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1-27李皓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身体素质武术

李皓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分层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皓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分层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得出:分层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专业素质,在运动技能指标教学效果方面影响显著,是武术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 武术 普通高校

随着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进一步调整,并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部分,也是体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学校体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往的学校体育教学中规中距,通常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种教学法在当前人才培养要求的背景下,越来越显示出其不足之处。分层教学法能够依托学校现有条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温州大学2014级武术选修课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教学实验的方式,对比分析分层教学法在武术选修课中的教学作用,以期对普通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分层教学法在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国知网等途径,搜集整理有关分层教学法的著作,分析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为论文的撰写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为对温州大学2014级武术选修课学生,共计210人,等分为两组,实验组105人,其中男生75人,女生30人;对照组105人,其中男生75人,女生30人;实验组采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法进行教学。

1.1 实验测量指标

实验前后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武术技能进行测试。身体素质测试的内容为400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专项技能测试内容为:10s正踢腿频率、10s仆步轮拍频率。实验后专项技能测试内容为10s正踢腿频率、10s仆步轮拍频率、初级长拳。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

1.2 测试方法

400m跑测试学生400m跑用时;立定跳远测试学生跳远距离;坐位体前屈测试学生体前屈距离;正踢腿测试学生十秒钟内踢腿次数;仆步轮拍测试学生10s内轮拍频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层教学法实验前测试

本文的教学实验是为对比分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效果。为确认两组学生在实验前身体素质的同质性,排除身体素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测试内容包括400m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三项内容。

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P值均大于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说明两组学生在实验前身体素质基本一致,满足对比实验的实验要求,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对比是有意义的。

参与实验的武术专业素质情况是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武术专业素质的对比是本次对比实验的主要内容,因此对于实验条件的控制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权威是必要的。武术专项素质测试内容主要包括10s正踢腿频率和10s仆步轮拍频率。

实验前两组学生武术专项素质的比对中,P值大于0.05,未到达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认为参与实验的学生在实验前武术专项素质差异不大,学生自身条件因素对实验的结果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2 分层教学法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经过8周共计16课时的实验教学,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不同幅度的变化。由于实验前已对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并且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前两组学生之间身体素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对比两组学生实验后的身体素质差异,能够直观反映出分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

在身体素质测试的三项内容中,两组学生在400米跑和立定跳远两项测试结果上,P值均大于0.05,未达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能够说明分层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对这两项身体素质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认为两种教学方法都能够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坐位体前屈的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P

值小于0.05,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而坐位体前屈主要考察学生的柔韧性,说明分层教学法对于学生柔韧性的影响明显。身体素质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本文所涉及实验周期相对较短,无法体现出身体素质的微妙变化。

2.3 实验后两组学生专项技能成绩及专业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对于武术教学来讲,学生的专项技能成绩是对教学效果较为直观的评价。由于我们在实验前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武术专项素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学生间不存在显著的身体素质和武术专项素质差异,也就是说两组学生的自身条件基本趋同,因此两组学生的初级长拳成绩和武术专业素质的对比能够直观反映出两种教学法的不同效果。

实验组学生的初级长拳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说明分层教学法对于武术教学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武术专业素质的测试中,10s正踢腿测试方面,实验组的测试结果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低于0.05,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10s仆步轮拍的测试结果中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1,达到了统计学意义的非常显著差异,说明分层教学法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更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武术专业素质,为学生的武术学习奠定更好的基础。

3 结论与建议

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分层教学法更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能够更快速的掌握武术动作。对于学生的武术专业素质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武术课堂中。 分层教学法应用于普通高校武术教学中,应考虑多方因素,如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层,使分层教学法能够发挥作用。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的能力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教师应注意到这一变化,并调整对学生的分层,使教师的教学能与学生能力的变化相适应,以提高教学效率。实验证明,分层教学法是具有实际的教学意义的,具备可行性,因此普通高校可以考虑在武术教学中引入这一教学方法,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和改良,进一步完善提高。

[1]刘文武,杜杰,胡海旭.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9):64-68.

[2]刘文武.武术教学与体育项目教学的区别[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0):98-102.

[3]王智慧,蔡宝忠.对我国近现代学校武术内容及活动变迁过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99-1401.

G841

A

2095-2813(2017)08(c)-0182-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4.182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身体素质武术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