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武术课程改革与发展①
2017-11-27陈云海
陈云海
(昆明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14)
浅谈高校武术课程改革与发展①
陈云海
(昆明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214)
武术是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武术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而且还有丰富的人文和社会价值,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高校武术课程改革与发展是武术文化保持长久活力的重要保障,对高校武术课程进行改革与发展,应该立足我国武术课程现状,有针对性地增强武术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不断总结出我国武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相关策略,让武术改革与发展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其重要作用。
普通高校 武术课程 改革 发展
中国武术形成于漫长的历史之中,使其本身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武术不仅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把武术融入高校课程之中,一方面可以对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进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身体素质。此外,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高校武术课程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与发展。
1 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现状概述
1.1 高校及学生自身对武术重视程度不够
1.2 缺乏专业型武术教师团队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部分高校缺乏专门的武术教师,多数是有体育老师代教,他们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多是自学而成[1]。这些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武术教学时,经常只传授一些简单基本的武术套路,对学生缺少系统性的指导,甚至有些高校因为缺少武术教师,让学生在武术课上自由活动。即便一些学校聘请了武术教师,但也没能真正把武术课程重视起来,整个武术课程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作用,让学生逐渐丧失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都渴望有一支专业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武术教师团队来进行武术教学。
1.3 域外竞技项目对武术产生了冲击
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之间文化的交往和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同文化之间产生各种碰撞与冲击。例如,跆拳道和拳击在当前国内极为流行,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远远超过国内武术的发展速度。高校也在这些领域开展了非常丰富的课程,这愈发冲击了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1.4 高校武术课程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高校学生对武术的选择是以兴趣为前提,以需求为标准。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同武术格斗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不能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那么绝大多数学生对武术的需求就处于“饥饿状态”[2],这就容易造成学生对武术课程的漠视和抵触,造成对武术学习和认知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迟到、旷课、抵触等现象。
1.5 场地、器材、教材、教法滞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开设武术课程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是武术的普及率和重视度仍然较低,安排课时较少,场地和器材严重缺乏。一般高校武术课程的场地和器材都是借用其他体育项目的,有时还会因为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使得武术教学无法开展。另外,普通高校的武术课程几十年来一直沿用建国初期编纂的初级拳法、初级剑法、简化太极拳等技术教材[3],但其中很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传授的只是一些武术名称、竞赛裁判知识等内容,缺乏实用价值。造成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
脱胎于公共行政的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是一个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法学、社会学等研究视角与方法于一身并不断向更多元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的新兴学科,其学科特性决定了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搭建一个宽泛的学科基础平台,并着眼于分析、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全国设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校的本科生招生情况来看,主要是按大类招生和分专业招生两种,不论是前者和后者,最后都会落脚到具体的专业方向选择,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因而在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上,两种招生方式基本上是如出一辙,这就决定了无论采取何种招生方式,导师制都能体现其对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适应性和推动性。
2 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措施
2.1 确定武术的核心价值
武术课程的价值定位会深刻影响武术课程的改革。如果仅仅把武术定位成一种套路技术,那么就忽视了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就不能真正地把武术精华展现出来。武术教学应该注重对武术文化的培养,确定其准确的价值定位,高校教育发展与武术传统教育文化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身心和谐和社会适应性。武术课程内容要突出多样化的特点,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教育,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下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培养。
2.2 建立完善的武术课程教材体系
教材是武术课程的重要载体。武术课程教材既要突出时代的特征,又要突出现实特征,因此,教材设定要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且形成一个完成的课程教材体系。由于我国武术课程教材长期滞后,教材的设定需要充分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化武术教材,同时对教材进行革命性的创新。
2.3 建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高校武术课程想要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发展,没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首先,一支优秀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要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其次,在武术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且能在武术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再次,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有责任心,能够把武术课程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并且配备优良的武术场地和器材,让学生从根本上感受到武术的魅力。
3 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3.1 优化和整合武术课程教学内容
高校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并不是盲目的,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每一位学生的客观实际,不断发展课程教学新内涵,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教学。在武术课程教学内容设定时,在遵循高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强武术实践课程内容,例如,成立学生武术社团、武术交流联合组织、武术普及推广研究组织。另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领悟武术的真正价值与内涵。同时可以在武术教学内容中融入散打、擒拿等项目,突出武术教学的本质。
3.2 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武术课程发展
学校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推动武术在线教育体系的建设,构建专门的武术互联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4]。同时可以制作各种武术视频,协助教师来进行武术课程教学。另外,可以建立一个在线问题交流平台,让教师与学生实现一对一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其提升与进步。
3.3 拓展和发展科学考核体系
高校在对学生武术课程进行考核评估时,不能只以理论成绩为标准,要重视其实践和技能测评,要深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另外,可采用学生互评、社会测评等方式,构建社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
4 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作用
我国高校武术课程的改革与发展,能够让我国武术课程教学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武术运动中去,促进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性,促进心理健康;能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和防身技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全文采用了多个视角来阐述高校武术课程现状以及改革发展的措施和方向。尽管目前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武术课程改革与发展,但是像武术课程这样专业性强的事物,应该努力解决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相关问题,保证其顺利改革与高效发展。坚信高校课程改革与发展一定会取得大家想要的成果。
[1]王焕燃,程谦.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思路及具体建议研究[J].才智,2016(23):33.
[2]崔文学.高校武术课程改革思路和措施[J].学理论,2010(10): 278.
[3]方桂芳. 高校武术课程开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15):64.
[4]龚龙平,李华斌.“互联网+”视角下武术教育改革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6(6):107.
G852
A
2095-2813(2017)01(a)-012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1.121
陈云海(1966—),男,广西合浦人,本科,武术一级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