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的整体改革与创新研究
——基于国务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

2017-11-27张庭华徐海衡梁剑明张文杰张倩玉

体育科技 2017年1期
关键词:汇演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张庭华 徐海衡 柳 仁 梁剑明 张文杰 张倩玉 石 硕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的整体改革与创新研究
——基于国务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背景*

张庭华 徐海衡 柳 仁 梁剑明 张文杰 张倩玉 石 硕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文章以国务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背景,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揭示: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行动上均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滞后。为此,从宏观层面,基于四个不同的专业特色,分别设计出:模拟教学、实践参与、仿真训练、武术汇演和参赛成绩等不同内容。旨在力求为全面推动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完善。

体育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

毕业设计是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即将完成学业前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总结和梳理所学知识与技能,并独立从事体育相关职业的体验与尝试,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这一环节的实施,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它对于考评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2009年,教育部文件就曾明确规定,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可以多样,综合创新,鼓励学生发挥其创造性。特别是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突破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后,实践教学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聚焦,成为优先思考和不断探索的关键议题,成为只能加强、不能减弱且势在必行的核心工作。那么,直面《意见》中所提出的“一些地方和高校重视不高,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等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又该如何进行改革与创新呢?这些都是本文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

1 研究现状述评

由于体育专业涵盖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以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且各具特点,特色突出,在培养方式和毕业走向上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因此,这也就直接决定着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取向也必然迥异不同。而在以往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上,全国高校体育专业普遍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即只重视毕业论文,没有毕业设计。“设计”这个词,早已被丢弃,成为“被爱情所遗忘的角落”。

通过中国知网查询,点击“篇名”,输入“体育专业毕业设计”,点击“模糊”收索,只能发现四篇文章。且其中,也只有两篇相关文章,分别是:一篇为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的徐碧鸿博士在《运动》期刊上所发表的《中国矿业大学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探索》[1],主要观点是增加运动技能汇演;另一篇为太原大学的傅斌教授在《体育研究与教育》期刊上所发表的《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以山西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例》[2],主要观点是引入专业教学技能展示环节。仔细研读和比较可清晰发现: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大同小异,十分类似。既没有体现出不同专业的鲜明特点,也没有梳理出不同专业的具体方案。基本上都是在原有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种缝缝补补、点点缀缀的做法。没有什么匠心独运、另辟蹊径的思想与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这一远景而现实的问题。

基于此可清晰发现:在国内体育界,关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设计的整体构思与研究,既很少有人踏足和问津,又无相关系统而详尽的阐述。显然,为了响应国务院的《实施意见》要求以及考虑到社会人才和学生毕业需求等因素,改革和创新毕业设计则已经成为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的关键议题。那么,针对不同专业又该如何进行设计呢?

2 改革与创新方案

2.1 体育教育

众所周知,毕业论文(设计)并不意味着就是单一的学术文章写作,还包括毕业设计。因此,必须要打破以往狭隘的只是毕业论文“单轨独行”的思路和做法。因为从“木桶原理”看,技术技能才是体育专业学生的长板,而论文写作则是其短板。为充分彰显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应变更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双轨并行”的新模式,即文笔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毕业论文写作,而技术技能强的学生则也可以选择毕业设计,就像音乐学院的毕业生搞毕业晚会、美术学院的毕业生搞毕业画展一样。

正如在《实施意见》中所强调的那样:“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因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力量,因此,其毕业设计可采取模拟体育课堂教学的办法,即由40-45人组成一个设计团队(要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一学生扮演“中学体育教师”,其他所有学生都扮演“中学生”,就像中小学体育课那样。教材内容的选择主要以体育教育专业普修和专修课程为主,同时也兼顾《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包括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和健美操等七大类,具体内容由系主任和毕业设计指导团队,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围绕中学体育教材而精心挑选。学生设计团队则以此为依据进行毕业设计。为了保证各个设计团队能够公正公平地竞争,负责学生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团队”教师,需要提前依据学生专项技能、身体素质、体能和性别等差异,根据国家规定的正常的班级人数,对整个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因为美国著名学者加纳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集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于一身的[3],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才是合作分组的最佳选择,如:在体操学习中,技能优异、保护帮助好、观察能力强的三人组合才是最理想的合作学习小组。切记:理想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好、中、差技能的简单组合,而是多种不同优势智能的互利合作。

分组活动结束之后,意味着每一个小组就是一个设计团队、一个整体。围绕着教材内容规定的要求,他们需要事先选择和谋划、集体交流与评议,并在反复模拟和彩排中,在头脑风暴法中,最终达成共识,即在中期检查时,共同提交七份不同类别的教学设计(含教案)报告。而其将作为专业理论部分,占毕业设计评价20%。而毕业汇演时的模拟教学,则占80%。这种专业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有效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当然,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和效果,毕业设计指导团队还要全程跟踪和指导,并在毕业汇演时,毕业设计指导团队还要交叉评价,以避免“人情分”的出现。同时,要求在毕业汇演前一周,无论是教材内容(即所提交的七份教学设计)、还是教师的扮演者,都将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评委对该“教师”的模拟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就是该团体中每个成员的评价。也就是说,每个设计团队都相当于一个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如此,组内长板的同学必然会主动帮助短板的学生,形成互补学习与互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2.2 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专业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应用型学科,对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这也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最根本要求。因此,毕业设计主要应以实践应用为主。所谓“实践应用”是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学以致用,最后呈现的是材料、录像、视频或现场展示与演示等。正如《实施意见》中所明确提出的那样:“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

以体育旅游为例,因其主要培养“从事体育旅游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行业管理、营销和运动技术指导等实践能力[4]”。因此,社会参与度高、实践性强。根据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学习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性的意义建构的心理过程,而更是一个社会性的、实践性的、以差异资源为中介的参与过程[5]”“即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譬如:你要学习做菜,就应在厨房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炒菜就在厨房里[6]。”就体育旅游方向的学生而言,就应该在充满旅游氛围的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在实践参与中学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去”才是体育旅游方向学生锤炼和塑造自我的必由之路,封闭式的培养与说教只能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只有亲力亲为,方能学以致用,并能形成多种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策略,如:体育项目设计、户外活动指导、紧急救护常识与处置、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等能力。“只有将体育旅游专业学生所学技能内化为可身体力行的本领,进而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方能从事体育旅游的市场开发、经营管理[7]。”具体而言,就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学生可以在假期期间,以切身经历和体悟的方式,在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或旅游专业人士的带领下,按照旅游岗位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亲赴旅游目的地进行示范和训练;或者是在实习期间参加工作的机会,小组事先讨论做好一份规划。并在旅游途中不断修订和完善,最终敲定一份最终的完整的旅游策划书。在答辩时,以纸质材料和电子视频的方式呈现给答辩老师。它要求学生通过详尽的文字和图片说明其策划的亮点与创新点,包括:旅行社、宾馆、户外运动俱乐部和旅游景点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旅游技能指导、导游服务、景点讲解、产品介绍、旅游市场开发和旅行社经营管理等整个过程的现场模拟以及实战工作的具体材料、相片和视频。

2.3 运动训练

《实施意见》指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主要定位于教练员的特色,着力发展学生的组织教学与训练能力。那么,为了贯彻和实施《实施意见》的精神,其毕业设计方案应重点包括训练计划的制订、技战术分析与运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择、运动处方的制订及效果、组织与实施训练与比赛以及临场裁判等。它综合考虑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与实践能力,注重探究发现、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和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团队则需要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设计、实施,并经集体点评和商榷后,撰写出设计方案,并将其作为毕业设计的理论材料,提交毕业设计答辩团队。然后,学生团队通过在实践中反复推演、纠偏改进等措施,最终达到经验共享。最后,经过答辩演示与评价,完成毕业设计。

例如:仿真足球训练,即由23人组成一个设计团队(要求异质分组),一学生扮演“中学体育足球教练员”,其他所有学生都扮演“足球队员”,就像一支真正的中小学足球队一样。根据教练员的工作性质,具体可采用日常训练和临场比赛相结合的两种形式。如采用日常训练,则随机抽取一学生作为教练员,答辩团队检查其训练方案与计划,并现场评价其组织与运用能力,包括检查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负荷(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控制与调整、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置以及训练效果等;当然,如采用临场比赛,则为两个设计团队相互对抗与厮杀,并配置专业学生进行裁判。答辩团队则主要考查两名教练员在紧张的对抗气氛中,教练员的现场控制与驾驭能力、敏锐的判断力与观察力、排兵布阵(用人与换人)技巧、技战术安排与调整等。但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求全员参与,即22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角色,都要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答辩团队则根据教练员的指挥与调度能力,以及场上场下所有队员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而这个综合评价再加之训练方案与计划等理论分,即为毕业设计的总分,也就是该毕业设计团队每个成员的分数。可见,在这样的毕业设计团队中,每个组员都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颇具“休戚与共、荣辱与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学习理念。

当然,为了贯彻《实施意见》中关于“改革教学方法”的倡议,那么,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必然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其主要作用在于点拨提示,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鼓励者和合作者,旨在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经验。也就是说,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搭建“脚手架”,遂行先行组织者策略,实施支架式(教师的帮助)教学,即在学习任务之前,通过安排和呈现给学习者适当的引入性材料,使其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以便于学生自主完成意义建构,让学生走过最近发展区,以引导学生向着潜在的、最高水平的发展区发展。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 1972年《学会生存》报告中,就对全世界的教师发出转变角色、转换职责的号召:“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8]。”

2.4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以武术为主体,同时兼具养生与表演为一体,技术技能要求高。它不仅要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更是要精湛。因其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可以广泛地为大众和社会服务,故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更应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在现行培养体制重视“三基”(教学、训练、竞赛)、轻创新能力的影响下[9],是很难实现《实施意见》中所提出的:“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的要求,相去甚远,必然导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下降。为此,注重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或模拟实践,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高效优质的平台,使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已经成为该专业发展的必由路径。为此,该专业的毕业设计应尽可能展示出四年所学的实践成果,并以武术汇演和参赛成绩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上海体育学院重视外语和跨文化交际等实践能力,将武术与演艺相融合,与名导合作签约,塑造出众多国际型武术人才,为该专业学生构筑和搭建了一条通往影视圈的康庄大道[10]。

武术汇演,即所有参加武术汇演的学生必须个人表演两套以上拳术和两套以上器械,然后以团队形式做一个武术情景剧或者武术穿插表演节目,时间不低于10分钟。所有参加汇演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同台表演,由专业老师统一打分。当然,武术汇演设计可谓是特色鲜明。通过任务分割,结果整合的方法,真正做到:分工明确,角色各异,各司其职,有舞龙舞狮者、有耍枪弄棒者、有南拳北腿者、有敲锣打鼓者……,多人共筑一台戏,这不仅仅是一场漂亮的舞台表演,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毕业设计。而对于那些不参加武术汇演的同学,则也可以参加全省或者全国的武术、散打、龙狮、摔跤、拳击、健身气功比赛作为汇演成绩。当然,仅仅依靠武术汇演和参赛成绩是不能说明和代替毕业设计的,这也只能是一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做法。为此,还需要有跟进补充说明的附属材料,如:汇演策划书,包括:比赛目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数、角色安排、器材工具、指导教师、组织与分工等具体内容;以及比赛前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方法与手段的选用、主要对手技战术分析与研究、训练中科学的营养与补充方案、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比赛中技战术安排、比赛节奏的调控、临场经验与不足;比赛后的恢复和调整方案等反思与总结性材料等。

当然,无论哪一专业,凡响应和参加国务院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即参加全国(省、市)创新、创业计划的团队,并且在实践中取得成功或者是在比赛中获得一定名次的,都可以作为毕业设计。如此,各个专业就必须要打破和改变原来要求学生在毕业之际统一时间内答辩的限制。因为所谓的毕业论文(设计),并不意味着在毕业之际才能答辩。它只是要求学生在毕业之前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而已。因此,答辩时间也可以提前。因为通过访谈了解到,此时的学生多为外出找工作,很难静下心来从事毕业论文写作或反反复复地彩排毕业设计。因此,无论是毕业论文,还是毕业设计,均可由指导教师推荐已经准备好的学生(团队)提前答辩,指导教师要以书面的形式叙述其提前答辩的理由,并将学生的论文(设计)等材料一起上交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团队,经集体点评和商榷后,给出是否可以进行提前答辩的理据。若允许,就可以避免毕业生因没有完成答辩而不能全身心地找工作的心理烦扰[11]。

3 结语

毕业设计对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而言,是一项崭新的实践教学工作,是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下而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举措。当然,本文所谈及和构思的也都是一些浅尝辄止的思路和参照。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投石问路的作用,目的在于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更多地引起同行们的思考和研究,以期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当然,任何改革与创新都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一个永远在路上进行查摆不足、检验和实证的过程,且不可操之过急。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即为此理。这只是一个良好设想的开端,伴随着全国高校体育工作者对毕业设计的认识的逐渐深入,伴随着同行经验的成功借鉴,发现的问题、经历的挑战也必然会越来越少,那么,毕业设计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并逐步地走向成熟和完善。我们坚信:它的实施,对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而言,对于培养21世纪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言,必将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徐碧鸿.中国矿业大学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模式探索[J].运动,2015,7:90-91

[2]傅斌.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以山西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4,29(6):64-66.

[3]牛蔚林.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4):110-112.

[4]韩丁.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3):10.

[5]王淑娟. 情境学习理论观照下的校长专业成长[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26(1):9.

[6]朱勤丰.构筑"三维一体"的高职会计课程课堂高效学习环境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2):108.

[7]古强.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9):77.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08.

[9]]吴明冬,辛衍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探析[J].现代交际,2013,6:121-122.

[10]张庭华,张新定,杨磊等.海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与创新研究[J].体育科技,2015,36(5):130-132.

The Overall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College PE Specialty Graduation Project—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State council innovation and pioneering educational reform

ZHANG Ting-hua,etal.

(PE College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Hainan, China)

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立项课题,课题编号:QJZ125007;海南师范大学第七批校级教改项目——教师教育改革专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3.0101E+12。

张庭华(1972-),辽宁鞍山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汇演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全省审计机关第四届运动会及文艺汇演取得圆满成功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本科生论文要从严检查也要适度松绑
徐闻县举行庆“六一”少儿才艺汇演活动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
——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例
国学文化汇演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设计实施与探索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