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14次会面

2017-11-27丁英顺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王若飞戴季陶张治中

丁英顺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抉择。为了全民族的和平民主团结,中共领袖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飞抵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当局进行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在纷繁复杂的谈判过程中,国共两党最高领袖毛泽东与蒋介石会面达到了14次之多,这些会面大多数是正式场合的会谈,还有一些是在非正式的场合,甚至是不期的相遇,但都成了重庆谈判的焦点,深受世人瞩目。

第一次会面

1945年8月28日下午,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张治中、赫尔利(美国驻华大使)等人的陪同下,由延安飞赴重庆,并在重庆机场对中外记者发表了著名的讲话。当天晚上8点半,应蒋介石邀请,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从红岩村出发,应邀赴蒋介石林园官邸出席欢迎宴会。宋美龄、赫尔利、魏德迈(美国驻华总司令)以及国民党军政要员张群、陈诚、吴国桢、王世杰、周军柔、蒋经国等作陪。这是自国共第二次合作以来毛蒋两人的第一次会面,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就在当天中午,蒋介石曾向国民党方面表明对毛泽东来渝后的谈判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为了表示其和谈的“诚信”,蒋介石对毛泽东示以礼遇,“请其入余之对座也”,将毛泽东安排在自己的对座。席间,蒋介石和毛泽东先后致辞,宴会气氛融洽。对此,《新华日报》曾报道,毛泽东与蒋介石“相继致词,并几次举杯互祝健康,空气甚为愉快”。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的首次会面,相互叙旧寒暄,没有涉及谈判的任何政治性问题。蒋本人也在刻意制造一种愉快祥和的气氛,使接下来的谈判有一个好的开端。宴会结束后,应蒋再三邀请,毛泽东留宿林园二号楼底楼东屋。据闻,这是蒋介石林园官邸建成后第一次留宿外客。国共两党领袖同宿一园,堪称史无前例。

第二次会面

尽管还没有第一手的史料证实,但据龙飞虎(重庆谈判时期毛泽东的副官,著名的“龙虎卫”之一)回忆,习惯延安窑洞的毛泽东显然并不适应林园的高床软枕,8月29日很早就下床了。毛泽东在起床洗漱完毕后,走出房外散步时与习惯早起的蒋介石不期而遇。彼此寒暄后,两人还在一石桌前坐下进行了简单交谈。由于两人身边没有第三人在场,他们的谈话内容自然也无从知晓。但此次会面为接下来的正式谈判揭开了序幕。

第三次会面

8月29日,国共两党最高级别的谈判在林园三号楼正式拉开了帷幕。上午,周恩来、王若飞同张治中商谈谈判的内容和程序问题。下午,毛泽东与蒋介石做首次直接商谈。蒋介石表示一切问题愿听取中共方面意见,但不能同意中共关于中国有内战的说法。毛泽东则列举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中的大量事实,指出中国没有内战是自欺欺人。最后蒋介石提出谈判三原则:一、所有问题整个解决;二、一切问题之解决,均须不违背政令军令之统一;三、政府之改组,不得超越现有法统之外。这一次会面时间不长,约进行了20分钟,仅仅以讨论原则为主。会谈最后也是无果而终。

晚上应蒋介石之请,毛泽东仍留宿林园。

第四次会面

根据《总统蒋公大事长篇》记载,1945年8月29日晚,蒋介石曾“回访毛泽东于莲屋,约谈约一小时而别”。这次会面是蒋介石第一次主动拜访毛泽东,以尽“地主之谊”。蒋介石第二次主动拜访毛泽东则是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订之后毛泽东离渝之际。

对于这次会面,蒋介石在日记中称其为“普通应酬也”。但作为毛泽东的警卫龙飞虎则记忆犹新。他回忆道,“蒋介石来看毛泽东时是在晚上。蒋介石在张治中、邵力子陪同下由侍卫簇拥着来到毛主席的房间,我(龙飞虎)和陈龙退出与蒋介石的侍卫官一起站在室外警卫。大约半个小时后,蒋介石告辞离去”。由于是两人单独密谈,没人知道会谈内容。

第五次会面

毛泽东在林园住了两晚后,就移至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但由于红岩村位处郊区,地方狭小,且被特务严密监视,于是又选中张治中的桂园官邸作为毛泽东白天在市区的办公休息场所。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上午10点左右,毛泽东在桂园约见国民党谈判代表王世杰,就国共谈判提出了8项原则性意见。

晚上8点半,毛泽东携周恩来、王若飞赴林园蒋介石晚宴。作陪的有孙科、吴铁城、张群、王云五、张伯苓、傅斯年等社会各界名流。宴会结束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就中共领导的军队编组数目和驻地、解放区、政治会议、国民大会等问题进行单独商谈。在这次谈话中,蒋介石开出了他的价码。重点是关于军队问题,中共部队整编为12个师是所能允许的最高限度。而关于解放区问题,要求承认所谓的“解放区”,事实上是绝对行不通的。

第六次会面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不期而遇一共有两次,除了林园清晨的石桌会谈外,还有一次是在拜访戴季陶的时候。据王炳南(重庆谈判时期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组长)回忆,1945年9月3日,他陪同毛泽东去拜访于右任(国民党元老、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不料守门人告知蒋介石正在于家做客。毛泽东就提议先去看看住在同一大院(陶园)的戴季陶(国民党元老,蒋介石的智囊)。

戴季陶与毛泽东应该说也算是旧相识了,国民党二大前,戴季陶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二大后毛泽东则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作为一个积极的坚决反共者,戴季陶根本就没想到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会去拜访他,不由得暗自佩服毛泽东的度量和气魄。当毛泽东出现在他面前时,戴季陶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诺诺连声,好像无地自容似的”。毛泽东从陶园出来后,回头接着去拜访于右任时,正值蒋介石去看望戴季陶。两人在小道上正好不期而遇。蒋问毛泽东去哪里,毛泽东说去见了戴季陶。蒋介石先是一怔,后佯笑说:“好,见见好,见见好。”

第七次会面

1945年9月4日下午5点,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参加在国民政府军委会举行的庆祝抗战胜利茶话会,席间两人频频举杯,给后世留下了两人共同碰杯的历史瞬间。会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办公室进行了单独商谈。据蒋介石日记记载,“在办公室谈话片刻,直告周恩来所提方案与态度,皆应根本改变”。所谓“周恩来所提方案”指的就是在9月3日,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代表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等进行商谈时提出的中共十一项主张,要求整编为28个师和在解放区推荐行政官员等。听完张群等人的报告后,蒋介石“脑筋深受刺激”,指示国民党谈判代表继续研究商谈之法。對于蒋介石的要求,毛泽东在会谈中没有当面拒绝。

第八次会面

1945年9月5日晚6点半,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应蒋介石和宋美龄邀请赴国民党中央干部学校礼堂,出席国民政府招待苏联大使彼得洛夫及其馆员的茶话会,并在会上一起观赏京剧。

当天的茶话会由卜道明任总招待,蒋经国为副总招待。毛泽东与彼得洛夫乘车到达干部学校大礼堂门口时,蒋介石即从礼堂左侧休息室出来迎接。当毛泽东与蒋介石步入会场时,全体起立,掌声雷动。茶话会开始时,蒋介石上台致欢迎词,毛泽东致答谢词。随后,毛泽东坐在蒋介石和彼得洛夫中间,一起观看由重庆厉家班表演的京剧《穆桂英挂帅》。陪同观剧的有冯玉祥、宋子文、孔祥熙、何应钦、张群、陈立夫、朱家骅、王世杰、张治中、吴国桢等人。9点左右,毛泽东与彼得洛夫告辞,蒋介石亲自送他们上车,后又返回座位继续观剧。

第九次会面

1945年9月12日,毛泽东、周恩来应邀去林园与蒋介石共进午餐,张群、张厉生、邵力子等作陪,餐后双方就中共军队整编数目等问题继续进行商谈。蒋介石在会谈中表示,“赫尔利大使曾有为中共从中请求同意保持二十师之议,此在原则上亦未尝不可考虑;唯必须保证确能接受国民政府之统率权为前提。意盖谓在中华民国境内不应有私人军队,任何党派亦不得保持武力”。

保持军队一定的数量,是中共能够与蒋介石国民党当局相抗衡的关键,毛泽东特别指出“人民的武装,一支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但为促成和谈,毛泽东同意蒋介石的说法,表示中共愿意作出让步,由原先提出的48个师减至28个师,蒋没有明确答复。但根据其日记内容,心中仍大大不满。

第十次会面

1945年9月17日,毛泽东应邀来林园与蒋介石共进午餐,张群、吴国桢、赫尔利等人作陪。餐后,双方继续商谈,但分歧仍在中共军队和政权问题上。在9月10日至12日,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入侵的阎锡山所部3万余人,取得了著名的上党战役的胜利,给国民党顽固派以极大震动。这一军事胜利也大大加强了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直接配合了谈判斗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毛泽东、蒋介石、赫尔利三人并排合影照正是在这一天由美国《生活》杂志拍摄。

第十一次会面

由于在军队整编数目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国共双方谈判暂时中断,毛泽东与蒋介石自9月17日商谈后,也一直未进行任何会面。直到21天后的10月9日。此时国共双方代表在10月5日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10月8日,双方就《会谈纪要》交换了意见并修改定稿,预定10月10日签字。

10月9日这一天,毛泽东同周恩来、王若飞应邀来林园官邸向蒋介石辞行,并与蒋介石夫妇共进午餐,宋子文、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等人作陪。餐后,毛泽东与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合作问题继续进行商谈。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毛泽东今日来作别,与之谈约一小时,先问其国共两党合作办法及其意见如何。”毛泽东并未正面回答。可见双方一些原则问题仍没有达成一致。蒋介石依旧提出要中共放弃军队和解放区,但毛泽东表示不能同意。最后国共双方同意将意见一致的问题确定下来,如和平民主建国等问题,将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按照各自表述的方式记录。

第十二次会面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周恩来、王若飞同王世杰、张群、邵力子、张治中在桂园客厅最终签署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简称《双十协定》)。签字仪式结束后,毛泽东下楼,和在场的代表一一握手,表示祝贺。下午4点左右,蒋介石到桂园回访毛泽东,为其送行。这是蒋介石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主动拜访毛泽东。《总统蒋公大事长篇》中记载:先是,毛于九日谒公辞行,公翌(十)日午亲至其寓所话别时。两人相谈十余分钟,毛泽东提出晚上住宿林园再详谈,蒋介石当即表示欢迎。随后,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同蒋介石乘车赴国民政府礼堂参加双十国庆招待外宾的鸡尾酒会。曾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四十年的童小鹏后来回忆,在酒会上,他亲耳听闻毛泽东向蒋介石祝酒,并喊出:蒋主席万岁!引起全场中外人士的注目。由此也可见毛泽东为了和平建国,不计前嫌,表现出豁达大度、泱泱政治家气度。

第十三次会面

按照约定,毛泽东于10月10日晚夜宿林园,与蒋介石商谈约半小时。至于这半小时的谈话内容,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回忆记载各有不同,胡乔木在回忆毛泽东的专著中提到,毛泽东说,“蒋介石总要找我长谈,说我们二人能合作,世界就好办;还说,国共两党,不可缺一,党都有缺点,都有专长。我们都是五六十的人了,十年之内总要搞个名堂,否则对不起人民”。蒋还说了一段“肺腑之言”:共产党最好不搞军队,如你们专在政治上竞争,那你们就可以被接受。毛泽东则回答,完全赞成军队国家化,军队应变为国防军,只为国防服务,不为党派服务,党则全力办政治。毛泽东还告诉蒋介石,解放区的努力应该承认,应该帮助。最后,蒋介石面带悲观的神气说,这次没有解决好。毛泽东则回答,很有收获,主要是方針,确定了和平建国的路线,我们拥护。

但蒋介石日记却记载,这次谈话内容主要是围绕政治协商会议和国民大会展开,“昨夜与毛泽东谈话,彼忽提政治协商会议以缓开为宜,并称‘回延安准备召集其所谓解放区民选代表会议,再决办法,又称‘国民大会提早至明年召开亦可”。最后两人约定次日早餐再谈。

第十四次会面

1945年10月11日早上8点,毛泽东与蒋介石共进早餐后,进行了最后一次商谈。蒋介石仍在解放区问题上纠缠不休,“明告其‘解放区问题,政府决不能再有迁就”,不肯承认解放区的政权。毛泽东则告诉蒋介石,自己回延安后,周恩来、王若飞将在重庆继续进行商谈。很明显,双方的最后一次会谈依然没有达成共识,而且进行得很不愉快。

上午9点半,毛泽东在张治中等陪同下,乘车赶到九龙坡机场,陈诚代表蒋介石到机场送行。毛泽东等一行人随后飞往延安,历时43天的重庆谈判就此落下帷幕。

〔原载《文史天地》2017年第8期〕

猜你喜欢

王若飞戴季陶张治中
见证革命情谊的棉背心
国民党右派 戴季陶的“红”黑人生
戴季陶:“姐姐”的话儿记心上
戴季陶的戒酒戒指
戴季陶酗酒险送命
让思维的花朵更绚烂
5G与Wi-Fi融合组网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
基于C-RAN的5G无线接入网架构
王若飞、李培之在黑海
张治中,守候一生的包办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