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基层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浅议

2017-11-27张容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党内监督机制创新全面从严治党

张容华

【摘 要】 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证明,健全党内监督工作的机制才能够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本文在分析加强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基层党内监督工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创新基层党内监督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一把手”监督工作机制;探索创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强力推行问责追责工作机制;构建基层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合力机制。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党内监督;机制创新

一、完善党内监督工作机制的意义

1、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是管党治党的金钥匙

创新和完善党内监督机制,不仅有利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更能为党的肌体健康提供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内监督是全党的任务,党中央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党委落实落细党内监督工作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也有利于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因此,健全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既有益于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从而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完备的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是解决党内监督的金钥匙。

2、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有利于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作为一个由各种政治要素所组成的有机体,要求我们在改革中要谋划好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关系,并充分调动各要素的积极性,并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必然要求我们在政治生态建设中要建立公平有效的体制机制,使改革的红利、发展的成果让整个社会的全体人民群众共享,从而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从而形成一个各阶层广泛参与和支持改革的局面。因此,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是人民期待,而人民的要求愿望就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立和完善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推动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官清廉、政清明、风清正的从政环境与人民群众的期盼高度契合。

3、党内监督工作已形成的体制机制弥足珍贵

党内监督不是请客吃饭,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党内监督实践及其制度化建构,通过一系列“打铁还需自身硬”、“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上率下抓好“关键少数”及党内众多《条例》和《准则》的修订与完善,创造性地回答了工人阶级政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脱离群众、权力腐败,如何坚守执政为民、取信于民的历史性课题。在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修订并正式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赋予包括各级纪检委在内的党内监督制度以更严格、更深刻的制度化功能。这既体现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严治党的智慧结晶和非凡贡献,也使得管党治党中积累的经验显得尤其弥足珍贵。

二、基层党内监督工作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督不了的情况依然存在

长期以来,下级对上级的监督有名无实,特别是对“一把手”缺乏有效监督,形成监督不了的惯性思维和难得监督的情况。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或“一把手”认为,山高皇帝远,老子天下第一,权倾朝野,所有人都是他一手提拔和管辖,谁来监督、谁敢监督。曾经有一个地方主官说过,对他们来说虽然有八种监督,但实际上到了他这儿就只有一种监督,那就是自我监督。而自我监督往往是最靠不住的,一旦上级监督放缓或形成真空地带,失去监督的权力是可怕的,也是最凶险的。这些原因的形成与“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权力不公开,用权不受制约,监督制度不执行和监督不了的“关键少数”或“一把手”有着必然联系。

2、监督不力的现象仍然普遍

一些部门领导干部或“一把手”认为履行监督既得罪人又在上级面前没面子,既影响单位形象又阻碍仕途,吃力不讨好,导致主政的地方和单位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塌方式腐败等现象频现。一些地方和单位“关键少数”管党治党不力,主体责任不履行、不清楚,喜欢当甩手掌柜、二传手,导致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严。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严格执行党章,漠视政治纪律、无视组织原则。一些地方和单位“一把手”主政的地方乌烟瘴气、一团乱麻,把上下级关系搞成老大兄弟关系、家仆关系、人身依附关系,让监督成为管党治党的遮羞布,坐视违纪违规不管,放任党员干部成为违纪违规的试验场和牺牲品。“关键少数”不重视、监督只有走形式,造成监督不力的原因与责任不清晰、主体不明确、制度不落实息息相关。

3、监督不畅的机制未能打通

我们党内监督条例法规可谓不少,管党治党过程中为什么还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畅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也可以说是党内监督血脉不通、中梗阻现象的确存在。会议召开了,《条例》、《准则》颁布了,任务布置了,但真正实施执纪问责的过程可能弱化了,监督甚至成为走过场和不了了之。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接受监督不自觉,喜欢当手电筒,用制度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该履行的主体责任不履行流于形式,该监督的职责不严格到位马虎了事,该承担的“一岗双责”找借口应付了事,上下不通怎能不出现失职失责现象,从严治党怎能严起来。造成这些原因与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健全有关。

4、追责问责不够深入致使监督弱化

一些地方和单位纪律松弛、脱离群众、弄虚作假、庸懒无为、“四风”问题突出追责问责却不痛不痒。一些地方和部门监管领域乱象丛生,监督职能不履行,监管马虎了事,导致决策失误,形成监督真空,出了事故责任问责追责简单处理、轻描淡写、甚至不痛不痒。一些地方和部门出现大量显性的、隱性的贪污腐败、权力寻租、权力滥用、失职渎职等违法乱纪现象滋生蔓延,追责问责只是以点带面,高举轻放。追责不够,致使监督弱化、失信于民。要化解这些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责任不清晰、主体不明确,制度不管用的问题,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内监督工作机制。endprint

三、创新基层党内监督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

1、建立健全“一把手”监督工作机制

“一把手”这一“关键少数”的监督应成为党内监督的重中之重,需牢牢抓住“关键少数”这个牛鼻子。建立完善权力负面清单制度,厘清“一把手”权力,制定权力运行流程图,划分权力运行边界,公开权力运行区间,地方和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必须包括“一把手”、班子成员、党员代表、派驻纪检组参加会议,有条件的还可邀请上级领导参会;实行单位重大决策责任终身制,谁决策、谁负责到底,终身包办,有效解决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三拍”(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干部等问题;创新监督举报奖励制度,畅通上下监督通道,发挥身边干部群众就近监督优势,对举报查实的给予相应物质或精神奖励;探索建立上级监督下级常态机制,上级党委定期听取下级党委汇报,上级主动听取过问分管领域“一把手”履职情况和述职述廉,确保“一把手”正确履行权力。

2、探索创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

阳光是腐败的天敌,公开是腐败的克星。建立健全权力公开制度,实现用权程序化,所有审批项目和环节的申报材料、审批流程,必须上墙、上网、上广播电视对外公开,设置行政权力公開透明运行专网,明晰每个环节的监督部门、监督环节、投诉举报途径及对承办人的责任追究。探索重点行业权力透明运行制度,大刀阔斧地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依法清理行政权力项目,公开政务运作流程,明晰每个单位、每个职位的权责,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职位划定权力边界;以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最大限度地接受监督。权力公开可以说是一场革命,需久久为功,强力探索,既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又需积极稳妥,争取实现更大的突破和进展。

3、强力推行问责追责工作机制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建立健全制度落实零容忍制度,对执行制度走过场、制度成为摆设、违反制度视而不见、执行制度不严格的单位或个人实行零容忍,对单位相关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戒勉谈话;建立和完善通报制度,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利就执行,无利就不行,搞对内一套,对外一套,对相关制度规定暗使歪招、出昏主意、搞变通等行为的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令作出全面检查,作出相关处分,并作为反面教材,通报批评;建立责任倒查追责制度,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对造成重大和特大损失直接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有违法行为的移送司法机关,倒查相关责任人,一查到底,追究连带责任;对阳奉阴违、铤而走险,明里执行、暗搞一套,采用偷梁换柱、巧立名目、移花接木等行为,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拒不执行,不服从安排的当事人直接调离工作岗位或就地免职,绝不重用和再用。

4、构建基层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合力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敢于监督党的领导干部机制,打开党组织窗户接受监督,督促其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务。完善民主集中制,支持和鼓励党员对违反党章党规的行为提出意见,要像“北京朝阳群众”那样,睁大眼睛,负责地向党反映党的任何组织和党员违纪违法事实,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民主监督中的积极作用。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建立健全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机制,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政府的审计监督、国家监察机关的监督、检察院和法院的司法监督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独立自主、协调一致地开展监督。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信息化手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只有以党内监督带动其他监督、完善监督体系,形成合力,才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文献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文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刘红凛.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的当代契合与有机统一[J].理论探讨,20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内监督机制创新全面从严治党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现实定位、价值意蕴及其路径指向
西柏坡时期党的工作纪律建设及其当代启示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机关党建研究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