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境育情 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2017-11-27王志玲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可行性小学语文

王志玲

摘 要: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情感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对语文知识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一种学科的本质回归的必然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11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71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行,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引发学生情感

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也能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新课的导入是否新颖、有趣,是否具有探索价值,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可以说,良好的“开场白”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铺石引路,为整节课的高效进行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氛围。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辅助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共鸣,从而快速进入到“情感世界”当中。

二、营造朗读氛围,体现文章的“境”

朗读教学是抒发学生情感因子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一定不能忽视导读的作用。比如,教师可以率先进行标准的示范性朗读,让学生在教师的朗读中充分理解文章的意思,切身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这种模仿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深情示范能为学生提供模仿样例,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感染与熏陶,为接下来朗读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另外,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文章佳句,故此,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才能提升自己的语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例如,在朗读《花的勇气》时,教师事先做好示范工作更有利于推动教学进程的发展。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能让学生体会到花朵无畏自然环境顽强生长的精神,并且从中感悟到生命的伟大。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花朵生长的过程与环境,更有利于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导读工作,注重朗读环境氛围的营造,这样,学生才能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更好地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之中。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生活是学生了解、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源泉。语文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例如,在学习《菜园里》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生活情境:上课前先准备一些新鲜蔬菜,将其摆放在讲台上,并在每一个蔬菜的旁边标注上其名称。上课后将6人分成一组,每组学生按次序走上讲台上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真实的蔬菜,对蔬菜进行认知。教师直接将教学情境生活化,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很好地认知并探究到生活(认识蔬菜),并且能够读准这些蔬菜名。将语文课堂与现实生活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现场观察)和努力(生字认知)认识这些蔬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

四、创造学生情感投入的时机,进行德育渗透

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必定能发挥出高度的有效作用。”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画,故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借助这些具有说服力的教学材料创设丰富的情境,借助情境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对相关文章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与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坐井观天》时,创设情境教学展开分析,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本篇文章。学生可以分别扮演青蛙及老龟的角色,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把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欲望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出来,从而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注重语文情感教育方法,完善课堂教学

注重情感的教育方法更能让教师准确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改善教学手段。做好教学方案,对教学方法及时加以分析总结,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革。教师作为学生探究知识的“指路明灯”,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切实关心学生,才能與之进行心灵沟通和互动。知晓学生最需要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创建“情感教学”方案,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不断改变并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感悟,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及时将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此外,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反省和总结,不断丰富课堂内容,让师生间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或者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对文章结构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进行探讨分析,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即所谓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想使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收到理想效果,需要教师以“情”引发学生之“感”,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谢玉妃.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语文个性化学习探究——以小学五年级习作课《学写发言稿》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

[2] 刘甲凤,刘西娟.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3] 王炳儒.基于体验活动的课堂教学——浅析情感体验活动的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

[4] 臧以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5).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可行性小学语文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