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性情丰盈艺术
——记书法、篆刻家尹军

2017-11-26徐秋良

神州·时代艺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国艺术研究院个展篆刻

徐秋良

用性情丰盈艺术

——记书法、篆刻家尹军

徐秋良

不久前的一个上午,我采访了从湘潭县山区农村走出来,即将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毕业的书法、篆刻家尹军。

尹军早年就读于湘乡师范。受书法老师许自明,美术老师王立人的熏陶、引导,他爱上了书法、篆刻。那时,他把家里给的零花钱,生活费全部用来买字帖,纸张,笔墨。开始临摹《勤礼碑》《麻姑仙坛记》《郭家庙碑》《大唐中兴颂》《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秦篆二刻石》等名帖。尹军自己说一度痴迷,不能自拔。年届90岁的许自明先生收藏了27年前尹军的一件书法习作,就是对尹军痴迷书法的充分肯定。美术老师王立人先生这样评价当年的尹军:“他是我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不太做声,隔三差五拿一叠书法作品给我看,我每看一次心里温暖一次,这小子有才,有钻劲,有韧性,将来一定有成就。”

在旁人看来,一个十五六岁的热血青年怎么会对古人的字帖,对那一块块冰冷的石头那么痴恋?尹军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湘乡师范毕业分配到姜畲镇的大池小学教书,一个环境换成另一个环境,尹军在校期间滋养的对艺术的欲望产生惯性,让他更是“变本加厉”,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临写《石门颂》《郑文公碑》等摩崖刻石。

2013年7月,一个火辣辣的日子里,尹军在齐白石纪念馆举办了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进京学习两年成果汇报展。尹军说:“组织上给我进修学习的机会,我应该对组织有交代,有汇报。”尹军对单位和组织甚为感念。此次一共展出42件作品。展览由中共雨湖区委、雨湖区人民政府,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共同主办,由雨湖区宣传部、雨湖区文体局、雨湖区文联、雨湖区文化馆共同承办。各级领导、各界嘉宾,业内专家、知名学者二百余人云集。大家倾听尹军的答谢词,细看展览的前言后记,品味笔墨的意趣,朱白间的灵性,也在触摸尹军的心路历程。

尹军的老师,著名花鸟画家何雷衡先生是这样评价的:敦实、雍容、老辣、根深。平实丰盈、气息内敛、不乖不张、举重若轻。

其实,此次展出的作品于2012年已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展出。此院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届学员中特别优秀的学员可获得个展的殊荣。尹军获此殊荣。著名书法家王镛先生为其题签“尹军书法篆刻”。著名书法家、篆刻家曾翔先生为其展览写前言。曾先生这样评价尹军的作品:“拙雅中充满野逸,安静里透出宽博,古雅中蕴含新韵。”读尹军的作品能够“峻切旷达”亦能够“淡定从容”。曾先生评价尹军的篆刻“出入秦汉而唐宋而明清流派,对今人亦有广泛的借鉴和认识,线条或婉畅,或劲健,或圆润,或生辣,都统一在他的宽绰、静谧的印境里,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规,不恣意妄为,新意迭显。”

这一评价很恰当,中肯,也很高扬。获得这一评价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鲜为人知的。

1993年,年方二十岁的尹军在齐白石纪念馆已办过一次书法、篆刻展。二十年的时间里,尹军从事过多个行业多个职业,先后在大池小学、姜畲镇一中学、湘潭师范学校任教,2004年到报社当记者,200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调雨湖区文化馆。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尹军对艺术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伴随左右。尹军说书法、篆刻已成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尹军这一时期用于练习书法的纸张,用于刻印章的石头可用卡车来拖。在学校教书时工资低,一个月工资有一半是用来购买纸张和石头。大热天,没有风扇,他穿个裤衩把自己关在屋里练字,刻印。冬天,手被冻得冰冷僵硬,他在炭火上烤暖后再伏案。2012年底在北京学校期间,尹军背了几箱已刻和待刻的石头回湘潭,身上仅留二百元回家过年。尹军说,经济虽紧张,但精神很富裕。

如果说二十岁时那次展览有些青涩,那二十年后的这次展览就彰显成熟、老辣、淡定和沉稳。

尹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两年后,2014年参加全国统考,正式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读研究生,今年即将毕业。步入不惑之年的尹军,内心深处想些什么呢?前年底他写了一首诗:三十多年前,我心里住着一只乳虎,阳光下打滚,山坡上嬉戏,偶尔抬头数星星。二十多年前,我心里住着一头雄狮,叩打栏杆,冲撞篱笆,发出洪钟的吼。如今,我心里住着一架辘轳,碧海青天,吱吱呀呀,在我的灵魂深井,夜夜汲水。

谈及京城学习,尹军说收获有三:其一是对师道有更深的认识。尹军讲的不仅仅是尊师之道,求师之道,而更要紧的是为师之道。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传道、解惑,更为人楷模,教学生技艺时,更要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京城四年学习,尹军的任课老师书法有王镛、石开、曾翔、刘彦湖,篆刻有韩天衡、骆芃芃、李刚田、孙慰祖、刘一闻等。他们都是当今艺术界重量级人物,造诣极深,治学严谨,学养丰厚,为人心善。尹军的导师是骆芃芃,对尹军的为艺为人影响深远。尹军说从老师身上他悟到了什么是做人要实在,做艺要朴实。有次听了老师的讲课后,尹军写了首诗自勉:人人皆为蛙,各顶一方天。识得其中理,始能真卑谦。

其二是对艺术本身有了更深的认识。艺术从精神层面来讲,它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是与宗教、哲学、伦理并列的一种意识形态。但与其他意识形态不同的在于他具审美价值。艺术家用自己的艺术作品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艺术家如何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则取决于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和人格修养。艺术修养只是反映艺术家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而人格修养则是艺术家心灵深处符合人类审美规律的思考、判断和修炼。尹军认为人格修养比艺术修养更重要。他说这话的时候,显得很沉重,像一个壮劳力负担跋涉,行进中歇脚时说出来的话。他在一本书法、篆刻作品集的后记中这样写道:我开始相信,在石头上镌刻文字或花纹,不仅仅是对古老文化的靠近与膜拜,也不仅仅是对中华文明做一种虔诚的礼赞和骄傲的发扬,更不是一种技巧的炫耀和智力的卖弄。它应该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呼唤与招魂。

其三是对自己今后的道路如何走有了更深的认识。京城学习,开阔了尹军的视野,强化了他的信念,坚定了他的信心。他认为方寸之内乾坤大,朱白之间天地宽。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是祸是福,是忧是喜,或成功或失败,尹军都不会回头,勇敢地走下去。艺术是他心中的信仰。

尹军 作品

▲ 尹军 书

▲ 尹军 书

▲ 尹军 篆刻

艺术家档案

尹军,1973年生于湖南湘潭,系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篆刻创作与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骆芃芃导师。1993年于湘潭齐白石纪念馆举办个展;2012年于中国书法院展览馆举办个展;2013年于湘潭齐白石纪念馆举办个展,出版:《戊子书》《己丑印》《庚寅书》《辛卯印》《尹军书法篆刻》《尹军书法篆刻2》等专著。

猜你喜欢

中国艺术研究院个展篆刻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戚鑫宇《待》《纪念》
叶紫《家书》
篆刻
展览纪录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周年作品选登
香格纳北京推新展
颜磊、何迟双个展
“大北方”杨光个展亮相爱慕美术馆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