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

2017-11-25白帆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教学问题高中数学

白帆

【摘 要】数学作为高中阶段的理科科目,是属于中学阶段在整个数学教学体系中最高的一环,也是中学阶段对数学教学中课程深度最深、涉及版块最全的教学阶段。在这一教学阶段所开展的教学工作也最为关键和重要。本文将围绕如何有效开展高中数学教学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问题 教学方法 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35

高中阶段的学习属于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转折点,因其直接影响了学生人生走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高中阶段数学课程复杂度和内容深度同样属于中学阶段最为全面的教学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工作相比其他阶段更为繁重。在教学工作繁重、教学内容全面的阶段,能否抓住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教学方法解决相应问题,成为了能否有效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版块。

一、高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对于高中数学,很多学生都是心生畏惧,颇有苦大仇深的意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并不难理解。首先,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起点不比小学或是初中,属于一开始所涉及的知识点就较为复杂,并没有其他学段,存在较长的缓冲和铺垫。其次,高中阶段数学内容体系较为庞大,从而导致教学进程相应加快,对于节奏的掌握较为关键,一旦教师和学生的节奏脱轨,会极大的影响教学质量。高中阶段数学因其一系列的特殊性,导致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中阶段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首先,由于阶段性教育的特点以及高中阶段教学在阶段性教育中的位置,导致学生高中数学的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而如上面所提到的,高中阶段数学教学是没有较长的缓冲阶段的,故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高中数学快节奏的教学进程是他们难以适应和跟进的,而教师由于教学工作繁重,也无法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这部分学生做出过多的基础性辅导。在高中阶段学生跟不上教学进程是较为严重的,一旦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做出调整和改变,会使这部分学生的数学一直处于低迷之中。

高中阶段各科的教学都较为繁重,而学生在没有合理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盲目花大量的時间去补习数学,不但补习效果不明显,就连学生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二)高中数学教学进程过快

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体系较为完整,对于各个章节所涉及的内容深度较深,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加快节奏。对于这种快节奏的教学而言,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对于教师节奏的跟进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学生难以适应这种高强度、快节奏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进度滞后,甚至直接与教师的教学进程脱轨,这一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学生顾此失彼,在数学学习上疲于奔命,感到乏力。教学效率和相应效果都会受到较为致命的影响。

(三)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

高中学生年龄和心智都已然逾越了童年时期,相对小学初中学生而言更为成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存在需要去采取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另一点问题随之滋生,教师往往无法直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意识和注意力。另外,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枯燥,内容繁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缺乏积极性,使学习陷入被动,学生精力不集中,成绩受到影响,从而滋生学生的消极心理,对于数学的学习出现敷衍态度,甚至开始厌倦、放弃数学,这一点对于教育而言是致命的,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陷入消极被动的循环之中,极大的影响了教学有效性。

二、解决相应问题的有效措施

高中数学属于高中阶段分值最高、拉分最大的主科课程,其重要性和含金量是毋庸置疑的。对于这样一门在高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课程,提升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工作势在必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去实时的发现一系列教学中存在问题并及时地做出调整和改善。

(一)对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在没有时间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基础教学的情况下,应该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展指导。高中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潜质,而在学习方法上对于他们进行指导,并就章节所涉及的基础性知识给他们提供结构化的自习和补习的方向,可以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达成最好的学习效果。数学存在较强的关联性和递进性,那么在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基础差的情况下,根据各个章节所涉及的基础,对其自习的分段学习是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最为直观的方法。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固然无法在课堂上对其进行基础教学,但可以指导一应学习、补习的正确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会逐渐迎头赶上,从而达到改善两极分化、提高教育质量的教学目标。

(二)改变教学思路,契合学生节奏

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的;相反,教学模式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和总体情况做出实时的调整,随着学生而动。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教育思想影响,部分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习惯,将教育模式固化。这样固定的教育模式固然有可取之处,但缺乏灵活性,在对于特殊情况和教学问题的改善上欠缺机动性,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有发掘和培养学生的过程,而并非单单只是对学生知识的教授的过程。对于教学中存在问题,教师应该转变固定的教学思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及时有效的解决和改善教学问题。

(三)采取适当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学生欠缺学习兴趣的情况,各个阶段教学都会出现,但解决的方法和思路并不相同。例如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奖励去调动,但高中生不会对小奖励产生兴趣。那么高中阶段学生最关注的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和心智都已经接近成年,这一阶段的他们很明确高考的残酷性,故而最能吸引他们的莫过于成绩,更直观地说就是分数的提升。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成绩,就是对于他们最大的鼓励和激发,使他们在成绩的提升中看到希望,从而对于课程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李云峰.融趣味与教学创高效数学课堂[J].求知导刊,2017,8:150-154.

[2]易成光.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尝试[J].学周刊,2017,12:92-93.

[3]何永亮.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理念[J].读写算(教师版),2017.8:125-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教学问题高中数学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