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里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深度探析

2017-11-26李燕娥吴志兴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课程构建课程设计创新创业

李燕娥 吴志兴

【摘要】本文从课程建设基本思路、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创新创业实验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孵化园构建思路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凯里学院一直将学生的“学”和“做”有效地结合起来,采取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学生一边学一边实践,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为学生的更好发展提供了平台与途径。

【关键词】凯里学院 创新创业 课程构建 课程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凯里学院2017年课程教学范式改革试点项目:(课题号,KCFS1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23-02

2016年,凯里学院计划将创业基础课程作为全校的公共课,要求全校不分专业,从大一开始普及创新创业课程。凯里学院针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实施:

一、凯里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一)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主要原则

第一,要做到全面覆盖:创新创业课程一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开展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必须“覆盖”全校所有专业和学生,对于每个人来说,创新创业都是可行也是必行的。

第二,要做到融会贯通:在面对有意向创业的学生时,我们采取实施“特长班”+“尖子班”结合的培养模式,将这些志向于创新创业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专业的能力训练。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创业学分的替换机制。

第三,要做到思路突破:针对已经创业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集中实施创新创业精准指导帮扶,帮助其项目孵化落地,进入大学生创业园运营,帮助其对接项目、资金、场地、资源等。同时,创新创业的教育不仅仅只针对在校的学生,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必须要求积极帮扶毕业5年内的校友创业,切实服务好创业校友,实现学生创办实体公司和合伙经营管理的突破,尽量避免学生在校的一些好的项目在学生毕业后“结束”。

(二)“三维式”课程构建

“三维”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思维,在这三个维度里面,最重要内容有:专业知识主要包括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训练和模拟、创业实训和创业实战,发散思维主要包括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竞赛和相关的科研项目、成果等。

大学生创业需要合理地理解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其实有的创新并不一定就是要标新立异。而“三维式”的课程构建,知识是作为创业的基础,有了知识,就像盖房子有了砖头;能力是保障,有时候创新创业的想法再好,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人员能力欠缺也会导致项目的失败;思维是重点,没有创新的思维也就没有创业的动力来源,所以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三)创新创业主要课程设计

凯里学院结合国家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要求及主要目标,结合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三原则,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创业基础阶段:主要是实现创业思维启发及创业基础专业教育,设置的课程有:管理心理学相关课程、人际沟通学相关课程,大一和大二年级开设;财务预算、会计报表相关专业等课程,大三和大四年级开设;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程、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训练,贯穿大一至大四的每个学期。这些课程针对的是全校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

创业准备阶段:主要目标是创新创业仿真课堂实训及项目启发,设置的课程有:项目发散思维训练,项目萌芽阶段测试等,大一和大二年级开设;银行、证券公司、工商部门等仿真课堂教育,大三和大四年级开设;选拔一批志向于创新创业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专业的能力训练,建立创业学籍档案,贯穿大一至大四的每个学期。这些课程针对的是尖子班和特长班的学生。

创业实战阶段:主要目标是创新创业项目实战,项目的孵化,设置的课程有项目的预算、项目的实施、项目的具体管理等,贯穿大一至大四的每个学期。这些课程针对的是尖子班的学生。

创业实施阶段:主要目标是创新创业项目的归属,创业园的管理,设置的课程有项目的最终成果、项目的验收,项目的延续,贯穿大一至大四的每个学期。这些课程针对的是尖子班的学生。

二、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培养时,我们主要专注培养学生智力技能、人际关系技能、交流沟通技能三个方面的能力。而創新创业课程教育主要专注培养的是学生思维能力、动脑能力,主要通过创业的四个阶段来体现。

(一)创业基础阶段

在创业基础阶段,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创新意识,在这个阶段主要是以专业教育为主,在这一阶段我们建议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如:学习国家的政策制度,学习市场调研的方法,学习会计财务知识,学习撰写项目策划等。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引导学生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导出创新思维,以日常生活的小事件,小问题为基础,导出创业项目。

(二)创业准备阶段

在创业准备阶段,建议慢慢导入创新创业课程中的仿真课堂,将专业知识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用头脑风暴法与反头脑风暴法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直至形成创业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体验:让学生设置某店面的LOGO;拿一张白纸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做设计;让学生只带够车票钱,然后让学生试着在陌生的地方呆一天,最后来检验学生的成果;让学生为图书馆设计自习桌、设计书牌等。

(三)创业实战阶段

创业实战阶段是整个创新创业课程最核心的部分,这个部分直接关系着项目能否进入创业园。在这个阶段,学生必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实现对项目的市场考察。学生在掌握宏观环境的同时,也要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在做好项目顺利实施的同时,也要做好承担项目失败的准备。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检验创新创业项目雏形是否可行的关键阶段。

(四)创业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是创新创业项目进入创业园正式进行试运营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完成工商注册,店面装修,人员配备等所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不再介入学生的项目,一切由学生自己去掌握。若项目运行顺利,盈利较好,在三个月之后,项目将入驻创业园,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学校是自愿为学生提供场地。一般成功地项目入驻后,若学生毕业,仍可提交申请,将项目保留,此时,学校将与其签订项目合作合同,收取少许费用。若三个月后,项目运营情况较差,亏损严重,学校将会提议项目负责人将项目终止,并收回创业园的场地。

三、凯里学院创新创业实验课程设置

凯里学院创新创业实验课程的设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仿真课堂建设、实验室建设、创业园建设。

凯里学院对于仿真课堂的建设正在进行中,拟建设的仿真课堂有:模拟法庭、模拟银行、模拟影院、模拟演播厅等,在建成之后将尽快投入使用。通过仿真课堂的设置,给学生视觉和感受上的真实体验,以达到项目实践逼真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就是社会大市场的事实。仿真课堂的设计一定要在尊重实物的基础上,再添加学生的创新创作,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

实验室建设主要是将各种软件系统、沙盘等引入课程,目前经济与管理学院正在进行的课程有:ERP、会计实训等。实验室的建设主要是以专业课真实模拟为前提,使学生在课堂中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实验室里面配备的各种软件均是专业课实操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充分掌握课本的专业基础知识点之外,还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软件系统、沙盘的应用实质。

凯里学院创业园已经正式挂牌,目前进入创业园的项目主要以艺术学院的各类民族特色印染、绘画、工艺品等。创业园主要是项目雏形进行检验的主要场所,只有通过创业园的项目才能进入到孵化园进行实际的运营和发展。

四、创新创业课程孵化园构建思路

针对孵化园的建设,凯里学院除了开展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外,还开展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活动,如校园文化节纪念品展示和销售、知识产权宣传月、模拟面试大赛、创新思维大赛。“知名企业行”及在寒暑假组成团队进行社会实践等。同时,学院也强调一定要将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项目放入孵化园进行孵化培育。在创新创业课程的进行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求教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重点的原则下,对于创业想法已经成熟的同学,予以大力支持。除了为学生提供办公场地、设备等硬件条件外,还要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策略型课程,为学生制作并发放创业孵化实用指南等软件条件。另一方面,联合校科技园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和实训学习、设有专门的创业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同时还设有创业基金为学生的创业孵化配备一定的经济保障。

除此之外,学校目前也已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这种合作教育模式下,注重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学校与企业的协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教育研究,2015,(05):56-62.

[2]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 “十二五”期间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中国高教研究, 2016,(02):20-28.

[3]劉艳,闫国栋,孟成.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中国大学教学,2015,(11):35-37.

[4]刘长宏,李晓辉,李刚,岳庆荣,任永功.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实践室研究与探索,2014,5 (33): 163-166.

[5]王占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变革的整体构想.中国高教研究,2015,(07):75-78.

[6]姜慧,殷惠光,徐孝昶. 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

猜你喜欢

课程构建课程设计创新创业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