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运动负荷科学性问题
2017-11-27小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
文/ 小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
运动负荷安排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韩兵副教授领衔负责的“小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参与了本期讨论话题的研讨,工作室成员重点讨论了“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运动负荷科学性问题”。认为:科学的负荷安排要遵循规律,科学的负荷评定要具体可测,科学的负荷内容要考虑全面,才能兼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运动技能学习的需要,切实提升体育课教学质量。
影响体育课教学质量的运动负荷科学性问题
文/ 小学生运动能力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
体育教学质量; 运动负荷;科学性;研讨
运动负荷的安排要遵循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机能变化规律
(北京市延庆区第二小学 赵起云)
具体来说,安排一节课的运动负荷要遵循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的运动曲线进行控制调节。
安排运动负荷,需要处理好密度与强度的关系。强度大的运动负荷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强度适中的条件下,运动量可以比较大。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掌握技术的需要来安排和调节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运动技能的初学阶段,密度和强度均可小些;在掌握阶段,密度可大些,强化练习,强度应适中;在提高阶段,强度应大些,密度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除了生理负荷还要关注心理负荷的安排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 贾利军)
体育课中的负荷,除了生理负荷之外,还要考虑学生承受的心理负荷。所谓心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心理负担量,包括认识、情绪、意志三方面的负荷。
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安排不好,容易导致两个极端:一是过于追求学生的运动负荷,导致教学成人化、竞训化,学生疲惫、倦怠,厌烦体育课;其二是过于注重学生的快乐体验、心情愉悦,而忽略了运动负荷的适宜安排,导致教学花样有余、运动不足,学生体能发展停滞。
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而言,我认为如果说体育课中的生理负荷是主菜,那么心理负荷就是必不可少的调料,在主菜不变的情况下,借助心理负荷的调整,能够烹饪出多种不同口味的佳肴。例如,快速跑教学中学生体能付出较大,借助“追尾巴”“让距跑”等趣味活动,促使学生乐学、爱练,即使练习很辛苦,学生也会身心愉悦地参与活动。所以,兴趣和心情等心理负荷是调整学生运动负荷的关键。再比如足球脚内侧传球的单元教学,新授课要求学生掌握脚内侧踢球的方法,但是学生初学、初练,容易出现紧张、急躁的心理状态,这时心理负荷往往要大于生理负荷,要注意学生心理的调整和学生兴趣的调动,适当减压;而学生掌握较好以后,心情舒畅了、质量提升了,这时心理压力、情绪因素这些心理负荷就相对减弱了,可以适当增大运动负荷,促进学生技、体并重的双向发展。
在体育课的不同环节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北京市房山区河北中心校 殷剑明)
我个人比较支持加大运动负荷的提法,这是因为在我眼中,还没有看到一味追求过大运动量的体育课,大部分都是追求运动技术,运动负荷偏小,所以从“矫枉必须过正”的角度出发,应该督促老师在各个环节加大运动负荷。
简单地说,在准备部分要让孩子微微出汗,保证身体确实发热了;在基本部分要让孩子不停地运动,或者休息的间歇要小,保持心率不太下降,要多安排活动,要让孩子保持运动的兴奋度(我觉得保持运动的兴奋度,心率必然能够保持),当然这些活动必须要和所教授的运动技能相结合,有关联,有帮助。在辅助教材环节,教师课应该根据前边的授课情况酌情处理,前边的运动负荷偏小了,后面要加大一点;前边的运动负荷大了,后边稍微小一点,减少组数或距离或强度等,但也要让学生有心跳加速的感觉。
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尊重标准
(北京大学附属小学 马立军)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增强体育活动也包括体育课科学性的基本保证。既然如此,我觉得运动负荷的安排也应该“有标可依”。我能够找到的“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101-1998)》。尽管这项标准是在1998年5月25日批准,同年10月1日实施的,已经过去近20年,但它是迄今为止关于体育课和体育活动负荷安排的唯一一项国家行业标准,里面所提出的“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基本部分的靶心率不应低于120次/分,也不应高于200次/分”的要求虽然简单,如果能够落实到每一节课上,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脉搏测量是目前评测运动负荷的最佳手段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CBD实验学校 赵卫新)
尽管可以通过观察、询问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于负荷安排的反应,但是脉搏测量法是当前条件下能够比较科学地监测运动负荷安排的最佳手段。关于脉搏测量,我想提醒同行们三点:第一,学生的脉搏存在个体差异,监测和记录脉搏,不应该只进行横向比较,更要关注同一个体的纵向变化。第二,不仅要关注学生运动后的即刻变化,还要注意记录学生体育课后,比如经过课间休息下节课上课之前的心率情况,这时候的数据可以反应学生的恢复情况,对于了解学生的心血管机能可能更加重要。第三,要教会中低年级的孩子测量脉搏的正确方法,要告诉高年级的孩子使用测量脉搏控制运动负荷尤其是强度的道理。
应该从单元教学的角度来评价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一小 宋占军)
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以单元为单位来进行安排,单元内每个课次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在体现目标差异性的基础上有所区别。同理,一个单元内运动负荷的安排也应该随着学生技能学习的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整和组合。以篮球传球教学的单元学习为例,前两个课次以学习和掌握基本传球技术为主,教师往往通过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等基本教法展开教学,负荷安排难免受到影响;后面的课次以巩固和运用技术为主,教师多安排传球练习、教学比赛等内容,这时的运动负荷自然会加大一些。总之,根据单元教学进度,整体调控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的安排接近或适当突破学生技能或者体能的最近发展区,就是比较合理和科学的。
“察言观色”可以精准判断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
(北京通州区运河小学 韩月仓)
“察言观色”是从常态体育课的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判断本课的运动负荷是否适宜的简单而有效的一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看其色”“辨其声”和“观其行”等。
首先,看其色(脸)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来判断运动量的大小。要领是“额头微汗,脸微红,负荷较小需调整;面色绯红,汗下滴,运动负荷较适中;面色苍白,汗不断,较大负荷已显现。”
其次,辨其声是指学生练习完毕通过他们发出的不同声音也可以判断出运动负荷是否适宜。要领是:“嬉笑欢闹,负荷较小;偶尔说笑,负荷正好;不再说话,负荷较大。”
再次,观其行是指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看到练习后学生有的坐地不起、有的脚步踉跄、有的唉声叹气……要领如下:“连蹦带跳,互相追闹,负荷较小;偶有嬉闹,还能追跑,符合适宜;步履蹒跚,疲惫不堪,负荷较大。”
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教师在观察的时候还要能够准确判断:学生是否在逞强,是否过于兴奋,是否故意示弱等种种情况,避免做出误判。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思考总结。(本人观点详见本刊署名文章)
运动负荷科学安排主导因素在“课程”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系 韩金明)
如何通过课程实施平衡处理运动负荷与技能学练这对矛盾体,我认为主导因素在正确把握体育“课程”。不同的课程实施内容、方式决定运动负荷的大小。一是体育项目自身属性,开放性项目(篮球、足球)关注更多的外界因素,相对比闭合性项目(武术、体操)的课堂安排的活动更多,因而一般运动负荷会稍大。二是学生活动内容的合理安排,以运动能力为发展目标,在活动设计中把体能、技能、战术、心理、智能融为一体,不以单纯的、简单的教法应用形式,既可以为体育技能形成助力,又能促进学生全面体能增强。三是课程实施采用的方法,在练习时间相同的前提下,重复练习会比间歇练习运动负荷强度大,间歇练习会比持续练习运动负荷强度大,不同的练习方法决定运动负荷大小的实际原因。四是在课程实施中,组织活动的安排要有所侧重,尽可能以集体、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练组织,保证运动密度,避免调队过多、大场地铺张器材。特别是游戏组织,一定保证大部分学生在动,少数学生充当游戏中的人物。五是由于一堂体育课容纳的量有限,在课程设计中安排大、小课,大课为两节课叠加、小课为30分钟微课,保证30分钟有效锻炼时间,才是脂肪动员的开始。当然,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负荷保证的关键要素。
“全程化学情分析”保证运动负荷安排的合理性
(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 韩兵)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条件存在客观差异,同一个体在不同时刻身体状况也不是一成不变,所谓合理的运动负荷,应该是适应不同个体身体状况的运动强度和密度的科学安排。因此,尊重差异、分层设计是保证体育课负荷安排科学性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身体情况,“全程化学情分析”必不可少。
首先,课前的学情分析不能“对付”。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情分析不仅包括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与身心特征、技能储备与体能基础,还要针对整体和个体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负荷安排前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课中的学情分析不能“马虎”。要随时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对于运动负荷安排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必要时还要进行主动询问和测量(脉搏);在加强全角度“扫描”的同时,关注课前确定的“重点对象”,及时发现“异常”,调整负荷安排,保证运动安全。第三,课后的学情分析不能“迷糊”。教师在体育课后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开展教学反思,要从学生实际获得的角度分析负荷安排是否合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项目、不同学习阶段的技能教学中负荷安排的规律。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定期的体质测试等工作,了解教学对象的身体状况和阶段发展趋势,作为制订下一课时计划、单元计划以及学期、学年计划的重要依据,防止负荷过大或者过小,从长远出发为学生健康发展和技能掌握提供坚实保障。
G633.96
A
1005-2410(2017)11-0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