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研究①

2017-11-27胡建忠陈凌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0期
关键词:民俗湖南民间

胡建忠 陈凌

(1. 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2.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研究①

胡建忠1陈凌2*

(1. 衡阳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2.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部分民俗体育活动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众多,在湖南乡村流传着民俗体育活动,近年来,在民俗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下降的情况下,许多民间体育逐渐消失。本文运用历史学、民俗学、体育社会学等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乡村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

民俗体育 乡村 传承 可持续发展

民俗体育是民间历史文化遗产的结果,它与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联系;民俗体育是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习俗和心理等形式,它是现代体竞技体育的原型与胚胎,又是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基础和补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民俗体育也正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逐渐具有多重社会功能和历史价值。在中国,民俗体育的内容很多,如舞龙、舞狮、放风筝、赛龙舟、传统武术、扭秧歌、踩高跷等,它们有的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来看,舞龙、赛龙舟,可以理解为对龙图腾的崇拜;从迷信的角度来看,傩舞则是敬畏鬼神的迷信活动;游艺民族也有许多独特的体育活动,如打陀螺、击石球、打漂漂、扔石头、打鸡毛球、舞花棍、跳皮筋、拍纸片、老鹰抓小鸡、甩飞盘、蹦蹦球等等。因此,民俗体育的内容包含非常广泛,从人类社会的生产到生活,从物质到精神,从心理到口头到行为,一切形成的习俗习惯,世代相传的体育赛事,都在其中。湖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湖南文化是多元的民族文化,除汉族外,还生活着回族、壮族、瑶族、苗族、维吾尔族、侗族、土家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湖南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悠久,体育内容丰富多彩。湖南农村民间体育在广大群众中的传承,坚持在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健身和休闲技能、竞技表演、娱乐、观赏、冒险及民间音乐和舞蹈混合特征的集体模式化,体育活动的生活化。因此,在湖南乡村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既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又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还继承和发展了边远地区的民俗体育和民俗文化。

1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发展概况

1.1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概况

湖南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其他5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各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在频繁交流下形成了湖南文化。地理环境对湖南文化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湖南北部是洞庭湖,湖南中部大部分是丘陵地带,有密集的河网,有一湖四水,即湘江、沅江、澧水、资江、四水流入洞庭湖。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在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农耕文化,这种文化使他们凝结成了简单的风俗习惯,成就了独特的民族性格。在复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湖南乡村民俗体育。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在劳动和战斗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多彩,健康,深受群众喜爱,而且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体育。其中各少数民族独有的就有很多,通过体育部的收集和整理,各民族共有14个项目。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各名族24个特殊项目。

1.2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的类别

目前,乡村民俗体育的分类没有统一的原则和标准。一些根据项目分工的起源,一些根据地理区划,一些根据体育的不同特点,形成一定的功能划分,其中部分按综合体育形式进行分类。本文根据乡村民俗体育的功能特点,将其分为健身类民俗体育、竞技类民俗体育、游戏和娱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体育、其他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详细分类情况见表1。

今天,部分农村民俗体育在人们生活演进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形态,各项目逐渐相互融合,为全民健身服务。如源于农田的种植活动和农业生产的秧歌舞蹈,成为表现形式和现代休闲娱乐的项目,放风筝和腰鼓的运动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日期。

1.3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的特性

1.3.1 民族性和地域性相结合

民俗体育在其形成过程中都会受到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在湖南,各民族和地区都有特定的风俗习惯,而经过长期的分散居住,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形成了特定的历史文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体育特色。区域性是农村民俗体育,在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它主要受经济、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湖南民族众多,地理位置特殊,许多体育活动是独特的国家,如岳阳,益阳地区位于洞庭湖边缘,具有赛龙舟的有利条件,湘西苗族的上刀山,土家摆手舞,茅古斯都是所独有的。不同的地区民俗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尤其是湘西等地,其民俗体育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但由于封闭的地理环境,人们更加可以感受到它的神秘和美妙。民俗体育起源于民间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俗体育的地域特征往往受不同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体育心理。高马运动,这项运动在两个地区开展(湘西苗族和土家族混合居住的地方),在组织和裁判中是相同的,但在技术上,他们是不同的。这说明湖南农村民俗体育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融合。

1.3.2 传承性与变异性

传承是民俗体育发展中的一个规律性特征,它是时间和空间的延续和扩散。由于地区间人们存在共同的价值体系,而在湖南地区农村民间体育主要来源于民族战争和狩猎活动,或以崇拜、或农耕、宗教、民间婚姻等民俗体育活动,如土家族高脚马、摆手舞、抢贡鸡等。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原始传承。现代体育项目,如弓、箭、矛、板球、船舶等设备本身是在劳动工具和武器的发展演变过来,在原始中渗透了西方体育的属性,显示了依赖人的发展趋势。而变异性是指民俗体育运动在传承过程中自发的、渐进的变化。民俗体育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空间的传播,民俗体育从内容到形式围绕着自身发展规律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湖南乡村民间体育逐渐融合知识与技能、生活和体育锻炼,从单一功能走向多方面,实现了体育与生产劳动的融合。如船、箭等,本身就是发展劳动的工具和狩猎武器,如跑步、跳跃、投掷等,本身就是生产和军事技能。土家族摆手舞,则在去除了封建迷信仪式后而被继续传承发扬。

1.3.3 娱乐性与观赏性相融合

乡村民俗体育在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特点是没有娱乐第一,民间体育主要来自军事或劳动或宗教或其他的意义,它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有具体体现,人们在民间体育活动中,享受自由、运动、生活的乐趣,在生活中坚定信心。在湖南地区,乡村民俗体育主要是表演娱乐项目,具有娱乐、健身功能。在业余时间,通过参加各种活动,祝贺新婚、庆祝丰收、休闲娱乐、庆祝节日等,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和身体健康。如踢毽子,捉迷藏,跳房子和放风筝是娱乐性的民间体育,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和游戏。现在湖南民俗体育的发展,逐渐成为湖南人自身重要的活动,增强了群体凝聚力和社会活力,与人们之间情感的沟通,这与它的娱乐观赏性密不可分。

1.3.4 文体交融性

湖南民俗体育风格融合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吸收上。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和地方民俗体育文化在交流中经常出现“抵抗”和“同化”和“培养”许多不同的情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现代体育文化的影响,湖南民俗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涵化”现象,两种相同或相似的民俗体育文化及其组合自然的双向交流的结果。湖南乡村民俗体育融入博大精深的神农文化、楚文化、秦、汉、三国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加上混合分散聚居的生活模式,促进了各民族体育文化的融合,然后又表现出不同形式的民俗体育文化,最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湖南民俗体育文化得到不断发展。

2 影响湖南乡村民俗体育发展的因素

2.1 民俗体育的区域性、宗教性制约其广泛推广

民俗体育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创造的一种健身、娱乐、休闲的形式,是在一定的空间中继承和发展的。地域性是民俗体育的主要特征之一。俗话说,“十礼异风,百礼异俗”,这是民俗体育的地域特色很好的解释。湖南居住的民族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在某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区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俗体育文化。岳阳位于洞庭湖。它有丰富的水资源,在这里每年端午节都举行划龙舟比赛。湖南南部是山地丘陵。舞龙已成为这边的一项常规活动。由于许多民间体育活动都有地域限制,甚至有些民间体育活动是宗教性的,农村地区很难普及这些项目。这些民俗体育形式源于原始生产,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并以宗教或民俗特有的方式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民间特定意义的体育活动。部分民俗与宗教有关,甚至有的民俗本身就是从宗教仪式活动中演变而来的。长期以来,在这种宗教仪式的束缚下,许多民间运动表现出巫术和迷信,这种神秘的宗教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不被政府接受甚至压制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也应把解决民俗体育中的宗教思想桎梏作为发展民俗体育的首要任务。

2.2 民俗体育的边缘化处境

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民俗体育受到体育全球化的影响和分化,表现为民俗体育与西方竞技体育的对抗、碰撞和交流中。西方体育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尚、娱乐,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性,民俗体育只能被动地退出本土的主流发展地位。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在向全世界蔓延,奥林匹克运动作为西方最突出的一个“精神产品”,在世界人民的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传播,逐步成为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坐标。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主流的趋势已经基本被西方竞技体育确立。在我省农村体育发展中,西方竞技体育主要是篮球运动。今天,强大奥林匹克文化,让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迫使乡间体育文化走向边缘甚至毁灭。

2.3 民俗体育传承断层

传承人在继承民俗体育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民间体育因为没有合适的传承人,就此消失。大多数民俗体育行为属于民俗范畴,继承是老一代以“言传身教”形式传承给下一代为主要方式,如父传子继承。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居民,特别是年轻人,在城市中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民俗体育传承模式发生了变化,某些断层也就出现在了民俗体育遗产中。年轻人接受了城市文化和城市中西方文化的新文化。他们回到老家后,把这些新文化带了回来,当地民俗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到了威胁。在调查走访中发现,我们以前常玩的民间体育游戏,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不再玩了,而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见,在现代城市文化的侵蚀和吸引下,他们对民俗体育学习的兴趣已经完全丧失了。并非只有小孩,大多数人都对这些老艺术家都不再感到任何兴趣,这使得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主传动的老龄化趋势。

3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民俗体育宣传,开展民俗体育活动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要得到合理的利用和长期的保护,最终还需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因此,在湖南乡村,加强民间体育活动的宣传和普及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可以利用书籍、媒体、体育社团、体育文化机构和其他有利的平台,为乡村的村民甚至在湖南农村的宣传,向全社会表明,加强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乡村居民的民俗体育意识,实现民俗体育的魅力,提高民俗体育活动的参与度。此外,民俗体育文化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成功宣传与教育,让年轻的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各地的民俗体育文化的魅力和参与工作的价值,因为它可以提高民间体育无形的保护他们的自我意识,保证不出现由于缺乏民间体育的认识而不爱运动的现象。无形中提高了人们对民俗体育的认识,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民俗体育活动的和谐发展。

3.2 结合健康第一思想,推广民俗体育课程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纲要》中明确提出"吸取世界优秀体育成果与继续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相结合"。可见,在湖南开展乡土体育教育,保护和发展农村民间体育是可行的。民族民俗体育课程的推广,第一,要合理利用学校的作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民俗体育人才,把民俗体育并在教学计划中,提高学生对民俗体育文化和民间体育活动的选择性,部分民俗体育活动对场地和设备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开展起来也非常有趣,能够加深民俗体育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对民间体育活动技术水平也将有所提高高。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材料的编写,提高活动、活动规则、技术、组织和工作水平,保证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课程的开展,能解决学校体育器材如学校的不足,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第二,结合“健康第一”的思想,将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到湖南农村民俗体育活动中来。你可以选择健身价值高,趣味性强,有地方特色,易于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如苗鼓摆手舞、武术、踩高脚等,投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在这方面,湖南乡村全民健身的内容也变得更有地方特色。当然,政府还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一些民间文艺活动,使湖南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公众的进一步认可。

3.3 挖掘民俗体育资源,保护民俗艺人传承

湖南乡村民俗体育资源十分丰富,但当务之急是如何有效地保护这些资源,我们必须确定哪些是紧急的,哪些是不能拖延的。我们应该先对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再来深入挖掘和保护。必须了解民俗体育的现状,项目的主要分布区,如何存在,有什么特点,和科学的使用保护方法,如使用文字,图片,视频和这些数据存档和存储资源等都是永久保存的。再者对湖南乡村民俗体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分类和保护。第一步,了解保护对象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对于已经陷入衰退的民俗体育,我们需要增加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能力然后再加强保护;濒临灭绝,需要救援、保护;已经消失了,查阅相关记录,收集民间故事和老遗产档案整理,记录存档;依然存在,但很少,则需加强对老传承艺人的保护和尽快培育新遗产传承人,以确保资源的连续性和保护。然后就是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分层,在分层中,根据其价值和代表性进行分层,分为国家、省、区三个层次。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活动的科学分类和分层是保护湖南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挖掘出的民俗体育资源更有价值。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需要提高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传承民俗体育的艺术家应该是首选的特殊经济利益的一类人,提高他们的技能,并鼓励招收新的弟子,让后代广泛的传播这一民俗体育文化。另外,以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活动为内容,培养、提高当地的社会指导员和导游的爱心和文化素质、专业和指导能力,帮助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促进湖南民间体育的繁荣与发展。

3.4 举办民俗体育比赛,提高村民参与意识

为了做好湖南乡村民俗体育的整理、挖掘与保护,巧妙的利用人们对健身,娱乐的选择增强这个平台,湖南民俗体育活动丰富的审美观,传授学习、执行和在自由时间支配上,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对部分民俗体育的生活普及,刺激更多的村民接触这些民间体育活动。同时,村委会、村文化体育部门牵头,考虑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游戏控股湖南农村演出等方式,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活动为主,提高农村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竞争和交流,吸引附近村民和社会关注,促进村民参与互动交流。通过苗鼓、舞龙、舞狮、高脚等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加民俗体育活动,也可以合理的添加一些新的艺术创新,以保持原有的文化氛围,以满足现代人需求,给民俗体育更好传承的平台,一些运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水平,玩家获胜可获得奖励和支持,建立相应的活动组织和执行机制,充分利用湖南农村民间体育市场,最终实现高人气效果。

3.5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配套法制建设

立法保护不仅可以在一个全面的制度中发挥作用,而且可以规范政府、社会和公民的行为。中国应该制定长远的规划,将民俗体育文化纳入法制轨道、保护与管理机制、确立责任主体和完善与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法律,保护民俗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要依靠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但政府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政府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虽然从2003日起,“中国民俗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成立,确立政府的“领导地位”促进了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这些法律法规已经颁布了很长时间,没有依据现在湖南农村民俗体育的实际情况。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是湖南乡村居民智慧与文明相结合的精髓,它是湖南乡村各民族感情的纽带。这个大项目是民间体育和民间爱好者团队的一部分,与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给予必要的经济支持的同时,在活动组织和指导工作发挥应有作用。此外,政府与民间体育活动部的协调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3.6 挖掘民俗体育资源,发展民俗印象体育旅游品牌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众多的乡村民俗体育和文化功能适当地转化为经济功能,是继承和发展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体育唱戏,旅游搭台",将体育活动情节话、故事化让游客融入到故事中切实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人文情怀,实现体育与人的对话,让游客知道这种文化的由来及后来的变化,并在不经意间被这种体育文化所感染,同时还能体验到当时这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情景,让游客终生难忘。为了发挥更好的宣传效果,“魅力”的运用给湖南乡村地区的自然景观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为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顺利展示提供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看到,湖南民俗体育文化的主导作用是传承与发展其文化价值,因此,我们在其职能的转变中,必须把握好其经济价值发展的度,避免反效果,危害到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甚至导致其死亡。所以,我们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要忘记回报的文化标准,并将突出民俗体育文化价值决策的前提下,让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得到科学的发展,也为了消除了欺诈的同时,防止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文化在一定的规律下进化与发展,即继承与发展。因此,尊重和了解具有不同特征的民间文化和体育运动是湖南乡村民俗体育发展的前提,不同特色的体育,在扬弃和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湖南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向人民展示其独特的价值,审美标准和生活的智慧,这符合当前的新湖南民俗体育文化的时代需求,努力打造湖乡民俗体育文化品牌,让其在社会的发展中闪耀。

[1]盛昌繁,潘华.我国民俗体育的特征及其开发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4-118.

[2]涂传飞.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概念再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27-33.

[3]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133-139.

[4]胡娟.我国民俗体育的流变——以龙舟竞渡为例[J].体育科学,2008(4):84-96.

[5]白晋湘.湖湘体育文化的形成及历史嬗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4):1-6.

[6]刘卫华,张继生.试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俗体育的起源及其发展对策[J].四川体育科学,2011(3):32-35.

[7]张宇.赣湘边区民俗体育状况研究[A].宜春社会科学,2013:3.

[8]李丽颖,陈庚仁.湘乡方言词语中的民俗体育文化[J].语文建设,2013(9):78-79.

[9]涂传飞,陈志丹,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24-31,51.

[10]熊少波,曹小芬,周平.湖湘祭祀与湖南传统节庆体育关系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2):56-59.

G80-05

A

2095-2813(2017)10(c)-0165-05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0.165

2014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YBA057);2015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资助项目。

胡建忠(1967—),男,汉族,四川南充人,教授,研究方向:民俗体育研究。

陈凌(1993—),男,汉族,湖南湘潭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E-mail:869203703@qq.com。

猜你喜欢

民俗湖南民间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漫画民俗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