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实战教学模式进入高校课堂的研究①
2017-11-27王永祥江红梅闻忠波
王永祥 江红梅 闻忠波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武术实战教学模式进入高校课堂的研究①
王永祥 江红梅 闻忠波
(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武术是传承民族文化,承载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云南省昆明市高校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脱离武术本质进行,故在兴趣上和健身效果等方面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甚至出现逐渐失去青少年群体的现状。通过对云南省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实验,建议将实战教学运用到高校武术教学中,推动教学效果,激发练习兴趣,同时也为同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武术 实战 高校
1 高校学生对武术的认知
认知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练习的动力,学生对武术决定了其愿意在这个项目的投入时间和精力,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高等院校学生对武术的认知途径主要是武侠小说和动作影片,所以75%的学生参加武术训练的动机就是想学会几个绝招,保护自己或者朋友家人等,以健身为目的的不足23%。而通过武术教学后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不足9%,大多数学生出现失望,觉得武术项目不适合自己、太枯燥、太难学等情绪,厌倦甚至放弃了武术的学习,形成了负面影响。期望值与满意度之间有很大的矛盾。这种状况是当前冷兵器退出战场后武术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是武术的本质和功能以及相关的技法等依然是存在的,以套路和搏斗的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
2 国内外武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武术被列入高校正式课程。但就云南省而言,学校武术教学内容主要是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及初级长拳、初级剑、简化太极拳。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武术基本动作和某一项套路,并能独立完成,力图通过武术练习使学生身心健康,最终形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但是受到学时数的限制和武术本身的博大精深,不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武术的文化精神和技击理念,从而无法满足学生习武之前对武术的渴望,反而促使了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只存在于表面的技术动作,反映在以套路代替整个中国武术上,进而认为武术不实用,全盘否认了武术的技击价值。而西方武术伴随着体育的入侵逐渐的占领者中国的武术市场,得到青少年的青睐。从跆拳道项目在我国的推广模式可以看出,该项目在推广的初期,是以文化精神、礼仪道德作为突破口的,尽管跆拳道无论在文层面或者是技术层面都无法与中国武术相比较,但是跆拳道的动作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不受年龄、场地限制,学生无论年龄大小在学习的初期都能看到成效,尽管是表层的现象,但以足以让国人倾倒。以文化道德贯穿练习的始终是跆拳道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家长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学生接受教学后在文化礼仪上的变化,这是他们所期望的。同时跆拳道基本技术以实战对抗为主,学生在简单掌握基本动作就能进行简单的对抗和实战练习,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跆拳道的对抗价值,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拼搏的勇气,提高了实战能力,真正体现了强身、健身、防身、娱乐于一体的作用,所以跆拳道成为武术爱好者的首选。
3 武术教学内容
实战教学模式是为了搏杀或者击败对手而进行的教学过程。是为了保护生命安全和家庭财产而形成的技术动作,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是就云南省高校而言,由于安全保障的原因,实战内容在教学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到,教学内容基本停留在初级长拳和太极拳上,受课时限制学生几乎都是在记忆动作,达不到熟练的程度,更说不上应用。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3.1 简单的武术动作
受课时限制,在武术课堂上,要进行多高深的武术教学是不可能的,学生更是懒得记忆,所以只需要进行基本拳法,基本腿法,以及简单组合动作学习。主要拳法包括:直拳、摆拳、勾拳。主要腿法包括:蹬腿、鞭腿、侧踹腿、正弹腿、勾踢腿、后扫腿、弹腿、勾踢腿、前冲膝。另外还需要进行传统的抓、拿、缠腕,点,戳、截等教学。技击动作基本是由简单的拳法和腿法构成,对基本动作的训练,配合以功力训练,必然加强自身的攻击力。
3.2 战术意识的培养
在实战教学中,学生在训练时的表现会在比赛过程中体现出来,战术意识支配着战术打法及外在技法特点,而比赛的复杂性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才可以掌控的。战术意识则表现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把握瞬息万变的局势,随机应变,及时准确地决定自己的打法。战术意识的培养,一定程度体现出学生的战术思维,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决定了他的战术意识水平。战术训练除了让学生掌握战术的形式、结构及特点外,还必须进行临场教学,使他们懂得每一种战术打法的具体运用并形成条件反射。其中临场应是制胜的关键,同一技术动作,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小使用会达到不同的效果,需要能根据临场情况的变化灵敏改变原定的战术,善于及时把握对方的规律,提前预判对方属于攻击型还是防守型,是速度型还是力量型,然后配以相应的战术制胜对方。
3.3 把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的训练与实战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特别是实战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功法训练。根据武术实战的特点,丰富和加强格斗训练的内容,利用简单的武术基本功动作,利用其技法特点,要求对每一个动作进行反复的实战训练,直到会灵活运用。然后根据武术的实战要求,模拟武术实战训练,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提升技术水平。
3.4 战术必须和身体素质紧密练习起来
在实战中,战术的正确性、预见性、针对性,以及战术运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都需要在实战中进行检验。通过实战不停地分析动作使用者的优点和弱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包括对方擅用的拳、腿、摔、以及组合动作等;还要看对方是防拳差还是防腿差,是防摔差还是不适应组合打法及二次进攻等,从而制定自己的战术,发挥自己的优势,限制对方的长处,打击对方的短处。实现换位思考,把自己放到实战的环境和场景中去,使用同样的技法能否取胜。同时战术训练要同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起来,很多战术是建立在身体素质之上的,反过来身体素质状况限制着战术的实施。必须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战术,从而在实战中进行运用,才能起到制胜对手的效果。
3.5 加强实战训练,培养顽强品质
武术实战在学校格斗中的应用塑造学生意志品质。在实战中难免有伤痛出现,武术实战除了有作为学校格斗训练手段的功能外, 还具有修炼学生顽强意志和果敢有为的精神作用,对于现代化的大学生而言,缺少敢于拼搏的精神,勤学苦练更是很难做到,很多的大学生怕吃苦,难坚持。因此,武术对学生的精神修炼的价值愈发凸显出来。在高校课堂进行实战教学,对培养学生顽强品质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4 结语
武术是以技击为核心的自卫防身之术,没有此核心内容,武术只是“舞术”。高校武术教学需要完善教材内容,以实战教学为主,将套路中具备很好的攻击和防守的动作提炼出来进行教学,改善目前只有单一的基本动作和套路教学的现状,着重于武术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法的练习,学以致用,减少记忆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应放在动作的攻防作用上,由简人繁、由易到难的让学生学习掌握攻防技击动作。强化技法在实战中的运用,从而使武术技法在高校得到普及和推广,从武术本质去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武术练习,为终身武术做铺垫。
[1]刘宏伟.武术、空手道、跆拳道内容及形式的比较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5):120-122.
[2]杨莹莹.从文化传承与实战技能的培养探讨武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6,37(2):89-92.
G807
A
2095-2813(2017)08(b)-017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3.178
云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课题(编号:2005Y212)。
王永祥(1976,10—),汉,云南镇雄人,体育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江红梅(1970,2—),汉,云南文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