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的宁波与博多
2017-11-25陶雪璐水源李楠张倩王妹
陶雪璐+水源+李楠+张倩+王妹
摘 要: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中国境内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广州、泉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宁波与博多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在东汉初年,宁波地区已与日本有交往,到了唐朝,成为中国的大港之一,两宋时,靠北的外贸港先后为辽、金所占,或受战事影响,外贸大量转移到宁波。无疑,宁波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将从博多出现的唐人街、遣唐使、南宋时期明州与日本石刻的交流、佛教四个角度出发,阐述历史上宁波与博多之间的多元交流。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宁波;博多
中图分类号:K872;K2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59-02
一、博多的唐人街
在东汉初年,宁波地区已与日本有了交往,到了唐朝中国商人逐渐向海外发展,宁波也逐渐称为中国的大港之一,“海上丝绸之路”也在真正意义上应运而生。到了宋朝的时候,中国商人就在朝鲜、日本等地区形成了海外华人聚集地,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唐人街。
早在宋朝的时候,由于我国海外贸易的空前发展,宋代时在通商口岸设市舶司用来管理海上贸易,而当时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则主要以市舶司贸易的形式举行。与我国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相反,当时日本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所以大部分的交易是由宋朝商人赴日进行的。为此,日本曾在博多设置“鸿胪馆”作为当时外交和海外交易的设施。后来,到了11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律令制的解体,鸿胪馆贸易也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博多贸易港口。在鸿胪馆贸易时期,中国商人们大多是采用岸边贸易的形式,而到了博多港口贸易的时期,中国商人们开始在博多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居住地。这样的中国商人的居住地就是“唐坊”,或被称为“唐房”或“唐防”,关于“唐坊”一词,唐是指唐人,即是中国人的意思,“坊”则是城镇、街区的意思。唐坊是作为中国商人居住的地方建立,是最早形成的中国人居住区,也是日本最早的唐人街。
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和扩大,促进了博多地区唐坊的形成。博多作为日本对外交流的窗口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国王的金印就是在博多发现的,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年前博多就已经与中国有了来往。此后,博多又设立的鸿胪馆作为接待外国使节的机构作对外交流之用。遣唐使废止后,鸿胪馆也改变机能,专门用来接待外国商人。在唐坊的发掘过程中,虽然整体的风格布局为日式,但考古出土的瓦等与宋代明州地区(今宁波)的瓦的样式相同,由此可以认为唐坊是中日结合的建筑。这也体现出中国商人居住在唐坊的同时也将文化传播到了日本,推动了博多的国际化。随着宋日贸易的逐渐兴盛,博多也逐渐发展成为城市,并进一步向国际化城市转变。
二、“遣唐使”的航行历史
(一)“遣唐使”的出航地
舒明天皇二年(630年)秋,日本第一次派出了遣唐使。日本博多是九州最古老的港口城市之一,古名为那津或博多津,指福冈市博多区,是九州第一大城市──福冈市的中心区域之一。在历史上,博多是一个重要的港口,七、八世纪时即是日本和中国相通的门户,是遣唐使的出航地。十一世纪的镰仓时代为与宋人贸易的据点。
2010年5月14日“遣唐使船再造计划在博多港”正式起航。遣唐使船是中日两国悠久交往历史的见证和象征,福冈自古以来就是日本面向中国的门户,博多港曾是万千遣唐使西渡大陆的起点。重建的这艘“遣唐使船”船长33.6米,宽9.2米,头尾高翘,共分三层,通体以红白为主色,船体内核为钢结构,以柴油为动力,但外表皆为木质结构,不仅帆、桨、锚、舵等一应俱全,在顶层当年遣唐使们用以祈祷的佛龛内还陈列着一列辟邪的鱼叉和铜钟。据介绍,这艘“遣唐使船”是以日本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公元7世纪-9世纪)的“遣唐使船”为蓝本重建的,为了最大程度重现其历史原貌,所有细节均经过专家反复考证。此次展览展现了从中国流传至日本的文化千年传承的历史演进,以重现历史的方式来纪念那些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先驱。
(二)宁波与“遣唐使”
早在秦朝,就有传言徐福从舟山启航东渡日本。在唐宋,舟山便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四大港口之一。明州港的出海口,一度成为日本、韩国“遣唐使”、“遣宋使”出入内地的必经口岸,岑港曾有“六国港”称谓,同世界上许多国家有贸易往来。唐代,明州港成为全国最大的开埠之港。伴随着港口的日益繁荣,明州的对外交流与贸易也日益繁荣。天宝三年 (744年),鉴真第三次东渡日本受阻,休整于明州阿育王寺。 天宝十一年(752年),日本孝谦朝三艘遣唐使船舶停靠明州。这是宁波历史上首次停泊遣唐使船舶。
遣唐使在难波(今日本大阪)登舟,通过濑户内海,从博多(今日本福冈)出发。从 7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约四十年间,航线采取北路,即沿朝鲜半岛西岸北行,再沿辽东半岛南岸西行,跨过渤海,在山东半岛登陆,再由陆路西赴经过洛阳﹑最后到长安。这条航线大部分是沿海岸航行,比较安全,船只遇难情况较少。以后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统一半岛,与日本关系一度不甚融洽。于是遣唐使船在7世纪70年代到8世纪60年代这一百年间,改取南岛路,即由九州南下,沿南方的种子岛﹑屋久岛﹑奄美诸岛,向西北橫跨中国东海,在长江口登陆,再由运河北上。这条航线主要航行于渺茫无边的东海上,难以靠岸,危险较大。北路和南岛路都需航行三十天左右,甚至更长时间。8世纪70年代以后,直到停止遣唐使前,航线改取南路,即由九州西边的五岛列岛径向西南,横渡东海,在长江口的苏州﹑明州一带登陆,转由运河北上。这条航线所需时间较短,一般十天左右,甚至三天可达,但风涛之险基本上与南岛路相同。
三、南宋时期明州与日本石刻的交流
(一)繁盛的南宋石刻文化
南宋时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浙江明州(宁波)、杭州地区佛教的信仰也发展到了高潮。以佛教为中心的石刻工艺随之迎来了鼎盛时期。南宋石刻的遗迹主要集中在宁波鄞县地区,以东钱湖史氏墓道石刻群为代表。其中有文臣(忠)、武将(勇)、蹲虎(节)、立马(义)、跪羊(孝)等各种形态,都是成对排列于墓道两侧;有的还有石笋墓表柱、石太师椅、仿木石牌坊等。endprint
(二)南宋石刻在日本的传播
石刻文化的发达进一步推进了中国与日本的交流。中国的石雕、石像等不断地传入日本。现存于日本九州的南宋石塔即萨摩塔是曾经中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财宝。萨摩塔现仅存于日本九州地区,数量有40多尊。由灰色岩石雕刻,堆砌而成,基本形态是屋檐形塔顶,壶形塔身,塔身一般雕刻有佛像。萨摩塔与日本常见的层塔、五轮塔、宝塔等形态相异,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造型与纹饰与浙江宁波的天童寺,泉州开元寺相似,日本的石造物学者高津孝,井形进以及大木公彦等对萨摩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后认为日本九州地区的萨摩塔应该就是由宁波地区的梅园石为材料而制作成德。刘恒武(2015)在以上学者的基础上根据九州萨摩塔的空间分布、形制特征以及所属时代,从而对萨摩塔德石材和制作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考察。其研究结果表明,萨摩塔是12-13世纪宋朝中国工匠在宁波雕制完成之后装船输往日本九州的佛教供养塔。
日本治承四年(公元1180年),东大寺的卢舍那大铜佛严重残损。由于当时日本工匠无力修复,日本皇室邀请了在明州阿育王寺的营造师陈和卿、陈佛寿及石匠伊行末等7人到奈良。他们在修复东大寺时,承担了大佛殿的石工制作,当时所使用的石材,花费了巨大的劳力和财力,从中国进口。因为日本本地石料不适宜精雕细刻,最好的材料就是产于明州鄞西的梅园石,即雕刻东钱湖南宋石雕的主要材料。东大寺工程结束后,四位明州石匠仍留日本,继续从事雕刻并带徒传艺。形成了后来日本著名的“伊派”“大藏派“石工。宁波南宋石刻以梅园石为主材,制作的石刻作品细腻精湛,特别以伊行末石刻作品为代表的石刻记忆和风貌传承日本,对日本中世纪的石造物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宁波与博多的佛教交流
2016年10月12日,以“法乳千秋,一脉相承”为主题的第19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宁波隆重召开。 佛教是中韩日三国共结友好关系,实现民间交流的重要纽带和力量。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的宁波自三国孙权时便兴起了佛教,拥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与东亚各国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并于2016年11月当选为2016年“东亚文化之都”。
中日佛教交流历史可追溯至公元6世紀,从隋唐时期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到日本派遣隋使和遣唐使中最澄、空海、圆仁等日本佛教大师来华学习,中日两国间的佛教交流从此发展起来。鉴真在第三次东渡日本时因遭飓风袭击,被救到宁波阿育王寺,随后便从宁波出发,到达天台国清寺。 而遣隋使和遣唐使中来华求法的大师们多数首次到达的是中国的浙江明州,也就是宁波。由此可见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港口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的宁波同时也成为了中日佛教交流的重要港口。
博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据点与宁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渡宋记》中有过这样的记录:永保二年(1082)九月五日,延历寺僧人戒觉带领弟子隆尊、仙势三人从博多搭乘宋人刘琨的商船到达明州(宁波)。二十二日受到明州太守迎接,就宿于“吉祥院僧坊”。 曾经繁盛百余年的平泉佛教文化的形成轨迹中,博多在宁波与平泉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枢纽作用。中国禅宗五大寺庙天童寺和阿育王寺坐落在宁波,在中日佛教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被称为千光国师的荣西自幼修学天台教义,为了弥补日本佛教的不足,1168年4月他乘商船由博多出发抵达中国明州,为中日佛教交流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日本的临济宗法灯派祖师无本觉心于宝治三年(1249)从日本博多出发,来到宋国,最初访问普陀山,其后遍访阿育王寺、天台山、大梅山等寺院,并于宝祐二年(1254)从宁波乘商船回到博多。 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选宁波天宁寺僧仲猷祖阐、南京瓦官寺僧无逸克勤往使入本,宣谕敕旨。 五月,祖阐使团从宁波出发到达博多,并在圣佛寺长达驻留1年。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动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和扩大,促进了博多地区唐坊的形成,这中国文化在日本受容的一个缩影,而佛教、遣唐使也无疑推动了两国文化的交流。石刻的研究则是一个有力的论据。对上述部分进行研究无疑对中日文化交流史来说至关重要。以后将继续对这一主题进行更为详细深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辻善之助.海外交通史话[M].东京:内外书籍,1930.
[2]过放,乔云.初期日本华侨社会[J].南洋资料译从,2004(04).
[3]李玉昆.海上丝绸之路与宁波佛教[J].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究会论文集,2005.
[4]大庭康时.中世日本最大的贸易都市--博多遗迹群[M].日本:新泉社,2009.
[5]赵莹波.宋日贸易再考——海上丝绸之路东亚贸易圈的形成[J].河南社会科学,2009(01).
[6]韩昇.遣唐使和学问僧——世界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李广志.明州吉祥院与日本平泉佛教文化之渊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
[8]刘恒武.日本九州现存的宋风古塔--萨摩塔[J].形象史学研究,2014.
[9]刘恒武.陈竞翘.萨摩塔与宋日海上丝绸之路[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
[10]孔媛.南宋时期中日石刻文化交流[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5.endprint