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策略
2017-11-27张昌茂
张昌茂
摘 要:数学猜想是以数学事实为基础的一种数学想象,能训练数学思维能力,获得数学发现的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小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猜想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5-012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5.074
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说过:“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猜想,数学猜想是一颗颗‘宝石,也是一只只‘金蛋。”数学猜想是以数学事实为基础的一种数学想象,是探究数学本质规律时的一种思维策略,是假设和类比研究的对象或问题的一种观察和联想活动,是一种非逻辑方法。那么,如何培養小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呢?
一、启发合理猜想,引导验证学新
“先猜想,后验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的一个基本模式是:提出问题——反复思索——联想顿悟——提出假说——验证结论。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让学生观察若干个大小不一的圆、一根绳子、一把米尺、一个圆规等学具后,提问:“要计算出圆的周长,你有什么金点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纷纷提出假设:“先用绳子围出圆的周长,再量出绳子的长度。”“把这个圆沿着直尺上0刻度滚动,可以算出圆的周长。”“用绳子量出这个圆的几条直径的长度,看看可不可以围成这个圆。”最后的这个“奇思妙想”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猜想。教师继续质疑问难:“为什么你要提出这样的假设?”学生回答:“用圆规画圆时,半径越长,圆就越大,也就是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长。所以,我觉得可以用直径的长度来求出圆的周长。”由此可见,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猜想,可以大大加快知识形成的进程。
二、鼓励合理猜想,提升思维水平
伟大的数学家高斯说过:“如果没有某种大胆果断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进展的。”可见,数学猜想对数学发展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经常处于一种猜想的境遇中,相信课堂气氛将非常活跃,而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开阔。当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根据、有价值的猜想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重要任务了。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比较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然后要求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引导学生以实践操作来证明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这样学生会学得轻松、有趣、快捷。又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后,教师继续让学生猜测:能否利用统一的计算公式,来计算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以外的其他形状物体的体积?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积极寻求规律,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了所学知识的信息容量,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结合合理猜想,提高解题能力
解题时,使逻辑思维因素和合理猜想交织在一起,协调作用,有助于创造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开阔视野,促进智力的发展。结合合理的猜想,也可以大大缩短解题时间,提高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构建合理猜想,诱发创造思维
猜想是创造的先导,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离开猜想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在传统教学中,更注重数学的工具性和抽象性,而淡化了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造成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按部就班,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束缚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其意义就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由此可见,数学猜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刻不容缓。教师要加大激发学生猜想动机的力度,培养他们的猜想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徐桂珍.小学数学教学中猜想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16).
[2] 邢文军.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3 (22)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