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意义与发展原则研究①

2017-11-27梁懿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7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体育评价

梁懿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意义与发展原则研究①

梁懿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苏州 215021)

近年来,高等教育加快了教学改革步伐,高等教学体育训练创新是高等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认为:在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通过引入科学严谨的管理方式、建立完备的评价体系、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才能保证高等院校体育训练的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高等教学体育训练的教学质量,有效促进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发展。

高校体育训练 创新意义 发展原则

高校体育训练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训练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素质,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训练所承当的责任之大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广泛共识。在当前的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众多,很多大学生在家里可以说一直都是娇生惯养,一旦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压力时,无法排解,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在高校体育训练中,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引入科学的教学方法,制定特殊化、贴心话的教案开展,对体育训练进行创新,对提升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水平,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

1 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意义

高等教育体育训练的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体育训练是高等教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一样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体育训练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标准和体系,其相关的教学方案也已经发展的比较全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扩大,体育训练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体育训练需要进行变革和创新,只有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紧跟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主动适应教学改革,才能将体育训练的作用持久的发挥出来,服务广大师生,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体育训练虽然有较全面的体系,但是在实际的系统训练中由于人的个体差异以及特殊情况的发生,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体育训练的质量,无法充分调动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通过创新训练方式,对训练方式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能让高校体育训练适应新的情况,新问题,解决体育训练的瓶颈,提升体育训练的教学质量。在进行高校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重新的训练元素,形成大学生体育训练的兴趣点,加大趣味体育运动作用,以提升体育训练的质量。

2 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原则

体育训练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体育创新需要把握住一定的原则进行创新,而不是漫无目的开展创新,创新的目的是突破体育训练瓶颈,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对体育训练的质量是否有提升,对提升大学生的体育身心素质是否有提升。体育训练的创新要在坚守以下几条原则上进行。

(1)在高等教学的体育创新中需要牢牢把握体育运行的规律,对教育教学的各个项目的训练内容和教学难点深刻掌握,只有摸清了体育项目的训练规约和难点才能有目的的开展体育创新。

(2)在高等教育的创新中要把握人这个主体,任何运动都是以具体的人进行的工作,而不是孤立的,必须与人进行结合,要深刻领会到人的差异性,体质的差异性,在把握了差异性的基础上开展创新。

(3)在高等教育的体育训练创新中要将各种主观、客观的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对创新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期,由于创新是一项未知的工作,所以要全面地考虑到各种因素对创新的影响。

(4)创新是一项未知的工作,所以创新的开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开展,力度不能太大,应该缓慢的开展,不断总结创新的经验。

3 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策略

3.1 高校体育训练理论创新

现有的高等教学的体育训练的理论教学比较呆板,大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训练很大的因素是大学生没有在思想上认识体育训练的重要性,需要进行体育教学的理论创新,创新教学内容,将社会热点、大学生兴趣点融入到体育理论教学中,通过互动等多种形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榜样的力量开展教学,提升大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让大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训练课程中。不仅如此,学校还需要在多种场合,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体育教育的宣传,让大学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

3.2 高校体育训练机制创新

高等教育体育创建的基础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很多高等院校出现了重科研,轻体育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学校不仅仅要抓科研,还要抓教学,尤其是体育方面的教学,高等院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政策到体育教学中,扩充高等教学体育教师人才队伍,提供足够的经费开展体育教学,同时还需要全校上下形成广泛的开展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共识,上下齐心,进行体育机制的创新,提升学校教师的积极性,调动高等学校教师的创新积极性,通过考核、奖励等方式对创新进行评价,提升创新的质量和效益。

3.3 高校体育训练评价创新

原有的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成绩来评价大学生的表现,是对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最核心的体育指标,但是可以看到,成绩只是大学生体育表现的一个方面,不仅仅需要看成绩,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方面来评价大学生的表现,因此要创新体育评价体系,建立符合体育教学目的的全面性、客观性、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传统的体育提价标准已经不适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对于体育教学评价的弊端进行分析,对评价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组织调研,开展对话,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将多种因素考虑到体育评价中,比如:大学生的积极性、训练的时间因素、战胜困难的勇气等多种因素融入到体育评价中,多增加主观的因素,形成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体育评价中坚持一人为本,参加体育训练的是大学生,个体差异大,因此要一人为本,突出人因素。

3.4 高校信息化技术创新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研发信息化产品,已经可以应用到高校体育训练的各个方面,比如:体育训练自动化等来高效组织体育训练课程的开展,信息化平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公平、公开、高效的体育训练环境以及训练结果评价等,以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优育健康知识通过信息化的宣传,更能弘扬大学生全面健身主旋律,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4 结语

创新是时代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导航标,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与民族发展的主要希望,而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在教授大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需要高度重视体育训练创新的重要性,对于高校体育训练创新要进行多方面支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体育教学、体育训练的主体,需要增加体育教学的主动性,积极开展创新研究,不断提升体育教学的创新效果,以保障学生体育技术、技能与综合素质双的提升。

[1]贾儒.“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创新教学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9):160-161.

[2]董王伟.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12(2):58-59,64.

[3]刘庆谊.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1(2):15-17.

[4]刘超.关于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8(2):57-58.

[5]李太行,秦勇,温禹.创新教育与高校体育改革[J].体育学刊,2002(5):79-80.

[6]车超.高校田径教学中专项体能与综合体能的权衡[J].当代体育科技,2014(8):3,5.

G807.4

A

2095-2813(2017)06(b)-004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7.047

梁懿(1976,10—),女,汉,江苏苏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体育评价
学校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训练的有效结合
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的路径探究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我们的“体育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