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黔东南侗族武术的主要内容与文化精神的研究
——基于渡马镇、高酿镇、双江镇等武术之乡的田野调查*

2017-11-27张江龙徐万均肖庆群

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黔东南侗族武术

张江龙 张 彦 陈 超 徐万均 肖庆群

(1.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2.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

对黔东南侗族武术的主要内容与文化精神的研究
——基于渡马镇、高酿镇、双江镇等武术之乡的田野调查*

张江龙1张 彦1陈 超1徐万均1肖庆群2

(1.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2.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

通过田野调查法研究发现:黔东南侗族武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主要以拳术和器械为主,各种套路变化多端、名称不一,探究其拳源,大部分发源于本地本民族,部分是由其它民族引进。其技法特点为注重实战,以防御为主,讲究一招制敌、先发制人、手足并进、凶狠刚猛;步法灵活自如、动作结构紧凑、重心低、发力短促刚猛;其传承主要以家族宗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村寨集体传承次之,学校传承为辅;武威、武德、武魂是侗族武术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侗族武术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勇武无争、侵我必伐,尚武重德、抑恶扬善、团结互助、荣辱与共的武术文化精神。

侗族武术;武术文化;文化精神

学者们对汉族武术研究较多,但对少数民族武术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侗族武术的研究甚少,在网络、期刊书籍上很难检索到与侗族武术相关的有价值的文献,要想真正了解侗族武术必须深入当地实地考察调研,纸上谈兵只能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难以实现该研究的初衷。因此课题组利用生活在黔东南之便通过多方面渠道了解黔东南侗族武术方面的信息,并先后3次深入黔东南侗族武术发展较好之地实地田野调研,第一次调研于凯里市湾水镇,恰逢此地举办黔东南州第二届民间民族传统武术演武大会,课题组成员以大会嘉宾的身份参加,与黔东南武术协会工作人员和侗族民间武术传承人和拳师进行了亲切交谈,并录制了大量侗族武术比赛视频,较为详细的了解了黔东南州侗族武术的分布、发展、技术情况,为第日后调研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第二次调研历时4天,主要深入天柱县的渡马镇共和村甘溪侗寨、高酿镇老海村和蓝田镇三合片的十八侗寨,甘溪侗寨是一个神奇的村寨,全村男女老少均习武,被誉为功夫村庄,主要以六家拳、洪门棍、月牙铛、锏、铁尺为主。高酿镇老海村是月牙铛的发源地,主要以月牙铛、棍、刀为主,蓝田镇十八侗寨是勾林功夫的发源地,勾林是侗族先对抗猛兽、御敌护寨的主要功夫,经后人改编现已是当地具有特色的集防身健身娱乐于一体武舞融合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第三次调研深入黎平县双江镇的觅洞村、四寨村、黄冈村。三个村武术发展均较好,尤其是觅洞村,觅洞是武术之乡,也是黑虎拳的发源地,全村80%人练习武术,种类有拳术、棍术、刀术,当地人将拳术和器械总称为黑虎拳。拳术有四门拳、棍术有四门棍、洪门棍、发满堂、斜棍,刀术有四门刀,但主要以四门拳和棍术为主,调研之行对我们的最大感受是山大沟深,与世隔绝、民风朴实。课题组每次调研都是驾车前往,道路之崎岖、惊险使人心惊胆颤,远离繁华、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式的大山偏僻生活境地使人悠然向往。在这样沟壑成群、峰恋叠嶂、与世隔绝的大山深处孕育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武术,并以其独特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侗族独特的武术文化和精神内涵。

1 黔东南侗族武术种类

通过数次的田野调查发现黔东南侗族武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主要以拳术和器械为主,各地区各村寨武术套路不尽相同,拳术和器械各有不同的套路,各种套路变化多端、名称不一,拳术主要包括六家拳、四门拳、打板凳拳、柳心拳等,还有大部分以图腾命名的拳术套路,如“蛤蟆跳水”“猴子打滚”“黑虎点穴”“五马破曹”“九牛告塘”“双龙出洞”等,器械主要以棍、月牙铛、锏、铁尺、勾林、梭镖、刀术等为主,每种器械都有不同的名称和种类,如棍术有洪门棍、荷叶棍、侗家棍、四门、八卦棍以及部分以图腾命名的棍法,如岩鹰闪翅、金鸡拖尾、懒汉挑水、老虎下山等[1-4]。拳术和器械种类繁多,形式各样,探究其拳源,大部分发源于本地本民族,部分是由其它民族引进。下面主要选取该田野调查中发现的,真真切切发源于本土本民族、传承发展至今并对本民族文化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拳种和器械进行分析。

1.1 黔东南侗族武术主要拳术及器械分析

1.1.1 拳术

(1)六家拳

六家拳发源于天柱县共和村甘溪侗寨,甘溪状如桃花瓣,侗民建楼于桃花瓣上,一条小溪蜿蜒东下,清澈见底,鱼虾如织,四季长流,故而得名。洪武年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江西民众为躲避战乱,千人结伴,爬山涉水,迁入此地。开始他们搭棚居住,以采摘和捕猎猛兽为生,后开荒耕地,繁衍生息,世代居住于此,已逾20余载。走进甘溪侗寨处处洋溢着武术的氛围,乡村公路的路灯上悬挂着“武”字样,路灯也是侗族武术器械月牙铛形状,习武是甘溪男女老少的必修课。甘溪侗寨武术传承人陶通信老师傅说:“武术是甘溪的灵魂,是甘溪儿女特有的身份印记,更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六家拳是由寨上陶、陈、袁、陆、杨、宋六姓集各家之精华汇编而成。其起源说法不一,一种说法认为,早年寨上时常遭受野兽的袭击,时常有牛猪等家畜被野兽充饥,野兽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严重的威胁着寨上的家畜及人的生命安全。为此,寨上六姓氏共同约定选出青壮年,各家模仿龙蛇虎豹鹰等攻击性动作练就各家之搏杀绝招,后汇编各家之长而创立六家拳,人人必练,世代相传。另一种说法是洪武年间躲避战乱逃至甘溪,时常遭受附近村寨的排挤和欺辱,为了力求自保村寨请来外地武师教授功夫,各姓氏将所学的功夫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编而形成自己独立的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六姓氏关系越来越密切,便汇集各家之精华而创立六家拳。无论属于何种说法,但可以确定六家拳是由寨上陶、陈、袁、陆、杨、宋六姓集各家之精华而成。六家拳注重实战,先发制人,招式凶狠,课题组在调研时听闻几位武师讲起,明末清初,十余个强盗来村抢夺财物,有个叫陶布团的武师用水牛正在耕地,强盗萌生了抢夺水牛的想法,陶布团武师对强盗厉声呵斥道:“慢着,让我先为牛洗个澡再随你们处置”,随即陶布团武师轻易将千余斤重的水牛掀翻在地,在水里来回翻动,十余个强盗大惊失色,立刻吓得抱头鼠窜,轻易的化解了危机。民国时期,有个叫陈在和的武师,当时35岁,有只老虎吃他家狗,陈在和果断的拿起棍子和老虎搏斗,最后将棍子打断,赤手与虎相搏,最终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将老虎打死,其本人也受到了重伤,但并未危及生命。

六家拳集六姓氏之长,以实战搏杀为主要宗旨,其技法特点为动作紧凑慎密、手脚并用,多变灵活、重心较低、起腿不过腰、发力刚猛而凶险、主打要害、贴身近打、一击必杀,步法灵活轻巧,主要以丁字步为主,粘地进退,脚不离地,上步不过三步,其运行路线为直线和小范围类的十字圈。每一招式主要以动物图腾而命名,如二龙戏珠、黑虎掏心、海底捞月、鲁莽出洞等,以动物图腾命名招式主要与侗族先民们对图腾崇拜有关,为了克敌制胜,对每一招式赋予了图腾神力,祈求图腾的神力保佑战胜敌人。

(2)四门拳

四门拳是一种四面均可防守和进攻的拳术,发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黎平县双江镇觅洞村,觅洞村位于双江镇东北部,是武术之乡,全村男女老少均习武,并秉承习武防身强身的古训。探其拳源,已无史料考证,听闻武师吴德金和吴德林介绍,明末清初,时逢政治动荡,战火连绵,盗匪流寇横行,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觅洞村仅有数十户人,由于势单力薄时常遭受异族、强盗流寇的侵扰和掠夺。当时寨上有 2位武艺高强的人闳和靠,二人为父子关系,闳是靠的父亲,闳将毕生所学全部授予儿子靠。康熙元年十月一晚,12名强盗入寨抢掠,闳和靠父子2人齐上阵,气势凶猛、技法惊人,将12名强盗打的一败涂地,抱头鼠窜,将掠夺的财物全部追回,从此,觅洞村民们便推举靠为首领,传授村民们武功,后因传承受阻,曾中断了这一历史。民国年间,出现了一名叫吴炳周的人,多方位的挖掘和专研先人闳和靠的武功,并结合多年御敌经验和生存环境改编出了适合御敌、强身的拳术、棍术、刀术、双锏,总称为黑虎拳,四门拳术名列其中,并代代相传至今,因此,吴炳周便成为四门拳的第一代传承人。四门拳因四面防守并攻,因此得名四门拳,动作结构紧凑、发力刚猛、灵活多变、求准求狠、先发制人,低马矮桩,攻防兼备、手动足进,运行路线为“十”字。四门拳是黑虎拳的基础,黑虎拳中棍、刀、锏等器械都以四门拳为基础。如今四门拳已成为觅洞村强身防身娱乐的法宝,并以侗族文化的符号成为“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上侗族文化中的一道靓丽风景。

1.1.2 器械

(1)洪门棍

洪门棍发源于天柱县甘溪侗寨,与六家拳同称为甘溪的两大法宝,其起源后于六家拳。在野兽与强匪并存的年代,甘溪侗寨人们意识到拳脚功夫御敌的局限性,便精心研究使用兵器,由于生活在深山老林,遍地草木,因此就地取材,以棍为兵器,全寨武师集六家拳之精髓创立了特有的棍法,作为护寨的神器,因甘溪先祖洪武年间逃难于此,棍法又作为护寨守门的神器,因此名曰“洪门棍”,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时至今日,甘溪各家都完整的保留有祖辈流传下来的棍子,距离现在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棍子长短不一,长的达到两米多,短的不到1米,但棍子均很粗,材质主要以茶油树为主。课题组随机对一根陶家祖辈流传下来距今两百多年历史的棍子进行测量发现:棍子全长2.05米,粗段直径为3厘米,细段直径为2厘米,棍子保存完好,油光发红,分量十足,通过棍子可以想象到甘溪侗寨古时御敌的场景。洪门棍主要技法以戳、点、劈、挑、扫为主,以实战为目的,动作简单,招招实用,动作幅度小,双头并攻,讲究见缝插针。主要招式名称有猛虎下山、姜公钓鱼、金鹏淘沙、莲花盖顶、古树盘根等。 洪门棍主要包括单练、多人对练 ,单练主要以完整套路演练和单个招式练习,多人对练主要有2人对练,3人甚至10到20人对练,对练主要以实战为主要形式,4人以上的对练主要以御敌阵法的形式进行,这种练法来源于古时集体护寨御敌而生。

(2)月牙铛

月牙铛是黔东南侗族武术器械的一种,流传于天柱、黎平、剑河等地,其发源于天柱县高酿镇老海村。清朝道光年间,政治动荡不安,流寇盗匪成群,蓝田镇老海村山高林密,古木丛生,洞多潭深,沟壑成群,时常遭受流寇和猛兽的袭击。据说,有天夜里,一只老虎进村吃掉了狗,随后冲进家门将一小孩叼走,武术大师龙大正闻讯赶来,随即拿起一钉耙带领村民们追打老虎,对猛虎穷追猛打,在村民们的协助下最终将猛虎杀死,从此以后,龙大海真正意识到兵器的重要性,龙大海根据自己多年的习武、御敌、擒兽之经验对钉耙进行加工改造,以更加适宜擒兽、御敌之需,从而创立了月牙铛,并在村内组建护寨武术队专门传授月牙铛用于护寨自保,在以后的日子里,老海村民们在武术大师龙大正的带领下用月牙铛打退了无数次流寇盗匪、擒获了无数只猛兽,月牙铛在附近村寨名声远扬,月牙铛因此也成为老海村护寨神器,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月牙铛因其酷似月牙,因此命名月牙铛,其大小不一,重则数十斤,轻则三五斤,外形又如一对粗壮、锋利的小牛角,镋尖有倒勾刺,镋背镋心分别安有2—3块如斧镑铖的刀片。

月牙铛武术动作威猛,刚柔相济、招招实用,直来直往,主要动作技法为击刺、架隔、扑、拍、拿、遮、握、转、支、拦等动作。主要动作招式有“水中练塘”、“雄鹰叼鸟”、“金箭离弦”、“神猴捞月”等。主要分铛尺对打,铛棍对打,铛铛对打,单人咬铛、单人抛铛、单人扫铛、集体混打等十余种。月牙铛是黔东南侗族特有的兵器,历史较久,距今约150余年,其传承和发展封闭,传承规律严密,传内不传外,自龙大正师祖首创以来已经过六代传承,第二代龙孔卜,第三代龙天标,龙天福,第四代龙长森,第五代龙必先,第六代龙安凡,龙庆炎,均在本寨龙姓之间传承,月牙铛是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较为古老的兵器,属杂形兵器,其起源和发展与侗族先人们狩猎、农耕等习俗等密不可分。

(3)勾林

勾林是侗族先人对抗野兽、御敌护寨、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是侗族武术中历史较久的一种器械,距今已有 400余年的历史,如今勾林被改装成集武术与舞蹈于一体的健身休闲体育项目,在天柱县蓝田镇中小学广泛开展。勾林发源于天柱县蓝田镇三合片区的十八侗寨,是侗族先人们在生产实践劳动中总结出来的防身御敌之方法, “勾”即“勾刀”,呈钩状,多为男性所用,“林”即镰刀,多为女性所用,是侗族人们生产劳动不可缺少的工具。侗族生活在深山老林,豺狼虎豹成群,侗族先人们出门将勾刀或镰刀随身携带,主要用于疏通山路,生产劳动,对抗野兽,防身护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侗族先人们将使用勾林对抗野兽,御敌之方法不断总结提炼,最终形成了侗族特有的勾林功夫。勾林的基本技术主要有砍、削、勾、拉、劈、拍、打、扎、磕,在应用上分为男生刀和女生刀两种,男生刀法主要有樵夫问路、将军看榜、饿虎扑食、猛虎回头、猿跃南岭、猴跳西川、金龙出海、猛虎出山、南山开路、公鸡回头、直劈云岭、惊鹿回顾、金鸡独立、拔草寻蛇、推窗望月、金猫捕鼠、左右逢源、怒视南山、巨蟒翻身等;女式动作主要有麻姑拜寿、美女探刀、南山挑刺、北坡大柴、白鹤飞天、劈山开路、鲤鱼下涌、燕子觅食、鸳鸯戏水、美女纺花、回头望月、莲花盖顶、丁树盘根等。勾林是侗族先祖人们生产劳动的产物,是侗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印记,体现了侗族先人们勤劳勇敢、扬善抑恶的奋斗精神,由于受到现代多元化文化的冲击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曾经繁荣的勾林功夫传承发展屡屡受挫,部分勾林师傅病逝、后继乏人,目前处于濒危状态,抢救挖掘刻不容缓。

2 侗族武术的技术特点

侗族武术是侗族先人们与自然环境、生活环境、敌我争斗中形成的。课题组通过对侗族武术文献的查阅、走访武术传承人、田野实地考察得知,黔东南侗族各地武术均具有不同特色,但其技术特点大同小异,都注重实战,以防御为主。在技法上讲究一招制敌、先发制人、直击要害、手足并进、凶狠刚猛;在步法上灵活多变、进退自如、贴地进退,运行路线为直线、十字线、小范围圆圈;动作结构上要求紧凑、幅度小、手进足动、重心低、起腿不过腰;发力方式上强调发力刚猛、短促有力;功法中注重低矮桩、站桩、板子桩、铁锁桩、打窝子。侗族武术的技术特点的形成是侗族先人们与生存环境不断较量的结果。

3 黔东南侗族武术的传承

传承是人类对于文化(包括技能,知识,科学,历史,宗教,思想,学说,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等)通过传授和继承的方式而使之得以延续、发展和演变的行为[5]。传承是一种历史行为和社会现象,既存在于单个的人与人之间,更存在于家族、社团、民族乃至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之中,传承武术文化是人类延续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服务全民健康、提高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6]。中华民族文化悠悠数千年,56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武术作先祖们保家卫国、防身自保的重要法宝,逐渐形成了一种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传善不传恶的固有思想[7]。侗族武术也不例外,然而侗族武术在传承对象上以男为主,男女均传,这与侗族母氏社会时期萨岁崇拜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受自然环境和的影响,侗族武术传承比其他民族武术传承更为保守、封闭、严格,基本都在宗族、家族、村寨中传承。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宗族传承、师徒传承、村寨集体传承,学校传承四种,但主要以家族宗族传承和师徒传承为主,村寨集体传承次之,学校传承为辅。课题组在三次调研中与侗族武术传承人交流得知,侗族武术的传承首先要看血缘,至亲优先;第二看人品;第三看技术,即传承主要以本姓宗族间传承。外姓传承必须对其人品、技术进行严格的考验,并建立牢固的师徒关系方可传授。师徒关系的确立必须有隆重的拜师礼,拜师礼主要有祭拜祖先、徒弟拜师傅、吃团圆酒三个步骤。即首先师父带徒弟到祖先灵位前祭拜,具体形式为师徒2人共敬献祖先礼条(猪肉或牛肉),敬3杯酒,并告知祖先英灵将收徒弟;其次,徒弟跪拜师傅以确立师徒关系,并在祖先和师父面前宣读拜师誓言;最后师傅与徒弟共进餐吃团圆酒。师傅传授徒弟武术也是相当的严密、严格,一般在自家后院关起门单独传授,要求十分严格,但并非倾囊相授,而是保留几招绝招以备不测,直到师傅临终前才将绝招全部传授。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拜师礼仪部分地方消失,但大部分村寨仍然沿用。通过对部分侗族武术传承人的访谈得知,现在部分村寨拜师更简洁,只要徒弟给师傅规定数量的烟酒、钱即可确认师徒关系;村寨集体传承也是侗族武术的主要传承方式,在野兽出没、战乱频发的年代,为了御敌护寨自保之需,寨老侗款制下集体习练武术,并聘请专门武师传授,这是侗族先人们传承侗族武术的重要方式。随着生活水平和治安的不断好转,以技击搏斗为核心的侗族武术逐渐演变为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传统体育运动,技击功能逐渐弱化,从而集体传承的性质和目的也发生了变化,有些村寨将侗族武术改编为集武术与舞蹈于一体的武术操,以供寨民们健身休闲娱乐之需;学校对侗族武术的传承主要以体育课堂的形式开展,立足于强身健体为目的,也是侗族武术传承的次要方式,学校武术的传承主要以武术套路、武术操的形式进行,课题组在田野调查中发现,黎平双江镇、天柱县高酿镇已将侗族武术引入了中小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社会的发展集体传承和学校传承必将成为侗族武术文化的主要传承方式。

4 黔东南侗族武术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趋同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目标追求的总和, 是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8]。武术文化精神是武术文化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灵魂,是先辈们在武术活动实践中与生存环境不断斗争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民族性格,具体表现为武威、武德、武魂三方面。武威、武德、武魂是黔东南侗族勇武无争、侵我必伐的民族性格和团结进取、尚武重德的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黔东南侗族武术文化的核心。

4.1 武威:勇武无争、侵我必伐

黔东南侗族生活在沟壑峡谷之中,为了生存的需要不得不与生存环境争斗,与猛兽猎物的搏斗和外来势力的争斗练就了侗族人勇武无畏的精神。侗族武术技术中一击必杀、先发制人、凶狠刚猛的技术风格是其勇武的具体体现。地域环境影响下以渔猎和农耕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自给自足的世外桃源生活,因此成就了只求自保,与世无争的心理品质,因此侗族武术以防御为主,这也体现了侗人们追求和平、只求自保与世无争的民族性格。但“无争”并非等同于“懦弱”,任人欺凌,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世无争的民族,却也是一个勇武果敢、侵我必伐、恩怨分明的民族,正如调研中一侗民所言“他们不惹事,也不怕事”。明朝以来侗人们无法忍受阶级压迫而爆发的无数次农民起义是侗族“勇武无惧、侵我必伐”民族精神的代表。勇武无争、侵我必伐、恩怨分明是侗族武术中武威的具体体现。

4.2 武德:尚武重德、抑恶扬善

何谓武德?简言之,就是习武之人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9]。中国传统文化中主张以“仁”教化天下,以“礼”规范行为的社会伦理学说自然也就成为武德思想的核心内容。黔东南侗族是一个尚武民族、是一个崇拜英雄的民族,民族英雄均是武艺高强、深明大义、惩恶扬善并为本民族利益而忘我的人,民族英雄的武艺和品德是侗人们世代的楷模,因此造就了侗人们尚武崇德,抑恶扬善的武德品质。宗法制度下严格的款约是民族自治下的自我约束,更是是尚武重德、抑恶扬善思维的直接反映。侗族武术重礼重德、并将习武赋予以伦理的教化和审美的熏陶的责任,即通过习武术以达到徳艺双馨、抑恶扬善的目的。

4.3 武魂:团结互助、荣辱与共

侗族武术之魂,是侗人勇武而无争与尚武必重德文化精神的统一,不仅强调武术的攻防技击的实用和 “仁义礼智信”的武德体系,更强调团结互助、荣辱与共的民族精神。黔东南侗族流传的武术拳种和器械都是以对抗猛兽、抵御外敌而产生,均对对本门习练者的武德以及保家卫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出明确的要求。这种团结互助,荣辱与共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侗族武术的武魂,来源于侗族先人们与生存环境的斗争和改造。侗族先祖们最早以渔猎为生,为了捕获更大的野兽为食必然进行集体围猎,均等分配,逐渐形成了集体主义意识,在农耕时期,私有制的出现使得生存空间及产品的掠夺成为必然,古时侗族先人们为了抵御外来侵略,方圆数百里组成侗款联盟组织,在款首和寨老组织下集体习武,当遇到外敌侵略时集体出动,万众一心,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逐渐形成了团结互助、荣辱与共的集体主义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侗族武术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撑,是侗族武术的灵魂。侗族武者不再将习武视为单纯的习武练拳、比武较技,更是一种“明大义、知荣辱、同甘苦”的历练和保家卫寨的民族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过程。侗族武者无论出身、背景如何,在外敌入侵,民族危难之时,所表现出的为保卫家园而舍生取义和同甘共苦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正是每一位习武者所应终身追求的浩然正气与“武德大义”。

5 结语

黔东南侗族武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始终以和“被遗忘的武术” “隐者”的形式存在。武术书籍、期刊文献及网络难以找到其足记,甚至黔东南州志、各县县志也难以找到较为详细的介绍,只是寥寥数笔带过,要想正真揭示侗族武术的内涵必须深入当地进行田野调查,只有深入其地,才能真正感受到侗族武术的博大和精深,才能真正体会到其技术技理所蕴含的正真意义。该次田野调查感悟深刻,作为一种鲜为人知的武术竟然其内涵文化如此丰富,希望更多的学者加入侗族武术文化研究大军,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侗族武术,挖掘整理侗族武术文化加以梳理和探寻,弥补中华武术文化之完整蓝图。

[1] 杨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民族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07.

[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体育志)[ 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07.

[3] 黎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黎平县志[ 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4] 天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天柱县志向[M].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5] 中国体育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体育年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6] 陈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和途径.体育文化导刊,2002(5)4.2.

[7] 李志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与变异探析.体育科学,2004(1).

[8] 倪依克. 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4.

[9] 徐烈.关东武术文化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On the Main Content and Cultural Spirit of Dong Nationality Martial Arts in Qiandongnan——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to the martial arts Duma, Gaoliang and Shuangjiang township

ZHANG Jianglong, etal.
(Qiandongnan nation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Kaili 556000, Guizhou, China)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项目编号:2016C047)。

张江龙(1988-),甘肃礼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与教学、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黔东南侗族武术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遇见黔东南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诗书画苑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