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谈书法初级教学中的基础训练
2017-11-27安君
安君
【摘 要】 本文以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隶书教学为例,就书法教学之隶书临摹教学阶段的实践训练的基本问题进行简要的解析:认为临摹历代书法大师的作品学习,才能打好书法学习的扎实基础;分析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法度以及发展历程;阐明了学习隶书的基本知识和写作规律。
【关键词】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书法;隶书教学;临摹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较高层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流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学生来自美、英、日、韩、德、法、意、俄、西、比、澳、加、哈萨克、吉尔吉斯等32个国家,书法、中国画课程是作为中国文化的选修课程开设。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将书法教学分为毛笔汉字楷书书写训练、隶书临摹训练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开展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国际教育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书法课程隶书教学为例,就隶书教学临摹阶段的实践训练的基本问题做简要解析。
一、临摹历代书法大师的作品学习,打好书法学习的扎实基础
书法和国画教学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联系,又是有所差异的。相同之处即二者从材料媒介到工具再到学习方法,都是相一致的,特别是书法和国画在毛笔的执笔和运笔方法基本相同。可以说,传统的学习方法“临摹”是二者的共性所在,和绘画不同的是,画家在经过了一定阶段的专业临摹学习以后,需要到生活和自然中去写生,从而使通过临摹学习到的技法应用到创作实践中,为以后的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书法学习和绘画学习的区别在于,“临摹”前人优秀的作品,几乎是书法家一生的事情,尽管书法史上有公孙“舞剑”、王羲之“观鹅”的故事,事实上通过向历代优秀书法大师的作品学习,亦然是目前为止书法教学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法度以及发展历程
书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在英文中书法被对应为calligraphy。实际上,单从字面理解,书法可以解释为写字的法度、法则或法规。而有关书写的“法”是如何产生的,答案其实很肯定,人们一直在遵循的这个“法”是前人优秀经验的积累。
书法和写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属于艺术习得研究范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书法艺术历史悠久,追根溯源,书法几乎是和汉字同时产生的,汉字和埃及古文字相同,其初始皆是源于象形,汉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仓颉之初作书,”比如“日”、“月”、“山”、“水”等文字,在汉字和埃及象形文字阶段几乎相同。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将书法的书体类型归类为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及草书,这样更利于学科发展和研究层面的称谓。其中楷书可以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范汉字的书写。同样,在进行了一定阶段楷书临摹学习之后,对于隶书的临摹实践训练也极其必要。
三、学习隶书的基本知识和写作规律
隶书源于秦,《说文解字》认为隶书是“佐助篆”的,也就是说隶书在当时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汉代由于其书写方便所以隶书被广为应用,有“汉隶”之说。众所周知,汉代人们为了书写的方便,一些临时性的文字常常是被书写在木渎竹简之上的,因为简洁,所以书写亦显得草率,加之书写材质的不同,材料的光滑、坚硬等性能难免会影响书写的效果,这样也就在书法史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展现着朴素、恬淡、率真、自然的书体,后世称之为“汉简”。在书法史上,汉代篆书还在使用,行书和草书也已经出现,楷书也已经出现萌芽,因而是一个艺术的繁荣时期。
大家知道,小篆之笔画是以横、竖和弯划为主的。隶书在篆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磔”、“波”等。同时,隶书变篆书线条为直线,圆笔为折划,字体略宽扁,横画长,直画短,呈长方形,书写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汉隶除铭刻于石头上以外,还有书写于竹子、陶器和帛上的。只是,由于材料介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保存至今的除了少量的简、帛书以外,大量的汉隶多刻于砖石上的文字,诸如褒斜道刻石、景君碑、石门颂、乙瑛碑、孔庙碑等。刻石类的汉书较写或刻于砖、简和帛上的隶书和比较而言,前者显得庄重、规范,而后者字迹就较为潦草。刻石一般情况下,是至少需要由写和刻两个步骤才能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书写的笔意是一定会受到刀刻的影响的。
了解了以上的情况,足以说明研究汉隶的笔法仅从刻石是很难看出书者书写用笔。在以刀为笔的情况下,书写自然是以简单为理想,简洁的笔画利于刻画。汉隶之前,甲骨文、古籀、金文以及小篆的用笔变化是很少的。晋卫恒在《四體书势》中记录程邈在云阳狱中改大篆时云:“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圆,圆者使方”。程邈在小篆基础之上所创的“秦隶”,实际上在秦昭襄王时,也就是公元前三0六到公元前二四九年左右,已经于小篆并用,后世称之为“古隶”。
由于毛笔的书写,使得笔画的粗细变化丰富。而隶书的笔法主要体现在“波”和“磔”上,通常所讲的“蚕头燕尾”主要体现在“磔”法。“波”可以对应为现代汉字笔画的“撇”,“磔”也就是现在的“捺”。其它如顺入、顿收、逆入等用笔皆取自然之趣味。隶书之用笔和篆书、楷书的中锋用笔相比较,其用笔是完全有所不同的。篆书用笔变化少,隶书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如“日”、“内”等。在隶书的书写过程中,中锋、侧锋、笔肚在“波”、“磔”法中是经常需要用到的。
结字在书法中是专指汉字的笔画结构,和篆书结字取长方型不同,隶书结字的一大特点是整体字型呈扁平状,每个字的横画加长,实际上,横画在隶书的书写中平行排列,节奏感强,同时又起到了主笔的作用。为了延伸平画,使字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厚重感,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波”、“磔”向左右运笔。
隶书的学习,和其它书体是相同的道理,选择适合同学个人喜欢的临本是尤为重要的。在众多的汉代隶书碑石之中,《曹全碑》《礼器碑》《景君碑》《乙瑛碑》等属于汉隶碑石之规范类型;而《熹平石经》《西峡》《封龙山》等则为朴拙的类型;《石门》《张迁》等诸碑显然属于奇古风格的一类。和楷书的临摹学习相同的是,在隶书临摹初级阶段,建议同学们从书写风格较为规范的碑帖入手,这样做的好处可以使同学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隶书书写的基本规律,假以时日,以一贯之,必定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美.W·爱伯哈德.中国文化象征字典[Z].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6(一).
[2] 钟肇恒编.英汉美术词典[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1994.11(一).
[3] 任政,钱沛云编著.楷书基础知识[M].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7.1(一).
[4] 丁文隽著.书法精论[M].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6(一).
[5] 祝嘉著.书学史[M].成都古籍书店,1984.8(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