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
2017-11-27刘昌亚
雍 明,刘昌亚
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
雍 明,刘昌亚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我国景观体育赛事推广存在地区差异;赛事组织重于形式而缺失内涵,未能展现出自身特质;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赛事的发展路径:合理控制赛事规模,保障赛事“常态化”发展;科学规划赛事主题,强化赛事与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大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全力推进景观体育赛事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景观体育赛事;发展现状;路径选择
1 前言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诸多领域正发生着悄然变革,体育领域亦如此。将优质的景观资源与精彩的体育赛事有机组合,进而产生出体育赛事的一种新形态—景观体育赛事,已经走进了广大公众的视野中。迄今为止,部分景观体育赛事(如马拉松赛、铁人三项赛等)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投身于赛事之中。在此背景下,深入剖析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揭示其存在问题,继而提出发展路径,对于推动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现状
2.1 赛事推广存在地区差异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访谈得知,目前我国景观体育赛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的主要城市(区),如上海市静安区、浦东新区、苏州、无锡、杭州、广州等。这些城市或为区域政治中心,或为区域经济中心,具有极佳的地缘优势和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诸城市的区域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能力等,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亦处于领先地位。上述因素为开展景观体育赛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障。但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景观体育赛事却发展缓慢,开展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导致我国景观体育赛事发展的空间格局呈现“南密北疏,东强西弱”的态势——南方地区开展较为广泛,北方地区开展较为稀少;东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发展势头缓慢。究其原因,与我国大部分景观体育赛事成本高昂有关,“景观体育赛事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产物。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展景观体育赛事,当地政府思想观念是排斥的,当地居民支持度是不高的,必然导致景观体育赛事参与人数有限,赛事精彩成分大大降低,所创造的效益也是屈指可数。”[1]因此,对景观体育赛事办赛理念的不同认知,造成我国景观体育赛事推广存在地区差异,赛事空间布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 赛事组织重于形式而缺失内涵,未能展现出自身特质
景观体育赛事的本真内涵不仅仅是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提高普通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民众体质健康,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和谐的社会新关系;更是通过与城市的特色景观的有机结合,展现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象,达到“推介城市”的目的。然而,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开展的景观体育赛事,大都以本地区独有的景观资源为赛事活动的场景,利用通讯传媒宣传举办城市的表面形象,往往忽视了景观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的融合。这种做法仅能让受众看到城市景观的外在特征,并不能深刻体会到城市精神与城市品味,难以为继。苏州曾于2000年在太湖风景区举办世界特技飞行大赛,但之后再未延续举行此类赛事[2]。世界特技飞行以其“惊险、刺激”举世闻名,当时主办方引进此项赛事的初衷可能是想凭借其“新颖性、冒险性”的特点吸引公众眼球,以期引发轰动效应,但却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可能是特技飞行的项目特征与苏州城市文化相抵触造成的。苏州文化追求“精巧秀慧、内敛自适”,这与前文所叙述特技飞行的特点是相互冲突的。因此,对于赛事组织者而言,仅追求赛事“眼球效应”,是“目光浅显”之举;只注重与城市景观的外表相结合,而忽视与城市文化的内涵的联系,赛事将丧失前进的动力和生命力。因此,如何改进景观体育赛事组织形式,充分挖掘赛事内涵,是我国景观体育赛事必须直面的另一困境。
2.3 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部分景观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当地政府推行交通限行、公交车改道等举措,给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不便。如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F1摩托艇大奖赛,为了保障赛道畅通和参赛选手的安全,主办方通过大量人力、物力去“封江、封路、封台”,不仅影响了城市交通和人民生活,对旅游业也造成一定损失[3];2015年1月11日在海口举行的国际马拉松赛,为了保障赛道完全封闭,主办方协同公安交警部门对赛道实施交通管制,对滨海大道、世纪大桥、海甸五西路等多条路段封路,导致海口多条路段交通拥堵,引发当地部分群众的不满,甚至有媒体撰文称“一场马拉松,跑瘫一座城”[4]。
同时,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景观体育赛事参赛选手多,观赛群众广,导致大量外来人员涌入举办城市,增大了举办城市的运转负荷,造成交通拥挤堵塞、城市承载力下降等影响,直接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如何在不影响当地居民工作生活的前提下,科学地开展景观体育赛事,是我国景观体育赛事发展中面临的另一个难题。
3 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发展路径
3.1 合理控制赛事规模,保障赛事“常态化”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景观体育赛事前期成本投入较大,如赛前的准备、配套设施建设、赛场场景的转化、赛事转播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我国部分城市举办景观体育赛事,办赛之初便大兴土木、立足未稳便贪大求洋;参赛人数动辄数万人,增加了赛事运营成本,加大了城市运转负荷。”[5]高额的前期投入,昂贵的赛事成本,使得许多城市景观体育赛事往往是昙花一现。
因此,为保障景观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在办赛之初,可先尝试举办“迷你”景观体育赛事,即采取限制参赛人数、控制赛事规模的形式办赛。待赛事运转、赛事保障、赛事营销等日趋成熟后,逐渐扩大赛事规模,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3.2 科学规划赛事主题,强化赛事与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
举办景观体育赛事应充分考虑城市自身文化,应对城市的地理位置、区域资源、人文、社会、城市精神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使景观体育赛事与城市文化彼此融合。赛事主题应取材于城市文化和城市经济社会背景,要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激发城市居民积极参与或观赏的兴趣。人们通过体验式的参与过程,体会到景观体育赛事的魅力,唤醒沉睡心中的“城市记忆”,加深对城市景观新的理解和感受。假使如此,景观体育赛事“推广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影响力”的目的即可实现。
例如,在国际大都市可以策划、举办以“新颖性、惊险性、刺激性”为主题的景观体育赛事,这与城市“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不谋而合;而在休闲旅游型城市,则可举办突出“民俗性、休闲性”主题的景观体育赛事,此类赛事与城市“返璞归真、悠闲自得”的城市文化相得益彰。因此,只有全面理解城市文化,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情况,开展适合城市的景观体育赛事,才能得到相关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为城市居民所接受,使得景观体育赛事获得鲜活的生命力。
3.3 大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全力推进景观体育赛事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有效开发景观体育赛事管理人才资源并使之与赛事发展需求相匹配,是决定景观体育赛事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应科学构建景观体育赛事管理才人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重点抓好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思路,积极邀请国内外景观体育赛事管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研讨,探索赛事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以为鉴;选派赛事管理骨干赴国(境)外参观和研修。通过深入到国(境)外景观体育赛事管理实践环节中,学习国外先进的赛事管理流程和工作方法,提升赛事管理能力,打造出一支懂业务、善管理的景观体育赛事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3.4 设计研发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应用到赛事中,提升赛事服务的科技含量
随着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增多,以及各国、各地区赛事申办热潮的不断增长,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管理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严峻,必须采用科学的、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来应对当下蓬勃发展的市场需求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目前,我国景观体育赛事基本都依靠国外的信息管理系统。因此,赛事运作中科研服务人员、裁判员、信息管理人员之间存在支撑不力、沟通不畅、协调困难等实际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进一步发展。
为实现我国景观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需要在吸收国外景观体育赛事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摆脱赛事科技服务对国外产品、服务的依赖,创立地方特色赛事,并勇于创新,研发本土化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赛事科技服务配套设备,提升赛事服务的科技含量。
4 小结
景观体育赛事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其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赛事的组织者而言,在赛事的申办与筹备、赛事运营以及赛事营销等领域,还属于“摸石头过河”的状态。因此,我们应认真钻研景观体育赛事的本质特征,全面剖析赛事开展现状和发展困境,积极开辟赛事发展新路径,进而推动赛事的健康运行。
[1] 石晓萍. 基于儒家经济学原理审视景观体育赛事的困境所在[J].搏击.体育论坛,2012,4(10):4.
[2] 梁伟,梁柱平.我国城市景观体育的发展误区与对策[J].体育科技,2011,32(2):3.
[3] 周凯.上海为摩托艇大奖赛封江,百姓不太适应[N].中国青年报,2004-08-03.
[4] 冰火.海口马拉松赛得到的不应是苛责和冷嘲热讽 [EB/OL].[2015-06-18] (2015-01-11).http://news.0898.net/n/2015/0111/c228872-23514581.html.
[5] 钟文.筹办景观体育并非越大越好 勿盲目跟风急功近利[N].人民日报,2011-07-25.
ThePresentSituationandPathChoiceofLandscapeSportsEventsinChina
Yong Ming, Liu Changya
By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nd so on,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landscape sports events. Research shows that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motion of landscape sports events in China; the organization form of events is in lack of connotation and fails to show its typical features; the events have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daily life of local residents. Based on the above, the paper offer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vents: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the events scale to guarantee their normalized development;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n event theme and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city culture; vigorously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on professional talents to promote management telent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in landscape sports events.
China; landscape sports events; development status; path choice
2013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TYB003)
雍明(1968-),江苏苏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赛事管理。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Jiangsu, China.
G8
:A
:1005-0256(2017)09-0015-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7.0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