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朗读激起课堂的火花

2017-11-26梁彩燕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3期
关键词:范读老汉语文课堂

梁彩燕

【摘要】点亮语文课堂的火花是“朗读”,朗读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思想的重要实践渠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和语言的敏锐性。

【关键词】朗读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091-02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一种语言的能力,又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用“情”去朗读。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照本宣科,这种情来自于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充分感受作品的内涵,再通过语气的升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情感的高低起伏,将平白单调的语言文字,塑造成生动、鲜明的视觉表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美读——培养語感

语文教学途径就是读,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传递作品的和谐婉转的韵律,再现作品的意境和形式美。美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激昂、清新、浑厚、高亢,在读中达到情景交融,产生难以忘怀的共鸣。教《生命生命》一课,我以“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贯穿全文,用忧伤、欣喜的语调把学生带进课文当中,声情并茂地介绍了杏林子的生平,与学生一起配乐朗读“瓜苗求生”片段,在读中,学生的情感受到冲击,坚强的杏林子已深入学生的内心,通过美读引起心理上的审美联想,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培养了语感,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目的。

二、范读——激发真情

学习朗读,教师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教师以真挚的情感范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自觉地在浓浓的情感世界里体验、品味,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展现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积淀人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教师标准化的示范读,以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体验读的乐趣。在上《桥》一课时,课堂伊始,我课件出示一位老太太,默然矗立坟前,寒风萧瑟,她在祭奠自已的丈夫和儿子,凄凉的音乐声响起,教师入情入境地诵读着:“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样的开课,无须组织教学,无须分析讲解,一个“情”字引“生”入境。

课文品读至洪水即将吞噬一切,老汉却揪出自己的亲生儿子,命令其排在队伍最后时,教师用凶狠而坚定的语气范读:“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孩子们在我的范读中体会老汉的原则,气慨。他心中不可能没有儿子,他不是不明白儿子的命有多重要,但是,在生死攸关的那一刻,凶如豹子的老汉心中升起的是一面旗帜,是血染的五星红旗,在紧急的关头,老汉镇定如山,刚毅如山,深情如山。这样的范读,触动了孩子,引起了共鸣,产生读的渴望,学生也读出了 对洪灾的憎恨,对老汉的仰慕,对这名党支部书记的崇敬之情喷薄欲出。教师的范读,进入角色,文本,教师,孩子三者之间就自然会产生心灵的碰撞,引起情感共鸣。

三、赛读——激发兴趣

竞赛式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我在班上开展了朗读比赛、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美文朗读、等多样化朗读活动。通过全员参与,全员评比,全员打分,把学生的朗读热情点燃,并利用竞争机制促使学生激发信心,努力练习,勇争第一。通过各种特色活动,使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迅速提升,情境口语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构建活力课堂、生命课堂和高效课堂。

点燃学生朗读的热情,让朗读激起课堂的火花,让学生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感受语文,体会语文,热爱语文,形成学生受益一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3]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人民日报出版社

[4]徐美娟.《用朗读点亮语文课堂》《江苏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范读老汉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刘老汉的烦恼-收蜂(连载二)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老汉粘蝉
刘老汉的烦恼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