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音希声”与《4分33秒》在美学意义上的区别与联系
2017-11-25梁婷
梁婷
摘 要:无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还是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二者都表达了一种对“无声之乐”的追求。老子的“大音希声”所表达的是一种崇尚自然、朴素的理念,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虽然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有着老子的“大音希声”所提倡的“无声之乐”的形式。但在基本思想内涵又不是完全一致的。约翰·凯奇首创的“偶然音乐”是对生活中艺术的一种追求,对生活中未知的偶然事件所创造出的音乐的追求。老子的“大音希声”是思想,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是一种“发明”。“无声音乐”的存在及其美学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
关键词:大音希声;老子;《4分33秒》;音乐美学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77-02
一、中西方文化起源的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是长期以来根植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文化。从经济状态上来讲,农业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的心理追求,祈望稳定、和谐与墨守成规。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封建宗法制度,不仅表现为对祖先的顶礼膜拜,还表现为对传统习俗的极端尊重。受儒家“礼乐”教化的深刻影响的中国戏剧,以“乐”为本的体制,具有纵观古今的稳定性。儒家对“礼乐”的制定有着极为严格的定律,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别的统治目的。所谓“礼乐”便是“礼节”和“音乐”。
“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西方不论是古希腊,古罗马还是后来的英国、法国,他们都是从狩猎或渔业发展而来的岛国、半岛国,长期与海洋这样的自然环境抗争,在抗争中生存形成了典型的西方海洋文化。从希腊、罗马史前文化传说中的神话故事也可以看出他们很多故事都与大海有关,诺亚方舟神话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文化产物。多于海洋打交道,多在海上生活的民族则具有独特的民族性格。首先是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并带有很强的探险精神。只要船体够坚固,够大就可以到海洋深处;只要在海上不迷失方向,就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发现,探索。由此促进了西方的贸易物流,推动西方资本积累,使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基本构成。其次是常在海上生活的民族追求自由,无拘无束。因此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与岛国的海洋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西方音乐中,诗为基本要素。因诗歌的奔放,无羁的特征,使西方音乐的发展也呈现出自然与多元化的特征,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的特色。
二、中西方传统思维与艺术审美观念的比较
各国各民族因其特定价值观和审美观而选择了不同的文化样式,因此中西方音乐都是基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各自发展,各具特色。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且万物处于变化之中。中国的艺术重节制、重理念。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早期研究音乐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既懂教育、哲学,又通音乐。所以,中国古代音乐一方面具有文人气质,追求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在音乐中,表现为对线形的偏爱,忽视了对形式美的追求,并逐步形成了中国式的传统审美观念。而另一方面,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情歌、山歌、劳动号子,以及说唱音乐都是音乐的交流表达功能的形式。
西方艺术重再现,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时可以被了解的,可以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中看出。而且西方艺术也重感性、重宣泄,从巴赫到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作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情感上强烈的起伏。在西方,对于音乐的审美意义主要是对美的事物的感性认识,作曲家往往把孕育于心的情感通过一首夜曲、一首复调、一部交响曲来表达。这种对于美的追求是非功利性的。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程中,很早就出现了相对独立的专门音乐家,并在其发展中逐步确定了调式调性、复调、和声等系统理论及系统的演唱演奏方法。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是从两种完全不同文化底蕴中产生的音乐。所以,虽然中西音乐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别,但从音乐文化自身的生存状态及其内容来看,它们又有着潜在的互补空间,含蓄与表现的互补、抽象与具象的互补、意境与形象的互补等。
三、“大音希声”与《4分33秒》美学意义的比较
(一) “大音希声”的美学意义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第四十一章)。意思是,不论声音或形体,凡是覆载着、蕴含着“道”的,这种声音就听不见,这种形体就看不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音”即载“道”且宏大完美的声音。因为它体现着“道”,而“道”是“听之不闻,视之不见、博之不得”的“无”,人的感官无法感知。所以体现着“道”的大音也不能被人耳听到。“听之不闻名曰希”。“希声”即听不见的声音。
“大音希声”作为我国传统美学中重要的音乐审美观,是以无声之乐对无以名状之“道”的描述,同时又是以“道”的自然本色对完美至上音乐的一种追求与界定,是崇尚自然纯朴的表现,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
首先, “大音希声”作为一种音乐理论,促使我们去探求“大音”即音乐本身的“道”,去探求音乐现象之外的普遍规律。《老子》把形而上的音乐之“道”看作是比形而下的音乐具体表现形式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东西。因为音乐之“道”是永恒的,永远是美的善的。可是在现实中,作为音乐表现形式的声音,却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因此,珍贵的是音乐之“道”,是音乐自身。这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就是“道”,它不是某一种具体的声音和色彩。老子的“大音希声”旨在追求现象后面的本质“道”之声。如果我们只是重视音乐的表现形式,反而会使音乐走向反面。
其次,从老子“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出发。人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关于“弦外之音”的描述,“弦外之音”是指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所引起的那种充满着无限遐想的深远而浩渺的艺术境界,是我们在欣赏和体验音乐時所得来的感受——想象的创造性欣赏阶段。从“弦外之音”的属性看,不仅包含有音乐欣赏的形象性特征,而且还要有大量的情感性因素,而这种情感性因素的调动。就需要借助声音之外的想象、联想、思维诸因素。超越时空的局限。突破个人原有的经验或体验的范围,摆脱具体对象的束缚,达到一种高度自由的审美境界,即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这可以看作是“大音希声”这种传统审美思想的发展和升华。音乐是客观的存在,感情是主观的存在,两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音乐作为一种启发情感的附加物,作为一种单纯的乐音的流动,永远达不到人的主观情感本身,所以美好的音乐始终在人的心中。
最后,“大音希声”的音樂美学思想还始终贯穿着以自然为美的思想,不追求繁富、嘈杂的形式,这在今天也是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大音希声”的描绘表现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达到对现实物质世界的超越。“大音希声”强调音乐合于“道”的自然本性,合于万事万物的内在之理,它可以确
保音乐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激励艺术家创造出更多更美的音乐作品,同时为音乐欣赏提供了一个再创造的天地。“大音希声”虽然是在谈“道”的运动性质和存在方式。并未直接言说美学。但却充盈了美学思想和智慧。“大音希声”以积极的、充满生命力的精神激励我们去探求一种至美的境界。
(二)《4分33秒》的美学意义
《4分33秒》是20世纪美国著名实验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的作品。共三个乐章:I、0'33 ",II、2'40 ",III、l'20 "。总长度4分33秒,乐谱上没有任何音符,唯一标明的要求就是“Tacet”(沉默)。作品的含义是请观众认真聆听当时的寂静,体会在寂静之中由偶然所带来的‘切声音。这也代表了凯奇一个重要的音乐哲学观点: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同时也表现出凯奇对偶然音乐的追求。
首先,音乐作品中有了观众的参与,说明音乐家与观众是平等的,具有反对精英文化的态势。其次,观众参与所发出的是日常生活化的声响,消解了音乐与生活的等级观念。再次,这种行为过程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是一种“作品”的行为化。最后,从审美角度出发,作品以行为过程方式呈示,让每一位听众都体验了这个“无声”的行为过程,是一种“过程性审美”。
约翰·凯奇受禅宗和《易经》的影响,在《4分33秒》中运用了“空的节奏结构”,使“音乐”表现的更加不确定。在这个“空的节奏结构”中,演奏者自始自终都没有发出任何所谓的“乐音”,只作出开关琴盖的声响,因此,从这一点可以说《4分33秒》是一个“无声之作”。但在这整个场域中,并不是没有任何声响的,当中还有观众的各种议论声、“喧闹”声、呼吸声、心跳声,还有音乐厅外面的各种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偶然的并置在一起,而“在这段时间里无论听到什么,无论是外界的偶然声音还是自己的错觉,都是凯奇要人们倾听的‘音乐”。①这个作品是由多元性的、开放性的、自由性的“音乐”素材“随机拼贴”起来的,其表现形式体现了反精英文化的姿态,它消解了人工的对音响的控制,把自然和生活中的声音“音乐化”。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成了真正的“时间艺术”,而传统意义上的音乐主体性被逐渐地消解,传统音乐走向衰亡。
一般而言,一个音乐作品的形成是由创作观念、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组合而成。传统的音乐作品是一种创作行为的结果,是创作行为过程所要抵达的目的,它有着理性的逻辑结构,是一种“深度模式”的音乐情感表达。《4分33秒》属于偶然音乐,是一种创作行为过程,它有别于传统的行为结果,它以反理性的非逻辑结构方式呈示,可谓为一起音乐“事件”。《4分33秒》作为一种行为过程呈示,它是“非物质化”的,在这个行为过程中,它解构了传统意义的“音乐”,②把各种“偶然”声音随机拼贴起来,“作品”的形成,也有了观众的参与。
四、“大音希声”与《4分33秒》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老子的“大音希声”还是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二者都表达了一种对“无声之乐”的追求。老子的“大音希声”所表达的是一种崇尚自然、朴素的理念,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虽然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有着老子的“大音希声”所提倡的“无声之乐”的形式。但在基本思想内涵又不是完全一致的。约翰·凯奇首创的“偶然音乐”是对生活中艺术的一种追求,对生活中未知的偶然事件所创造出的音乐的追求。正如他所说“我们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音乐。”而不是与老子所要表达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的“大音希声”,可以算作一种美学思想与理想的追求,20世纪的约翰·凯奇则是这种美学思想的实践者。他向全世界宣告了这种无声之乐的存在与表现方式。
在《词典》上,音乐的定义是:“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由此可见,音乐始终是摆脱不掉乐音。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长短、音的强弱和音色。这些才是音乐的主体。
“大音希声”这种音乐美学思想与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完全背离的。欧洲古典主义将记谱法、曲式、和声乃至演奏技法,几乎将音乐形式上的完美发挥到极至。但是这样也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音乐本身的发展,将音乐蕴涵的感情与形式相互割裂。从浪漫主义时期后,至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的部分音乐作品,逐渐将音乐解放在音乐形式之外。美国的作曲家约翰·凯奇的“偶然音乐”作品《4 分33 秒》作为一首“无声作品”则体现了凯奇的音乐思想即“生活就是音乐,音乐也即生活”,也印证了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思想,老子的“大音希声”是思想,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是一种“发明”。“无声音乐”的存在及其美学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
注释:
①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②宋瑾.国外后现代音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汉森.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下卷)[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2]余丹红.放耳听世界——约翰·凯奇传[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宋瑾.国外后现代音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