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
2017-11-27刘刚
刘刚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览
刘刚
(信阳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该文在近年来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并实施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教学观念、学生体育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整理了相关信息,研究近年来学校体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道路进行规划。
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发展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主题,在这样的改革环境中,学校体育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近年来的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1 社会发展变化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社会背景
1.1 基础教育的改革推动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以及教育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转变为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高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增长。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需要巨大的社会生产力来支持,基础教育是人才教育的重要基地。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许多国家加大了科技和教育的改革力度,大力开发新科技、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历程可以发现,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在学校教育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改革落实到每一节体育课上,首先对体育课程进行改革,从而发展整个学校的体育教育。
1.1.1 各地区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第一,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新时代学生具备文化、经济等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国家的发展。
第二,及时更新现代化的课程内容,对学生的生活经验,掌握的知识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使学生的学习发展变得多样化。
第三,及时更新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1.2 各地区教育改革的核心
社会的发展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改革的主题也要在社会发展的环境下进行相应的调整,现代化的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学生责任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国际视野等。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为重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1.2 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为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在世界教育以及新技术的改革浪潮中,尤其是在以“三个全面”为改革指导思想的环境下,推行素质教育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最具特色的学校教育改革目标。后来,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也明确提出,中小学的教育要从过去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从学生个体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教育思想观念落后
在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对其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个人的发展,注重学生智力方面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它对学校的教育理念也产生了误导,使学校错误地认为学生的成绩比体质重要,中小学的体育知识教材结构单一,没有针对性。学校体育教育片面地强调传统体育知识的学习,把老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体育教育不够人性化,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
2.2 体育教学内容太过竞技化
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发现,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大多都是围绕着体育竞技项目进行设计的,体育教学缺乏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教学意义,这就是体育教学工作竞技化的表现,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2.1 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竞技性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只有很强的专业性身体素质才能取得好的竞技运动成绩,而体育教学内容的竞技化则是把这一情况转移到了体育教学中,导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很难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无法在独立的竞技性运动中获得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2.2 脱离体育教育的内涵
体育教育的内涵就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增强自身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自主锻炼的意识。而竞技性体育活动,则是在竞技的基础上,注重时效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成绩。竞技化的体育运动模式虽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从体育教育的本质来看,显然与体育教育的内涵不符,片面地要求学生行为上的改变,不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内容
3.1 体育课程建设要有针对性,不同阶段要有明确目标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过程中,不管是以“增强体质”还是“运动技能”,又或者是“培养人才”为目的的课程构建都无法摆脱竞技运动的思想观念束缚。各个学习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没有针对性,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通常着重培养尖子生参加比赛,忽视了整体的教学,甚至有的学校体育课都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活动成了一个形式等,竞技运动似乎成了体育的代名词,除了竞技运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再没有其他内容。
纵观教育的各个学科,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内容、层次等都有明显不同,但是体育却没有,这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学校必须有针对性地构建课程,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比如在体育运动中的“扣篮”,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篮板高度都是统一的3.05 m,这样的设定显然不够合理,普通学生根本没有尝试的可能,就连专业的体育生也不一定做到,为什么不能结合实际,降低篮板的高度,让每一个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享受和体验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是竞技运动,是国际比赛的要求。从根本上讲,这样的竞技运动具有强制性,没有针对学生的特点改变课程内容,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典型例子。
3.2 实施体育教学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体育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权利接受身体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学校体育教学能否服务全体学生,其实是学校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正确发展方向的问题,因此,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就是为全体学生服务。基于此,学校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都能接受体育教师的指导,这是因为:(1)学校体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活动的组织都是有自身目的的,所有学生都拥有参与、享受的权利,不能只有少数人享受到待遇,体育教师在活动中要为全体学生负责。(2)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利己性,少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这种提高如果不能普及,只是培养少数学生以此为学校带来影响力,这样的体育教育方向显然是不正确的。更重要的是,近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水平在下降,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非常有必要。
4 结语
当前社会的发展为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学校体育是全体学生的体育,体育教育要面对学校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教学目标、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这样才能打破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束缚,取得良好的发展,并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
[1]孙盛杰.21世纪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新思考[J].中国教育报,1999(1):9.
[2]王景连.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6(9):67-68.
[3]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4:11.
G807
A
2095-2813(2017)08(a)-011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