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投资驱动因素研究综述
2017-11-26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 (绍兴文理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的进步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逐渐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因素,创新投资成为企业投资活动的重要一环。随着学者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创新投资,国内外有关创新投资驱动因素的研究也日益增加。企业的创新投资的驱动因素有很多,总体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部分。
二、创新投资的内部驱动因素
(一)组织冗余因素分析
行为理论认为,企业的研发投资会受到其组织冗余、业绩差距和破产距离的影响(Chen,2008;Chen and Miller,2007;Greve,2003;Singh,1986)。破产距离与企业研发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濒临破产的企业往往会缩减投资(March and Shapira,1987); 公司的实际业绩与管理者的期望业绩之间的差距会促使公司增加研发投入(Cyert and March,1963);冗余资源能为组织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增强管理者的投资信心,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活 动 (Chen and Miller,2007;Greve,2003),邵云飞等(2016)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种类的组织冗余对企业的研发投资有不同的影响,可利用冗余、可恢复冗余与创新投资强度的关系为倒U形曲线关系,而潜在冗余与创新投资强度之间呈负相关,但在对组织冗余进行测度时,现有研究使用的财务指标更多关注的是有形资源,对企业的无形资源关注较少。上述研究都是以管理者同质为前提,未能考虑管理者的异质性,显然公司高管是创新投资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二)公司治理因素分析
公司治理会明显影响企业的创新投资行为,拥有优良创新环境的企业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投资活动 (张宗益、张湄,2007)。首先,董事会人力资本的深度与企业的创新投资呈正相关,而董事会成员的异质性则与创新投资无直接关系(周建、金媛媛、袁德利,2013)。另外,企业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会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投资强度,提高其他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投资(左晶晶、唐跃军、眭悦,2013),但使用国外数据反而会得到相反结论。其次,由于管理者拥有不同的背景特征,其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创新投资。研究表明,高管的受教育水平与研发投资的金额和强度成正比(由丽萍、董文博、裴夏璇,2013),而高管团队规模,团队平均任期与研发投资强度呈正相关,团队平均年龄与公司研发投资强度呈负相关(文芳,2008),可是这些研究都没能考虑激励机制的作用,而代理理论认为,管理层激励能显著影响R&D投资,增强管理者进行R&D投资的意愿(Cheng,2004),Alessandri and Pattit(2014)对美国573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的影响进行检验,验证了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存在显著地正向作用。张兆国、刘亚伟和杨清香(2014)研究发现,管理者既有任期与研发投资呈倒U型关系,晋升激励在其中能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另外,高管股权激励和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也能促进企业的创新投资(乔军华、符栋良、杨忠直,2015;卢锐,2014;崔静、冯玲,2017)。但在现有文献中 ,很少有人将名誉、地位、成就等非经济利益纳入激励的衡量中。
这些文献中的创新投资大多是指企业在自主研发上的投资,很少考虑企业在购买无形资产上的投资,从外部直接购买的创新技术也应该包括在创新投资的范畴中。另外,无论是行为理论还是代理理论,代表的都是早期的一些观点,研究的是制度层面上影响R&D投资的因素。
(三)融资约束因素分析
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由于R&D投资是一项高风险投资,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使得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摩擦,外部融资成本很高,企业的研发投资大多依赖于内部融资,存在融资约束问题。刘胜强、林志军等 (2015)认为,融资约束与R&D投资显著负相关,代理成本与R&D投资显著正相关。过新伟和王曦(2014)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后发现,融资约束企业的R&D投资系统地依赖于内部现金流,其持有现金对R&D投资具有平滑效应,并降低了R&D投资与内部现金流的敏感性。同时,在制造业企业中,顺周期研发投资会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增加逆周期研发投资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增长(梁艳、贺晓晓,2013)。此外,企业的产业性质不同,其受到的影响程度也会不同,非国有控股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约束大于国有控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投资的融资约束大于高新技术企业(吴丹,2016)。
但是融资约束也是可以缓解的,利用商业信用融资,或者保持充足的现金流都可以起到缓解融资约束,保证创新活动资金投入的作用(胡海青、崔杰、张道宏,2015;卢馨、郑阳飞、李建明,2013)。在有关R&D投资效率的研究中,顾群、翟淑萍和苑泽明(2012)发现,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代理问题会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而融资约束的客观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代理问题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提高R&D投资效率。胡海青、孟凡玲和张琅(2016)研究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后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对于创新投资不足的企业,融资约束会降低其创新投资效率,对于创新投资过度企业,融资约束能通过缓解企业的代理问题提高其创新投资效率,最后,企业优良的财务能力也可以缓解融资约束。
(四)其他驱动因素分析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企业的创新投资还受到风险投资、公司规模,负债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风险投资能通过提升企业的软实力提高创新投资效率,如果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过度,风险投资能降低其研发投入,如果上市公司的研发投资不足,风险投资能促进其研发投入 (蒋殿春、黄锦涛,2015;刘娥平、赵伟捷、贺晋,2015),公司规模则与研发投资呈正比(Fishman and Rob,1999),而刘胜强、刘星(2011)发现公司的负债水平与创新投资呈负相关。
上述文献的研究对象大多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制造业,对新兴产业企业的研究非常少,这些结论是否同样适用于新兴企业还有待考虑。有关R&D投资效率的文献很少,关于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机理这部分研究还有待完善。由于中国经济处于转轨阶段,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政府与金融发展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成为另一重要研究课题。
三、创新投资的外部驱动因素
(一)政府因素分析
政府因素主要是政府补贴和税收激励,政府补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创新投资的成本压力,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资,但也可能使企业过于依赖政府补贴,用其替代自有资金进行研发投资,造成对自身研发投资的挤出效应(张小红、逯宇铎,2014),许国汉(2014)则认为,在不同程度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程度不同。税收激励可以降低企业创新投资资本的使用成本,降低其投资风险和人力资本支出,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李丽青,2007),王苍峰(2009)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减免对内资企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外资企业,且企业规模越大,越能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资。另外,政府质量越高,当地企业的研发投资水平就越高(林洲钰、林汉川,2013)。
(二)金融发展因素分析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数量的增加和金融结构的完善(Goldsmith,1969),我国的金融体制正处于转轨阶段,金融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化过程。目前有关金融发展与创新投资的文献大多是从金融发展影响融资约束的角度上进行研究的。王昱、成力为(2012)将金融市场的发展细分为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他们认为,国内信贷市场对R&D投资的影响不太显著,而国内股权市场对R&D投资的影响效应比较显著,与国内信贷市场相比,国内股权市场的发展以及国际权益资本的流入对研发投资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孙晓华、王昀和徐冉(2015)认为,随着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资对内部资金的依赖程度会降低;戴小勇、成力为(2015)也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有效缓解私营和中小型工业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促进企业的R&D投资,这一点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也同样适用(翟淑萍、顾群,2013;张长征、黄德春和华坚,2012),但是政府干预会弱化金融发展对创新投资的积极影响(解维敏、方红星,2011)。孙维峰、黄解宇(2015)发现,位于金融集聚程度高的地区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金融资本,地区金融集聚程度与企业的R&D投资强度显著正相关,同时企业的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也会影响这种正相关关系。此外,在我国的金融发展因素中,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中介偏向于风险较低、信息更完全的研发后端活动的投资,其发展有利于试验开发投资,而以股票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研发前端活动投入强度的促进作用更强,其发展更有利于基础研究投资(郭园园、成力为,2015)。
有关金融发展与创新投资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对创新投资效率影响的文献就更少了。而且现有文献大多是关于金融发展通过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影响创新投资,很少有人考虑金融发展对高管股权激励或企业家精神等因素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创新投资。
四、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本文从内部和外部对创新投资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早期的行为理论和代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出发,分析了企业差距、组织冗余、破产距离、高管特征,管理激励等因素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其中有的起到了抑制作用,有的则起到了促进作用。接着,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下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机制,从总体看,融资约束会限制企业的创新投资,但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创新投资的效率。然后,由于考虑到我国经济处于转轨阶段的特殊情况,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对政府和金融发展在创新投资中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发现其能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的创新投资。
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有一些局限性:首先,创新投资的驱动因素还有待完善,现有文献中的创新投资大多只考虑了自主研发方面的投入,很少考虑到外部购买创新技术上的投入,这一点显然考虑的不够充分;其次,尽管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目前关于金融发展和创新投资的文献比较少,现有文献中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在高新技术企业和工业企业,关于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投资活动的研究较为缺乏,而这类企业很可能对未来的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显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补充;最后,上述文献很少涉及到创新投资效率,有关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创新投资效率的文献比较缺乏,现有文献也仅仅考虑到融资约束这一中介变量,没对别的因素加以研究。因此,未来研究金融发展对我国新兴产业企业创新投资效率的作用机理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