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田日暖玉生烟
——鲁建书法艺术谈要

2017-11-26冯剑星

神州·时代艺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蓝田篆书草书

冯剑星

蓝田日暖玉生烟

——鲁建书法艺术谈要

冯剑星

记得弘一法师有偈语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余以为法师所言,待人当如是,待物亦当如是。凡事不可以象解之,当以理味之也。若以象解之,则事物皆知其一,不可知其二,知其皮毛,不可知其原理;若以理味之,则探其源,纠其微而道其高明;是以佛家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亦复此理也!

余同蓝田鲁建大兄神交也久,同声也相应,同气也相求。每谈书理艺事,皆所见略同,心有戚戚焉。鲁兄其为人敦厚儒雅,为艺严谨端正,余每以为榜样,今试将分析其书法,是以锥刺之,以管窥之,仅见一斑而已。

▲ 草书 李白 《清平调·其一》 鲁建 书

余以为书者,小道耳,项羽所谓:书足以记名姓而已。是以其道也微渺,然其法也精妙。古人以为虽小技而可通大道也。谓其小道者,盖其为笔墨之余事,壮夫所不为。以为通大道者,乃其是中华文明之符号,历史之印记,文化之痕迹也。我中华文化之所以千万年来,经历劫火战乱,兴废更迭而不至于消亡者,盖有其所记忆也。然何以能将此小技而通大道者,当是书家本人之胸怀,见识、学养、勤奋所以至。

今日之书家,以为仅仅得笔墨之技法而得书法之真髓,殊可发一噱。岂不知书法之三昧在乎书家本人之修养,文化之积淀,个人之胸怀、自家之眼界耳。鲁建兄认为作书先做人,而后做学问,再作文写字。学问之大小,直接影响书家创作之浅薄,故其十分注重文化之修养。鲁兄之学养丰赡,文字闲雅。其笔下所流露之文字,大有终南烟霭之气息,冲和散淡之风骨。当以阴岭之秀色,云端之积雪,林表之明霁,城中之暮寒品味之,形容之,引喻之。其所记录三秦之风俗人情,山川景物,心情故事,浮想性情,无不有林泉之响,尘外之意。若以水洗水,可证见鲁建兄心如琉璃之世界;若以尘然尘,可证见鲁建兄红尘远迹之梦想也。

白蕉说:为人贵真,作字亦贵真。真者,不做作;做作,便不真。愈做作,愈讨厌。所以讨厌,在形迹之外,尚有欺人思想也。余每见鲁建兄之书作,无不如见其人,同其晤对也。是以其作品乃真之所在。其作品典雅清丽,流畅自然,无半点矫揉做作之态,纯是入古出新之面貌,性情流露自然之挥洒。

鲁建兄书法作品以篆书为主,时兼草书。余以为其篆书以秦篆为主,兼取李阳冰之精神,石鼓文之气韵。其篆书,用笔以圆笔中锋为要,行笔缓慢却收放自如,取舍有度而工稳典丽。其结体以方正扁平为主,宽博而精严,灵动而俊逸。其篆书既有李斯端庄工稳之体式,又有唐人法度严谨,笔笔不苟的特点,更兼石鼓文圆融浑劲,风致楚楚之气韵。故余以为其篆书已形成“典丽端方,俊逸刚健”之特点。其篆书更是笔笔分得清,笔笔合得浑。分得清,然后见天骨开张;合得浑,然后见气密神完。总而言之,其书示人以儒雅之气,冲和之气,正大之气!其风格为“正”,气息为“正”,“神质”亦为正。是以鲁兄食古而自化,能独出己见,其秀也在骨,其清也在心,其古雅也在襟怀也。

鲁建兄每以石刻之笔法而入行草之行列,而又取“二王”雄秀之神采。故其行草书能“强其骨,畅其韵,焕其精神”。骨力洞达而神采生焉,起而伏,连绵而生以意趣。是以神采焕发,骨力雄健而窥晋唐风流之堂奥也。

李义山诗云:蓝田日暖玉生烟。余相信蓝田之地,有终南之捷径,山光晴岚之境地。鲁建兄于此当能相许以烟霞,而成绮绣之文章也。

鲁建 作品

▲ 篆书 《闲来诗酒琴棋地 肯负风花雪月天》 鲁建 书

▲ 草书 张旭 《山中留客》 鲁建 书

▲ 篆书 《鱼吹细浪摇歌扇 燕踏飞花乐舞筵》 鲁建 书

艺术家档案

鲁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安书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助理导师、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客座教授。获首届蓝田文艺精品奖、西安市“德艺双馨”艺术家。其书法作品先后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报》举办的各种展览,有作品获一等奖、金奖及优秀奖,并有作品被多家机构收藏。

猜你喜欢

蓝田篆书草书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录清·孙枝芳诗(草书)
自作诗(草书)
录明?杨士奇诗(草书)
书法欣赏(草书)
急躁的人
我说当代篆书创作
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