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打和西方拳击文化的比较
2017-11-27李博袆牛众
李博袆 牛众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中国散打和西方拳击文化的比较
李博袆 牛众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体育运动是一种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中国散打和西方拳击都属于体育运动的范畴。中国散打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应用,广泛吸收了海内外同类项目地一些优点,且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有深厚的文化理念。虽然属于体育运动的范畴但是其散打文化已经超出了一般的体育概念,讲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内外合一。西方的拳击文化侧重于人体的外在表现,在西方的拳击运动中更主张主动进攻、征服对手、战胜对手,以最直接的力量来取胜也突出了西方文化的好斗性的文化特点,通过肢体运动和肌肉的线条展现出拳击的魅力。中国散打文化和西方拳击文化在精神文化层面,物质制度文化层面和行为制度文化层面都有明显的差异,中国散打文化走的是民族化的道路,这也是中国三大走向国际化的关键。
散打 拳击 体育文化 民族化
体育运动是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活动,随着长期的发展体育运动产生了体育文化,中国散打也有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成为了一种有形的、外显的、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象征,中国的散打运动可分为精神文化层面、物质制度文化层面和行为制度文化层面三个层次,西方的拳击文化也是一项古老的运动,但是偏重于视觉和身体的直接冲击给人们以刺激的感受。
1 散打与拳击的起源
散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于春秋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散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散打从古代发展到现在,现代散打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1979年以后,国家体委本着积极、稳妥的方针对散打进行了有计划、有组织的散打比赛试点,使中国的散打由民间的强身健体、娱乐活动正式成为了一项竞技体育活动。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各个散打门派之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继承优秀的中国武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训练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散打技术,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散打门派越来越少,由多种散打模式发展为中国式散打,以至成为了亚洲锦标赛、世界锦标赛以及全运会上的正式比赛项目,展现了中国散打运动,中国散打文化也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散打爱好者。
拳击也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拳击作为一项较量输赢的比赛。当时的比赛没有成文的规则,也没有重量级的划分,更没有时间限制,直至一方失去比赛能力为止,用最直接的方法取得自己的荣誉和自己想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直到1732年依据打斗的规则制订了最早的拳击比赛规则从而奠定了现在拳击运动的基础。
2 中国散打与西方拳击文化基础的不同
中国散打在东方大陆得以发展,东方文化更注重的是内在、整体、宏观、共性的东西,但是也有一定的封闭性,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性,导致了现在的中国散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体育运动。中国散打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构成了散打在动态中求稳求整的一方面,更有中国五行、阴阳的文化影响,中国散打形成了稳中求动、求分的一面。中国散打并非是争雄斗狠的体育运动,而是形成了以德为先,与习文一路,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追求。
拳击运动是在西方文化的滋养之中成长起来的,而西方文化注重的是外在和视觉上的比较个性和开放的东西。西方文化还有比较注重对抗和荣誉,在这样的文化之中补短升长的拳击文化使拳击运动形成了主动进攻型、强者胜利的形式。西方文化的主流是把自然看作人的对立物征服自然是西方文化所崇尚的,对拳击运动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人类体内的潜能,重视身体部位的协调与强壮,缔造认了身体完美的身姿和强健的体态,已达到人类身心全面的发展。
3 中国散打和西方拳击民族特点
最直观的则是中国散打服装、装备与西方拳击的巨大差异,中国散打服饰相对简单,而拳击运动则对服装、装备要求有特别的要求,比如护头、护裆等装备在正式比赛之中是必不可少的。
散打是中国传统民族体育运动和武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特定的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项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散打精妙在它的招式的“散”,没有固定的招式和逻辑思维,具有非常强大的灵活性,不拘泥于一招一式能够根据对手的姿势来反应采取行动制服对手,而这也是中国武术所谓的最高境界就是拜托招式的束缚,追求武术学问的最高境界以无招胜有招。且中国散打在技术方面侧重的是防卫,从侧面展现出了中国文化的爱好和平、反对侵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特性。从联系方法上看中国散打主张内外兼修,并且人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成为攻击对手的工具。中国的传统武术思想是强身健体,侠义为怀,所以中国散打比赛都表现的不是过分的好斗,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情怀,展现了中国友好的传统文化思想。
西方拳击的内在核心是要战胜对手,它的直接目的就是取胜,追求惊险性和刺激性给人类以感官上的直接刺激。有拳击的地方都弥漫着强大的崇拜和竞争的味道,这也是因为西方民族一直追求的是崇尚人的个性自由,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人实现。在西方的拳击运动中更主张主动进攻、征服对手、战胜对手,以最直接的力量来取胜也突出了西方文化的好斗性的文化特点。在拳击运动中的胜利是拳击运动者个人价值的展现,以此来证明拳击运动者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取得自己想要的荣誉和物质享受。
4 中国散打与西方拳击行为制度文化的比较
散打主要是运用中国的传统武术,灵活多变的招式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技术性的运动,而拳击运动则是一项两人对抗性的项目,在比赛中技术的好坏占一方面,力量的对决也是取胜的关键,拳手能够有效准确而且有力度的打击到对手的有效部位而且保证自己不被击中是拳击运动的关键。
目前,在中国散打上多以腿法和摔法为优先技能,因为这两项技能在真正的散打比赛上有他独特的优势。相对肘法、膝法,腿法更能远距离发动招式使得自己在散打比赛中尽快的占据优势而近距离的作战摔法又能比肘法、膝法更加实用的制服对手。相比西方的拳击比赛中国的散打比赛追求的是技术性的得分取胜,而西方拳击比赛则讲究的是力量和技术的取胜,技能方式比较单一追求的是刺激的感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体育运动从侧面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搏击文化的中国特色,也展现出了西方文化的民族特性。
从现代强身健体的角度来看,经常进行散打练习和拳击比赛都能提高人们的力量和耐力的身体素质,中国的散打运动能够更好的锻炼人的平衡能力、提高呼吸循环系统的功能、以及人们的灵活性。散打在成为一项技术性的运动的同时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体育运动的概念,注重整体的协调和姿势的协调,自然统一的文化特征展现了其优于其他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的特色与现在社会中生态意义上的健康意识想契合,这也是中国散打一直流行的内在原因,西方拳击则直接锻炼了人们强健的体魄,给人们以优美的身姿和强大的肌肉,特别是人们的上肢和躯干,能够让人们看上去精神焕发拥有强壮的身体,但是其适宜锻炼的年限相对短暂,作为强身健体的技能中国散打运动和西方的拳击运动都有其自己独特的优点。
[1]张文天,刘明亮.中国散打与西方拳击的体育文化比较[J].国际安全研究,2007(1):25-28.
[2]马广卫.散打运动与拳击运动的发展和推广传播的比较[J].当代体育科技,2013,3(25):143-144.
[3]张立燕.中华武术与西方拳击差异的文化学探源[J].搏击(武术科学),2011,8(7):29-30.
G852
A
2095-2813(2017)05(c)-021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