木所代表的生命,在文中被反复表述。那么,文章重在书写“死亡”还是“生命”呢?这从相关语词出现的频率可以得到答案。
由图不难看出作者对树木的强调多于棺材,对绿色和青色的描绘多于毫无生机的土黄色,对生命意识以及生存意义的礼赞多过死亡所代表的终结和消逝。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树木、生命与棺材、死亡之间关系的理解:“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他活着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他死了这东西还永恒地存在。”文中,生命在与死亡对抗中胜出,永恒在与消逝争斗中获胜,由此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生存价值与存在意义的终极叩问,而这一切都基于“棺材”与“树木”这两个意象的交错呈现。
二、意象“回线缝制”的篇章结构
所谓“回线缝制”,即缝纫中的倒回针法,指缝纫时往前一针后再倒回,然后再前进,再倒回,如此往复向前缝制的方法。梁衡在《青山不老》中就熟练运用了倒回针法来结构文章。
文章的第一针下在“棺材”上。作者在首段抛砖引玉,借用历史上庞德“抬棺明志”的典故来引出话题,并迅速话锋一转,将读者的视线自然过渡到本文主人公的故事上来,这时作者还不忘卖关子,称之为“无名老者”,通过强调其气概盖过庞德来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这一段唯一出现的意象只有棺材,而在庞德那里棺材代表了视死如归,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按照传统,棺材代表了死亡,而对老者而言,棺材却意味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挚爱。
然而接下来的第二针,作者并没直接扎在主人公的伟大事迹上,没有讲他在视死如归上是如何赛过庞德的,而是笔锋一转,描写起了主人公家的院子,而这时出现的意象便是“绿树”。作者的描写视角是从屋内望向屋外,然后再回到屋内的,显得相当有层次。在表现此地的绿色如波时,还不忘再起一段强调此地的恶劣环境,并引述县志上的资料作为旁证。通过差距极大的对比,不难看出绿树成林在此地的艰难与可贵,而作者将这巨大的成就归结到“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身上,这无疑引发了读者极大的好奇心。在这里,作者为读者至少制造了两个有待解决的疑问:其一,“棺材”所代表的主人公如何在视死如归的气概上赛过庞德;其二,一个瘦小老头如何能够在条件无比恶劣的环境中建立一个绿洲。
为回答此前留下的疑问,作者将第三针又扎向了“棺材”。在第四自然段,“棺材”一词竟密集地出现了四次,文中写道:“他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就是种树,那边的棺材就是这价值结束时候的归宿。”这一段的“棺材”意象与首段庞德的“棺材”形成了密切的呼应关系,这里不仅有词语的重复,还有视死如归精神的雷同。而老者如何能在险恶之地种出一片绿洲,作者用一连串的数据和旁人的讲述进行了证实。喜好用数据说话,是梁衡散文的一大特点,除了本文,《武侯祠前的沉思》《九华山悟佛》《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诸多名篇中均有所呈现。为表现老者植树造林的丰功伟绩,作者采用了旁人讲述的方式,借村主任之口道出:“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此处的精妙在于,既具有数据带来的震撼力,又具有旁证带来的信服感。而这一切的伟大成就,都在于老者如庞德一般“抬棺明志”日复一日的种树,直到爬不动为止。第四针,作者又将关注焦点放置在“绿树”上。第五、六自然段同样是以“树”为主题,作者的安排却依旧极富层次感。第五段是老者在屋里数着窗外的树木同“我”聊天,而第六段则是在屋里说完话,“我”在老人的陪同下来到沟里实地观察树木,空间发生了改变,树的主题却并未更改。透过“我”亲眼见到树木勇敢顶住山洪的汹涌而保住了黄土,肯定了树木与恶劣自然环境抗衡的顽强,同时也肯定了老者不停种树与死亡抗争的生命存在,这里树木与老者的生命在叙述中达到了交融合一。
在看完树之后,作者的第五针又回到了“棺材”上,与第一、三针进行密切呼应。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不知怎么一下又想到那具棺材,不觉鼻子一酸”。这一句既与文章开头庞德的故事首尾呼应,又承接了第四段老者棺材的由来。此时作者还以周恩来和华罗庚的例子与老者相类比,突出老者通过将自己的生命注入种树的事业当中,并以此超越生死的界线,获得永恒生命的可贵与伟大。此时,老人的生命无疑已经超越了给自己备下的那口象征死亡的“棺材”。随着访谈结束,文章到了收尾的时候了,这时候却没有第六针,作者只是简洁凝练地打了一个结。如果没有这个结,这篇散文可能更接近记事散文或哲理散文,但最后简洁的一句“老人姓高,名富”,与第五针卒章显志的段落在体量上形成了极不协调的对比,进而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结束全文的最后一句话上来。这一句既解开了此前无名老者的身份,也意味着他的名字应当被我们铭记。
总而言之,通览全文,作者以“棺材——绿树——棺材——绿树——棺材”这样的回线缝纫方式来结构全篇,棺材与绿树,死与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博弈与转换,并以此波浪般地向前推进,且与整个采访过程形成了无缝衔接,表达了对平凡生命的大颂扬。文章的表意在两种极具张力的对立意象的不断转换中向前推进,这无疑是作者结构文章的过人之处。
三、结语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歌大国,关于古典诗境的打造早就有一套“意象——意境——情感”的结构范式。以意象来安排文章结构的妙处在于思想、情感的形象化与具体化,它使复杂难解的思维活动得到简洁、清晰、有力的呈现,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一条思想上由低到高的通道。梁衡的《青山不老》成功地借鉴了古典诗歌的造境方法和一唱三叹、重章叠唱的结构方式,具体操作时采用“绿树”与“棺材”两种意象来结构全文,使得文章在艺术上极具形式美感,又具有思想深度。故而,《青山不老》一文无疑是作者散文创作中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典范之作。
作 者
:李尚远,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9级高中生。编 辑
: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