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奇耶徒:在大海中回望草原

2017-11-26巴义尔

神州·时代艺术 2017年9期
关键词:篆刻书法家内蒙古

巴义尔

何奇耶徒:在大海中回望草原

巴义尔

汉民族里书法家很多,而蒙族人里书写汉文成为书法家的就不多了。因为这就好像是一个东方人去了欧洲给白人讲法语课甚至在那里被封为大师一样不可思议。但是,这样的事儿就有。远的不说,满族人里掌玩汉文化的大师级人物就不在少数。

人们都说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住风雨的,傲雪迎风才是真正的汉子。但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用在人身上可就没那么轻松了。文化、影视界经常会有“寻找男子汉”之类的感慨,印证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某种缺失。何奇耶徒就是一个风摧不垮,磨难不惧的蒙古汉子。

书法家和汉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看他的童年:他是长子,下面一弟一妹,上学他要省着吃穿,为的是要给弟弟妹妹留着,也为给爹妈减点负担。他在上世纪70年代上大学时,从不吃零食,每月只有15元的伙食费,偶尔改善一下生活还是老师在家里给他做的红烧肉之类的。父母在世时,他也极尽孝意。

他学书法时,哪里有现在的条件?仅仅是那个政治高压下的年代,一个被冷落到乡下的知识分子教师手中的几本字帖而已。那老师由于爱才,宁愿把自己的珍藏送给了他,不想竟由此敲开了他的理想之门。即使他在南京进修大提琴时,仍然遍访江南名家,向他们求教。只要看看这样几个元素便知他对艺术的追求:蒙古人,在牧区,学习汉文化中的最深奥、最抽象的艺术——书法;原本是学大提琴的,却同时兼攻书艺,而且跻身于专家行列,并渐入佳境。他基本功扎实,秉承追求传统、追求完美的艺术理念,不断地向着传统、古典深入。何奇耶徒常说:“不在乎起点,而在乎起步。重要的是正确的起步。”

就在他书艺如朝阳一般放出光芒时,他的家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与他共同生活了十几年的夫人患了不治之症。从此,他要跑医院,筹钱,回家做饭,照顾女儿。找偏方,寻神医,还有不断地跑北京为她化疗。且不说在医院花了多少钱,单是买机票就花去了数十万元。一般人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书法?而何奇耶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临摹了长达1万多米的经典名帖,并且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了展览,同期还出版了临帖作品集。

算上这次临帖展,他已经举办了十几次书法展,其中包括在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还有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展览。尤其是在日本,从1986年起,共在这个喜好书法的岛国举办了多次展览。在夫人重病的7年里,我们看到的片段,便足以表明他尽到了一个男人应尽的全部义务和责任。但是,那些痛苦的细节他从不向朋友们讲,周围的人也无法知道这几年里他到底付出了多少。这些年不要说艺术上的发展,单是伺候病人而自己仍然没有倒下这一条,就足够说明他是困难摧不垮的一条汉子。

他一直有个志向,要做“蒙古人书写汉字第一人”。此话怎讲?我理解就是作为一个蒙古人,要成为书写汉字的著名书法家。这个“家”不是临几个汉字就能成“家”的,而要有自己的风格,人们一看便知这个书法与其不同,再一细究,原来是有着草原的血性在内!再往深处讲,他要把蒙古文化融进汉字书法里,依着这种形式,便可以把蒙古文化传播出去。

与一般书法家不同,他还是篆刻高手。早在1994年,他就出版了一本篆刻集,里面收录了他为朋友,为中外名士篆刻的名章、闲章共上百方。书法和篆刻有着不可重复性,刻完了就送给了朋友,自己只保留着一张小纸片,惟有那上面的红色印泥记录着曾经的心血和友谊。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何奇耶徒就像一架永动机,不停地付出,运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种秉性几十年未曾改变。只要是对内蒙古发展建设有益的事,他都愿意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去奔波去付出。

2006年9月,何奇耶徒当选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主席,这是众望所归!1988年内蒙古书协成立时他就是副主席,几届下来,也算“熬”到头了。更何况,以作品论、以成就论、以资历论,不算他的读书量、出书量、办展览量及其他活动量,仅就一个蒙古人能够把汉字书写得自成一体、颇有成就,也足够赞美一阵子了。要知道,在一个巨大厚重的文化肌体上,哪怕是一点点创新也步履艰难,弥足珍贵。

何奇耶徒认为:“职务和职位就意味着奉献,仅有奉献精神还不够,还要有奉献能力。”

当选书协主席第二天,他就带领新一届主席团成员及部分理事,为《朝霞工程》捐赠书法作品。以此为“先头炮”,他竟然在短短的两年间相继举办了《书法进万家活动——走进呼铁局》《书法进万家——送春联下乡》《书法进校园》《站立的文字——刘永刚雕塑绘画作品展》《篆刻献礼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阳光内蒙古”书法篆刻展》《和谐之光——全区书法篆刻艺术展》《清风墨韵——内蒙古自治区反腐倡廉书画展》《“走进乌兰察布”全区书法篆刻艺术学习观摩展》《“走进兴安”全区书法篆刻艺术学习观摩展》《内蒙古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开展“调研年”“读书年”活动;举办“蒙古文书法学术报告会”;协助承办内蒙古党委宣传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千人千作展》;建设内蒙古“东山书法艺术园”;完成了《中国书法大事记》内蒙古卷的编辑工作;率内蒙古书法艺术代表团访问韩国并接待韩国书法家代表团回访;举办5次内蒙古书协全委扩大会。内蒙古书法家协会被评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先进集体;他本人荣获“2007中国书法十大年度人物”称号。

看到农牧民拿着书法名家书写的蒙汉文对联喜气洋洋回家时;看到书协会员们欢聚一堂,把一摞摞“润笔”装入腰包时;当组织发起的各种活动得到民众和官方的肯定时;何奇耶徒的内心一定是欣然的。何奇耶徒讲:“我们的事业,要让时间、让事实、让后人评说。”

说起来像是一个总结报告,但对于一个地方的、相对落后的文化团体来说,这样的成就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是有活力的表现。这个团体是非权力性的,除了两个驻会人员的工资以外,1年的官方经费还不够吃一顿饭呢!要搞活动,得有号召力,得有经费,得有奉献的准备。早出晚归,受苦受累,甚至被人误解……有了这些付出,还有办不成的事情吗?

当代国画大师范曾先生曾对媒体说:“在内蒙古我最佩服的有两位艺术家,一位是油画家妥木斯,另一位是书法家何奇耶徒。”

何奇耶徒发起创建“东山书法艺术园”,目的是努力践行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构想,探索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书法之路。“东山书法艺术园”坐落于和林格尔县大南山旅游区,占地面积500亩,一期投资1500多万元,集书法篆刻、剪纸、文化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是一座新型文化主题公园。这是他打造“老百姓自己的文化园林”的一个实践。

何奇耶徒倡导“大书法、小书家,大艺术、小自我”的观念,并希望书家除了理性地、刻苦地研习书法艺术之外,还要广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今后一个时期内,内蒙古书协将按照“国内与国外结合,区内与区外结合,个人与团体结合,蒙文与汉文结合,理论与创新结合,活动与内容并重,普及与提高兼顾”的工作思路,借助汉文化的书法艺术形式,把蒙古族的文化也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

近10年来何奇耶徒以每年1500万字的速度在疯狂地读书,除书画专业书籍以外,更多地涉及了哲学、宗教、历史和民族古籍。“先天不足,后天恶补”何奇耶徒如是说。他书法观和人生观的精深之处,在下面的文字中可见一斑。

琴书者,琴左书右之谓也;

何奇者,谨慎、勤勉之意也。

余虽无谨慎,却独得勤勉。

弄丝竹,未登大雅之堂。

做先生,又恐误人子弟。

染翰墨,复不能正名。

所学虽勤,所得尚浅。

年已半百,诸事难成。

唯有三悟,警己告人。

一悟,做不得圣人,亦不可做庸人;

二悟,做不得大事,亦不可做卑微之事;

三悟,做不得法书,亦不可做俗书。

吾自信,水滴石穿,水到渠成。

古训定非妄言也。

不信速成,速成断不能久远。

亦不可乎合成,合成则终归流俗。

游艺者,须才隽、品高、学富,

且有面壁之功。

余复自镜,不逮远甚!

遂静心沉潜,钻坚研微,溺思毫厘,沦精书道。

学古人之经典,汲前贤之英华。

神仪在心,遂寄意于翰墨。

澄怀味象,乃重质而趋灵。

欲融蒙汉书法为一炉,以行媚道。

更思包前孕后立其志,畅情抒怀。

一些人会对何奇耶徒产生这样的印象:狂、傲,这是对何奇耶徒的误读。何奇耶徒面对浮躁,他追求本真,是狂狷。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人们在貌似高深的修行中抹杀掉一切棱角,而那些被修掉的东西也许正是一个人的最闪光之处。何奇耶徒之奇就在于他适应这个社会的种种不适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己的个性,而那个性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在现实社会里却处处碰壁。何奇耶徒不希望碰壁,但也不害怕碰壁。难怪他说:“我常怀自省意识,坚守独立人格,要在自圆其说和自相矛盾中认真地‘虚度’此生。”下面的《有无歌》,正是何奇的人生之歌。

岂曰无位,患所以立。

有位无位,怀德怀惠。

岂曰无名,好谋而成。

有名无名,忧道不忧贫。

岂曰无为,无为而为。

有为无为,修己以安民。

岂曰无利,利害相依。

有利无利,见得思义。

岂曰无寿,永年难求。

有寿无寿,天命所由。

好在,他在这一切的拼搏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自号“朔漠老人”。生理年龄有了一些积累,心理年龄和艺术年龄的积累却高于其他,有了这些,就是他后面人生的资本。

人生似乎有目的,但其实是过程。在追求终极目标的进程中,何奇耶徒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有人说:“前面的路依然荆棘,一般困难是难不倒你了,但你要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标杆时,仍然需要奋斗终身。汉文化是个海洋,既广又深,而你从陆地来,那陆地草原仍然是你的心理支撑和可回望之处。”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何奇耶徒 作品欣赏

▲ 何奇耶徒 书

▲ 何奇耶徒 书

▲ 何奇耶徒 书

▲ 何奇耶徒 书

艺术家档案

何奇耶徒,1954年生于内蒙古,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主席、内蒙古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青联委员,内蒙古青联副主席,内蒙古青年艺术家协会会长。自幼酷爱书法、音乐,1975年入内蒙古师范学院艺术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1981年在江苏交响乐团进修大提琴,1982—1993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系、美术系任讲师,1993年调入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任副教授。作品曾参加国际书法展、国际临书大展等。

猜你喜欢

篆刻书法家内蒙古
书法家周如璧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An Analysi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Middle School
篆刻
小小书法家
闫锡聪
内蒙古大草原
书画
养生八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