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文化传统并存下的传统武术发展困境思考
2017-11-27蒲毕文
蒲毕文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武术研究
多种文化传统并存下的传统武术发展困境思考
蒲毕文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1
传统武术深植社会文化,受社会文化影响,并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反作用于社会传统文化。现今传统武术在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冲击下,传统武术消退流失严重。如何实现武术自信、自觉、自强,成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文章试图探求传统武术与多种文化传统辨证融通的矛盾。武术发展面对多种文化传统,应认真辨析,相互参照,实现武术创造性转化,构建起既保有传统思想精髓,实现东西融合,又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的新世纪传统武术及武术文化。
多种文化传统 并存 武术发展
提到传统武术,总是将它与古代武术联系起来,尤其是与冷兵器时代武术联系在一起,更是与古代特定社会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即在古代特定社会环境中,武术与古代社会文化相互融通,促进武术繁荣昌盛发展。武术作为一种运动形式、一种体现中华文明的身体文化,中华武术可以让习武者从运动中体悟、感受中国文化[1]。武术产生于古代社会,与社会并行发展,深受古代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的影响,武术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2],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武术普及和发展状况,如我国古代儒释道文化推动中华武术繁荣发展,百花齐放。
1 中国文化传统的发展回顾
我国自汉代开始,统治者利用孔子言论和思想,强化“礼”为核心的宗法等级制度,与皇权专制结合,形成我国封建社会秩序准则和人的行为规范。在封建统治过程中,黄宗羲、蒲松龄等批判过绝对皇权和专制制度,但都没有摆脱“孔礼”学说的束缚。宗法等级制度和专制统治在五四运动以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3],孔儒文化可以说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陈独秀和李大钊倡导发起“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最开始就指出“中国宗法制度的家庭伦理、常刚礼教不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生活。[4]”李大钊认为孔儒之道是封建帝王专制的护符,历代君主塑造的权威,李大钊通过辩证唯物史观提出政治、经济、法制、伦理道德等都是建立在社会经济组织基础之上[5]。陈独秀和李大钊从根本上批判和否定宗法等级制度和专制统治制度观点一致。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和中坚力量已绝决的态度与宗法等级制度和专制统治制度进行斗争,要请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和赛先生(科学:Science)进来破坏孔教、礼法、旧伦理、旧道德以及旧的文言文等语言形式[6]。鲁迅先生以杂文的形式,尖锐批判揭露家族等级宗法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更是抨击伦理纲常、专制统治残暴和虚伪,反对盲目保存国粹,并认为当务之急:生存、温饱、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不管是什么,都要踏倒他。”[7]
五四文化运动中,并没有否定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较为优秀的因素,鲁迅认为需要“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8]”;李大钊认为孔子“确为其时代之哲贤”,“孔儒之说,今日有其真价,吾人亦卷不敢藐视”,“孔子固有之精华”,“发扬光大之。[5]”陈独秀也认为“孔教为吾国历史上有力之学说”,“儒术孔道,非无优点[9]”。“五四运动”掀起了反对宗法制度和专制统治的文化运动,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吸取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解放思想,形成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传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将重心转移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上来,我国文化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导方针,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形成了与时俱进、自觉自信、海纳百川、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从中国传统文化到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当现代文化传统经过古代发展,“五四运动”批判传承,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今天已经形成了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兼容并包西方文化,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为此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时,仅认为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或者是“五四运动”之后的民主与科学、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义传统文化,都过于片面。
2 我国武术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武术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2]。社会基础是武术形成和发展的根基,脱离社会基础,探析某一社会现象或者事件,都将成为无稽之谈[11]。武术产生于特定社会环境,并成为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分析我国武术形成以及发展的社会文化基础,将为我们探析当代武术消退流失成因提供重要的帮助。倪依克博士在研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时指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主要包含了自然经济基础、宗法血缘基础、精神生活和哲学基础,并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12]。
正是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并推动了体育意识物化,形成初始体育形态[13]。我国武术起源于自然经济时代,是从生产劳动中衍生而来[12]。马明达先生[14]认为“中国武术,可以追溯到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活动中去”,该观点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人类生存斗争是武术产生的直接动因[15]。远古时代,人为了生存而展开的人与人,人与兽之间的争斗是“技击萌生的直接成因,与武术萌芽有着直接联系”[16]。《易经》则记载着:“民物相攫,而有武矣”[17],说明在自然经济时代,生产力水平不高,生存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为了获取生存权利和资源,促进了的武术产生和发展。
武术经历远古时代到汉代分离发展,到唐代武术逐步成熟,宋代武术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社会上出现了独立的武术表演项目和武术表演艺人,经过明代的乡间练武和清代民间发展,武术得以丰富和完美[18]。虽然清代朝廷禁武,民间许多具有反清性质的团体,如白莲教、天地会等,通过练习武术,训练组织群众,保护自身团体组织,促进武术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武术更是强化国家机器——军队最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我国武术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建农业社会迅速发展,武术空前繁荣。
与世界文明比较,中国传统社会作用显著且更具内涵的特征,那就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的宗法血缘制度。中国由原始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由原始氏族组织进展到国家创立是在氏族“共同体”没有充分解体甚至大量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是导致我国宗法血缘制度巩固和延续重要原因[19]。宗法血缘制度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为重要的行为准则,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我国国家的建立以氏族为基础,而不是以地理区域为基础[20];我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以嫡长子制度继承,子嗣部分传承;我国因为婚姻制度存在,传男不传女等,反映出宗法血缘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武术深植于中国传统社会,中国武术发展深受宗法血缘制度的影响,如武术的众多拳种以姓氏命名,杨露禅偷拳,到现在的“正宗”之争,从“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外姓人不传”等武术传承戒律都深刻反映出我国宗法血缘制度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自然经济时代,宗法血缘制度氏族认同,加速了武术传播,尤其是以姓氏命名的武术在氏族内的快速传播,这也促成了中国武术建立了宗法血缘传承制度,推进武术发展。
综上所述,武术形成于自然经济形态下的宗法血缘社会,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
例如在《三袋麦子》这节阅读课的尾声,教师让学生对小猪、小猴、小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评价机械,缺乏教育机智,造成学生乃至课堂的尴尬。相信不少教育者见到此案例颇有熟悉之感:
3 当代武术发展困境
武术是我国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在冷兵器时代逐步发展起来,成为我国文化重要载体,深受社会影响,并反作用于社会。武术产生与发展,与我国社会制度密不可分。然近代随着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等推翻封建帝制,尤其是以“爱国、自救、科学、民主”为主旨的“五四”运动,掀起了现代民主革命的新高潮,对形成现代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以马克思主义为社会哲学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彻底改变我国社会制度和社会面度,封建帝制在历史潮流中尘封。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开始,我国开始实现从封建农业国家向现代工业国家转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基础逐步过渡到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人民民主专政,建立新的社会传承方式,宗法血缘社会文化传承方式正被现代公平竞争所替代。
武术深植于封建帝制,尤其是冷兵器时代,武术取得了长远发展。武术在发展传承过程中,作为一种技击术,取胜途径被传承发扬;宗法血缘成为无数传承的主要方式和路径。现今武术面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环境变迁,武术产生和成长的社会环境——冷兵器血缘宗法社会已经远去。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生活,冷兵器军事时代已经被高科技和火器、现代化武器所取代,训练方式也由原先的习武练拳优化为科学的体能、技术、战术能力训练;武术部分也已经被改良的擒拿搏击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军事内容所取代。现如今,武术原先生活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这对武术发展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武术不仅失去了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面临着西方近代体育冲击。十九世纪以来,西方体育随着坚船利炮进入中国。西方体育诞生于近代工业革命,具有显著的现代化特点,尤其是以奥运会为特征的西方体育代表,强势挤压我国民族武术,在这种困境下传统武术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西方体育竞技化趋势促使并加速了武术竞技化转变和分化。随着我国“武术世界化”和“入奥”战略目标的确认,过度追求武术的竞技化和标准化,由全国武术协会和国家武术管理中心指定竞赛规程,将武术分化为标准的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竞技武术形成和发展,又将武术分离成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两条道路发展。在国家战略目标驱动下,武术发展越来越远离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味汁,成为西方体育的派生品,偏离民族传统武术精神实质,异化为西方体育的另类形式[21]。
异化的竞技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在现在生活的历史背景下,武术传承发展每况愈下。优秀的传统武术技术和理论丢失严重,传承青黄不接。学校作为武术存活和发展的重要传递方式和场所,学校武术教育竞技化和形式化情况严重[22]。学校武术开课不足,教学内容过于单调,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生受武侠小说和影视武术影响深远,致使学生对武术认识与现实错位;学习武术防身自卫意识强烈,文化传承挂念淡薄[23]。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国粹,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4 多重文化传统并存下的我国传统武术传承
传承武术,发扬武术,使武术发扬下去,成为这一代武术人的历史使命。我国传统武术面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适应当今多重传统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传承发扬;毋庸置疑,只有坚持传承与发展,继承与适应,才能不断推动武术发展,实现武术大繁荣。
武术在宗法血缘社会中发展历史漫长,传统武术在宗法血缘社会下形成的传统和思想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同时武术发展又受到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在短时间割弃传统武术不良的毒瘤,传承优秀武术文化和精神;同时抵制西方现代体育的入侵,显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
传统武术现代化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武术重要途径,是武术认识结构和社会价值博弈同化的过程,强调改革和更新,实现武术的现代性。而现代性本身就是相对概念,为此武术在现在化过程中,利弊并存。片面追求现代化,促使传统武术精华丢失,造成传统武术精华的流失;没有改革和更新,传统武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新文化运动以来,对现代性社会现象片面认识现象严重[3],武术在发展过程中,现代性改革过于严重。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武术在现代西方竞技体育驱动下,分化为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竞技武术成为武术现代性代表,通过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体育标准化规则的改良,形成具有明显现代性特征的武术。竞技武术过于现代性,仅留住了传统武术“形”,并采用标准化的竞赛手段,最终实现在国内普及,并推向世界。以竞技武术为代表武术现代性转化,提高了武术现代性发展。现代化过程中,对传统武术精髓撇弃严重,对传统武术进行了毁灭性的改造。竞技武术仅是现代竞技体育借助传统武术之壳,构建一条标准的身体动作平台,并无武术之实。
传统武术在现代性发展过程中,仅注重现代性创新转变,忽略传统武术的传承,显然不利于武术发展;反之,只注重传统武术继承,忽视武术现代性改造,也不利于武术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深值于封建宗法血缘社会,深受封建宗法血缘社会影响。“五四运动”倡导者李大钊在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总结中指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进取精神应该发扬光大”;“仁、义、和而不同”和以“礼为首,爱有差等,礼之用,和为贵,建立在封建等级制度和宗法血缘社会次序中,伦理显然是应该被否定的。”[3]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受封建儒释道思想的影响,传统武术伦理等级制度,显然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在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被否定。
传统武术的“仁、义、礼、孝”等思想,建立在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基础上,显然应该是被提倡的,传统武术中的“仁”是重视人的价值的观念,与近代人道主义相一致,可以成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所借鉴,转化为人的内驱力。传统武术“仁”如没有现代性转变,仍是民本主义,则是封建宗法血缘社会统治基础,显然不利于传统武术适应社会发展。“仁”民本主义中的利民思想,则有利于转化为“以人为本”,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传统武术的“义”“和而不同”“信义廉耻”等,在新文化运动和社会主义文化运动过程中,传承和创新,去除封建宗法血缘等级规范,克服现代性的片面化,传统武术必将对社会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通过传统武术习练,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品,可服利己主义、奢靡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和浪费等。
传统武术产生并成长于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缺乏科学观念是一种必然。五四新民主主义运动就是以科学和民主为驱动力,推动社会改革和进步。传统武术深植封建宗法血缘社会并根深蒂固,新民主主义思潮和社会改造对传统武术科学化改造影响有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逐步培养了全民的“科学民主”观念,传统武术这一社会事件,逐步受现代性社会文化影响,形成既有“科学民主”观念,有传承传统武术优良传统。
“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国传统武术,只有适应多重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才能不断激发出生机活力,推动武术发展,并主动参与到我国文化传统建设中来,继续承担着我国文化传承的载体。脱离当今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谈论武术新创发展和传承,都是理想民族唯心主义者,不利于武术发展。
传统武术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我国多种传统文化并存的现状,重视传统文化,要与数千年中华传统传承保持密切关联,要全面辨证地传承发扬传统武术在历史潮流中形成的精髓,又要吸纳现代性社会文化的健康成分,并融入现代民族传统体育中来。
[1] 邱丕相. 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 体育科学,2006(08):63-65+79.
[2] 温 力. 不断变化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生态和武术运动的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1):5-12. [3] 王铁仙. 两种中国文化传统:区分、辩证与融通[J].中国社会科学,2010(05):194-205,224.
[4] 唐宝林著. 陈独秀全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4.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J].新青年,1916(4).
[5] 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35.
[6] 唐宝林著. 陈独秀全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4.注:陈独秀.青年—罪案之答辩书[J]. 新青年,1919(1).
[7] 鲁 迅.鲁迅全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21. [8] 鲁 迅.鲁迅全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403.
[9] 唐宝林著. 陈独秀全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4.注:陈独秀:答俞颂华《宗教与孔子》[J].新青年1917(1).
[10]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11] 李增元. 分离与融合:转变社会中的农民流动与社区融合[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3.
[12] 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13] 吕利平. 旧石器文化与体育起源的考古学推论[J].体育科学,2013(06):92-97.
[14] 马明达.试论中国武术史的几个问题[A].中华武术论丛第一辑)[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7.
[15] 李印东. 武术释义[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6. [16] 杨建营.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17] 南怀瑾. 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7.
[18] 刘秉果. 中国武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9(02):68-72.
[19] 秦 龙,杨金保. 从“共同体”视角看中国传统社会的血缘宗法性特征[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42-45.
[2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9.
[21] 王 岗,邱丕相. 中国武术:尴尬的境遇与发展的新策略[J]. 体育与科学,2006(04):26-29.
[22] 王 岗,李世宏. 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5):84-87.
[23] 《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 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 体育科学,2009(03):82-89.
The Development Dilemma of Traditional Wushu under the Coexistence of Various Cultural Traditions Coexistence
Pu Biwe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1,China)
Traditional Wushu is deeply rooted in social culture, influenced by social culture, and become the carrier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reacting to the social traditional culture. Today, the traditional Wushu is impacted by modern sports represented by the Olympic Games, traditional Wushu is facing the loss seriously. How to realize the self-confidence, consciousness, self-improvement of Wushu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mission for our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ance.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Wushu and various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s facing various cultural traditions, should seriously be analyzed, with each other to realiz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Wushu, not only retains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essence, realize fusion, and adapt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culture of the traditional Wushu and Wushu culture in the new century.
multi-culture tradition coexistence Wushu Development
G85
A
2096—1839(2017)3—0005—04
蒲毕文(1982~),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