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理念下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探析
2017-11-27杜成林董薇李莹
杜成林 董薇 李莹
(东北大学 辽宁沈阳 110819)
素质拓展理念下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探析
杜成林 董薇 李莹
(东北大学 辽宁沈阳 110819)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拓展训练对高校体育教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作为新型体验式教育模式下的素质拓展训练,一方面对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类现代社会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本文就素质拓展、相关概念、特点等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同时对大学体育教学的不足及体育学习兴趣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说明素质拓展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以及我国素质拓展课程在体育教育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素质拓展理念下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
素质拓展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 体育学习兴趣
1 相关概念的分析
素质拓展,又称拓展训练、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20世纪末,主要应用于企业培训与成长的需求的拓展训练在我国迅速发展。拓展理念作为当今比较流行的,有创新性的,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和思维的新型理念,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挑战性、趣味性、创新性的活动,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的活动方式[1]。
2 素质拓展训练特点作用
素质拓展是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精心设置一系列的新颖、刺激好玩的场景,让学生主动学习,融入体会其中的乐趣。因其“体能消耗适中,心理挑战较大,团队熔炼为主”[2]的学习特点,以及可以使参与者不断地挑战自我,磨练意志,完善自身素质的同时懂得关心他人,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优势,作为增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的体育课程被应用为体育教学新模式。
3 从兴趣的角度出发,对比素质拓展与我国传统体育教学的差别,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素质拓展训练与普通体育教学的主要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训练目标上来看,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以克服心理障碍,挑战自我、熔炼团队为基本目标,而普通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进身体健康为基本目标;在教学理念和态度上,素质拓展训练注重观念态度,普通体育教学注重知识技能;在训练重点上,素质拓展训练强调多向发展,做中学,而普通体育教学更多的是单向的阐述,强调学习的结果;从整体的训练效果看,素质拓展训练针对态度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团队质量的效果非常明显,而普通体育教学,更多针对技能,针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团队满意度较低。
我们熟知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真正内涵在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而不是强制性的、被迫无奈的去接受。兴趣本应该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然而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以自身为核心单向的对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等知识的灌输,使教学内容变得生涩,由于太过注重基本动作的练习,教学内容偏于狭窄,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使原本充满魅力的体育不能在学校这个教育平台上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不利于学生培养兴趣以及终身体育的意识。
素质拓展在运用的体验的方式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体验来发现自己平时顾及不到的问题与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下运用的教学比赛以及游戏形式有着极大的相似性,然而在学习角色、学习重点、学习形式、学习主体、学习环境、学习形式、学习流程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素质拓展体验式学习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传统学习通过对比各有利弊,但我们可以把体验式学习作为传统体育教育教学的有利和必要的补充,改革旧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全面素质的同时,实践中增加其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更需要抗压能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提前体验。
4 我国素质拓展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没有正确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
所谓第一课堂主要是指课堂教学,针对体育课堂而言,第一课堂及体育课上,在规定的教学实践里进行的体育课堂活动,而第二课堂是相对与第一课堂而言的,这种第二课堂,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在实践中,高校仅仅把素质拓展当成学生“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辅助,没有正确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关系,没有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4.2 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顶层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制度仍需完善
高校尚未能依据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从全局视角统筹考虑大学生素质拓展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各种层次、各类要素进行设计,导致在素质拓展的推进过程中,相关制度不够完善,课程设计不够科学,缺乏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甚至出现与学校其他管理制度相冲突的情况,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5 素质拓展理念下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的路径
5.1 积极挖掘与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相融合的素质拓展项目,制定出与体育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进易于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教学模式由“单向”向“多向”发展,以学生兴趣为最根本出发点,先让学生积极体验项目,以中低空低风险项目为主,充分利用素质拓展训练一些项目的优势,项目体验后设计问卷,了解学生最基本情况,生理心理需求,对项目的喜爱程度,再根据学校拓展基地器材情况和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拓展训练项目的特点来设置体育课程授课内容,制定出新的课程标准、计划和教材。
5.2 整体教学形式、教学管理模式、教学评价的变化
在课程形式上的变化主要是在体育教学中进一步开展良性“竞争”机制,学生通过团队间的比拼,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有压力才有动力,增加了团队内在的学习动力,注重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觉的过程。
从学习成绩最后的评定方式来看,不单单注重技能上的考核、身体素质的考核和学生出勤状况,还有每节课教师通过记录学生自我考评和整个团队的考评,这种评价机制可以充分让学生了解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团队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为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5.3 加强师资培训,资源合理配置
教师的组织、引导和调控能力在体育课程中其关键性作用,教师在整个体育课的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和启发学生如何去思考,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体育教师不是专业的拓展训练师,为了保证拓展训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体育教师需要到专业拓展培训机构培训,拿到体验式中级或高级的培训导师证书,并考核对其课堂把控能力,是否可以多方位、多元化,多角度的有效利用素质拓展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可以有选择性的与周边临近的院校进行合作,在原有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此外,拓展训练基地是高校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开展的基础,可以加强对外的宣传,推广素质拓展的项目,争取社会上一系列的资金支持,有了经济的铺垫,更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拥有强大的动力[4]。
6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素质拓展的理念引入到整个高校体育课中,无疑为体育课整个课堂提供了新的思路,但仅仅在素质拓展的理念下去研究体育教学中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路径,我们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做的还不够,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改变,在改变中成长,才是整个体育课程新思路的变化。
[1]马凯.西安体育学院篮球教学中的拓展训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
[2]王鹏宇.北方高校开展冬季户外拓展运动的可行性研究[J].冰雪运动,2010(6):64-67.
[3]李薇,肖丽哲.拓展训练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90-92.
[4]勾凤云.素质拓展训练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探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1-82.
G807
A
2095-2813(2017)10(c)-000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