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兴蒙乡蒙古族民歌的教育功能探究
2017-11-25张淑凤
张淑凤
摘 要: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的民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兴蒙坊间广为流传的以生产劳动、待人接物、悼念亡人、叙事状物等为主要內容的文学形式,它的内容所反映出的文化内涵,在个体社会化和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通海兴蒙乡蒙古族;民歌;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143-01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作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①本文的蒙古族民歌是指流传于云南省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聚居村的传统歌曲,主要体现于兴蒙乡蒙古族人民的“跳乐”集体活动中,多以生产劳动、待人接物、悼念亡人、传递祝福、描述自然规律等为民歌内容。“跳乐”活动的参与者有十二、三岁的孩子,也有五、六十岁的老年人,每当农闲、节庆之时,大家便围拢“跳乐”放松身心。
教育功能指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教育对人的身心产生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根本的,是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则是通过培养出的人作用于社会来实现的。少数民族的传统知识与技能多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在代际间传递,“言传”即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知识、技能传递给下一代,本就是育人的方式,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兴蒙乡蒙古族民歌作为兴蒙人精神生活与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娱乐助兴之余对传唱者的知识、道德、情感等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当之无愧成为兴蒙蒙古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育人路径。
一、促进知识的学习
兴蒙乡蒙古族民歌蕴含丰富的文化知识,涉及物候常识、劳动生产、风光景色等各领域,在教育匮乏的年代既丰富了传唱者的文化知识,又启迪了传唱者的思维。如《十把花扇》:
一把花扇两面花,
左面彩云穿金鸡,
右面石沙卧鳄鱼,
鳄鱼抬头望鳄鱼,
妹妹双眼找亲人……
通海兴蒙乡没有鳄鱼,兴蒙人民也没见过鳄鱼,但编歌人用“妹妹双眼找亲人”隐喻出孩子看到鳄鱼时的惶恐,从而让传唱者知道鳄鱼是“骇人之物”,既启迪了思维与想象力,又学到了新知识。
三把花扇两面花,
左面涟涟池水塘,
右面盈盈开莲花
水深莲花难采摘……
700多年前,兴蒙乡的蒙古族先民从北方草原迁至云南通海,几百年来靠水而居,为求生计不得不琢磨农耕、捕鱼之道,面对清苦的生活竟表现出乐观坚毅的人生态度,歌词中的“涟涟池水塘”“盈盈开莲花”正是兴蒙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写照,编歌人用“涟涟”与“盈盈”表达出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又用“水深莲花难采摘”反映出生产生活的不易。
再如《五星词》:
一星出来照一街,
一街街上有什么?
不有别样有早桃,
想吃早桃栽桃树。
二星出来照二街,
二街街上有什么?
别样不有有葛根,
想吃葛根顺土挖。
三星出来照三街,
三街街上有什么?
不有别样有柿花,
宁留肉来莫留皮,
宁留别样莫留气……
这首歌介绍了三种兴蒙乡的常见植物(早桃、葛根、柿子),还介绍了三种植物的生长方式和食用方法,最后极押韵地给人上了一课“宁留别样莫留气”,是在劝戒大家把心放宽,不要生气。传唱者既学到了物候常识,又学到了达观的人生态度。
二、有助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兴蒙蒙古族民歌中的很多内容蕴含着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则与方法,传唱过程中,既对传唱者的身心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又让兴蒙的美德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得以代代相传。如《递酒词》:
男:对门芦苇棵,
芦苇里面开铺子,
卖酒老板咯在家?
女:哪点贵客来?
请来家中坐。
男:坐嘛不坐了,
家中客人到,
家中等酒喝。
兴蒙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但凡有朋自远方来,必定好酒相迎,热情款待,这首民歌让传唱者学到了兴蒙蒙古族传统的待人接物法则。
兴蒙的民歌中还有劝戒族人要勤劳务实的内容,如《半节观音》:
半节观音莫等脚,
好梳高鬏懒做活。
好吃腌菜懒洗手,
哒哩哒哩不奈何。
兴蒙蒙古族人民以农耕为基本生产方式,尽管与汉、回、彝、白等民族杂居而处,但妇女不裹脚,究其原因主要为兴蒙妇女是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需下地干农活,且蒙古族原为游牧民族,只是迁居云南后才导致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所以无“裹脚”习俗。这首民歌中的“半节观音”是指旧社会妇女用布带缠脚,但又没缠好把脚带放开的人,隐喻了好吃懒做的妇女是要被看不起和嫌弃的,教育了传唱者不要好逸恶劳而要勤勉持家。
三、有助于增强族群认同感
“认同是存在于个人与某特定族群间的一种关系,它属于某特定的族群,虽然族群中的成员可能散居在世界各地,但在认同上,他们却彼此分享着类似的文化与价值观”②, 兴蒙蒙古族文化正是作为维系个人与族群间的关系而存在的桥梁,是实现族群精神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兴蒙蒙古族民歌作为兴蒙文化的重要表达方式,植根并发展于兴蒙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语言朴实、朗朗上口、易于传诵的特点,易使传唱者产生情感共鸣,是兴蒙人离不开也戒不掉的生活方式。如《一个老倌八十八》:
一个老倌八十八,
拄着拐棍来贪花。
哪个小郎不贪花,
哪个老奶不当家。
不吃凉水不解渴,
不见亲人心不落。
歌词中的“贪花”就是“跳乐”活动,是兴蒙蒙古族人民最热爱的集体活动。这首民歌既体现了“贪花”是兴蒙流传广泛的一种集体活动,又说明亲朋邻里、男女老幼都参与其中,大家边跳边唱,既加深了情意,又加强了家庭、民族的凝聚力。
再如《绣词》:
二绣妹妹绣月亮,
绣好月亮正三更,
三更月明亮大地,
跳乐场上三弦响。
四绣妹妹绣桂花,
桂花花香香满场,
满场姐妹热情高,
欢欢乐乐闹一场。
兴蒙蒙古族妇女擅长绣花,所穿服饰上的花边绣片均亲手所绣,女孩出嫁时的衣服也是母亲亲手缝制,这首民歌正体现出兴蒙蒙古族妇女心灵手巧、吃苦耐劳、热情浪漫的特质——“干活干到三更天,忽闻远处有人弹奏三弦,家家户户的蒙古族姑娘们伴着琴声聚拢到跳乐场,边歌边舞,热情欢腾,不论是不是血亲,你我都是同胞姐妹”。
四、结语
兴蒙蒙古族民歌以其深厚悠久的历史积淀,独特浓郁的人文情怀,展示着从知识学习到价值观塑造的独特教育功能,形成了一条维系民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通道,对传唱者的身心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对民族团结与和谐起到了促进作用。
注释:
①俞人豪,周青青等.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修订版)[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2006:4.
②麻国庆等.文化生产与民族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