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特征及方法综合探究
2017-11-27甄洁
甄 洁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特征及方法综合探究
甄 洁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1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概述
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运动生物力学的实际应用,运动生物力学对体育、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各种活动产生的影响早就存在。显而易见,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生理学、体育学、力学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使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的研究更加全面化和复杂化,研究运动生物力学也要求研究者具有较为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充分研究、解析运动生物力学的基础上,全面、合理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各项研究成果,将其应用在与之相关的各学科教学、研究工作中,将会大大提升相关工作的研究效率,从而提高研究水平。因此,运动生物力学是 一门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学科,值得每个人研究和学习。
运动生物力学的应用主要在体育教学、运动等方面,体育又分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大众体育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提高练习者的身体素质,预防人体疾病,增强锻炼者身体免疫力,预防人体器官的运动损伤,减少“职业病”的出现等。运动生物力学应用于大众体育学科后,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促进了全民精、气、神的提高和改善。调查发现,近年来,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在大众体育方面发挥了运动生物力学的优势,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因此,如何更好地将运动生物力学应用于大众体育将是日后我国相关部门专家和学者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竞技体育方面,随着体育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知名度的提高和发展,体育越来越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为了更加专业、有效地训练竞技体育运动员、保护运动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等,有必要将全面、科学、合理、实用的运动生物力学加入进来。实践也证明,举重、体操、乒乓球、射击、游泳以及田径等运动,我国已经取得了骄傲的成绩,而这些都离不开广大科研工作者对运动生物力学与竞技体育学的研究。
2 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及基本特征
2.1 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
一般而言,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实验两种类型。理论研究方法是在透彻理解运动生物力学相关概念之后,运用各种已得的实验参数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最后获得理论结果,成为一般性的运动生物力学规律;实验型的研究方法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现代化实验技术,研究和测定生物的运动,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准确的数字、数据等。运动生物力学使这两种研究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只有两者充分结合,实验的结果才更加科学和精确,对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才更有意义,在日后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才能更加有效果。
2.2 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特征
2.2.1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是由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数据的收集、采纳与整理都是准确、迅速和精确的。此外,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提高了学科研究的时效性,保证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以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运用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高速生物运动摄像技术为例,高速摄像技术可以迅速捕捉生物运动时的某一局部动作,使运动趋于静止,方便研究人员的细致观察;画面捕捉到后再利用图像采集器、数据缝隙软件、PS技术等给予图像以还原,甚至描绘生物的运动轨迹,预期生物的运动结果,计算生物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等,进而可以分析影响生物运动各环节的因素,找出根源,解决问题。由此可知,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保证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实用性。
2.2.2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实用性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实用性是非常显著的,因此运动生物力学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成果较为准确,可以作为衡量一些数据、结论等的标准,以判断该实验的成功与否等;(2)无论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采用哪种方法,其普遍的特点是周期短,即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能够快速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对于当前网络传播速度快、时代变迁迅速、各项技术飞速进步的情况是十分必要的;(3)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实用性还表现在研
究的可行性强方面。运动生物力学这个概念提出以前,即20世纪中叶以前,即使已经有了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但是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科学技术手段低等原因,世界各地的科学技术、学术研究等并不能够有长足进步,而到了20世纪后期,网络技术出现后,一些新型的发明、新型的研究技术等也被创新出来,这给予了研究运动生物力学以支持,因此增加了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的可行性。这一点与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的科学性是分不开的,同时也证明了这一学科研究的实用性。
2.2.3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唯物性 现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的方法除了以上两种特征外,还具有唯物性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1)运动生物力学的一切结论和规律将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得来,这就避免了研究、实验人员的主观臆断以及实验结果的唯心;(2)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方法的核心是对辩证思维的运用,即一切实验结果都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允许提出质疑,这种辩证思维以生物学以及经典力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提高了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的科学性,也保障了现代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的唯物性。
3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
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研究人体运动力学行为的课程,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内容与任务自然与其性质、作用和功能分不开。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内容包括在各种条件下人体运动的原因、行为特征以及与这些行为相关联的一切动作体系。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将研究内容分析透彻,发现问题,在科学、合理、实用的方法和策略之下解决问题。此外,使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更加畅快、迅速、安全、高效地进行一系列力学动作也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需要完成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学科研究方法一般更注重对指导理念、演绎、思辨等的研究,忽略了实验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和研究方法很容易造成研究成果脱离实际。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充分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的定量化技能,以改正这种研究中的不足。建议相关人员进行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时,在明确研究内容与任务的基础上注意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并注意培养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处理好科学实验与辩证思维分析的关系,注重研究方法的实用、可靠性,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地完成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
4 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4.1 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的现存困境
(1)与国外发达国家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相比,我国的学科研究落后在一些基本的问题上,而这些基本问题正是使我国学科研究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因。例如,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设备、研究指导理念、研究方法和手段落后等。(2)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它的主要研究人群和中坚力量应该是广大高校的学生和教师,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大学还存在不重视运动生物力学课程的开展等现象,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运动力学研究的长足发展。(3)我国的运动力学学科研究成果在指导运动实践方面还有所欠缺。例如,在实际的运动技能练习与控制过程中,人体通过肌肉收缩控制和对抗外力,使整个机体保持平衡,进而完成有效的指定动作。这就需要对人体局部的肌肉力和肌肉力矩等进行准确地测量。然而,测量单一的肌肉是不可能准确预测整体的,因此在应用运动力学学科的研究结果时,要结合相应的实际情况,将理论计算的结果作为实际实验测量值的参考或者边界约束条件,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得出实际结果,才能更加安全、高效、合理地进行实验。
4.2 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的发展途径
目前,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存在的问题有:研究开展的时间短、经验不足;研究的条件和基础设施不完备;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内容不够丰富;研究的手段和方法不够新颖;研究结果指导实践的实用性不强;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规律相对薄弱且极易达到瓶颈而不能突破。
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我国未来的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加强运动生物力学相关学科教育的改革,特别是在广大高校,使课程改革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为我国的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提供后备人才。(2)促进与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因为这些学科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研究的原理与应用是相互配合的,一门学科研究结果的正确、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工作进行的成功与否。例如,运动生物力学对人体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等的测量、研究,需要用到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临床骨科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实现了一系列学科研究的共同进步,才能真正实现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成功,存在任何一块短板都是不行的。(3)借助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对运动生物力学进行研究,包括吸取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理论、加大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面的资金与人才投入。此外,借助优化的数学测量方法、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也能大大提高运动生物力学学科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 1 ]罗建新.论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
[ 2 ]李建设,潘慧炬,过东升,吴忠贯.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J ].体育科学,1997(6).
[ 3 ]赵焕彬,王海涛.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5).
[ 4 ]郭艳玲.中国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J ].体育科学研究,2008(2).
[ 5 ]王向东,刘学贞,苑廷刚,卢德明.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中国体育科技,2003(2).
G804.6
A
1674-151X(2017)12-050-02
投稿日期:2017-10-15
甄洁(1973~),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