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2017-11-26陈彦金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陈彦金

【摘要】教育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育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以本次课题《新课改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音乐剧的创新与研究》为研究方向,首先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的现有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然后细致讨论了优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幼儿戏剧教育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22-01

幼儿戏剧对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学龄段的学生依靠情景感知来进行学习,幼儿戏剧表演中,学生可以在表演过程中学习,增强社会认知。学前儿童的理性思维能够较弱,戏剧教育符合其学习规律。然而,孩子对戏剧的内涵理解有限,幼儿音乐剧的表演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幼儿戏剧教育要引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同时也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将幼儿音乐剧融合到教育当中。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的现有问题及成因

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第一,高职院校缺乏对授课对象——幼师学生职业需要的关注,导致该课程的教学重理论讲述,轻实践研究,无法有效指导幼师学生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发挥其作用。第二,幼儿教育领域对幼儿文学课程的认识有局限性。部分幼儿教育工作者认为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只是实现幼儿语言智能发展目标的载体,这种认识使得幼儿文学无法在幼儿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学与幼儿园戏剧教育实践活动的脱节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2.缺少专业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则因教师的教学重点设计而不同。例如,有的教师将幼儿戏剧剧本的改编和创作作为教学重点,就会加大写作练习; 有的教师将幼儿戏剧表演作为教学重点,就会运用观摩、实训等方式侧重教授表演技巧; 还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幼儿戏剧的基本理论知识就足矣,教学便以传统讲授法为主。

3.缺乏科学的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幼儿文学教学理论的研究都相对薄弱,幼儿文学的教学常常按照学校及教师习惯的程式进行。现行《幼儿文学》教材大都涵括幼儿戏剧等八种文体,对于每一种文体在学年课时总量中占多大比重,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意见。有的教师就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拿捏课时安排,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

二、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戏剧教育教学模式浅析

1.明确戏剧教育教学目标

幼儿戏剧教育教学目标分为教育目标和教学目标两个方面。戏剧是在舞台上表演某个故事情节,从而表达出某个主题。观看戏剧可以增强社会认知,构建出健康的价值观念。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对剧中某些角色感同身受,增加孩子的情感体验,并且在这个表演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的表演技能,发掘孩子的表演天赋。因此,幼儿戏剧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在戏剧观看的过程中认知得到提升,品德得到优化,能够通过戏剧观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还要在戏剧观赏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文学素养,丰富孩子的文学常识。幼儿戏剧的教学目标是让孩子能够背诵戏剧台词,并且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再现戏剧故事情节。在表演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引导孩子在戏剧表演中学会合作。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明确了幼儿戏剧的教育和教学目的,就可以为具体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学前教育專业的学生,要在戏剧教学过程中,根据孩子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方案以达成教学目标。

2.优化戏剧教育教学方法

幼儿戏剧教学与成年人戏剧教学有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学习主体特点决定的。所以,在幼儿戏剧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学前教育教师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于戏剧情节和主题情感有深刻的认识。这样教师才能够在给幼儿说戏时言之有物,让孩子了解自己台词的意思以及所扮演角色的内心感受。这样的幼儿戏剧表演才能够让孩子有所感悟,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第二,学前教育教师要有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想象力的非常丰富的,当孩子进入角色之后,会将自己的想法注入到演出当中,这就改变了剧本。面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要有灵活处理现场的能力。一方面,要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以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保护孩子创新的意识,并且引导孩子继续表演以挖掘孩子的潜能。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幼儿戏剧表演之前,教师要将适合儿童观看的幼儿戏剧视频播放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熟悉台词和故事情节。小朋友的模仿能力非常强,观看多媒体有利于提升孩子们的戏剧表演质量。此外,还要利用多媒体将戏剧作者和戏剧主题等呈现给学生,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丰富其文学素养。

3.调整戏剧教育教学内容

幼儿戏剧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第一,幼儿戏剧教学内容的深度决定了教学模式。如果戏剧内容过于深奥,台词晦涩难懂,则要依靠学生的机械记忆来完成教学。在教学模式上也要采用视频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增强记忆。这类戏剧内容要以戏剧经典作品为先,其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为孩子日后的文学阅读做好铺垫。第二,幼儿戏剧教学内容的情感色彩决定了教学模式。如果戏剧内容是积极向上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则要在表演之前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戏剧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这样可以将戏剧的教育目标落实到位,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更加投入。第三,幼儿戏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决定了戏剧教学模式。如果戏剧教学内容是半开放性的,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戏剧教学内容的前半部分是一致的,戏剧的后半部分则需要孩子们随意发挥。鉴于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有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个版本的结尾以供学生参考。这样就可以通过汇报演出的方式来进行幼儿戏剧教学,家长和幼儿园领导来做观众。

4.拓展延伸戏剧教育教学

戏剧表演中多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情感,然而孩子们通过语言的音调和节奏来表达情感的变化的能力还有形成。这就导致了幼儿戏剧表演过于平淡,孩子们参与的兴趣不大。鉴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有声乐课以及戏剧教育课,要大胆拓展戏剧教学,将音乐融入到戏剧教学中,展开音乐剧等多项综合发展。戏剧表演中增加了音乐剧的元素,就可以将戏剧舞台激活,让喜欢歌唱的孩子享受戏剧表演的乐趣。戏剧和音乐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幼儿阶段无论哪种表演形式,其目的都是让学了解文学作品和各种艺术表演形式,从而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情操,挖掘孩子潜能,为孩子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学前教育戏剧教育教学必须要进行创新,以创新来谋求发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为国家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生如戏,在幼儿戏剧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角色表演能力,从而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生活中不同角色定位。幼儿戏剧教学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从而让当下幼儿戏剧教育教学模式符合幼儿培养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和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研讨,整理出一套有利于幼儿戏剧教育教学实施的规章制度,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综合执教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凌艳.关于戏剧教育在培养幼儿教师中的作用和现状思考[J]. 求知导刊. 2014(08)

[2]孙立枫.培养幼专生幼儿戏剧表演综合能力的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6)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